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阴囊巨大多形性脂肪肉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男,68岁。发现左侧阴囊进行性增大肿块6年于2005年7月24日入院,无尿频尿急症状,肿块无胀痛,不能回纳。查体:左侧阴囊可触及12 cm×10 cm肿块,质韧,有囊性感,内可触及实性结节;左侧睾丸正常大小,无明显压痛。彩超提示左腹股沟下端与阴囊之间实性非均质占位。CT提示畸胎瘤,脂肪肉瘤可能。胸腹部CT及ECT骨扫描检查未发现转移征象。连续低位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侧阴囊探查。术中见肿块占据几乎左侧阴囊,质韧,表面光滑,将睾丸推向右前方,睾丸附睾与肿块粘连紧密,难以分离,将肿块托出阴囊,向上分离至外环口,分离缝扎精索,分出输精管,切断结扎… 相似文献
2.
3.
病人,女,26岁,因"右上腹肿块6个月",于2003年7月29日入院.查体:皮肤无黄染,腹部于剑突下可及一肿块,约7 cm×6 cm,质硬,可推动,墨菲氏征阴性,肝功能正常,AFP阴性,彩超示于肝右前叶至左内叶探及一大小约6.7 cm×7.3 cm×6.2 cm低回声实质性肿块,轮廓尚清,CT增强扫描示:右肝和左肝交界处见一圆形低密度灶,大小约4.9 cm×4.5 cm×7.0 cm,与周围肝组织界限尚可分辨,增强后延长期和肝脏等密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1例68岁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患者,主因“发现左侧阴囊肿物2月,伴坠胀不适1周”入院。体格检查显示左侧阴囊可触及直径约8 cm的包块,质地中等,活动度尚可,与左侧睾丸及附睾界限清楚,伴有明显触痛,透光试验阴性。采用阴囊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病理报告为SFT;在术后10个月的持续随访期间,无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并结合文献对阴囊SFT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目前SFT的诊断主要通过CD34、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STAT6)等标志物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治疗方式通常为手术切除。由于SFT存在一定的恶性潜能,建议对阴囊SFT患者行肿瘤手术切除后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3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肿块4年余入院。4年来患者自觉肿块体积较前增大,间断I生疼痛不适,无右下肢麻木及活动异常。腹股沟超声检查提示:右侧腹股沟皮下肌肉层内见5.1cm×1.7cm×3.1cm大小的低回声肿块,境界欠清,分布不均,CDFI示内部血流,结果提示:右侧腹股沟皮下肌肉层实质性肿块。磁 相似文献
6.
7.
宋勇波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4,(4):246-246
患者,男,21岁,因发现阴囊内无痛性渐大包块2年入院,无外伤史,一直未做任何治疗。体检双侧阴囊内可及正常大小睾丸组织,附睾、精索未及异常。阴囊中缝处可及正常睾丸大小包块,质地稍硬,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图1)。入院后B超检查示包块大小约3.3cm×2.7cm,有类似正常睾丸血供,无附属组织;CT提示包块组织密度与双侧睾丸相当,未见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8.
阴囊巨大未分化肉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68岁。因右侧阴囊肿物10年增大2年,行走不便于2005年9月6日入院。查体:双侧腹股沟未见肿大淋巴结,右侧阴囊可扪及20cm×15cm×14cm肿物,表面光滑,质地不均,与阴囊皮肤无粘连,无压痛,与睾丸及附睾界限不清,阴囊透光试验阴性,左侧阴囊未发现异常。B超示右侧阴囊内巨大不均质的强回声,直径217mm,其内散在多个低回声区,最大者48mm×41mm,其内有强光斑,后方伴声影,包块后场有明显衰减,右侧睾丸受压,明显向下移位,40mm×19mm。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10.
11.
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是临床急腹症常见病因之一,以往增强CT或MR是此病诊断的主要影像方法。近年来超声造影通过显示正常实质和病灶之间的微循环灌注差异,不仅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等)外伤出血的诊断中取得成效目,但目前其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应用尚无文献报道。近期我们采用超声造影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0岁,于2005年10月入院.患者自述3个月前出现颈部肿块,伴轻度咽喉不适.入院时查体:右甲状腺下极可及约3cm×4cm实性结节性肿物,质韧,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局部无红肿热痛,左甲状腺及峡部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0岁,因右阴囊隐痛坠胀不适3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3年前偶然发现右侧阴囊内肿块,直径约2 cm大小,不伴明显胀痛. 相似文献
14.
15.
病例:男,49岁.因发现右上腹肿块9月余入院.9个月前病人发现右上腹有乒乓球大小一肿块,感恶心、反酸、腹胀,无腹痛、寒战发热、黄疸和黑便,亦无停止排气、排便.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44岁.16年前因胸闷、背痛2个月在我院行乏氏窦瘤破裂修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上述症状消失.4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胸闷、背痛,背痛呈膨胀性疼痛,同时伴有夜间平卧困难,于2007年3月再次入院.查体:心率85次/分,律齐,各听诊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心底部浊音界增宽,双下肢不水肿.胸部X线片示:中纵隔升主动脉区见团片样较高密度影,性质待定.64排螺旋CT示:升主动脉近主动脉瓣处右前方及右心房、上腔静脉前方见一肿块影,大小约6.5cm×6.5cm×7.0 cm,增强扫描见造影剂逸入肿块影,肿块呈混杂密度改变(图1,箭头所示).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窦部偏宽(AO 34),主动脉瓣反流(轻度),射血分数为58%.心电图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乏氏窦瘤破裂修补术后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7年3月再次入院.查体:心率85次/分,律齐,各听诊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心底部浊音界增宽,双下肢不水肿.胸部X线片示:中纵隔升主动脉区见团片样较高密度影,性质待定.64排螺旋CT示:升主动脉近主动脉瓣处右前方及右心房、上腔静脉前方见一肿块影,大小约6.5cm×6.5cm×7.0 cm,增强扫描见造影剂逸入肿块影,肿块呈混杂密 改变(图1,箭头所示).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窦部偏宽(AO 34),主动脉瓣反流(轻度),射血分数为58%.心电图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乏氏窦瘤破裂修补术后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7年3月再次入院 相似文献
17.
病例:男,55岁,在外院检查确诊为直肠腺癌和胃体小弯侧(近胃窦部)腺癌,拟入院手术治疗.病人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发现,肛指检查未扪及肿块,实验室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肿瘤指标无异常,行胸、腹部CT检查未发现明显肿瘤转迹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