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病例 女,46岁,2010年10月4日车祸致头部外伤,伤后无昏迷,急送当地医院,查头部CT提示左颞顶部硬膜外血肿,左颞骨骨折,遂行血肿清除术,术后5d为继续治疗转入我院神经外科.转入时查体:BP 150/85 mmHg,P80次/min,R 20次/min,神志清楚,精神差,双侧瞳孔圆形等大,直径约3 mm,光反应迟钝,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心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给予营养神经、降颅压、抗感染、补液等治疗.10月12日上午出现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全身肌肉酸痛,当日下午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意识不清,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降颅压等抢救,昏迷变浅.  相似文献   

2.
张卫清  陈雪涛  张英谦  吕强  石进 《人民军医》2011,(12):1103-1104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一,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非典型病例早期容易误诊。近期,我们将我科2000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GBS  相似文献   

3.
对37例危重症病人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36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大出血改为传统气管切开术。随访术后1.5个月内均顺利拔除气管套管,切口痊愈。PDT操作安全、简单、快速、并发症少,适用于急诊急救危重病人。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39岁,因"发热伴头痛、全身乏力4 d",以发热原因待查入院。发病前有野外作业史,无受凉史,体温未测,院外曾按"感冒"治疗无效。既往无高血压等慢性病史。查体:体温39.2℃,颈软,胸腹部皮肤可见少许散在红色斑丘疹,未见溃疡焦痂,体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及神经系统均未见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IVIg)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用甲泼尼龙1 g冲击治疗3 d,后改泼尼松口服100 mg/d,症状平稳后逐渐减量,每10 d减5 mg,至10~20 mg/d维持。治疗组32例:糖皮质激素用法、剂量同对照组,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0.4 g/kg),1次/d,5 d为1疗程。结果两组在疗效上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改善早,病程明显缩短。结论糖皮质激素和IVIg联合应用治疗GBS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孙佳  张巧莲  朱洁  李平 《武警医学》2023,(6):519-521
<正>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是一类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通常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迟缓性无力、感觉障碍或颅神经损害,少数可出现自主神经损害或合并视神经炎[1,2]。大多数患者发病期有上呼吸道、空肠弯曲菌感染,劳累及手术史;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同时伴发GBS,但尚未显示明确的因果关系[3, 4]。  相似文献   

7.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近年来我科经皮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应用时遇到的困难及教训。方法应用PT技术21例,并与常规气管切开术32例作对照研究。结果PT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且创伤小,拔管后切口愈合快。结论PT是危重患者快速建立长久人工气道的好方法,患者痛苦小,两者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差别,但PT不能完全取代正规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8.
曹勇  陈刚 《临床军医杂志》2013,(4):391-392,395
目的总结经皮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在脑出血患者急症抢救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44例需行气管切开的脑出血患者分别行经皮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PDT组)及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PDT组手术时间[(9.5±3.2)min]、切口长度[(1.5±0.3)cm]、愈合时间[(5.3±1.3)d],均优于OT组手术时间[(26.5±5.6)min]、切口长度[(3.8±1.7)cm]、愈合时间[(8.5±1.9)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能更加简便、快捷、安全的通畅气道,在脑出血合并上呼吸道梗阻、通气障碍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危重患者常需要实施气管切开术。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需较大的皮肤切口,分离颈前组织和切开气管前壁,并发症较多。微创气管切开术即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是近几年来国内才开展的气管切开技术。经皮式气管切开是项先进、低侵害技术,较传统外科技术更简易、快速,平均5-10  相似文献   

