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祛除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有关的视乳头周围脉络膜新生血管,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一项比较硅油和气体填充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一种微型角膜刀和人工前房系统为深部板层内皮角膜移植术准备供体板层组织:内皮细胞的损失和板层厚度的可预测性,旋光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倍频技术分析的视网膜敏感度之间的关系,在巨大视杯视盘眼中临床变量与青光眼损害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板层刀制瓣的SBK矫正中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SBK的近视患者258眼的术后疗效,其中飞秒激光SBK 128眼,微型角膜板层刀SBK 130眼,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裸眼视力,术后残留屈光度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裸眼视力飞秒激光组为1.10±0.11,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1.06±0.13;术后3个月患者裸眼视力飞秒激光组为1.12±0.15,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1.07±0.17;术后6个月患者裸眼视力飞秒激光组为1.12±0.13,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1.07±0.16(各时间段P值均>0.05)。术后1个月飞秒激光组残留屈光度为0.20±0.19,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0.27±0.23;术后3个月飞秒激光组残留屈光度为0.17±0.16,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0.23±0.16;术后6个月飞秒激光组残留屈光度为0.18±0.16,微型角膜板层刀组为0.23±0.18(各时间段P均>0.05)。结论: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板层刀制瓣的SBK在矫治中高度近视患者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自动角膜板层刀应用于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3只眼用自动角膜板层刀在受体眼上根据病变厚度及直径大小做植床,然后在供体眼上做与受体相应厚度和直径的植片,再将植片放置于植床使其自然粘附,结果:经3个月随访,3例3只眼均达到了手术的目的,其中1例视力为指数/40cm,1例为0.2,另1例无明显改善;2只眼植片完全透明,1只眼半透明;1例1只眼术后第3天出现层间出血,经激光处理后植片透明,余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用自动角膜板层刀行板层角膜移植术与既往板层角膜移植术相比,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M elles法行后部板层角膜移植术后中期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设计:队列研究。方法:评估连续性纳入人工日化性大疱性角膜病变或Fuchs内皮营养不良的患者15例共15只眼,行后部板层角膜移植术。其中11例供体角膜组织植入9.0m m囊袋样角巩膜切口(方法A),4例供体角膜缘被折叠后植入5.0m m切口(方法B)。分别于术后6、12、24、36个月显微镜下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术后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为(2126±548)/m m2,12个月为(1859±477)/m m2,24个月为(1385±451)/m m2,36个月为(1047±425)/m m2。结论:后部板层角膜移植术,与传统…  相似文献   

5.
介绍自动角膜板层刀应用于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3只眼用自动角膜板层刀在受体眼上根据病变厚度及直径大小做植床,然后在供体眼上做与受体相应厚度和直径的植片,再将植片放置于植床使其自然粘附.结果:经3个月随访,3例3只眼均达到了手术的目的,其中1例视力为指数/40cm,1例为0.2,另1例无明显改善;2只眼植片完全透明,1只眼半透明;1例1只眼术后多3天出现层间出血,经激光处理后植对透明,余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用自动角度板层刀行板层角膜移植术与既往板层角度移植术相比,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在角膜内皮功能障碍患者用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DLEK)替换后基质和内皮的疗效。设计:非对照病例研究。方法:此研究包括15例(6男,9女)有内皮功能障碍患者的15只眼。通过一个5m m的巩膜切口,穿过角膜做一深的板层囊袋,然后切除一8m m的圆形后层状角膜组织。准备同样大小的不需缝合的板层供体圆盘放于移植处。分析最佳镜片矫正视力(BSCVA)、屈光、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地形图和角膜厚度。结果:术前平均BSCVA为20/200[20/40~手动(H M)],平均随访7.2个月后提高至20/50(20/20~20/120)。最后随访时的平均屈光性散光为1.46±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使用自动角膜板层刀行兔板层角膜移植后兔角膜的显微结构变化。方法:14只新西兰白兔,2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2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4只为供眼兔,处死后取出8只眼球,另8只为实验组,用自动板层角膜刀制作植床植片,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1、2、4、8周裂隙灯检查,并取角膜组织行光镜、透射电镜检测观察角膜显微结构变化。结果:光镜、透射电镜下,术后1周吻合口处角膜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化,2周出现多数成纤维细胞,4周胶原纤维排列趋向规则,8周胶原纤维排列趋向正常。结论:自动板层角膜刀可以应用于板层角膜移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3种微型角膜板层刀头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对角膜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Moria M2(旋转式微型角膜板层刀)130型、110型、90型对2 416眼行LASIK,对与角膜瓣有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LASIK角膜瓣并发症主要是瓣制作不全、瓣厚薄不均、游离、皱褶、移位、上皮植入、角膜Haze、圆锥角膜等,3组病例术后角膜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0型组622眼,角膜瓣并发症发生率为0.32%;110型组860眼,角膜瓣并发症发生率为0.47%;90型组934眼,角膜瓣并发症发生率为5.46%.结论 130、110、90型均具有安全性,90型角膜瓣并发症发生率高于110、130型,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首选110型,既能保留足够的角膜厚度又能降低角膜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完善后部板层角膜移植术中飞秒激光辅助行盘状角膜切割技术。试验研究。飞秒激光被用来在20只眼库保存的眼球及9片由眼库保存的角巩膜片上进行后部角膜板层内界面及侧面环形切割。激光参数:能量7.4±0.1μJ(板层切割时)和8.4±0.1μJ(环形切割时)、光斑直径2.4μm、加热率为15kH z,环切直径为6.0~8.0m m。切割后的盘状角膜片的厚度经数字式测微仪测量,其结果与激光切割时设置的参数经计算后得出的数据及切割前经超声测厚仪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切割面经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在眼球上,激光治疗后用刀片在周边角膜切开取…  相似文献   

