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方运用甘遂配甘草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经方甘遂半夏汤中甘遂配甘草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方法:通过研究甘遂配甘草的古代认识,历代沿袭,以及甘遂、甘草主治、化学成分及药理,甘遂配甘草是否产生新的毒性,甘遂配甘草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等,进而证实临床运用以甘遂半夏汤为主治疗肠结核,甲状腺炎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结果:探索甘遂配甘草在理论上是科学的,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结论:历史记载甘遂与甘草相反是缺乏理论假说的,临床中合理应用辨治诸多病证则是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2.
甘遂与甘草配伍应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仲池 《浙江中医杂志》1995,30(11):512-514
甘遂与甘草配伍应用概况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吴仲池“甘遂反甘草”,属中药十八反范畴,从古至今一直被认为是中药的配伍禁忌。然而,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就在《金匮要略》中设甘遂半夏汤,使甘遂与甘草同用。据高氏考查,在历代方书中,甘遂与甘草同用的...  相似文献   

3.
据甘遂与甘草同制的实验证明:甘遂与甘草配伍后,能使甘遂的毒性增强,程度与甘草的用量有关。我们考证三因控涎丹的溯源,方中的甘遂并无用甘草炮制的规定,制剂中的药材炮制,应从适应症的主洽需要考虑,为此本品配合中的甘遂用甘草炮制,是值得研究的,建议改用醋制,以保证用药安全和疗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遂与甘草以不同比例配伍后对小鼠肝脏组织的损伤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NS组、甘遂组、甘草甘遂4∶1组、甘草甘遂2∶1组、甘草甘遂1∶1组、甘草甘遂1∶2组、甘草甘遂1∶4组,共7组。各组小鼠连续灌胃22 d后处死,取出肝脏组织,制备成10%的肝脏组织匀浆,检测MDA含量、GSH-PX活性。结果:与NS组比较,各药物实验组小鼠肝脏组织中MDA含量均增高,GSH-PX活性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甘遂组比较,甘草甘遂1∶4组与4∶1组MDA含量显著降低,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而其余各比例组MDA含量显著升高,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甘草甘遂1∶1组比较,各配伍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各药物实验组对小鼠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尤以甘草甘遂1∶1组对肝脏的损伤最严重。  相似文献   

5.
甘草水制甘遂与中药十八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文献记载,甘草水制甘遂的使用至少已超过240年,若以《炮炙论》算起则超过1500年。甘草与甘遂相反见于十八反,但考察历代方书,十八反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至于现代实验,也只提出:甘草量大于甘遂时,才有可能呈现毒性增强。而且各类用甘草水制甘遂的方法,甘草用量都不大可能超过甘遂。甘草水制甘遂的炮制方法,或含这种炮制甘遂的成药,既然已经长期、广泛应用,所以在没有充分的科学研究之前,这些经验仍应得到尊重,十八反理论尚不能否定这种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遂与甘草配伍对癌性腹水大鼠水盐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遂(0.7 g)组、甘草(10 g)组、配伍(甘遂0.7 g-甘草10 g)组、甘遂半夏汤(甘遂0.7 g、甘草10 g、半夏9 g、白芍15 g、蜂蜜15 g)组,其中正常组10只,其余每组12只.其...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年以来关于"十八反"中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同用的研究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甘遂甘草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适宜和禁忌条件。结果发现甘遂与甘草反药组合配伍的药效和毒性受配伍剂量、配伍比例、入药方式、炮制品种、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多方面影响。初步认为低剂量(接近临床用量)及甘遂与甘草1∶15或1∶10配伍属于配伍的适宜条件。而禁忌条件是高剂量(临床用量的数十倍)及甘遂与甘草1∶1或1∶2配伍。现有的文献显示生甘遂与炙甘草配伍,两药入汤剂先分煎后合并,口服以及短时间给药为配伍适宜条件;而醋甘遂与炙甘草、醋甘遂与生甘草、生甘遂与生甘草配伍,腹腔注射以及长时间给药为配伍禁忌条件。笔者认为甘遂甘草能否同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应增加多条件交叉、多层次深入的研究,丰富和完善甘遂甘草配伍的宜忌条件,进而对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8.
