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基底动脉狭窄病人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基底动脉狭窄病人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病人共放置支架42枚,其中椎-基底动脉结合部4枚,基底动脉37枚,未见颅内出血发生;Winspan支架24枚,APPOLO等球扩支架13枚;发生不良血管事件3例,其中手术距发病时间<2周1例,>2周2例,WINSPAN治疗1例,APPOLO治疗2例,发生时间于术后48h内2例,>48h1例。结论基底动脉狭窄病人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分清患者的发病机制,掌握合适的治疗时机,根据病变血管的部位、长度、分支状况及血管通路选择合适的支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膨式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症状性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3年1月,51例接受Gateway球囊扩张+自膨式支架(Wing-span支架37例、Enterprise支架8例、Solitaire支架5例、Neuroform支架1例)置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技术成功率为100%。基底动脉病变部位的平均狭窄率[中位数(M),范围]从术前的74(50~95)%下降至术后的26(0~48)%。4例(7.8%)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言语不清、一侧肢体肌力减退等缺血症状,MRI检查提示桥脑新发梗死,考虑为穿支动脉闭塞引发的缺血事件。积极治疗后2例术后1个月症状缓解,2例仍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②51例患者中有49%的狭窄部位在基底动脉下段,33.3%在中段,17.6%在上段。基底动脉上段狭窄支架置入治疗后,缺血并发症率高于基底动脉中下段(22.2%比4.8%),但因例数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5,P>0.05)。结论自膨式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狭窄安全可行,但穿支动脉缺血事件是较常见的并发症,而且以基底动脉上段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3.
陈欣  张遵城 《山东医药》2010,50(20):60-61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5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变(狭窄率〉70%)成功置入支架,9例闭塞锁骨下动脉中8例成功置入支架。46例经股动脉置入支架,8例经肱动脉逆行置入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功置入后肱动脉及桡动脉搏动良好,伴有盗血现象的13例患者症状消失。随访发现5例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后9~12个月再狭窄,后再置入5枚支架,血管开通良好。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望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基底动脉闭塞的预后非常差。接受正规内科治疗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发生率仍然较高。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性地采用支架置人治疗基底动脉狭窄。我们回顾了有关基底动脉狭窄和支架置人治疗的文献,旨在对其适应证的选择、技术要点、结果和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综述,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椎-基底动脉是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之一。新英格兰中心后循环注册(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Posterior Circulation Registry)研究显示,在后循环血管狭窄中,41.5%的病变位于椎动脉颅内段,41.8%的病变位于基底动脉。由于椎-基底动脉较为特殊的解剖学结构以及开展支架置入治疗的时间较短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脑动脉狭窄已成为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发病因素,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动脉狭窄切实有效的方法。文章中就脑动脉狭窄的发病情况、支架置入治疗的可行性、并发症和预防保护措施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策略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技术要领和效果。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率均<5%。7例患者随访6个月,愈合Malek评分为1分者4例,2分者2例,4分者1例。1例MoriC型患者术中并发脑干梗死。结论我们的初步经验认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预防基底动脉系统脑卒中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中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椎动脉起始段70例,椎动脉颅内段13例,基底动脉19例,重点对手术方法、并发症、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102例患者中,101例成功置入支架,2例患者出现穿支动脉闭塞,1例因椎动脉颅内段极度纡曲,支架无法到位,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76例患者随访636个月,2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其中1例再次行球囊扩张成形术,1例再次行血管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目前2例患者血管开通均良好。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中短期疗效满意,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年龄≥75岁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112例,根据年龄分为≥75岁组33例,<75岁组79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支架置入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期间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率、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和临床终点事件。结果≥75组和<75岁组支架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7.1%和97.5%,2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2%和11.4%。术后随访期间,2组支架置入后动脉再狭窄率分别为12.1%和11.4%,≥75岁组生存率明显低于<75岁组(χ2=2.013,P=0.029)。结论年龄≥75岁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生存率低于<75岁患者,但在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动脉再狭窄率及mRS评分无差异,支架置入治疗≥75岁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脑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脉狭窄已成为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发病因素,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动脉狭窄切实有效的方法。文章中就脑动脉狭窄的发病情况、支架置入治疗的可行性、并发症和预防保护措施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基底动脉不同部位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情况,探讨其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92例经DSA证实的慢性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的患者,评估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技术成功率、近期临床并发症及中、远期疗效,比较基底动脉中1/3段和下1/3段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球囊扩张支架和Wings...  相似文献   

