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GeneXpert MTB/RIF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胸腔积液入院且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为结核性胸膜炎组,以临床诊断为癌性胸腔积液的患者为对照组。入院后完善内科胸腔镜术前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抽胸腔积液送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无内科胸腔镜手术禁忌证安排内科胸腔镜检查,内科胸腔镜下取胸膜病变组织送GeneXpert MTB/RIF和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纳入80例,对照组纳入20例。结核性胸膜炎组胸腔积液结核菌涂片阳性9例,阳性率11.3%,胸腔积液结核菌培养阳性4例,阳性率5.0%,病理活检确诊75例,阳性率93.8%,胸膜GeneXpert MTB/RIF阳性69例,阳性率86.3%,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胸膜GeneXpert MTB/RIF阳性率可达到96.3%(77/80)。胸膜GeneXpert MTB/RIF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阳性5例,其中4例患者结核菌培养阳性,药敏结果提示利福平耐药,而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及胸膜GeneXpert MTB/RIF均为阴性。结论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胸膜GeneXpert MTB/RIF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具有快速精准诊断价值,并因能早期判断是否存在利福平耐药而可用于早期指导抗结核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和血清抗结核抗体(anti-PPD-IgG)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上的价值。方法对2002~2006年确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95例、恶性胸腔积液32例,漏出液16例患者的胸腔积液、血清进行ADA和anti-PPD-IgG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组与非结核组胸水ADA和血清anti-PPD-IgG检测均有显著差异(P<0.01),统计二项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6%、97.9%和93.7%,均高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联合检测胸水ADA和血清anti-PPD-IgG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三种检查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胸水抗酸杆菌、血PPD抗体、PPD皮试检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科住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5例(结核组),非结核性胸水(非结核组)60例,两组均找胸水抗酸杆菌3次,作血结核抗体(PPD-IgG)检测、PPD皮试.结果:结核组55例在胸水中找到抗酸杆菌1例,阳性率1.87%,非结核组60例未找到抗酸杆菌,两组相比,P>0.05;血清PPD-IgG阳性率,结核组和非结核组分别为9.10%和1.67%,无统计学意义(P>0.05);PPD皮试阳性率结核组和非结核组分别为98.18%和90.00%,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水抗酸杆菌检查、血清PPD-IgG测定和PPD皮试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价值有限,应当借助别的手段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结核抗体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以TB—DOT法对16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及49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分别做胸腔积液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结果:16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胸腔积液结核抗体132例阳性,阶陆率为80.5%,特异性为91.8%;血清结核抗体119例阳性,阳性率为72.6%,特异性为65.3%: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胸腔积液结核抗体4例阳性,阳性率为8.2%;血清结核抗体阳性14例,阳性率为28.6%。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抗体阳性率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结核抗体检测特异忤与血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胸腔积液结核抗体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快速、便捷,适于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和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联合检测对鉴别结核性、肺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发光法和生化比色定量法检测肺癌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TSGF的表达水平,并对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TSGF的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统计学上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EA阳性诊断肺癌性胸腔积液敏感性为76.92%,TSGF阳性诊断肺癌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88.46%,两者联合检测阳性诊断肺癌性胸腔积液敏感性可达92.31%。结论胸腔积液和血清中CEA、TSGF联合检测对鉴别肺癌性、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血清结核抗体(TB-IgG)、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5例胸腔积液患者(A组110例是结核性,B组45例是癌性)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检测TB-IgG、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酶速率法检测ADA.