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海浦东新区的性传播性疾病(STD)感染特征.方法对657例患者的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法(TPP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阳性检出率为梅毒21.4%(141/657)>NG 15.7%(103/657)>CT 9.0%(59/657)>UU 1.8%(12/657),梅毒感染占首位,UU检出率偏低.结论浦东新区的STD感染情况符合我国沿海城市的特征,梅毒感染显著升高应引起重视.UU检出率偏低,可能与试剂质量有关,应加强试剂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2.
余振东  吴波  张银汉  刘晓翌 《医学临床研究》2003,20(11):851-852,863
[目的] 总结和分析了5年来深圳市性传播疾病(STD)的病原学状况。[方法] 收集了30413例可疑STD患者的资料,对四种最主要的STD病原体—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 近5年来CT、UU、HPV阳性率持续上升,NG略有下降。NG、CT、UU、HPV阳性率分别为16.38%、22.10%、38.14%、36.10%。[结论] STD已构成区域流行,其原因可能与混合感染和治疗不彻底有关,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性传播性疾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上海浦东新区的性传播性疾病 (STD)感染特征。方法 对 6 5 7例患者的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 (CT)、解脲脲原体 (UU)、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法 (TP P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阳性检出率为 :梅毒 2 1.4 % (14 1/ 6 5 7) >NG 15 .7% (10 3/ 6 5 7) >CT 9.0 % (5 9/6 5 7) >UU 1.8% (12 / 6 5 7) ,梅毒感染占首位 ,UU检出率偏低。结论 浦东新区的STD感染情况符合我国沿海城市的特征 ,梅毒感染显著升高应引起重视。UU检出率偏低 ,可能与试剂质量有关 ,应加强试剂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妇女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状况。方法:应用病原体培养,显微镜下直接检测等方法,对门诊486例女性患者进行STD感染状况调查,取宫颈分泌物检测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念珠菌及滴虫等检测。结果:UU阳性检出率为28.6%,CT阳性检出率为16.7%,NG阳性检出率为3.9%,念珠菌阳性检出率为32.1%,滴虫阳性检出率为5.8%。结论:临床上应重视STD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病人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C)、沙眼衣原体(chlamydi trachomatis.CT)、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coccus,NG)感染情况。方法 UU、NG进行培养后鉴定;CT检测使用英国立明试剂检测抗原。结果 325例送检标本中UU阳性134例,阳性率为41.2%;CT阳性51例,阳性率为15.7%;NG阳性36例,阳性率为11.1%。UU阳性与NG阳性例数之比为3.72:1。合并感染情况:UU合并CT感染38例,感染率为11.7%;UU合并NG感染30例,感染率为9.2%;CT合并NG感染21例,感染率为6.5%;三者均阳性12例,感染率为3.7%。结论盆腔炎患者中UU感染率最高,是NG的数倍,已相当常见,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辽西地区性传播疾病(STD)高危人群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状况。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452例,STD患者尿道(宫颈)试子标本。结果3种病原体的总检出率为25.92%,其中NG13.70%,CT31.34%,UU32.71%,混合感染率以CT最高(82.81%),UU次之(7578%)NG为49.22%。结论非淋病性尿道炎(NGU),淋病性尿道炎(GU)男性患者CT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NGU女性患者UU的感染率高于男性(P〈0.01)在GU中两者相差不大(P〉0.05)。病原体的检出率明显集中在20-40岁年龄段,其STD的感染率高达85.47%。提示应将他们列为主要的传染源和高危人群,作为STD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7.
非淋菌性尿道炎在性传播疾病中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检测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尿道分泌物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DNA在STD中的比例。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239例性传播疾病患者。结果 经统计发现:(1)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率越来越高,比淋球菌(NG)感染高4.3倍。(2)解脲支原体(UU)的发病率高出沙眼衣原体(CT)4.4倍。结论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已成为发病最多的STD,而解脲支原体(UU)成为NGU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新疆地区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情况、病种的分布及感染物点,对我院2005年6~10月门诊1130例可疑STD患者进行了4种病原体即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梅毒螺旋体(TP)的检查,现将结果台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地区就诊患者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及淋病奈瑟菌(NG)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7110例患者生殖道、尿道分泌物或尿液标本的UU、CT和NG病原体DNA进行检测.结果 UU、CT和NG检出率分别为54.63%、10.02%和2.45%,其中混合感染374例.3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均以<21岁年龄段患者最高.女性UU检出率(58.20%)明显高于男性(33.88%),而男性CT和NG检出率(15.93%和11.27%)则明显高于女性(8.84%和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U的夏季检出率明显高于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和NG的夏、冬两季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以UU+CT最为常见.女性不孕患者CT检出率明显高于体检健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健康男性的CT和UU检出率高于男性不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孕患者UU检出率高于男性不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女性CT检出率明显高于体检健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南宁地区UU、CT和NG检出率总体较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应加强青壮年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同时CT感染与女性不孕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妊娠期女性的感染情况也不容忽视,提示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教育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尿道分泌物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DNA在STD中的比例。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 239例性传播疾病患者。结果经统计发现:(1)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率越来越高,比淋球菌(NG)感染高4.3倍。(2)解脲支原体(UU)的发病率高出沙眼衣原体(CT)4.4倍。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已成为发病最多的STD,而解脲支原体(UU)成为NGU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尿液中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感染状况,并进一步了解CT、NG、UU病原体在深圳市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疑似泌尿系统感染的609例患者(其中男305例,女304例)尿液,并选取其中108例患者同时采集尿液、分泌物,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NG、UU。结果 CT、NG、UU在分泌物及尿液中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感染UU阳性率最高,为42.04%(256/609);CT+NG+UU感染患者感染率为0.33%(2/609);CT+UU感染是双重感染中最高,为2.63%(16/609)。