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心室各参数的变化。方法对30例接受被动固定电极及30例螺旋电极置入的病人,分别于置入时、术后1周、术后3个月在平静状态下测定起搏阈值及阻抗。结果两组起搏阈值在置入后1周均较置入时升高(P0.05)。术后3个月时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阻抗均较术中降低(P0.05)。结论置入螺旋电极者不论起搏阈值、阻抗的变化均与传统被动固定电极相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将90例符合双腔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分为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组(双螺旋电极组42例)与心房被动电极、心室螺旋主动电极组(单螺旋电极组48例)。观察2组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组均成功植入起搏器及起搏电极。双螺旋电极组中1例孕妇零射线下完成双螺旋电极及起搏器植入;4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在左侧锁骨下完成双螺旋电极及起搏器植入。双螺旋电极组和单螺旋电极组的手术时间及射线时间无显著差别,双螺旋电极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4.2±1.5)h vs(56.3±22.5)h,P0.05]。单螺旋电极组术中出现心房电极导线脱位3例,双螺旋电极组未见导线移位、心肌穿孔及心包填塞等情况。术后随访,2组均无电极脱落和起搏阈值升高。结论: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安全可行,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射线时间,特别是应用于心腔结构异常和特殊患者,显著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置人心脏起搏器的患者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58-81岁。21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间隔部固定,19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心尖部固定。结果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置入时起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起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1±0.20)V和(0.66±0.18)V,(804±115)Ω和(853±188)Ω,P均〉0.05)。结论使用主动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与被动电极一样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右心室流出道主动固定电极和右心室心尖部被动电极体表起搏心电图的变化. 方法 比较右心室流出道主动固定电极(游离壁12例,间隔部16例)和右心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电极(20例)起搏心电图的QRS波群主波方向及时间,比较6个肢体导联上起搏和自主QRS波形态的相似性. 结果 QRS时间间隔部起搏(0.113±0.020)S较游离壁(0.135±0.027)S和右心室心尖部10.151±0.032)s起搏短,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0.01);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6个肢体导联上,间隔部起搏QRS形态较接近自主QRS形态.间隔部起搏Ⅰ和aVL QRS波群主波向下的比例显著高于游离壁起搏(P<0.05).游离壁起搏ORS波群切迹比例显著高于间隔部起搏(P<0.05). 结论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可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可指导起搏器起搏位置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心脏起搏主动与被动电极导线在拔除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进行电极导线拔除的病人共109例,去除除颤电极导线患者8例,未使用工具拔除患者54例,剩余47例,共77根电极导线,其中主动电极导线31根,被动电极导线46根,其中22根使用锚定钢丝拔除,55根使用针眼圈套器拔除。比较两种电极导线之间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拔除原因无明显差异。在未进行电极导线使用年限匹配的情况下,主动电极导线的拔除时间明显减少[(46.74±17.95)min vs(56.41±19.61)min,P=0.031],心房主动电极导线的拔除时间较被动电极导线明显缩短[(30.42±10.84)min vs(52.90±19.82)min,P=0.009],在心室电极导线中,两种电极导线的拔除时间无明显差异[(51.50±16.89)min vs(59.36±19.34)min,P=0.137]。主动电极导线的使用年限较短[(4.60±3.64)年vs(10.27±4.26)年,P<0.0...  相似文献   

6.
曹佳宁  杨承健 《心脏杂志》2016,28(6):683-685
目的 探讨不同永久起搏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后损伤电流(current of injury,COI)的变化特点。方法 入选144例右心室心尖部植入永久起搏电极患者,分为被动电极组及主动电极组。测定电极固定后0、5和10 min的COI及常规起搏参数,分析COI变化特点。结果 被动电极固定后0、5和10 min分别测定COI值均明显小于主动电极固定后测定的COI值(P<0.01)。两种电极固定后COI随时间均显著逐步下降(P<0.01),被动电极固定后COI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主动电极(P<0.01)。被动电极固定后10 min内后5 min COI下降幅度大于前5 min下降幅度(P<0.01),主动电极固定10 min内COI值前后5 min下降幅度未见差异。术后3例患者电极脱位,其COI均<5.0 mV。结论 右心室心尖部植入被动电极产生的COI明显小于主动电极,两种电极产生的COI均随时间逐步减小,被动电极产生的COI下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7.
