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谷春燕 《北京中医》2006,25(2):103-104
通过临床运用温胆汤治疗身热、自汗、失眠、暑湿低热及眩晕等不同病症,发现温胆汤加味可以治疗辨证属于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诸多病症。因此,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以不变之方而应万变之证,可取得满意疗效,进一步体现出“异病同治”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孙雪莲  黄惠君 《新中医》2016,48(10):115-116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痰热内扰证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每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温胆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15天为1疗程,连续用药2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价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5%,与对照组的76.1%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痰热内扰证失眠患者疗效肯定,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凸显出中医辨证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自身病变,或全身代谢内分泌性疾病引发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一组临床综合征。西医认为胸闷痰多等是心衰(右心衰)的结果,在中医看来,某些心衰,痰热是引发此类心衰的原因。病机是少阳枢机不利,气郁化热,液聚成痰,痰(湿)热阻滞少阳三焦,津气升降出入通道失常。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正符合上述病机。治疗组18例与对照组20例比较,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自身病变,或全身代谢内分泌性痰病引发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一组临床综合征.西医认为胸闷痰多等是心衰(右心衰) 的结果,在中医看来,某些心衰,痰热是引发此类心衰的原因.病机是少阳枢机不利,气郁化热,液聚成痰,痰(湿)热阻滞少阳三焦,津气升降出入通道失常.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正符合上述病机.治疗组18例与对照组20例比较,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皖洁 《吉林中医药》2013,(11):1125-1126
目的 观察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65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口服,对照组予舒乐安定口服.2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疗效优于舒乐安定,且未观察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谷春燕 《北京中医药》2006,25(2):103-104
通过临床运用温胆汤治疗身热、自汗、失眠、暑湿低热及眩晕等不同病症,发现温胆汤加味可以治疗辨证属于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诸多病症.因此,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以不变之方而应万变之证,可取得满意疗效,进一步体现出"异病同治"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人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患者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葆现  熊卫红 《陕西中医》2005,26(5):464-464
温胆汤原出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由二陈汤加枳实、竹茹组成。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证。笔者根据辨证进行加减,用于治疗以下疾病,效果颇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温胆汤治疗失眠5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2004年,笔者选用温胆汤治疗因痰热内扰导致的失眠5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巧君  何慧  王丹丹 《新中医》2022,54(2):16-19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味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痰热内扰型睡眠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口服,观察组给予温胆汤加味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  相似文献   

11.
周杰  张辉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5):759-760
温胆汤载于《三因极——病证方论》,为治疗痰浊证名方,临床广泛应用,笔者曾用本方治疗胸痹数例,现将对本方理解及治疗体会浅析如下.1 正确理解方解及药性要想正确应用温胆汤必须准确理解其方解及组成药物的药性.《三因极——病证方论》原书记载本方治疗心虚胆怯等情志疾病,如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单看上述文字易使人误认本方治疗胆虚证,或胆寒证,实际本方从药物组成看,主要治疗痰浊证或痰热证,纯属实证,而且也不是治胆寒,而是清胆中痰热.而且也不限于胆经,凡各经痰浊证皆可加减应用,不可为古人论述所限制.从药性角度讲,本方多为辛燥之品,耗气伤阴,对正虚者慎用或加扶正之品,否则犯虚虚之戒,反而加重病情,这一点务必注意.  相似文献   

12.
奚峰  朱萍 《新中医》2021,53(14):53-55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痰浊上扰证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痰浊上扰证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胆汤加减治疗.治疗4周后,对2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  相似文献   

13.
温胆汤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由陈皮、半夏、枳实、竹茹、生姜、甘草组成,用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加茯苓、大枣两味,用以治疗肝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近年来,笔者用其治疗眩晕、小儿呕吐、重舌  相似文献   

14.
李爱萍 《河南中医》2010,30(7):715-715
黄连温胆汤由温胆汤加黄连组成,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临床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的特征性症状为:失眠、胸闷、心烦、恶心、口中粘腻不爽,身困,头重头沉、头晕,口苦,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其中以失眠,头沉身困,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为必备症。  相似文献   

15.
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寐症,又称"失眠""不复卧".包括入睡困难、反复或长时间觉醒、早睡,总睡眠时间不足,包括对白天功能的影响,如警觉性、精力、认知功能、行为和情绪的变化.笔者采用温胆汤加味治疗本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无论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是减少靶器官损害方面,中医中药都有着独特优势。现如今,生活习惯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改变,饮食结构也大相径庭,痰浊湿热型高血压患者日渐增多,治疗时应以三焦并治为原则,以畅中为主,兼顾宣上渗下,应用温胆汤随症加减,使痰浊湿热之邪各循其出路而去,分消走泄三焦痰浊湿热之邪,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3岁。2013年10月5日初诊。患者失眠半年余,加重1周。患者自述近半年来晚上需服安眠药方能入睡,睡眠时间仅三四个小时;近1周由于生活压力大,思虑多,彻夜难眠。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纳差,伴口干口苦,胸闷心烦,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西医诊断:慢性失眠;中医诊断:不寐。  相似文献   

18.
林雁  唐本春 《陕西中医》2005,26(10):1104-1105
温胆汤是从《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衍化而来,其药物组成: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茯苓、炙甘草。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或惊悸不宁、癫痫等症。笔者用此方治疗疑难杂症,疗效满意,现举验案3则。  相似文献   

19.
温胆汤加减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 1 993年以来 ,应用中药内服治疗该病3 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0例中 ,男 1 9例 ,女 1 1例。年龄7~1 3岁。1 .2 诊断 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体型是痰湿之体 ,四肢肥胖 ,以上臂及股部为明显 ,并在腹部、股部及肩部脂肪积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 2 0 %者为轻度肥胖 ,超过 3 0 %~ 5 0 %者为中度肥胖 ,超过 5 0 %以上者为重度肥胖。需与内分泌异常所引起的胖鉴别。2 治疗方法半夏、竹茹、枳实、茯苓各 6g,黄连 3 g,大黄 3~ 6g,陈皮 9g,生姜 3片 ,大枣 2枚。气虚力乏者去黄连、竹茹 ,加连翘 6g、黄芪 1 2g…  相似文献   

20.
高克俭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杂症,在临证中擅于从肝胆经论治内科疑难杂病。在临床高教授运用温胆汤加味用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独具特色,效果颇著。介绍高教授应用参松温胆汤治心悸、通络温胆汤治疗中风后遗症、薤白温胆汤治疗胸痹、逍遥温胆汤治疗头痛方面的临症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