男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分别为:29.18%(89/305)、14.10%(43/305)、52.45%(160/305);女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分别是:3.29%(10/304)、2.63%(8/304)、31.58%(96/304)。20岁者CT、NG、UU阳性检出率为64.00%,20~29岁者为63.16%,29~39岁者为63.34%,39岁者为75.00%。结论采用尿液和分泌物检测CT、NG、UU的检出率基本一致;CT、NG、UU的感染率后者明显高于前二者,混合感染以CT+UU感染率最高;男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和淋球菌(NG)的感染情况。方法对来该院门诊的522例男女患者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上述3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3种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CT 19.16%、UU 34.10%和NG 10.92%,感染率无性别差异。男女都以UU检出率居首位,女性UU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0.59%,以CT和UU二重感染最常见。不同年龄感染情况显示,感染率以20~40岁年龄段最高。结论 20~40岁年龄段为主要传染源和高危人群,应作为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对象。3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较常见,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中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和白带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1 000例患者(妇科门诊500例,生殖助孕500例)的宫颈分泌物中的CT DNA和NG DNA;传统的培养法检测UU;革兰氏染色方法显微镜镜下观察宫颈分泌物的病原菌。结果在1 000例患者中,UU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NG和CT(P0.05)。白带检测结果中革兰阳性小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孢子(P0.05)。妇科门诊患者感染情况(CT、NG、UU)及白带病原菌的阳性检出率与生殖助孕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病原菌混合感染中,妇科门诊和生殖助孕均以CT+UU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60%和2.80%;白带病原菌以革兰阳性小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60%和4.80%。在不同年龄组中,20~40岁感染患者最多,CT/NG/UU单项感染或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NG、CT、UU和白带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不尽相同,混合感染情况复杂,各年龄组均有较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不孕患者腹腔液中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情况,探讨病因不明不孕妇女与CT、UU感染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不孕症提供依据。方法:CT、UU的检测均采用PCR法。结果:原因不明不孕组CT、UU感染率分别为37.5%、53.13%,混合感染率为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议对临床病因不明的不孕患者作CT、UU检测。  相似文献   

15.
夏晓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8):1514-1514,1516
目的探讨安徽淮北地区的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特征。方法对558例患者的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法(TPP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阳性检出率为:梅毒10.4%(58/558>NG6.8%(38/558)>CT5.4%(30/558)>Uu3.4%(19/558),梅毒感染占首位,Uu检出率偏低。结论淮北地区的STD感染情况符合我国沿海城市的特征,梅毒感染显著升高应引起重视。Uu检出率偏低,可能与试剂质量有关,应加强试剂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孝感地区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与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情况。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门诊就诊3 276例患者,分别采集男性尿道口、女性宫颈口分泌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T、UU、NG和HPV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276例患者CT、UU、NG和HPV感染率分别为4.58%、56.59%、6.59%和3.66%;混合感染率为6.86%,其中二重感染率最高的为CT+UU(1.68%),三重感染率最高的为UU+CT+NG(0.24%),未见四重感染病例;UU感染率在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患者均48%;女性UU感染率(58.38%)高于男性(30.77%),CT、NG感染率(7.63%、2.53%)低于男性(11.54%、15.38%)(P0.05),HPV感染率(3.63%)与男性(1.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UU+CT、UU+NG、CT+NG感染率(1.63%、0.41%、1.41%)低于男性(3.85%、8.97%、5.13%)(P0.05)。结论孝感地区门诊就诊患者UU、CT、NG和HPV感染率较高,其中UU感染率最高,多见于20~50岁患者;二重感染以UU+CT多见,三重感染以UU+CT+NG多见;男性CT、NG感染多见,女性UU感染多见,临床应重视育龄人群的UU、CT、NG和HPV筛查,以减少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即墨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生殖器疱疹病毒(HSV)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检测UU、CT、NG、HSV。结果UU阳性率为34.37%,CT阳性率为4.32%,NG阳性率为4.40%,HSV阳性率为1.74%,混合感染占6.78%。结论泌尿生殖遭感染率为44.73%,以UU最高,并存在合并感染,且感染者年龄以21~40岁为主。  相似文献   

18.
毛源  王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9):2350-2351
目的 探讨江苏地区男、女性泌尿生殖道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脲原体(UU)感染特点及差异.方法 对7 064例疑似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41)岁男性NG、CT单独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小于51岁的女性UU单独感染率高于男性(P<0.05).各年龄段男、女性混合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男、女性不同病原体感染情况存在差异,应重视婚前、老年人群检测,对疑似病例应进行多病原体检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多病原体混合感染病例增多给STD的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对于常见的STD病原体如淋病奈瑟氏菌(NG)、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其实验室诊断大多存在着特异性低,敏感性差,不易早期诊断的缺陷。PCR技术对于微生物病原体实验诊断具有灵敏、快速的优点,但其在临床实验室应用中由于多种原因,易于出现假性结果。本文应用PCR联合检测NG、UU、CT,并在实验中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现将我们对127例疑似STD的患者标本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解脲脲原体(UU)感染及耐药情况,为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5 768例患者CT、NG、UU的检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T、NG和UU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7%、8.62%和41.48%。不同年龄组CT感染无明显差异(P=0.1075);≥51岁组NG阳性率最高(19.19%)(P0.0001);41~50岁组UU阳性检出率最高(48.97%)(P0.000 1)。女性患者CT及UU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00 1),男性患者NG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00 1)。UU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及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8.64%、97.83%、97.58%、81.92%。结论上海松江地区性传播疾病患者UU感染率最高,抗感染治疗应以高敏感性的抗菌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