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目的比较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索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59例,其中男20例、女39例;年龄在75.6±23.8(54~92)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30例被动电极组,固定部位为右室心尖部;主动电极组29例,电极固定部位为右室流出道。结果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即刻起搏参数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起搏阈值:0.62±0.19V vs0.78±0.09V,P>0.05)。在出院后1,3,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与置入时比较也没有差异。只有1例出现主动电极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脱位。主动电极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较被动电极明显延长(45.03±1.99min vs13.69±11.37min;17.88±7.23min vs9.78±3.55min,P均<0.05)。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心室主动电极导线连接外置的心脏永久起搏器作为临时起搏的疗效和实用性。方法选取合并心动过缓的拟外科手术患者或预计植入后需观察时间较长,需行临时起搏的患者共53例,分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5)。观察组经锁骨下静脉植入心室主动电极导线,头端固定于右心室间隔或心尖部,连接外置的心脏永久起搏器,作为临时心脏起搏;对照组行传统的心脏临时起搏电极植入。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临时起搏过程。观察组无电极脱位、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3例电极脱位,1例血栓形成,2例继发肺部感染。结论心室主动电极导线可连接外置的心脏永久起搏器作为临时起搏应用,不增加患者的风险,增加患者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观察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起搏适应证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68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起搏(简称RVOT组),另1组100例,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RVA组),观察电极置入的影像学与心电图特点,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并比较LVEF。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与被动固定电极组植入10m in,起搏参数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起搏阈值:(0.52±0.18)V vs(0.68±0.12)V,P〉0.05〕;术后随访1、3、9个月,1年,两组的起搏阈值无显著差异,主动固定电极组脱位率较低。主动固定电极组患者心脏超声的LVEF较被动固定电极组较高〔(42±11)%vs(49±12)%,P〈0.05〕。68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者中有55例(80.9%)位于间隔部,11例位于游离壁(19.1%);21例(30.9%)位于高位流出道,47例(69.1%)位于低位流出道。结论主动固定电极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有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及中位间隔部后损伤电流(current of injury,COI)的变化特点。 方法 入选88例右心室植入主动固定电极患者,分为右心室心尖组及中位间隔组。测定电极螺旋旋出0、5、10 min的COI及常规起搏参数,分析COI变化特点及相关关系。 结果 88例患者中有2例因心腔内电图(intracardiac electrogram,ICEG)振幅过大,其产生的COI无法准确测量。剩余86例患者测定的COI在主动固定电极螺旋旋出后逐步降低,5 min测定COI与0 min相比下降〔(6.6±1.5) mV vs.(7.6±1.7) mV,P<0.05〕,10 min测定COI与5 min相比显著下降〔(5.5±1.5) mV vs.(6.6±1.5) mV,P<0.05〕;螺旋旋出10 min后较0 min显著降低(P<0.01)。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测定的COI在心尖组及中位间隔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0 min测定COI与起搏阈值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97,P<0.01。术后2例患者电极脱位,其COI均<5.0 mV。 结论 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螺旋旋出后COI值逐步降低,心尖组与中位间隔组CO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min测定COI与起搏阈值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方法将98例因房室传导阻滞需要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术简称主动电极组,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术简称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电极组电极操作曝光时间长于被动电极组;主动电极植入后即刻可以达到理想的起搏阈值,但比被动电极组要高;主动电极组导线阻抗比被动电极组小;两组的感知阈值无明显差别;主动电极组起搏QRS波时限明显短于被动电极组。随访1个月时,两组的起搏阈值无明显差异。术后主动电极组2例出现电极脱位、被动电极组未出现导线脱位。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是可行的、安全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置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起搏器更换时原心房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时电极导线的各项直接参数并评估其意义.