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中成药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其原因,以避免避免产生毒副作用或降低临床治疗效果,保证中成药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根据2004~2006年3年来我院住院病历用药和门诊处方用药检查中发现记录下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对策。结果:中成药不合理用药主要存在辨证不足、用法用量不当、配伍不当、滥用滋补性中成药等.结论:临床应用中成药要尊重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思路,做到合理应用中成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抽查我院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对中成药使用方法错误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7月至12月门诊处551200张,根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表现在:辨析病证不明确,临床诊断与药物适应症不符,配伍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当,超疗程用药。结论:中成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医院应该加强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中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情况,旨在促进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中成药处方10950张进行统计分析,对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占总处方的33.4%。主要表现在辨证与用药不符、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药品配伍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使用疗程不当等几个方面。结论:应定期进行处方审查,提高医师和药师的药学知识水平,规范合理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胃肠道疾病中药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为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的中药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给药途径、用药剂型、不良反应等角度探讨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并对发生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胃肠道疾病的中药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可分为药品炮制不当、药物剂量使用过大、配伍应用不当、药品用法不当等.其中,静脉注射液不合理用药的比例最高,占60.0%,其次为口服药、肌肉注射药、外用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过敏、消化道出血、肾功能异常以及呼吸困难等.结论:在采用中药治疗胃肠道疾病时,应注意严格遵守合理用药的要求,避免不合理用药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中成药处方点评发现问题及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5例使用中成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予以中药处方点评,分析这组患者的中成药使用不合理情况,记录这组患者中开具中西药的患者总数并记录出现联合用药问题的数量和占比;点评这组患者用药满意度并进行中成药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为9.43%;中西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有20例,占比例为38.46%;各项用药合理性指标评分都较低,且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满意度较低,仅为69.47%。结论:在中成药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处方点评能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尤其是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情况,通过加强相关问题培训,避免不合理用药,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完善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医院心内科中成药临床应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接受中成药治疗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统计中成药用药情况,包括中成药名称、适应证型、中医辨证分型、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心内科疾病中医证型以血瘀、气滞、气虚、阴虚、痰浊、阳虚最常见;心内科最常使用的前十种中成药分别是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脑心通胶囊、黄芪生脉饮、稳心颗粒、神香苏合丸、参松养心胶囊、银杏叶片、珍黄胶囊;571张中成药处方中共计58张不规范处方,不规范处方发生率为10.16%,其中以不符合辨证论治理论发生率最高,为7.63%,其次分别是重复给药(1.58%)、联合用药不当(0.70%)、用法用量不当(0.35%)。结论:医院心内科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但是临床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临床用药安全管理,从而促进中成药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门诊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情况。方法: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本院门诊随机抽取5000张中成药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280张,由专人加以观察,对处方姓名、年龄、诊断、药物名称及用法、科室、医生、不合理应用原因及张数等予以统计对所得数据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不合理应用原因:辨证论治不当98例(35.00%)、剂型选择不合理4例(1.43%)、用法不当27例(9.64%)、用量不当4例(1.73%)、配伍禁忌不当29例(10.06%)、适应症不明确72例(25.71%)、禁忌症用药32例(11.43%)、重复用药14例(5.00%)。结论:加强门诊中成药不合理应用观察与分析,能避免不合理应用,达到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其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中成药处方,采用分层定比抽样法随机抽查2400张,对其用药信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24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中,共发现有21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率为8.75%,主要存在辨证用药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重复使用、无适应证或超适应症用药、药物联用不合理、配伍禁忌等问题。结论:医院门诊使用中成药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需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落实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注重合理用药的沟通与反馈,强化合理用药的监督与考核,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消化内科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与管理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2021年医院消化内科1 620张中成药处方作为研究样本,统计常用中成药处方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纳入的1 620张消化内科中成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共58张,占3.58%;其中药不对症28张、用法用量不当12张、重复用药8张、超适应证用药7张、配伍禁忌3张。结论:医院消化内科中成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以药不对症为主。因此,临床中需从药学监护、辨证论治等多个方面加强用药安全管理,以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呼吸科止咳平喘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和风险评估进行调研,进一步提升中成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研究对象均为医院呼吸科使用止咳平喘类中成药治疗患者,纳入病例数总计120例,药物使用时间在2020年。对患者用药情况及病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评价药物使用风险,并提出合理的临床应用管理对策,进一步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结果:医院呼吸科止咳平喘中成药药物使用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此为:白令片、肺力咳合剂、玉屏风颗粒、三抝片、参麦注射液。120例处方审核结果证实,不合理用药有10例,主要为用法用量不当、超适应证用药及不符合中药辨证论治标准。12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总计14例,均为轻症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和皮肤附件系统。不合理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合理用药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呼吸科常用止咳平喘类中成药药物,基本能实现合理使用,能够做到安全用药。临床使用药物治疗患者偶见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原因为不合理用药,鉴于此,需加强工作总结,明确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升中成药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升辅助用药效果,提升大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1.