10.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是一种完全去除病变的角膜基质组织直至暴露后弹力层,再移植供体角膜组织的手术方法,适用于所有未累及后弹力层和内皮的角膜疾病[1]。深板层角膜移植既是一种治疗又是一种复明手术,该手术具有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和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两者的缺点,由于该手术方式为一项新技术,为角膜盲患者带来了希望,同时也对临床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手术的成功与术后护理配合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行深板层角膜移植15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6例17眼,其中圆锥角膜2例3眼,角膜斑翳3例3…  相似文献   

11.
鲁建安 《中外医疗》2011,30(31):72-73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手术中,不同的基质膜瓣制作方式和角膜瓣厚度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至2010年收治的36例屈光近视患者采用准分子激光手术进行矫视的治疗资料,将患者按照基质膜制瓣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飞秒激光制作基质膜瓣,对照组采用板层角膜刀制作基质膜瓣,统计2组患者术后的基质膜瓣厚度,分析2种制瓣方式的术后基质膜瓣厚度的预测性、均匀性及重复性情况。结果术前设定瓣膜厚度,术后于角膜顶点处测定三次瓣膜厚度然后计算瓣膜平均厚度,设置厚度和实测厚度之差为衡量瓣膜厚度预测性的指标。板层角膜刀组为(130.05±11.20)μm,飞秒激光组为(115.71±6.73)μm,比较2组制瓣厚度预测性,飞秒激光制瓣比板层角膜刀组符合性更好;术后瓣厚实测厚度和平均厚度之差的绝对值均数作为衡量膜瓣厚重复性的指标,板层角膜刀组均数为(12.77±4.75)μm,秒激光制瓣组均数为(5.31±1.19)μm,比较2组重复性:飞秒激光制瓣比板层角膜刀制瓣好;术后以角膜顶点为坐标的0点,沿着纵横及45°角方向测定数个角膜瓣厚度值,分析其厚度均匀性,不同离心位置测得的角膜瓣厚度数据显示:飞秒激光组各处瓣膜厚度均匀一致。结论飞秒激光制瓣和板层角膜刀制瓣相比,飞秒激光制瓣的预测性即符合性、重复性和均匀性均优于板层角膜刀制瓣。  相似文献   

