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患者术前做好多导睡眠检查的配合、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重点做好口腔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感染、呼吸困难、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并认真、详细地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8例腭咽成形术中1例轻度复发,10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2例术后打鼾症状消失, 但睡眠时仍有明显呼吸暂停现象.结论加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护理,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及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患者术前做好多导睡眠检查的配合、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重点做好口腔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感染、呼吸困难、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并认真、详细地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本组8例腭咽成形术中1例轻度复发,10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2例术后打鼾症状消失,但睡眠时仍有明显呼吸暂停现象。结论:加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护理,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及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重症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鼾症,OSAS),是由于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的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在我国的发病率达7%~13%,且有增加趋势。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治疗OSAS的主要手段。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只能解决主要狭窄部位,但术前即以存在的下咽腔狭窄及术后咽腔部位的水肿和渗血均可导致术后上呼吸道梗阻和窒息。因此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术后需留置气管导管,故要求充分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总结3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结果3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出血、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短期效果表明,多数患者的打鼾现象显著地、持续地减少.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鼻腔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 的疗效.方法 87例患者术前均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 (polysomonography,PSG) 确诊,分期行鼻部手术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后随访1年,PSG复查.结果 随访1年进行结果分析:治愈18例 (20.69%) ;显效50例(57.47%) ;有效19例 (21.84%) ;患者主观症状明显改善100%.结论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鼻腔手术治疗OSAHS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悬雍垂腭咽部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方法 使用Nd :YAG激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35例。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率达 88.5 % ,术后多导睡眠监测有效率达 87.5 %。结论 手术的要点是准确选择适应症 ,根据患者的解剖特点来选择Nd :YAG激光 ,还是传统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主要是以形成疤痕、拉紧提高软腭紧张度扩大咽腔 ,从而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围手术(UPPP)期护理.方法 回顾57例OSAHS患者行UPPP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57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经3个月的跟踪观察47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消失,10例患者鼾声明显减轻、憋气症状消失.结论 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工作,加强心理护理,术后注意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加强营养,是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早日康复出院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优点。方法:对经连续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为中、重度OSAHS58例患者分两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腭咽成形术治疗37例,保留悬雍垂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21例。结果:术后12个月Epworth嗜睡评分,等离子刀腭咽成形术和HUPPP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HUPPP总有效率80.95%,AHI、LSaO2及鼾声指数手术前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总有效率78.38%,AHI、LSaO2及鼾声指数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中、重度OSAHS临床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主客观症状,减轻术后返流等。  相似文献   

9.
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5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传统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探讨保留悬雍垂的意义。方法 5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行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全部患者术前及术后经问卷形式判定打鼾程度、嗜睡程度,并经GKD-405A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51例患者术后打鼾、嗜睡程度明显减轻,AHI下降,平均血氧饱和度提高(P<0.01)。结论UPPP手术中保留悬雍垂可以维持咽腔的正常形态,减少腭咽关闭不全、咽腔瘢痕狭窄、误咽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16例OSAHS患者,术前及术后8至12周行多导睡眠监测检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咽腔明显增宽,悬雍垂逐渐缩短,自觉症状明显改善,AHI明显降低.结论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效果显著,且有效防止腭咽关闭不全等合并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围手术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53例重度有腭咽和舌根平面阻塞的OSAHS患者行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舌根射频消融术。患者进行手术前后围手术期处理,如术前予以智能型持续正压通气机治疗,雾化吸入,术后心电监护,并行手术前后睡眠监测。结果53例OSAHS患者均顺利完成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舌根射频消融术。术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8.4±5.1)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0.650±0.059,术后AHI为(15.5±3.2)次/h,LSaO2为0.864±0.064。术后AHI、LSaO2均明显下降(P<0.01)。术后拔管窒息2例,术中出血较多1例,原发性出血2例,术后高血压危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53)。结论重度OSAHS患者手术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术前应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及加强其他围手术期的处理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总结4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护理要点.结果:详细的术前准备和严密的术后治疗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护理是巩固手术疗效、防止复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治疗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OSAHS)的主要治疗手段.UPPP手术患者多数存在困难气道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问题,麻醉诱导期和拔管期是较危险阶段.我们对46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采用了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均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1年治疗后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方法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67例(男47例,女20例),中位年龄41(20-58)岁。正常对照组(AHI<5)44例(男32例,女12例),中位年龄42(18-59)岁。全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接受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治疗,于术前及术后1年检测睡眠监测指标(AHI、SLT90%、LAT、ODI及Sa O2min)及氧化应激指标(SOD、MD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SAHS组血清MDA水平增高,血清SOD水平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后1年AHI、ODI、LAT、SLT90%下降及Sa O2min升高,而血清MDA、SOD水平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存在氧化应激反应。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缺氧,但不能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手术后仍可能需要辅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5.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发病率较高且有一定潜在危害的一种睡眠疾患,其中又以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居多.我院自2002年3月以来,选择采用多导睡眠图诊断OSAS共40例,进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及消融低温等离子(CAUP)治疗.现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监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试用双极射频手术系统(简称射频)辅助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及舌根减容术替代传统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治疗中重度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reasyndrome,OSAHS),观察手术疗效。方法全部患者均经全夜7h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为OSAHS,其中中度患者9例,重度患者26例;并经Muller吸气检查按阻塞部位分型(2002杭州会议标准),其中Ⅱ型狭窄者10例,Ⅲ型狭窄者3例,Ⅳ型狭窄者22例,共计35例。根据狭窄阻塞部位的不同选择性地施行射频辅助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包括咽侧脂肪垫、软腭悬雍垂射频减容术及舌根和(或)舌扁桃体射频减容术。全部手术患者治疗前后的PSG、咽腔测量结果及主观感觉等指标作对照。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AHI值由术前58.76±17.23降低至术后27.87±8.59(P<0.01),总有效率85.7%,手术达到了预期目的。结论射频辅助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及舌根减容术,使鼾症手术更安全,更具针对性,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力切削系统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收治37例鼾症患者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OSAHS,均在全麻下行改良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术中常规切除扁桃体,动力切削系统切除腭帆间隙和悬雍垂的脂肪组织,扩大软腭成型范围.结果 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8±2)d出院.随访6个月~1年,治愈7例,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6%.其中32例术后有饮水呛咳,未予特殊处理,半月左右均不同程度缓解,3个月后症状消失,余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 动力切削系统用于UPPP,完整保留悬雍垂以及咽腔解剖主要结构,手术效果良好,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影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登华 《当代医学》2009,15(27):110-111
目的探讨影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33例我科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对手术疗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阻塞部位在腭咽腔及舌咽腔,多数适于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但因受呼吸道其他部位阻塞因素的影响,导致手术疗效参差不齐。结论术前明确咽腔的阻塞部位,对估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手术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蓓 《当代医学》2014,(34):85-86
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接受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半年后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复查治愈26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为理想,术式操作简便易行,有助于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前,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治疗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鼾症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凡是上呼吸道病变引起狭窄均可导致睡眠打呼。软腭与咽后壁之间的狭窄是打呼的重要原因。因此手术切除狭窄部位的软组织,扁桃体、悬雍垂及部分软腭和前后弓,可获得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