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肠道菌群与细胞焦亡互作失衡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密切相关,浊毒内蕴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及中医学理论研究,笔者认为肠道菌群紊乱是浊毒内蕴的病理学基础,细胞焦亡为浊毒内蕴的微观体现,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肠道菌群—细胞焦亡”互作紊乱与溃疡性结肠炎“浊毒内蕴”病机相契合。本文从“肠道菌群—细胞焦亡”互作失衡角度探讨“浊毒内蕴”的病因病机,是将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的初步尝试,旨在为临床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思路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2.
吴深涛教授认为糖尿病病机的启变要素为浊毒,并以此为基础对糖尿病发生及演变过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将其分为脾不散精,血浊内生和浊毒内蕴两个阶段,针对糖尿病病机特点自拟化浊解毒方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吴深涛教授化浊解毒法治疗糖尿病学术思想及辨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娜杰 《中医药学刊》2006,24(5):790-791
吴深涛教授认为糖尿病病机的启变要素为浊毒,并以此为基础对糖尿病发生及演变过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将其分为脾不散精,血浊内生和浊毒内蕴两个阶段,针对糖尿病病机特点自拟化浊解毒方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多因素共同致病,与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中医学多从浊毒、痞满、痰浊等论治。我们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过程中浊毒贯穿始终,且不同时期的病因病机各不相同,呈渐进演变过程。针对不同时期病机特点,早期(血浊内蕴期)重在健脾以化浊,中期(毒损肝络期)清热以解毒,后期(毒瘀互结期)活血以散瘀,体现了辨证论治思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C)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机繁杂,而浊毒是导致UC化腐成脓,破膜为疡的启动因子,也是本病缠绵难愈的关键因素,因此浊毒内蕴,壅滞肠间贯穿UC全过程,是本病的病机。因其发病不同,体质差异,环境不同,常会在浊毒为害的基础上与其他证型相兼为病。本文从浊毒概念与特征、浊毒致病特点及浊毒致UC病理变化特点,阐明浊毒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并在浊毒为害这一病机的基础上分期细化证型,归纳总结与其相关的七种临床类证的证治规律,同时结合症状细化用药,对于指导临床病证结合、细化辨证、分层用药,提高临床疗效及辨证论治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浊毒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研究与浊毒相关疾病发生、发展、辨证论治规律的应用体系。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浊毒理论认为浊毒内蕴、瘀血内生、膏浊内聚于肝而成非酒精性脂肪肝。本文通过探析其病因病机,临床上以化浊散瘀调脂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疗效,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浊毒理论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临床。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毛宇湘教授治疗食管癌的临证经验.毛教授通过辨病提出食管癌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浊毒内蕴,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基础.随着疾病不断发展,在基本病机基础上突出阶段性的主要矛盾,通过辨证提出本病分为3期,分别为初期—浊毒初蕴期,中期—浊毒血瘀期,末期—浊毒阴虚期.在治疗上,重视辨病、辨证、辨症结合,采用健脾和胃、化浊解毒、活...  相似文献   

8.
为总结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特点与治法,本文从李佃贵“浊毒”理论出发,结合“浊阴归六腑”的思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外邪、情志、饮食、房劳等因素致浊阴毒化,窜伤六腑,六腑气偏,出现胆火烦扰生精浊,膀胱失权生饮浊,三焦不化生湿浊,肠道壅积生热毒,而腑气相通,易伤中气,导致浊毒内蕴,胃失和降,损膜伤络,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故在治疗时李佃贵以化浊解毒为大法,通过六腑辨证审查浊毒源头病位,辨证采取疏胆气、利膀胱、行三焦、通肠腑的治法以泄精浊、下饮浊、化湿浊、清热毒,从而清除源头浊毒,恢复胆腑、水府、三焦、肠腑气运,最终恢复胃腑和降之性,对临床治疗本病取得切实疗效。  相似文献   

9.