12.
在板层角膜移植术中,如所用供体角膜为游离的角巩膜瓣,一般剖切板层植片时常用蜡模或指尖作衬托将角膜瓣顶起,我们感到无论蜡模或指尖,由于颜色较淡,背景不鲜明,而指尖的接触面小,弯曲度各方面不一致,使角膜瓣铺展不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使用LASIK自动角膜板层刀切削家兔角膜制备植片植床行板层角膜移植,观察术后角膜组织的修复。方法 12只新西兰白兔,4只为供眼兔,4只眼活体切取植片,另4只眼球处死动物后取出,次日制备植片。8只兔为实验兔,分为2组进行实验。一组接受活体植片,一组接受离体植片。光镜电镜检测角膜愈合情况。结果 2次实验,光镜电镜检测角膜组织愈合良好。结论 本实验为进一步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寻求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微型机械角膜刀制备角膜瓣愈合后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10只,全麻下双眼分别用微型角膜刀及飞秒激光来制备角膜瓣术后1 d3 d1周1月3月6月行裂隙灯照相术后6月全麻下处死兔,剜除双眼,将离体角膜片固定在改良的人工前房上并联合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 机械刀制备的角膜瓣厚度(107 ± 27) μm,飞秒激光角膜瓣的厚度(107 ± 18) μm,两组角膜瓣的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前房压力的增加,中央前房深度不断增加,在压力60、75 mmHg时机械刀组前房深度分别增加(0.25 ± 0.06)mm、(0.30 ± 0.06)mm;而飞秒激光角膜瓣组增加(0.18 ± 0.03)mm、(0.22 ± 0.06)mm;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前房压力的升高,角膜前后表面的曲率逐渐增加,在前房压力达到30 mmHg以上时角膜曲率趋于稳定;角膜后表面曲率在前房压力超过30 mmHg时飞秒激光及机械刀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前房压力的升高,角膜厚度及角膜的体积变小,前房容积增加,但各压力梯度下飞秒激光及机械刀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高眼内压状态下,与微型机械角膜刀相比,飞秒激光制备的角膜瓣在角膜愈合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及角膜前突变化更小;飞秒激光制备角膜瓣具有更好的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制瓣和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运城市中心医院行LASIK矫正视力的近视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采用飞秒激光制瓣,对照组80例采用角膜板层刀制瓣,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裸眼视力及残留屈光度(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BUT)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丢失、术后干眼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瓣和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均可有效改善或纠正患者视力,但采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甘油冷保存的角膜组织对22例(22眼)药物治疗无效的角膜溃疡行深角膜板层移植术。真菌性角膜溃疡16眼,病毒性角膜溃疡4眼,热烧伤引起的角膜溃疡2眼。其中角膜溃疡穿孔10眼,术中行双板层移植,前房注气。结果随访5~24个月,21眼角膜植片存活,溃疡治愈率95.45%,1眼术后原发病复发,2眼术后移植片血管化,19眼角膜半透明,视力提高。结论对药物治疗无效的角膜溃疡,及时应用甘油冷保存的角膜组织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可以控制炎症,恢复部分视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一种利用人造前房帮助获取角膜后弹力层(DM)和内皮细胞以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手术的方法。设计:试验室研究。方法:将7个人类供体角巩膜植片的内皮侧固定在人造前房上。保持内皮侧的自然曲度,用9m m环钻从角膜后表面行人工环钻术,环钻切口在Schwalbe线内侧,深度刚过D M。人造前房内充满空气使供体角膜的内皮侧保持凸面结构。用钝性睫状体分离器将DM连同内皮细胞层从后部基质层分离。滴用0.3%台盼蓝和0.2%硫酸茜红素S(n=6)使DM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内皮细胞损伤率。未染色的角膜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所有7只眼的DM连同…  相似文献   

18.
在板层角膜移植术中,如所用供体角膜为游离的角巩膜瓣,一般剖切板层植片时常用腊模或指尖作衬托将角膜瓣顶起。我们感到无论腊模或指尖由于颜色较淡,背景不鲜明,指头接触面小,弯曲度各方面不一致,使角巩膜瓣铺展不平,易于滑动,操作时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描述一种用于治疗周边角膜扩张后严重散光的有压缩力的板层手术技术。设计:回顾性非对照、干预性病例系列研究。受试者:3例透明角膜变性和Terrien边缘角膜变性患者4只眼纳入研究。方法:用不同尺寸环钻在患者眼中做C形板层角膜移植术。为得到一定压缩效果,取小于供体植片大小环钻。主要观察指标:在随访的40个月的不同时间检查视力和屈光度。结果:所有术眼都获Snellen视力表20/40或以上的视力,6个月内散光稳定在0~-2.75D柱镜度数。未发生角膜变薄或周边角膜血管化。结论:有压缩力的C形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能减轻周边沟状角膜炎扩张导致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比较飞秒激光和微型角膜刀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制作角膜瓣的特点,评价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技术的可预测性、均匀性、精准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2013年6~9月间行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飞秒激光制瓣组,共56例110只眼;B组为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共55例108只眼,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取随访资料完整者,飞秒激光制瓣组50例(98眼),微型角膜刀制瓣组49例(98眼)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瓣多点厚度.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结果 (1)两组病例术前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术后UCVA: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术后BCVA: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角膜瓣厚度测量:术后1个月使用光学相干断层分析仪(Topcon,Japan)测量两组病例角膜瓣厚度.A组飞秒激光组结果显示在水平子午线角膜瓣中央平均厚度为(108.65±8.23)μm,鼻侧旁中央(2.0 mm处)平均厚度为(108.34±7.26)μm,鼻侧周边(4.0 mm处)平均厚度为(113.28±6.38)μm,颞侧旁中央(2.0 mm处)平均厚度为(109.47±6.27)μm,颞侧周边(4.0 mm处)平均厚度为(113.86±9.63)μm.经统计学分析,角膜瓣平均厚度与预设厚度相符合(P>0.05),角膜瓣水平子午线平均角膜厚度无差异(P>0.05).B组角膜刀组结果显示在水平子午线角膜瓣中央平均厚度为(134.29±7.45)μm,鼻侧旁中央(2.0 mm处)平均厚度为(144.38±6.29) μm,鼻侧周边(4.0 mm处)平均厚度为(140.60±11.37)μm,颞侧旁中央(2.0 mm处)平均厚度为(134.18±4.25)μm,颞侧周边(4.0 mm处)平均厚度为(141.26±11.68) μm;经统计学分析,角膜瓣平均厚度厚于预设厚度(P<0.05),并且角膜瓣水平经线平均角膜厚度有差异(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