方法:76例患者,在起搏器置入术及更换术时,用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心室/心房电极参数.其中,VVI起搏器34例,VDD起搏器4例,AAI起搏器4例,DDD起搏器34例,心房电极38例,心室电极72例.至更换脉冲发生器时心室电极在体内埋植时间为97±16(63~158)个月,心房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88±12(63~125)个月.结果:首次埋置时心房、心室电极起搏阈值分别为0.82±0.21 V、0.58±0.27 V,更换脉冲发生器时心房、心室电极起搏阈为1.37±0.64 V、1.06±0.54 V(P<0.01),分别是置入时的1.68倍和1.83倍.置入时心房电极阻抗为693.6±125.9(368.4~1022.1)Ω,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694.4±281.8 Ω(P>0.05),置入时心室电极阻抗为611.8±194.2 Ω(P>0.05),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665.9±227.4(437~1346)Ω(P>0.05).更换前后心房电极P波与心室电极R波振幅无统计学差异.更换起搏器时,5例心室电极,4例心房电极因起搏阈值大于2.5 V或阻抗小于300 Ω而重新植入电极导线.结论:植入性右心室右心房电极使用7年以上时,大部分的直接参数在正常范围,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通过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的比较,评价RVOT起搏在目前植入技术条件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4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平均年龄(63.5±10.4)岁,随机分到RVA组(n=14)和RVOT组(n=28),所有患者均植入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和带有自动起搏阈值测试功能的起搏器.通过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时间及术中电极导线的各项参数评价RVOT起搏的可行性;通过急、慢性期起搏阈值及并发症评价RVOT起搏的稳定性.结果:RVA组和RVOT组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术中电极导线各项参数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VOT组急性期起搏阈值稳定性与RVA组相近(P=0.23);两组术后6个月时起搏阈值分别为(0.55±0.11)V和(0.54±0.09)V(P=0.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中,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亦相近.结论:在目前的起搏技术条件下,RVOT起搏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与传统的RVA起搏相近.  相似文献   

14.
VVI型起搏器更换时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长期起搏器治疗后起搏阈值、电极阻抗的变化及电极使用的寿命。 32例病人 ,在起搏器置入术及更换术时 ,用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心室电极参数。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 10 4 .2 2± 30 .10 (49~ 16 8)个月。置入时起搏阈值为 0 .72± 0 .33(0 .2~ 1.5 )V ,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 1.85± 0 .75 (1.0~ 3.5 )V ,P <0 .0 0 0 1。更换脉冲发生器时起搏阈值是置入时的 2 .5 7倍 ,增加幅度为 2 0 1.2 %± 16 2 .9% (10 %~ 70 0 % ) ,增加绝对值为 1.13± 0 .71(0 .1~2 .5 )V。置入时电极阻抗为 6 4 2 .83± 185 .39(333~ 980 )Ω ,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 70 2 .79± 73.0 0 (40 2~ 12 4 0 )Ω ,P >0 .0 5。更换起搏器后 ,对继续使用原心室电极的 2 8例随访 5 4 .91± 5 1.2 1(1~ 16 8)个月。 3例在更换术后 1~ 2 4个月分别出现起搏及感知障碍 ,再次手术时发现导管不全断裂、绝缘包鞘破损及微脱位。结论 :置入性右心室心内膜电极在使用 8年以上 ,大部分的直接参数在正常范围 ,可考虑继续使用 ,但早年生产的电极 ,更换术时参数即使正常 ,亦不排除电极可能短期内发生故障 ,须随访及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主动固定起搏导线(3830,美国美敦力公司)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40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主动固定导线组(n=20)和普通导线组(n=20),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心室导线均放置在右心室间隔部,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各项心室导线参数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均无导线脱位或穿孔发生.主动固定导线组术后并发肺栓塞2例,且X线曝光时间[(10.8±4.4) min对(7.3±2.8)min,P<0.01]明显延长.与普通导线组相比,主动固定导线组术中及术后1、3个月的心室起搏阈值[(0.52±0.23)V对(0.60±0.17)V,(0.51±0.07)V对(0.50±0.04)V,(0.52±0.13)V对(0.54±0.18)V]、阻抗[(785±152)Ω对(797± 153)Ω,(542±.100)Ω对(560±110)Ω,(510±113)Ω对(558±107) Ω];R波振幅[(11.24±4.9)mV对(10.52±4.3)mV,(11.16±2.34) mV对(11.31±1.86) mV,(11.31±2.26)mV对(11.72±1.68) m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830型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用于选择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可行的,但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6.