10.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伟 《临床军医杂志》2005,33(6):704-705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2例ICU重症病人,治疗组43例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对照组49例行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10±2.30)m in,切口大小(1.5±0.31)cm,术中出血(7.50±2.30)m 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在危重患者中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取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95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42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72.0%),其次G+球菌(占17.9%),真菌(占10.1%)及二重感染(占8.5%)也常见。其中铜绿假单孢菌为29.3%,鲍曼不动杆菌为17.2%,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6.5%,肺炎克雷伯菌为13.7%,大肠埃希菌为10.8%,其它细菌占2.4%。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降低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5例经皮球囊导管扩张治疗Budd─chiari综合症,介绍了这一新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特点及适应症。该技术在造影诊断同时可以进行治疗,避免了外科手术的创伤大,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X线诊断价值(附3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X线检查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例已确诊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X线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18例(60%),增粗10例(33.3%);肺纹理增多伴网状阴影7例(23.3%),磨玻璃状阴影3例(10%),斑片状阴影12例(40%),片状阴影7例(23.3%)。X线改变出现较晚、吸收慢,与肺部体征相对较轻不相符。结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X线表现各异。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胸部X线和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7例SARS病例,所有患者均摄有胸部X线片,6例行胸部CT平扫。结果 SARS胸部X线表现分为5型,其中局限型7例(19%),局限扩散型21例(57%),间质型2例(5%),间质扩散型5例(14%),结节-实变型2例(5%)。结论 X线和CT对SAR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X线及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SAPS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有较完整的胸片资料,其中5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SARS的影像学表现形式多样,主要表现为肺实质渗出性病变和肺间质渗出性病变两大类型,根据病变早期及进展期表现,又可将其分为5型:(1)单纯局限型:32例,为肺内单一局限病灶,随后病变扩大或无明显增大;(2)局限-广泛型:20例,为肺内单一局限病灶迅速发展为弥漫分布;(3)多发型:28例,为早期即见肺内多发片状和/或结节状病灶;(4)间质-实质型:22例,早期为肺部间质性渗出,随后发展为肺实质渗出性病变;(5)单纯间质型:6例,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渗出性病变。结论X线检查是发现SARS的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在SARS的诊治过程中,有必要了解本病的影像学分型和分期,这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SARS患者不同阶段的临床与影像学改变。方法 对 12 3例住院患者进行影像与临床分析。结果 影像改变 :早期 ,病灶多发或单发 ,表现多种多样 ,肺实质改变不明显 ;进展期 ,病变迅速发展 ,范围扩大 ,病灶数目明显增多 ,影像表现呈多样性 ;吸收期 ,病灶明显缩小、变淡 ,部分有纤维化表现。胸部CR、DR与HRCT影像学表现相似 ,但HRCT更敏感。临床表现 :早期 ,发热、全身及关节酸痛 ,咳嗽 ,白细胞正常或偏低 ;进展期 ,在上述症状加重的基础上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 ,有 2 0 %的患者发展为ARDS ;恢复期 ,80 %的患者好转康复出院。结论 SARS的影像表现与其它肺炎相似 ,特异性不强 ,肺部病变的变化与临床表现无明显相关性。但是影像学仍是作为治疗、了解病变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不同年龄组的X线征象。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的179例SARS患者胸片,患者分为<30岁,30~50岁,>50岁3组,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之间病灶部位、范围、数量、形态、密度和均匀度、边缘和境界、以及肺内基础病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组X线征象的相同点:病灶呈斑片状,密度不均匀的略高密度,边缘模糊不清,多累及两肺,肺中野中带最为常见;不同点为:<30岁组和30~50岁组右肺受累多于左肺,病灶局限,数量少于>50岁组;而>50岁组的病灶多数呈多发片状,累及多个肺区,而且多合并肺内基础病变。结论 SARS不同年龄组之间的X线征象既有相同点,又有一定差异,分析X线征象对临床和科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认识 ,探索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32例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放射学检查、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 (10 0 % )、乏力 (10 0 % )、咳嗽 (87 5 % )、全身酸痛 (84 4 % )、厌食 (5 3 1% )、呼吸困难 (31 3% )、头痛 (18 8% )、腹泻 (15 6 % )等。放射学检查显示所有患者肺部均可见单发或多发小片状或大片状阴影 ,双肺病变者多见。 9例患者利用阿奇霉素 +利巴韦林治疗 ,2 3例利用阿奇霉素 +利巴韦林 +甲泼尼龙治疗 ,均全部治愈。结论 SARS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 ,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X线表现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初步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BS)的X线表现,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日-4月28日经临床综合诊断为SABS患者82例的胸部X线表现。结果82例SABS患者,除2例儿童肺部无明显异常外,其余80例均有改变,其表现主要为肺野透亮度减低、大小不一的斑片状、球形阴影的肺实质漫润,以及肺内间质漫润为主的肺纹理异常、索条影、网状影、结节影。结论胸部X线检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SABS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X线平片与CT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证实为SARS的X线平片与CT表现。结果 X线平片显示双肺受累12例,CT显示13例。X线平片与CT共显示双肺受累15例,受累肺叶46叶,受累肺段103个。14例病变主要表现在肺的周边部,且以下叶多见。9例病变进展迅速。结论 SARS的影像表现是肺内出现浸润性病变,分布在肺周边部,下叶多见,进展迅速。结合 临床可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