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并探讨其消炎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将45例RA患者随机配对以12分为针灸组(30例)和消炎痛组(15例).观察其疗效并测定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的改变和亮脑啡肽(LEK)的变化.结果 针灸组与消炎痛组治疗RA疗效相似(P0.05),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均下降.治疗前后SOD和LPO降低,而LEK明显升高.结论 针灸治疗RA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亮脑啡肽升高,调节自由基代谢有关,同时发现针灸治疗能使ESR明显下降,RF滴度下降,可能还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并探讨其消炎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将45例RA患者随机配对以1:2分为针灸组(30例)和消炎痛组(15例).观察其疗效并测定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的改变和亮脑啡肽(LEK)的变化.结果 针灸组与消炎痛组治疗RA疗效相似(P0.05),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均下降.治疗前后SOD和LPO降低,而LEK明显升高.结论 针灸治疗RA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亮脑啡肽升高,调节自由基代谢有关,同时发现针灸治疗能使ESR明显下降,RF滴度下降,可能还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并探讨其消炎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45例RA患者随机配对以1∶2分为针灸组(30例)和消炎痛组(15例)。观察其疗效并测定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的改变和亮脑啡肽(LEK)的变化。结果针灸组与消炎痛组治疗RA疗效相似(P0.05),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均下降。治疗前后SOD和LPO降低,而LEK明显升高。结论针灸治疗RA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亮脑啡肽升高,调节自由基代谢有关,同时发现针灸治疗能使ESR明显下降,RF滴度下降,可能还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与其镇痛机制.方法 将45例RA患者随机配对以2:1分为针灸组(30例)和消炎痛组(15例).观察其疗效并测定患者血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 SR)、类风湿因子(RF)滴度.结果 针灸组与消炎痛组治疗RA疗效相似,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针灸治疗RA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亮脑啡肤升高,调节自由基代谢有关,同时发现针灸治疗能使ESR明显下降,RF滴度下降,可能还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消炎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配对以1∶2分为针灸组(40例)和消炎痛组(20例).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均下降,针灸组与消炎痛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P<0.05).结果 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亮脑啡肽升高,调节自由基代谢有关,同时发现针灸治疗能使ESR明显下降,RF滴度下降,通时经络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消炎镇痛作用机制的可行性.方法 用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观察对RA的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握力、血沉、类风湿因子滴度等变化.结果 显效2例,有效9例,改善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结论 针灸治疗RA具有消炎镇痛作用,血沉明显下降,对类风湿因子滴度亦有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检测40例RA患者,35例非RA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和RF、CRP、ESR,分析其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RA组抗CCP抗体和RF、CRP、ESR检测结果显著高于非RA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RA组抗CCP抗体和RF诊断R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RF诊断RA的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高于RF,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结论抗CCP抗体对于RA的早期诊断优于RF;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敏感度;CRP和ESR对RA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对疑似RA以及RA的患者定期检测抗CCP抗体和RF、CRP、ESR,在RA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观察、病情估计和判断预后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热针配合中药熏洗对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8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4例)和对照组(N=64例)。治疗组采用热针治疗仪配合中药熏洗联合西药美洛昔康、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握力、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关节休息痛、肿胀关节数、肿胀指数以及病人和医生评价,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1%,对照组为53.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中RF、CRP、ESR、WBC和PLT等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血中CRP、ESR、PLT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热针配合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观察了火龙配合电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提示火龙疗法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起到了显著作用.方法 将56例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配对以1∶1分为火龙配合电针组(28例)和单纯电针组(28例)进行对照.治疗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均下降,但火龙配合电针组治疗比单纯电针组疗效显著.结果火龙配合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能减轻患者关节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潘星星  金枝 《当代医学》2021,27(5):121-123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76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温针灸治疗,研究组行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及RF、ESR、CRP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关节肿胀、疼痛及晨僵评分和RF、ESR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RA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可明显缓解患者局部症状,降低RF、ESR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接受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扶他林与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则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RA患者的疗效、实验室指标(RF、CRP、ESR)优于对照组(P<0.05);2组RA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治疗60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西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疼痛水平视力对照表数值等)的变化情况;并检测RF、CCP、ESR、CRP、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治疗3月后,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对ESR、CRP、Fg及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在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方联合MTX治疗痰瘀痹阻型RA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外敷透骨血竭散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效果及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透骨血竭散外敷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RF、CRP、ESR变化,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82.5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RF、CRP、ESR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概率无显著差异(7.32%vs 5.00%,P>0.05)。结论 外敷透骨血竭散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RF、CRP、ESR相关指标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风湿饮(自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30例)服用风湿饮(自拟中药方),对照组(30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尼美舒利治疗.服药7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与对照组(P<0.01);在改善症状体征(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指数和晨僵)的积分、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等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风湿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双流区第一人民院确诊的RA患者120例(RA组)、健康体检对象12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RF、ESR、CRP及MCV水平,并按照病情活动指数(DAS28)对RA组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RA组患者的RF、ESR、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A组患者的MCV水平低于对照组;重度活动期、轻度活动期的RA组患者的RF、ESR、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期患者,重度活动期、轻度活动期的RA组患者的MCV水平低于稳定期患者;重度活动期的RA组患者的RF、ESR、CRP水平均高于轻度活动期患者,重度活动期的RA组患者的MCV水平低于轻度活动期;RA组患者的RF、ESR、CRP水平与DAS28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A组患者的MCV水平与DAS28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RA患者RF、ESR、CRP水平升高、MCV水平降低,并且与患者病情活动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化痰活血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治疗60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西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疼痛水平视力对照表数值等)的变化情况;并检测RF、CCP、ESR、CRP、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治疗3月后,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对ESR、CRP、Fg及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在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方联合MTX治疗痰瘀痹阻型RA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观察了火龙配合电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提示火龙疗法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起到了显著作用。方法将256例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配对以1∶1分为火龙配合电针组(128例)和单纯电针组(128例)进行对照。治疗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均下降,但火龙配合电针组治疗比单纯电针组疗效显著。结果火龙配合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能减轻患者关节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蠲痹酒治疗瘀血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服用蠲痹酒,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中成药,对于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的患者,可维持原药不变。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晨僵指数等的变化,及对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结论:蠲痹酒治疗瘀血型RA见效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甲氨蝶呤(MTX)联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治疗组34例,给予针刺加服益肾宣痹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以及疼痛积分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64.7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ESR、RF、CRP、疼痛积分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分、情绪和总分,目测类比定级(VAS)与现有疼痛强度(PPI)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能改善RA病人的ESR、RF、CRP,减轻疼痛以及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RA患者和70例非RA的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检测ESR、RF、抗CCP和AKA四种指标。结果:RA患者组的四项检查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自身免疫病组,单项检测RA诊断的敏感性为ESRRF抗CCPAKA,特异性抗CCPAKARFESR,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下降,特异性却升高甚至高达100%。结论:ESR、RF、抗CCP和AK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对RA的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