结果 11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血清中TB-IgG阳性率分别是90.9%、80.9%,特异性分别是88.9%、91.1%;ADA活性测定分别是(52.3±24.21)U/L、(20.3±10.20)u/L,CEA在癌性胸腔积液、血清的检测值是(168.2±82.3)ng/mL、(16.2±2.61)ng/mL,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胸腔积液CEA>10 ng/mL、ADA>18.64U/L,4倍以上检测值有临床意义,结核抗体阴性/阳性,进行组合分析,可大大提高检测的特异性.结论 胸腔积液和血清TB-IgG、ADA、CEA的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纤溶活性特点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法测定结核性胸腔积液、肺癌并癌性胸腔积液、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漏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浆及胸液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D-二聚体(D-D)水平.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根据X胸片在疗程结束时被分为伴有胸膜增厚组和不伴有胸膜增厚组.结果:3组患者的血浆PAl-1、t-PA和D-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性胸液中PAI-1较癌性胸液、心衰伴漏叶出性胸液升高(P<0.05),t-PA较癌性胸液、心衰伴漏出性胸液明显下降(P<0.05).伴有胸膜增厚组的结核性胸液中PAI-1较不伴有胸膜增厚组升高(P<0.05),t-PA较不伴有胸膜增厚组下降(P<0.05).胸液D-D在不同病因的3组胸腔积液之间及2组结核性胸液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癌性胸腔积液及心衰伴漏出性胸腔积液比较,结核性胸液内PAI-1上升,t-PA下降,PAI-1与t-PA的失衡显著.胸膜腔内PAI-1、t-PA的失衡与胸膜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胸液纤溶因子PAI-1与t-PA的检测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预后的判断,而胸液D-D的检测对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没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基因联合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及癌胚抗原(CEA)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65例肺癌和5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survivin mRNA表达,并行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测;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胸腔积液CEA、CYFRA21-1。结果:肺癌组胸腔积液survivin mRNA阳性率为80.0%,高于首次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47.6%),结核性胸腔积液组survivin mRNA无表达(P<0.01)。胸腔积液survivin mRNA检测诊断肺癌胸膜转移的特异性(94.8%)高于CEA及CYFRA21-1(77.6%和75.8%);survivin mRNA检测的敏感性(80.0%)高于CEA(50.8%)(P<0.05),但与CYFRA21-1(78.5%)相似(P>0.05)。结论:survivin mRNA是诊断肺癌胸膜转移特异性较高的分子标志物,联合CEA及CYFRA21-1检测对鉴别肺癌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核蛋白芯片联合PPD皮试检测用于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意义.方法 应用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对40例结核性胸膜炎(TP)患者,非结核性胸膜炎(NTP)患者28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同时行卡介苗-纯蛋白衍化物(BCG-PPD)皮试.结果 TP组结核蛋白芯片阳性率62.50%,NTP组结核蛋白芯片阳性率3.5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TP组PPD强阳性率57.50%,NTP组PPD强阳性率17.86%,有显著性差异(P<0.01);TP患者血清结核蛋白芯片阳性和(或)PPD强阳性共33例,阳性率82.50%,与单独结核蛋白芯片或PPD皮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核蛋白芯片联合PPD皮试检测可提高TP诊断敏感性,可作为TP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联合酶联免疫斑点实验(T-SPOT)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1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42例非结核引起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胸腔积液ADA检测及T-SPOT实验。结果: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检测结果,ADA敏感性87.50%,特异性88.09%;T-SPOT敏感性为89.28%,特异性为92.85%。两种方法联合检出阳性率为95.54%,与T-SPOT.TB(89.28%)及胸腔积液ADA(87.50%)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提供很好的依据,是结核性胸膜炎较好的实验室诊断手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酸氨基葡糖多聚糖(GAG)片段及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TB-IgG)检测对结核性胸水、恶性胸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肺肿瘤抗原(LTA)诊断试剂盒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胶体金诊断试剂盒,分别定性测定357例胸水患者血清、胸水中的GAG片断和TB-IgG,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统计试验资料.结果:癌性患者胸水GAG检测的阳性率、特异性分别为80.3%(106/132)、88.4%;血清GAG检测的阳性率、特异性分别为54.5%(72/132)和90.2%.结核性患者胸水TB-IgG检测的阳性率、特异性分别为66.2%(102/154)和86.2%;血清为33.8%(52/154)和83.7%.胸水GAG联合TB-IgG的检测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膜炎,则可使两者的诊断特异性增加到97.0%和98.2%.结论:胸水GAG及TB-IgG的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膜炎有一定诊断价值,胸水GAG和TB-IgG的联合检测因特异性高,可作为结核性胸水和癌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和PPD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培歆  甘朝阳 《海南医学》2011,22(12):133-135