12.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后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六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用于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后动脉取内栓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11月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进行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后动脉取栓术6例,若治疗后残余狭窄率≥50%则同时行支架成形术.分析其即时取栓效果,术后出血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 ①6例患者经1~3次取栓后,基底动脉均获得冉通;对其中5例有残余狭窄者联合使用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②1例患者支架释放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经处理后复查造影显示基底动脉通畅.③5例患者术后3~7d复查头部MRI,均未见脑梗死灶扩大,基底动脉通畅.1例患者术后1 d脑出血,7d后死亡.④5例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2~15分;5例患者出院时改良Ptaglkin评分0分1例,1分2例,2分2例.结论 在急性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使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应用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基底动脉慢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支架置人的手术成功率、狭窄率的改变、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①20例基底动脉狭窄病变,共置入20枚Wingspan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②术后即刻造影证实,狭窄率由(79.0±6.0)%下降至(13.0±3.4)%。围手术期1例发生小脑前下动脉闭塞,导致脑干梗死。③本组在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根据Malek评分,术后3次评分均为1分者共12例(60%),均为2分者2例(10%),均为3分者1例(5%)。这15例患者的病情稳定,其中12例疗效肯定;其余5例术后早期疗效明显,但以后有所下降,其中有3例(15%)1个月时评分为1,3个月时转为2分;有2例(10%)1、3个月为1分,6个月时转为2分。结论经短期随访发现,采用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基底动脉狭窄安全性及疗效均良好。  相似文献   

14.
Opinion statement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are very common at the origin and first few centimeter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in the neck. These lesions are often missed when using noninvasive diagnostic strategies. These lesions cause transient hypoperfusion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characterized mostly by vestibulocerebellar symptoms. Strokes are caused by embolism from these lesions. Patients with nonstenosing vertebral artery plaque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statins and antiplatelet agents. Symptomatic patients who have had embolism from an occluded vertebral artery should be treated with heparin followed by warfarin for a period of 4 to 12 weeks. Antiplatelet agents can then be given. The optimal treatment of asymptomatic and 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severe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is unclear. Statins and warfarin are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stenotic lesions of the contralateral ex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the intracranial vertebral or basilar arteries, or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arteries. Balloon angioplasty or stenting will likely prove superior to surgery in those patients with severe stenosis who do not respond to medic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狭窄患者43例,分为CEA组20例和CAS组23例,分析比较CEA和CAS 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CEA组成功率为95%,术后随访2年,再狭窄率为10%;CAS组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2年,发生再狭窄率为13%,2组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和CAS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两者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相同。  相似文献   

16.
血管支架成形术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方法对24例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并根据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给予预扩张或后扩张。结果24例患者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狭窄率从术前平均84%下降到24%,术后均没有缺血性卒中发作。随访13个月,22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例患者遗有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与手术有关,1例与颅内血管远端病变有关。结论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内科治疗无效时,经皮血管内支架置人术可以缓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缺血症状,预防卒中再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桥脑旁正中梗死与桥脑深部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 51例桥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桥脑旁正中梗死及桥脑深部梗死,对两组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基底动脉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1例患者中桥脑旁正中梗死为34例,桥脑深部梗死17例。桥脑旁正中梗死中16例有基底动脉狭窄(狭窄率47.05%),桥脑深部梗死中7例有基底动脉狭窄(狭窄率41.17%),两组基底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危险因素比较发现桥脑旁正中梗死合并糖尿病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22%vs5.88%,P<0.05)。结论无论是桥脑旁正中梗死还是桥脑深部梗死都与基底动脉狭窄有关,糖尿病可能是桥脑旁正中梗死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式支架(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11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62例,对其中24例实施球囊扩张支架治疗,38例实施自膨式支架治疗。按Mori分型观察两组患者残留狭窄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①对62例患者全部成功进行了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其中球囊扩张组术后的血管狭窄率从术前的(83±8)%降至术后即刻的(10±5)%,自膨式支架组术后狭窄率从术前的(81±11)%降至术后即刻的(17±10)%。②球囊扩张组24例患者中,有7例(29.2%)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自膨支架组有4例(10.5%)患者出现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但若剔除手术操作因素,仅比较支架相关缺血并发症,显示自膨式支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38,5.3%)明显低于球囊扩张组(7/24,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从病变特点观察,显示MoriC型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在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中,自膨式支架较球囊扩张支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但术后残余狭窄率,白膨式支架比球囊扩张支架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