甘遂甘草配伍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遂甘草相反的物质基础。方法:应用电喷雾质谱技术,研究不同比例的甘遂甘草配伍后水煎液中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在质谱中的离子强度的变化。结果:随着甘草比例的增加,水煎液中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的量逐渐减少。结论:甘遂甘草合用有毒与甘草对甘遂中有毒成分的煎出的影响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甘遂半夏汤,首载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由甘遂、半夏、芍药、甘草、白蜜组成,仲景以之疗留饮欲去之证。因方中甘遂与甘草同用,与后世“十八反”之说相违,故历代医家对此多释之为:“甘草与甘遂相反,而同用之者,盖故其一战,而留饮尽去,因相激而相成”。(尤在泾语)五版教材亦云:“但甘草与甘遂相反而同用者,取其相反相成,俾激发留饮得以尽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甘草反药药对的研究现状研究,为临床运用提供新思路。方法 全面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F)中运用了反甘草药对的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计量分析,并运用spss modeler 18.0对方药进行聚类分析、关联性分析,使用grafp制作图表。结果 714篇文献刊载在33种医药期刊上,2015年前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后开始下降;文章研究类型以基础研究为多见,占比33.61%;海藻—甘草药对多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甲状腺瘤、恶性肿瘤疾病,证型以肝郁气滞、痰凝血瘀为主;芫花、京大戟、甘遂—甘草药对治疗冻疮居多,证型多属于寒痹气滞。海藻多用3~10g,配比1:1;芫花、京大戟、甘遂、甘草组合中芫花、京大戟、甘遂多用6~10g,配比1:1。海藻甘草组合中推荐与柴胡、昆布、当归、陈皮等药物配伍使用;芫花、京大戟、甘遂、甘草组合中多推荐与桂枝、当归、海藻配伍;共发生不良反应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3%。结论 甘草反药药对临床使用广泛,但应严格控制用量、药物配比、适应症范围,最大化发挥疗效的同时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甘遂与甘草不同比例配伍的甘遂半夏汤对腹水模型大鼠生物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筛选甘遂与甘草反药配伍起效的配比条件。方法:将甘遂与甘草按照2因素7水平的均匀设计原则设置不同配伍比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遂半夏汤中甘草与甘遂配比1组(10.40 g∶1.17 g)、配比2组(6.94 g∶2.23 g)、配比3组(13.87 g∶0.05 g)、配比4组(3.47 g∶0.39 g)、配比5组(0.21 g∶1.56 g)、配比6组(20.80 g∶0.78 g)、配比7组(17.34 g∶1.94 g)以及呋塞米组(0.004 2 g.kg-1)。观察甘遂与甘草不同配比的甘遂半夏汤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尿量、腹水量、腹水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数据采用中药组方优化软件对生物效应指标进行甘遂与甘草配比的优化分析。结果:配比1组较模型组能增加腹水大鼠的尿量(P<0.05);配比6,7组降低腹水TNF-α,VEGF水平(P<0.05)。结论:经过中药组方优化软件分析,醋甘遂与炙甘草以1∶15配伍的甘遂半夏汤可能有较好的利水及抗细胞因子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甘遂和甘草反药配伍后药效/毒性成分的分子作用机制,分析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关系。方法:针对甘遂甘草的主要药效/毒性成分——甘遂萜酯A,甘遂萜酯B,甘遂萜酯C,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和刺芒柄花素,依据Pharm Mapper数据库构建多成分-蛋白网络,获取的靶点信息利用博奥数据库MAS 3.0系统得到相应通路,通过Cytoscape软件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网络分析表明,甘遂、甘草配伍药效/毒性成分涉及神经-免疫-内分泌-泌尿等相关的61条通路。在调节水和电解质排泄方面药效相反,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类固醇生物合成等通路有关;在抗肿瘤、抗炎、调节免疫方面发挥协同作用,涉及33条通路;两者配伍存在基于肝药酶代谢的毒性增强现象。结论:甘遂与甘草配伍存在药效降低或药效协同和毒性改变等多种情况,体现了中药配伍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模式,该研究为深入探讨甘遂甘草配伍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提出甘遂具有明显的滑痰作用的观点,认为可以用于各类痰证之中,特别是顽固痰证并列举临床病例加以说明。其理论溯源与实际临床验证,探讨了甘遂与半夏、甘草合用的问题,认为甘遂与半夏、甘草同用,如用量用法及适应证把握得当,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甘草甘遂配伍对小鼠血清GPT、GOT、LDH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毅  宁艳梅 《中医研究》2007,20(3):15-16
目的:探讨甘草与甘遂不同比例配伍对小鼠肝脏酶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及乳酸脱氢酶(LDH)为观察指标。结果:甘草与甘遂不同比例配伍对小鼠血清GPT、GOT、LDH均有明显的影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甘草与甘遂各配伍组对小鼠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以甘草甘遂1∶1组对肝脏损伤最严重。  相似文献   

15.