目的 对运用结核抗体检测以及PPD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对我站收治的200例肺结核患者以及100例排除结核的其他疾患者的血清内结核抗体进行检测,同时对每组患者进行PPD试验.结果 采用结核抗体检测结核病患者有166例出现阳性反应,PPD试验中有170例出现阳性,两组方法在阳性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PPD)及抗脂肪阿拉伯酸甘露聚糖抗体(LAM-IgG)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6例结核病患儿血清抗LAM-IgG和PPD试验,并与30例非结核病患儿进行对照。结果:小儿结核病PPD试验阳性率为59.1%,抗LAM-IgG阳性率为69.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PPD试验对非重症结核病阳性率(79.5%)明显高于重症结核(18.2%)(P<0.005);而抗LAM-IgG重症结核病阳性率(70.5%)与非重症结核病(68.2%)相近(P>0.05)。PPD试验对非结核病患儿的假阳性率(36.7%)明显高于抗LAM-IgG试验(3.3%)(P<0.01)。结论:PPD试验对非重症结核病诊断价值优于重症结核病;抗LAM-IgG检测对重症结核病的诊断优于PPD试验,对非结核病的假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讨EUSA法疾抗结核抗体(ATBAB)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研究背景目前活动性肺结核的疾菌阳性率较低.已有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脑脊液、胸腹水ATBAB的报道。采用ELISA法检测活动性肺结核痰中ATBAS,国内外未见报道。方法由四川省中医研究院提供试剂盒。用EUSA法分别检测田例活动性肺结核、26例肺癌、3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痰ATBAB,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处处理。结果活动性肺结核痰ATBAB阳性率与非结核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本检测方法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100%。结论该检测方法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胸水抗PPD IgG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 (DIGFA)检测 14 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 (结核组 )和 62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 (对照组 )的胸水和血清抗PPD IgG ,同时取胸水进行结核分支杆菌涂片和培养检查 ,并对它们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血清抗PPD IgG阳性率分别为 78.6% ,69.3 % ,与胸水结核分支杆菌涂片阳性率 (5 .0 % ) ,胸水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 (2 2 .9%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对照组胸水、血清抗PPD IgG阳性率 (8.1% ,11.2 %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与血清的抗PPD IgG阳性率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胸水抗PPD IgG阳性率比血清高出 9.3 %。DIGFA法测定胸水抗PPD IgG的敏感性为 78.6% ,特异性为 91.9% ,准确性为 82 .7%。血清抗PPD IgG的敏感性为 69.3 % ,特异性为 88.8% ,准确性为 75 .2 %。结论 用DIGFA法检测胸水抗PPD IgG具有操作简单、快速 ,不需特殊设备 ,且敏感性好和特异性高 ,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免疫受损与非免疫受损患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免疫受损患者 (immunocompromisedpatient,ICP)与非免疫受损患者 (Non ICP)并发肺结核的临床异同 ,为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 2 0 0 1年间我院收治的 3 9例ICP并发肺结核和同期 76例Non ICP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征。结果 与Non ICP并发肺结核相比 ,ICP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高热略多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咳痰与肺部湿音较多 (P <0 .0 1) ;粟粒型肺结核发生率高 (P <0 .0 0 1) ;浸润性病灶缺乏常见的多形性片状特征 (P <0 .0 1) ;胸水、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P <0 .0 5 ) ;发生空洞和胸膜肥厚、粘连较少 ;非肺结核好发部位的肺结核多 ,易误诊为肺炎 ;结核菌素试验和胸水腺苷脱氨酶的诊断价值低。结论 ICP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误诊且治疗困难 ,应引起临床医师在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标 《广州医药》2004,35(1):59-60
目的 提高结核性胸腔积液(TPE)与恶性胸腔积液(MPE)的诊断水平。方法:对460例TPE和66例MPE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核菌素(PPD)试验:TPE中度阳性占54.6%,强阳性占19.1%,MPE阴性占42.9%,一般阳性占38.8%;TPE痰结核茵检查阳性占36.7%,MPE痰找瘤细胞阳性占4.5%。胸水实验室检查TPE:胸水呈黄色占90.6%,胸液抗酸杆菌阳性率15.2%,MPE血性胸水占75.8%,胸液癌胚抗原(CEA)阳性占60.6%,胸液癌细胞阳性占62.1%。结论 PPD试验,胸液性状、CEA、瘤细胞检查对TPE与MPE的鉴别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8.
