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与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用符合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行枕神经、C2横突、颈椎关节阻滞,注射镇痛液1~5ml。镇痛液含0.75%布比卡因2ml、曲安奈德5mg、维生素B12 0.5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0ml为1单位,每周1次,4次为1疗程,疼痛仍存在者行小针刀治疗;对照组为口服镇痛药尼美舒利2个月。结果治疗后半年随访,治疗组有效率为86.7%(39/45例),对照组为47.3%(26/55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阻滞与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上神经丛阻滞联合超短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8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为单纯颈上神经丛阻滞组;在患侧向第二颈椎横突穿刺,注射含0.25%利多卡因、曲安奈德10 mg消炎镇痛液,每周治疗1次,4次为1疗程。研究组44例为颈上神经丛阻滞联合超短波治疗组。在颈上神经丛阻滞期间,给予超短波治疗每日1次,每例共20次,观察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研究组的头痛症状明显缓解,治愈率为72.9%,总有效率为97.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颈上神经丛阻滞联合超短波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电动牵引加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动牵引加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颈源性头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牵引加神经阻滞治疗组和单纯牵引及单纯神经阻滞组。牵引选坐式颌枕带颈部间歇牵引,神经阻滞选患侧颈2横突及枕后结节外侧枕大神经、枕小神经为穿刺点,每点注入阻滞液3~5 ml。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颈源性头痛选择神经阻滞能迅速缓解疼痛,颈部牵引则能纠正紊乱的颈椎力学结构,二者兼用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单纯牵引及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颈丛阻滞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86例符合1990年国际头痛委员会提出的CEH诊断标准的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别给予患侧颈丛阻滞(C2横突)(Ⅰ组;43例);颈丛阻滞(C2横突)+手法(Ⅱ组:43例),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评定VAS分,一个疗程结束后据VAS分评估疗效,于治疗后3个月和1年据随访单VAS分评估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Ⅱ组远期疗效的显效率及有效率与I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颈丛阻滞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但疗效不易巩固,加用颈椎推拿手法可显著提高远期疗效,提示寰枢关节半脱位、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及C3~5小关节不稳应为其主要病因,C1~4(尤其C2)神经根炎症,椎动脉受压、扭曲和颈交感神经受挤压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单纯神经阻滞与神经阻滞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痛症门诊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组1接受神经阻滞治疗;组2接受神经阻滞治疗,配合手法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VAS视觉镇痛评分,每个月头痛天数,以及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视觉镇痛评分,每个月头痛天数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每组患者的VAS视觉镇痛评分,每个月头痛天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组2患者治疗痊愈率、有效率均较组l为高,复发率较组1低(P<O.05).结论 神经阻滞治疗可有效缓解颈源性头痛发作,但是复发率高,结合使用手法治疗后,痊愈率明显提高.因此,神经阻滞复合手法治疗具有有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颈源性头痛(CEH)是由颈椎、颈部软组织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慢性单或双侧反复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998年国际头痛协会采用了SjaastadO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近年来,我院采用神经阻滞加药物治疗4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近5年共收治90例CEH患者,其中男46例,女44例,平均年龄46·8±10·2岁。单侧痛83例,全头痛7例。1·2方法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48例,药物组42例为对照,药物组口服扶他林(25mg,2次/天)、腺苷钴胺(0·5mg,2次/天)2周为1疗程;神经阻滞组用曲胺奈德混合液(2%利多卡因3mL 曲胺奈德20? …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康医学》2019,(6)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神经阻滞联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源性头痛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接受外周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睡眠质量(QS)评分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4周后的VAS评分和Q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度洛西汀与神经阻滞联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和睡眠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效果优于单纯外周神经阻滞治疗。 相似文献
9.
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头痛的病因极多,颈源性头痛是引起临床症状的最常见的原因,因此,探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是社区全科医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作者对347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做了初步的治疗与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手法治疗和电脑中频治疗的疗效。方法:将7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随机分为手法推拿治疗组40例(观察组)和电脑中频治疗组38例(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6.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手法治疗比电脑中频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比较神经阻滞与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低频脉冲电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实施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次日行超短波和低频脉冲电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神经阻滞。以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按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后各点VAS评分下降更明显(P〈O.05);两组治疗后CASCS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O.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后CASCS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低频脉冲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单纯神经阻滞能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颈源性头痛的病患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合改良颈部椎旁神经阻滞进行治疗,以探求有效的治疗方式,减少患者的疼痛。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研究组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和改良颈部椎旁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改良颈部椎旁神经阻滞进行治疗。以治疗前、后头痛程度、颈椎活动度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头痛程度都有减轻,但研究组更轻;同时两组治疗后的颈椎活动度也有好转,但研究组情况更佳。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合改良颈部椎旁神经阻滞对颈源性头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大力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短波电疗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超短波电疗联合α-硫辛酸抗氧化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得到理想控制。治疗后治疗组SOD水平明显升高,振动觉阈值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 P<0.05)。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6例(86.7%),好转3例(11.1%),无效1例(2.2%);对照组显效16例(53.3%),好转10例(33.3%),无效4例(1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超短波电疗联合α-硫辛酸抗氧化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超短波加电脑中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用超短波加电脑中频进行治疗(综合组),50例采用超短波(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评定.结果 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盆腔炎的物理因子治疗中,超短波加电脑中频综合应用有协同作用,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5.
颅脑术后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脑术后并发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指导颅脑手术后头痛的治疗。方法总结22例颅脑术后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经过。记录头痛的发病时间、疼痛性质、查体体征,比较应用类固醇激素神经阻滞前后疼痛程度数字评分、颈项僵硬和颈部活动度的变化。结果颅脑术后颈源性头痛出现于术后第2~3天,第3~5天逐渐加重;疼痛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初起多呈单侧),同时伴有同侧颈枕部和(或)肩部疼痛酸困、僵硬等症状,影响睡眠及颈部正常活动。查体可见颈部肌肉紧张,枕大、枕小、耳大神经或颈2横突压痛明显,并向同侧头部放射,引颈试验阳性。头部CT均为术后正常改变。神经阻滞后疼痛程度明显降低,治疗后5d时,数字评分(NRS)由术前的8.27±0.89降至1.03±0.56(P〈0.01);颈部僵硬明显缓解,治疗后5d时,颈椎活动度评分(ROM)由术前的2.45±0.71降至1.01±0.22(P〈0.01)。结论颈源性头痛是术后重度头痛的原因之一,神经阻滞对于缓解颅脑手术后的颈源性头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腔连续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颈源性头痛住院患者60例,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用颈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腔连续阻滞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B组患者采用颈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3、6个月与治疗前VS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VAS评分下降优于B组(P<0.05),全部患者无神经和动脉损伤及感染并发症.结论 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腔连续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枕大神经阻滞并针刀松解加C2横突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B组患者采用枕大神经阻滞并针刀松解加C2横突注射.A组患者另加星状神经节阻滞.记录疗程后各时点VAS评分,并于12个月时评定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组患者优良率86.7%(26/30例)高于B组63.3%(19/30例)(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与枕大神经阻滞并针刀松解加C2横突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