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三氧腰椎旁注射联合硬膜外阻滞及单纯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行硬膜外阻滞组(对照组)和硬膜外阻滞联合三氧组(治疗组),各组3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时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结束时及3个月时VAS评分较低(P〈o.05);6个月时,对照组优效、良效、好转、无效率依次为66.7%(20/30例)、6.7%(2/30例)、6.7%(2/30例)、20.0%(6/30例);治疗组优效、良效、好转、无效率依次为73.3%(22/30例)、13.3%(4/30例)、6.7%(2/30例)、6.7%(2/3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腰椎旁注射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采用硬膜外阻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0例,采用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1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1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估。并按改良MacNab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1周400例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效果优者341例(85.3%),良者28例(7.0%),可者15例(3.7%),差者16例(4.0%)。结论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以腰椎小关节为靶位治疗顽固性腹股沟疼痛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经局部注射治疗无效的腹股沟疼痛患者34例,在有压痛的腰椎小关节行银质针及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疗效及治疗关节的节段分布。结果治疗后1周的有效率为100%(34/34例),优效率85.3%(29/34例);治疗后3个月时的有效率为97%(33/34例),优效率91.2%(30/34例)。治疗关节分布在T12~L5之间,越接近L2~3关节治疗的病例数越多。结论腰椎小关节紊乱可引起局限性腹股沟疼痛,其中L2~3及邻近关节是病变的高发节段,腰椎椎旁神经阻滞及银质针对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引起的腹股沟疼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浓度医用三氧腰椎旁注射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B、C组患者腰椎旁注射医用三氧浓度分别为20、30和40μg/ml,均联合硬膜外阻滞。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点记录VAS评分,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组患者各时点VAS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相比,C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个月时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疗效评定,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医用三氧40μg/ml腰椎旁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联合三氧20、30μg/ml。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椎间小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椎间小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椎间小关节炎诊断性阻滞定位确诊76例,CT引导下在相应椎间小关节注射玻璃酸钠20mg,观察治疗后VAS评分及改良MacNab腰腿痛评价标准。结果治疗后6个月优65.8%(50/76例),良18.4%(14/76例),差15.8%(12/76例),总有效率84.2%(54/76例)。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治疗后1、6个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精确定位下椎间小关节注射玻璃酸钠能有效治疗椎间小关节炎,且疗效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根性腰腿痛患者,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3d、1个月、6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前VAS为(65±07)分,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VAS分别为(23±06)分、(24±0.5)分和(25±08)分;与术前相比,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VAS显著降低(P〈005);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VA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ODI(%)为(60±60)%,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ODl(%)分别为(18±60)%、(22±40)%和(25±30)%;与术前相比,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0DI显著降低(P〈O05);术后3d、1个月和6个月的oDJ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腰骶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对神经根性疼痛有良好治疗作用,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局部浸润、椎旁阻滞与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皮损区用0.2%布比卡因、泼尼松龙、弥可保浸润,同时椎旁阻滞与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照组采用局部浸润及椎旁阻滞。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SQ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2、3周两组VAS和SQS评分均明显下降(JD〈0.01),观察组治疗后VAS和SQS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显效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显著疗效,但局部浸润、椎旁阻滞与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均优于神经阻滞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胸腰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4例,年龄65~74岁,随机分为A、B两组(n=47),A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B组给予相同椎旁神经阻滞,同时椎旁注射40%的医用三氧。分别于治疗前(T1)、治疗后24h(T2)、治疗后1个月(T3)时以VAS法进行疼痛评分,于T2、T3时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T2、T3时点B组VAS评分均较A组降低(P〈O.05),T2、T3时B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羟考酮缓释片使用剂量较A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椎旁阻滞联合医用三氧注射可显著缓解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效果优于单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腰神经后支射频与神经阻滞对缓解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神经后支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差异。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VAS及ODI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均可缓解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但腰神经后支射频疗效更为显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或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40例,B组42例。