五种方法联合检测同时阳性对菌阴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痰聚合酶链反应(PCR)TB-DNA、血清中结核分支杆菌胞壁糖脂免疫球蛋白 C(LAMIgG)、卡介苗 免疫球蛋白 G(PPD IgG)及结核特异循环免疫复合物(SCIC)检测与结核菌素(PPD 0.1u)皮试,联合检测共同阳性 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病材取自初治菌阴肺结核31例,健康对照组53例,非结核肺疾病30例,初治 菌阴肺结核54例。采用同步检测方法。血清免疫学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各组共同阳性率的变 化,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健康对照组2、3、4、5联阳性率均为0,特异性为100%;初治菌阳组2、3、4、5联同 时阳性率分别为67.7%,58.1%,32.3%,0%;初治菌阴组2、3、4.5联共同阳性率分别为45.9%,18.9%,2.7%, 0%;非结核肺疾病组2、3、4、5联合同时阳性率分别为21.7%,13.0%,0%,0%。结论:五种方法联合对健康组2、 3、4、5联同时阳性检测特异性可达100%,初治菌阴组阳性检出率2联可达45.9%,比任何单项方法检出率要高, 由于原五种方法联合检测特异性有所下降,因此该方法更适用于初治菌阴肺结核的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RCT在痰涂片阴性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7例痰涂片阴性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HRCT资料,被证实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73例作为涂阴结核组,其他肺疾病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随机选择100例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组成涂阳结核组,对以上各组HRCT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节(<10mm)、“树芽征”、肺实变、支气管损害、病灶分布(上叶尖段、后段,下叶背段)等征象与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有显著联系;结节、“树芽征”、肺实变等HRCT征象,在痰涂片阴性、阳性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洞、胸腔积液、纵膈淋巴结增大等HRCT征象,在涂阴活动性肺结核HRCT中较少出现,在痰涂片阴性、阳性患者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RCT对诊断及鉴别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联合检测技术对菌阴肺结核作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 :痰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TB DNA ,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皮肤试验采用PPD 0 1U皮试 ,同步检测。结果 :单项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依次为 :PCR 96 8%、96 2 % ;LAMIgG 6 9 2 %、98 1% ;PPDIgG 6 2 1%、98 1% ;SCIC 32 2 %、98 1% ;PPD 0 1U 5 3 8%、98 1%。单项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检出率相应为 41 7% ,2 8 9% ,44 4% ,2 8 9% ,2 1 4%。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检出率 2、3、4、5联分别为 6 6 9%、75 0 %、80 4%及 85 7% ,均高于单项检测。联合检测特异性随联合种类增高而轻微下降。若采用联合检测同时阳性方法 ,2、3、4、5联特异性均为 10 0 % ,初治菌阴组阳性检出率 2联方法可达 45 9% ,比任何单项方法检出率要高。结论 :由于原五种方法联合检测特异性有所轻度下降 ,因此联合检测同时阳性判定的方法更适用于初治菌阴肺结核的诊断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