金敏 《中医药导报》2012,18(1):72-73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中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情况,旨在促进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中成药处方10950张进行统计分析,对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占总处方的33.4%.主要表现在辨证与用药不符、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药品配伍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使用疗程不当等几个方面.结论:应定期进行处方审查,提高医师和药师的药学知识水平,规范合理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使用中成药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中成药处方,对中成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中成药处方7300张,不合格处方占总处方的34.1%。主要表现在辨证与用药不符、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当、使用疗程不当、配伍禁忌等几个方面。结论:应加强临床医生和药师的培训,提高中医药知识水平,规范合理地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4,(10)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1 8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8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163张,占总数的9.06%。不合理用药表现在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及疗程不当等方面。结论临床要严格执行中成药使用规范,药师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合理用药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张辉华 《内蒙古中医药》2009,(10):F0003-F0003
目的:总结医院中成药不合理应用原因,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抽查我院门诊病历,统计不合理用药例数,对不舍理用药现象进行归类。结果:4800例使用中成药的门诊病历中不合理用药121例。结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合理应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汇总肝病中成药联合使用处方,深入了解肝病中成药联合使用情况,促进门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抽取杭州市西溪医院2021年6—12月肝病相关门诊肝病中成药处方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的2 722张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总结和解析代表性的不合理处方。结果:不合理处方318张,占总处方11.68%,不合理处方中,重复给药占41.51%、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占33.96%,显著高于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等其他不合理处方比例。随着肝病中成药联合品种增加,不合理处方比例也随之升高。结论:通过分析肝病中成药联合使用情况,从合理用药系统、医师、药师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促进肝病中成药临床使用更加规范,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帕累托图分析法对妇产科中成药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合理的管理策略。方法:以医院妇产科2021年7—12月门诊/住院720张中成药处方作为监测重点,利用帕累托图分析法分析妇产科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并制定重点管理对策。结果:720张处方中常用中成药有鲜益母草胶囊、益母草颗粒、保胎灵胶囊、新生化颗粒、蒲地蓝口服液等。常用中成药共筛查处不合理用药临界差错33张,发生率为4.58%。医院妇产科中成药不合理用药临界差错类型主要有中医诊断不全、无理由超说明书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当、剂型/给药途径不适宜、用药疗程不适宜等。不合理用药临界差错类型中A、B、C、D、E、F、G、H项的累计构成比为84.85%,依据80/20原则确定为主要因素。开展中医药理论及技术专项培训、加强合理用药制度建设、规范工作者用药行为等是妇产科中成药合理用药管理的重点策略。结论:对妇产科中成药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帕累托图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主要不合理因素,促进可行、有效的管理对策制定,为医疗机构中成药合理用药管理提供了较为新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刘兴朵 《光明中医》2021,(2):177-179
随着中医药理论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深入,中西药联合应用于临床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药学问题,临床医师和药师对西药和中成药的理化性质和药理知识有全方位的了解,合理联合用能够起到增强药效、减轻毒副反应的作用,而不合理联合用药会降低药效,并且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文章对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对常见的不合理配伍中西药联用问题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避免不合理用药,发挥中西药联合治疗的优势,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中成药在肾内科的应用情况及管理措施。方法:调查2020年7月—2021年6月医院肾内科实施常规管理时患者使用中成药情况,分析肾内科患者对中成药使用情况,提出管理对策,设为管理前。于2021年7月—2022年6月医院肾内科开展临床规范化药学服务管理,设为管理后。纳入管理前后阶段患者各90例,比较中成药使用改善效果。结果:管理后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质量评分、中成药使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评分、中成药应用满意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肾内科患者对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类型及所占比例、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调查发现,肾内科患者存在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开展临床规范化药学服务管理后,能够更有效避免肾内科患者出现中成药不合理用药情况,掌握中成药临床应用知识,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让患者更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门急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明确中药处方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而指导中药临床药学管理。方法:按照随机原则从医院2018年期间门急诊中成药处方中抽取1 000张进行处方点评,明确中成药合理使用现状,分析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而给出中药临床药学管理措施。结果:1 000张处方点评后有42张存在处方不合理问题,包括不规范处方7张、用药不适宜处方30张及超常处方5张,其中以用法用量不当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医院门急诊中成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是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处方问题,需要加强临床中药药学干预,通过相关干预措施降低门急诊中成药处方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医院药剂科中成药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2020年期间医院药剂科开具的31 415张处方设为研究资料。将2019年期间开具的中成药处方(15 750张)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期间开具的中成药处方(15 665张)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中成药处方药学管理模式,以服务患者为中心,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采用规定的药品检查、监测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常规中成药处方药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比较两组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使用比率。邀请6位药学专家对两种管理模式下的药剂科综合管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点评的处方中,存在药物配伍禁忌、用药与诊断不符、给药方法不当、药物用量不当、用药疗程不当、重复用药、处方书写不规范、辨证与用药不符等不合格情况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合理性、患者用药教育、特殊病例监测、合理用药咨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药剂科中成药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工作,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率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