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IgAN是我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肾活检病例的1/3,大约15%~40%的成年人和儿童IgAN患者将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是嘧啶从头合成途径的选择性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指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在我国,IgA肾病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占30%~40%,并且在近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逐渐成为导致我国终末期。肾病(ESRD)的最常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IgA肾病(IgAN)被公认为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于1969年由Berger首先描述。目前认为IgA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家族性IgA肾病(FIgAN)的概念。然而自从Tolkoff-Rubin等第一次报道FIgAN以来,越来越多资料显示FIgAN在IgAN中常见,意大利流行资料显示超过50%IgAN呈家族聚集发病。现就FIgAN的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是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其特征为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我国IgAN发病率约为50%,其中30%~40%的患者在30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是成人ESRD的主要原因[1],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及导致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究其发病机制,寻找有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组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47.97%左右。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证实约20%-40%的患者的病情呈慢性进行性经过,  相似文献   

6.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组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化,且不伴有系统性损害的最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约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是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又称Berger病,1968年Berger首先对此病加以描述。其特点是系膜区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表现及病程多变,从单纯血尿到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衰竭等,约15%~40%的成人患者在10年后会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KSRD)。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IgAN)是免疫病理学分类名称,其典型免疫荧光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颗粒状IgA沉积,常伴C3沉积。自1968年法国学者Berger首次报告本病以来,目前已成为全球最为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在亚洲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3,其中日本和新加坡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50%。约有20%-40%的IgAN患者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相似文献   

9.
IgA肾病的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68年Berger和Hinglain首次报告系膜增生性IgA肾病(IgAN)以来,世界各地对本病进行了广泛研究和大量报道,对IgAN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IgAN是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可呈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各种类型表现。目前认为IgAN发病率最高,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患者的30%-40%,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多年来,我科经肾活检确诊IgAN2000多例,结合临床分型、病理类型、中医分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为免疫病理诊断,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具有共同免疫病理特征(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伴G呈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对IgA肾病的自然病程观察发现患者中约5%~25%在10年内,25%~50%在20年可能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SRD)。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预后较差,在确诊后5年~25年内约20%~40%的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黎磊石报告,在我国IgAN是ESRD的主要原因,约18.3%的肾衰竭患者,其原发病为IgAN,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仍无有效的方法治疗IgAN.因此对IgAN发病机理的研究也是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最活跃、最丰富的领域之一,本文就IgAN发病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者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N是全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早期认为其大多数肾功能正常,预后良好。但随着长期的研究和观察后发现,本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其中大约1/3的患者在10~20年后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SRD)[1]。  相似文献   

13.
<正>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又称Berger’s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总体发病率约为每年2. 5/10万,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别,在亚洲人群的发病率较高[1]。据统计,IgAN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6. 8%~54. 3%[2,3]。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gAN患者的预后不佳,约15%~40%的患者在确诊后的20年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的肾小球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据报道,我国IgAN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比例为45.3%-58.2%[1,2],IgAN患者的5年肾脏存活率为85.1%,10年为77.1%[3]。目前IgAN的病因尚不清楚,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IgA肾病(primary IgA nephropathy,IgAN)系指除外某些系统性疾病引起的,免疫病理中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以肾小球系膜增生为基本组织学改变的肾小球疾病。1968年首先在由法国学者Berger和Hinglais提出又称Berger病(berger’sdisease)。肾活检检出率在我国高达40%~47.2%,  相似文献   

16.
IgA肾病中西医循证治疗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我国和世界范围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3]。临床上最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伴扁桃体炎、咽喉炎的血尿,其次为无症状显微镜下血尿或蛋白尿。过去认为该病预后良好,但目前认为本病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的肾脏疾病。大约15%~20%的患者从有明显病症起,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IgAN)是亚洲乃致全球最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目前已明确IgAN的持续进展特性,据统计30%~40%的患者会进展到慢性肾衰竭。IgAN是一组以系膜区IgA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构成的症候群,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我们分析142例IgAN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旨在寻求可能有助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指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弥漫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及病理改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首先由Berger在1968年报道,它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组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颗粒状弥漫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的临床综合征。IgA肾病是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该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0%~30%,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  相似文献   

20.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组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存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化,且不伴有系统性损害的最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约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是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