A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B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3周、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A组治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B组治愈29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13,P=0.189)。A组有3例、B组有5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腰椎旁注射部位不适感,B组有4例患者在超短波治疗后出现腰部皮肤不适感。结论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或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安全可行,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治疗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优于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腰椎旁阻滞联合医用三氧注射与单纯腰椎旁注射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25例。治疗组为椎旁阻滞联合三氧注射,对照组为单纯椎旁阻滞。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评分、VAS评分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优良率低于治疗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椎旁阻滞联合三氧注射较单纯椎旁阻滞对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2交感神经节毁损术治疗癌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癌性腰腿痛患者50例,在数字减影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用无水酒精行腰2交感神经节毁损术,对治疗前、治疗后7d、30d、90d分别行视觉模拟(VAS)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d、30d及90d的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d、30d及90d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0例癌性腰腿痛患者中,术后出现腰痛7例,发生率14%,神经损伤2例,发生率4%.未发生腰动脉、生殖股神经痛、肾脏损伤及蛛网膜下腔阻滞等并发症.结论腰2交感神经节毁损术治疗癌性腰腿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24例.两组均采用2%利多卡因3~5 ml,甲钴铵0.5 mg,复方倍他米松1 mg,稀释至15 ml,行椎旁神经阻滞.此外A组同时以浓度为30%三氧10 ml行椎旁注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内各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并记录疼痛程度.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下降,且治疗后A组VAS评分较B组低(P<0.05);A组的总有效率为100%(24/24例)明显高于B组75%(18/24例),且A组的治疗次数少于B组(P<0.05).结论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0例,阻滞组给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行关节松动术,隔日1次,连续3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行CASCS和VAS评分,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半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ASCS评分明显增高,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组CASCS、VAS评分、临床疗效、半年复发率明显优于阻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可有效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腰大肌肌间沟阻滞法治疗下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6例下肢PHN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A组,16例)采用0.4%~0.8%利多卡因4ml/h连续腰丛神经阻滞治疗4周,对照组(B组,10例)口服曲马多缓释片100mg,3次/d,4周后停止服药。记录治疗前(T0)、治疗后15d(T1)、30d(T2)、90d(T3)和180d(T4)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疗效及记录并发症。结果A组VAS评分在T1~T4较T0明显降低(P<0.01),T2~T4较T1增加(P<0.01),T3与T4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较T0明显减轻(P<0.05)。T2、T3、T4时2组间VAS评分,B组均较A组高(P<0.01);A组T1优良率达100%,T2、T3、T4优良率均为75.0%,有效率均为87.5%,均高于B组同期百分比。结论连续腰大肌肌间沟阻滞治疗下肢PHN效果可靠,复发率低,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2椎旁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颖  秦树国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1):1302-1304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2椎旁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C2横突阻滞组(A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外周神经阻滞组(B组),每组28例。治疗3周后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估疼痛程度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评估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疼痛强度指数(present pain index,PP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降低(P〈0.05)。治疗后,A组PRI、PPI、VAS评分均较B组为低,治愈率较B组为高(P〈0.05)。结论: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2横突及后支阻滞及联合外周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均有疗效,但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胶原酶溶解术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分为3组,各20例:A组单纯行胶原酶溶解术;B组胶原酶溶解术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C组单纯行硬膜外阻滞治疗.治疗前1 d,治疗后3 d,2个月,6个月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直腿抬高试验(SLRT)与治疗优良率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3 dVAS值、SLRT值均较治疗前1 d明显改善(P〈0.01或P〈0.05);A组与B组治疗后2个月、6个月VAS值、SLR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和提高(P〈0.01或P〈0.05),C组无明显变化;B组治疗后2个月、6个月较A组与C组的VAS值明显降低、SLRT值明显提高(P〈0.05).A组治疗后3d、2个月、6个月时治疗优良率分别为:17/20,16/20,13/20;B组分别为:20/20,18/20,16/20;C组分别为:20/20,9/20,6/20;B组2个月,6个月优良率较A组与C组提高.结论 胶原酶溶解术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优良率100%,远期优良率达80%,均较单纯行胶原酶溶解术与单纯硬膜外阻滞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