刘晓桐  顾立梅 《河北中医》2021,43(11):1896-1899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常见疾病,活动期常以腹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病情反复发作.夏军权教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UC经验颇丰,常基于"浊毒"理论治疗活动期UC,认为浊毒内蕴肠腑为主要病机,临床治疗以排浊解毒为主,中药内服与灌肠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李佃贵教授行医40余载,治学严谨,继承创新,医术精湛。其首创"浊毒学说"立足浊毒证,并运用浊毒理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甚佳。兹将李教授从"浊毒"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介绍如下。1胃食管反流病病机——浊毒内蕴李佃贵教授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大气污染,疾病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现代人的体质乃至病理生理特点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其临床特点集中表现为:实证多,瘀滞热毒证增多,而虚证少,虚寒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下,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涉及到理、法、方、药各个方面。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为中医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了新的参考。时至今日,该病仍然是中医脾胃病学研究的焦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已经趋于系统化和成熟化,它是近30年来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总结,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献。然而,中医学对本病的研究,涉及到辨证论治的各个环节,仍然有待深入和细化。该病机浅析正是基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的理解,尝试着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所做出的一点浅显的阐释和发挥。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的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张杰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为虚、毒、瘀,脾胃亏虚为其本,内外合毒为其因,胃络瘀阻为其标,虚、毒、瘀互为因果,合而为患。治疗以扶正解毒化瘀为大法,以其经验方胃痞汤随证加味,在临床上将辨证、辨病相结合,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3.
介绍路志正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即祛邪治标清利湿邪,通补兼施理气健脾,扶正固本益养胃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进行中医辩证施治,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60例患者,其中痊愈10例,占16.67%,显效12例,占20.0%,有效15例,占25.0%,无效23例,占38.33%,总有效率为61.67%;治疗组60例患者,其中痊愈20例,占33.33%,显效21例,占35.0%,有效16例,占26.67%,无效3例,占5.0%,总有效率为95.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6例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弱合胃络瘀血证的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益气活血通络方(炙黄芪30 g,桂枝10 g,炒白芍20 g,生蒲黄10 g,五灵脂10 g,制乳香3 g,醋延胡索20 g,铁树叶30 g,海螵蛸30 g,?虫10 g,制地龙20 g,炙甘草6 g)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胃复春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8.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积分、病理积分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萎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化、异型增生情况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Ⅰ/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对脾胃虚弱合胃络瘀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胃黏膜血流量、促进胃固有...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效果优良,胃肠激素对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某些胃肠激素水平的检测可以诊断疾病的发展状况以及判断药物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以及癌变与胃肠激素之间的关系紧密。文章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其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萎胃康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模型大鼠核转录因子-kB(NF-kB)及胃黏膜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AG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萎胃康大、小剂量组、三九胃泰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多重刺激复制大鼠CAG模型。分别运用复方萎胃康大、小剂量及三九胃泰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NF-kB表达及胃黏膜的病理学形态。结果:萎胃康大、小剂量组胃黏膜中NF-kB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萎胃康大、小剂量组胃黏膜中NF-kB表达显著低于三九胃泰组(P<0.01)。各组胃黏膜组织形态学观察,萎胃康大、小剂量组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萎胃康颗粒可以使CAG模型大鼠胃黏膜中NF-kB表达降低,能够明显改善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的炎症、萎缩性病变,对CAG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y gastritis,CNAG)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y gastritis,CAG)的用药规律及差异,为慢性胃炎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与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纳入CNAG、CAG中医临床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了浊毒致病论的沿革,包括"浊"、"毒"的理论渊源、相互关系、浊毒致病的特征、浊毒的致病特点和浊毒证的临床表现,对浊毒致病论在现代中医病因学中的运用做了归纳总结,指出积湿成浊,浊郁化热,热蕴成毒,浊毒之邪深伏五脏六腑,最终形成繁杂的各脏器病理改变是诸病的病机关键。"浊毒"理论可以用于指导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所有浊毒致病或符合浊毒证诊断的疾病,均可以采用相同或近似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进行诊治,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英连金化浊解毒方对DYS大鼠COX-2、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中、小剂量组及干预组,每组20只。模型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成功后分组治疗,治疗24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对DYS的预防效果,同时检测COX-2、VEGF表达率。结果:英连金化浊解毒方大、中、小剂量组COX-2、VEGF表达率同模型组两两比较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连金化浊解毒方(大、中、小剂量组)可能通过降低COX-2、VEGF表达,来抑制DYS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