甘遂芫花甘草散外敷治无名肿毒效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名肿毒”曰其名则有痈、阴毒等,笔者应用甘遂、芫花、甘草、天仙子组成的散剂外敷治疗三十七例均获愈。方药组成与用法甘遂、芫花、甘草、天仙子各适量。据痈毒范围大小,应用适量的方内药物,将甘遂、芫花放入铁锅内炒干,后碾碎成末状,与天仙子拌均匀,放入一小碗内;把甘草浸泡水煎沸,待凉后倒入少许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Bcl-2、Bax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为指标,观察甘草与甘遂反药对配伍对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及与甘草比例的关系。方法:大鼠50只,随机分为甘遂组、甘遂配伍甘草1:0.25组、甘遂配伍甘草1:0.5组、甘遂配伍甘草1:1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均ig给予相应药物,给药剂量依次为2、2.5、3、4g/kg,连续给药28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脏中Bcl-2及Bax蛋白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其肾脏中Bcl-2及Bax mRNA水平。结果:各给药组2、2.5、3、4g/kg Bcl-2在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各比例甘草配伍甘遂组2.5、3、4g/kg Bcl-2在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甘隧组4g/kg,且与甘草比例呈正相关。各给药组2、2.5、3、4g/kg Bax在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比例甘草配伍甘隧组2.5、3、4g/kg Bax在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甘隧组4g/kg,且与甘草比例呈负相关。结论:长期应用甘遂可加速大鼠肾脏细胞的凋亡,影响肾脏功能。甘草可抑制甘遂对肾脏的损害,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甘草、甘遂在配伍前后及甘遂半夏汤中主要药效成分提取量的变化,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探索"十八反药对"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甘遂配伍前后及在甘遂半夏汤中甘草酸单铵盐、大戟二烯醇的提取量变化情况。结果甘草酸、大戟二烯醇的提取量随单药→对药→全方的配伍变化,提取量先升高,后降低;但甘草酸升高幅度低于降低幅度,大戟二烯醇升高幅度高于降低幅度。结论甘草与甘遂合煎,其相应毒效成分均明显增加,说明十八反药对甘草与甘遂确实属于配伍禁忌,但二者在甘遂半夏汤复方中相应毒效成分有提取量又均明显降低,说明中医药复方配伍用药确实起到降低毒性的作用,也从化学成分的角度佐证十八反药对只要配伍使用得当也能在临床上起到应有的作用。研究结论为十八反药对自古至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健康小白鼠和家兔上对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反甘草组的毒性和刺激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甘草与甘遂配伍对小鼠心肌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甘草与甘遂不同比例配伍对小鼠心肌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以小鼠心肌组织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OF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为指标进行实验观察.结果:甘草与甘遂不同比例配伍对小鼠心肌组织细胞中SOD、OFR、GSH-PX、MDA均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并且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草甘遂不同比例配伍各组对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传统用药习惯,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来验证甘遂-甘草以1∶4比例配比时对大鼠肾脏的减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其减毒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甘遂组,甘草组和甘遂-甘草1∶4组。应用核磁共振技术(NMR)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分析给予大鼠甘遂、甘草和甘遂-甘草1∶4配比液后的大鼠肾脏代谢物变化,并结合血浆生化分析和肾脏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检测,明确甘遂-甘草1∶4配伍的减毒作用机制。结果:甘草组极少引起血浆生化指标和病理学改变,同时对大鼠肾脏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不大;甘遂组能引起血浆葡萄糖的升高和肌酸、肌酐的下降,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和空泡变性,肾小球个别出现瘀血的现象,同时引起肾脏内源性代谢物如胆碱,磷酸胆碱,苯丙氨酸,谷氨酰胺的减少和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乙酸,肌酸/肌酐的增加;而甘遂-甘草1∶4组并未出现明显的血浆生化指标改变,仅出现肾小球轻微瘀血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扩张的现象,同时仅引起胆碱,磷酸胆碱和苯丙氨酸的减少。结论:甘遂-甘草以1∶4配伍存在明显的减毒作用,主要是通过甘遂毒性生物标志物含量的变化和肾脏毒性传统指标的下调来体现其减毒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