探讨普通电极导线经心脏静脉行左室起搏的可行性和牢固性。选用 10个新鲜猪心 ,用 3种形态的普通电极导线 (4翼、2翼和无翼 )分别插入右室心尖部、心大静脉、左室后静脉和心中静脉 ,测电极导线在心脏静脉的深度、阻抗和拔出力量。右室心尖部作为对照组 ,仅测阻抗和拔出力量。结果 :三种普通电极导线都能成功地送入心脏静脉。三种电极导线在同一心脏静脉进入深度之间无差异 (P >0 .0 5 ) ,在不同心脏静脉进入深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 <0 .0 5 )。电极导线在所有心脏静脉的拔出力量都大于右室心尖部 (P <0 .0 5 )。三种电极导线在同一心脏静脉拔出力量之间无差异 (P >0 .0 5 ) ;4翼、2翼电极导线在不同心脏静脉拔出力量之间也无差异 (P >0 .0 5 ) ,而无翼电极导线有差异 (P =0 .0 4)。电极导线进入心脏静脉深度与拔出力量之间存在正相关 (r=0 .48,P <0 .0 0 1)。电极导线在心脏静脉的阻抗为 6 35± 32 3Ω。结论 :三种普通心室电极导线都可以送入心脏静脉远端 ,都较牢固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起搏阈值、起搏阻抗和感知阈值的变化,对42根心房电极和49根心室电极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心房电极慢性期起搏阈值为1.17±0.35V/0.5ms,出现波动者6例(27.3%),心室电极为1.27±0.38V/0.5ms,出现波动者7例(30.4%);19根电极的起搏阻抗在急性期均有波动,慢性期为585.6±150Ω,慢性期出现波动者2例(10.5%);11根心房电极慢性期感知阈值(P波振幅)与植入时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RVOT)起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人选患者按所用导线及植人部位随机分为3组:被动固定导线心尖部(RVA-被动组)、主动固定导线心尖部(RVA-主动组)和主动固定导线右心室流出道(RVOT-主动组)。了解3组患者在植人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共226例患者人选,RVA-被动组62例、RVA-主动组82例、RVOT-主动组82例。3组植人时间相同,但RVOT-主动组曝光时间明显延长。(2)主动固定组(RVA和RVOT)植入术中及术后1个月的起搏闯值高于被动固定导线组,但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主动固定组阻抗明显低于被动固定组(P〈0、01,P〈0、05)。3组自身对照可见固定方式及植人部位不影响起搏和感知阈值的稳定性,但主动固定组随访时阻抗较术中降低,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3)100%起搏时QRS时限,RVOT-主动组较其他两组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共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分别在3个组中。结论:主动固定导线的长期起搏参数是稳定的,RVOT起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173例分析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对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的效果和并发症作一分析。173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用两种床旁临时起搏方法:即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169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结果: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全部成功,起搏7(1~31)天,电极脱位6例经重新安置电极后恢复起搏;穿刺损伤胸导管1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1例成功;3例因心脏停搏时间太久而失败。结论: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急救不宜搬动的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均有效,但应视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入组195例具有植入起搏器适应证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RVOT间隔起搏组(A组)和翼状被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B组),两组中每例入选患者均分别行RVA和RVOT两个部位起搏测试,最后固定于相应的位置。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起搏参数、起搏QRS波宽度、手术成功率及起搏3个月、1年和2年后电极导线参数的变化。结果 A组99例,B组96例。两组起搏后QRS波宽度明显大于起搏前,B组起搏QRS波时限长于A组(176.46±24.54 ms vs 165.45±22.78 ms,P=0.001)。用于固定RVOT间隔部的曝光时间长于RVA。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相似,R波振幅术后2年内及两组间无差别。术中A组起搏阈值高于B组(0.71±0.30 V vs0.56±0.19 V),术后2年内起搏阈值两组内及组间无差异。术后3个月时阻抗下降,A组的阻抗低于B组并持续整个随访期间。术后2年内超声心动图参数组内及组间无差别。结论采用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进行RVOT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