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血脂、血尿酸的关系.②方法 对体检B超检出的135例脂肪肝患者及12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进行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尿酸测定.③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 脂肪肝患者不仅伴有血脂代谢紊乱和血尿酸代谢异常,并且其血脂与血尿酸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重庆市体检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50例重庆市体检人员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体质量、血糖、血压、血脂、 肝脏B超等检查,统计脂肪肝患病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脂肪肝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12150例体检者,检出脂肪肝3871例,比例为31.88%; 男性体检者的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高空腹血糖、高尿酸等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体检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01).男性、年龄、高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体质量指数增加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是脂肪肝 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市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男性高于女性,脂肪肝的预防要以维持正常血脂水平、控制体重为主.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血脂、血尿酸的关系,为脂肪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体检B超检出的106例脂肪肝患者及10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进行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尿酸测定,并采用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脂肪肝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不仅伴有血脂代谢紊乱和血尿酸代谢异常,并且其血脂与血尿酸水平相关,且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脂肪肝的发生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筛选本院健康体检人员,对经B超检出的278名脂肪肝和B超检查正常的234名体检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0)、血糖(GLU)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脂肪肝TG,GLU水平较对照组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CHO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可引起TG,Glu,CHO的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的变化进行探讨,为脂肪肝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脂肪肝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非脂肪肝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贝克曼Dx C-800生化分析仪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血糖(空腹血糖)及肝功酶学指标(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应加强该指标变化的检测,对该疾病的诊断、血脂血糖水平控制、脂肪肝预防及并发症的减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B超结合血脂检测诊断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超结合血脂检测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脂肪肝患者(观察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和B超诊断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B超诊断特点如下:可见致密的点状高回声,深部即远场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检测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试验组)和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4例健康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检验结果,比较两组人员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较低;试验组肝功能检测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脂、血糖、肝功能情况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情况明显异于健康人,故认为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检测对脂肪肝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另一方面,脂肪肝的发病与高血脂、高血糖密切相关,可通过对患者血糖、血脂的检测对其从病因层面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266例体检干部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关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形成与血脂、血糖代谢的关系,寻求防治脂肪肝的有效策略。方法:对2 6 6例体检干部的肝脏B超、血甘油三酯、血总胆固醇和血糖检查结果作回顾性统计,分析高脂血症、高血糖及年龄对脂肪肝患病率的影响。结果:高脂血症组与高血糖组的脂肪肝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年龄组间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高脂血症(特别是甘油三酯增高)、高血糖与脂肪肝关系密切,动态监测血脂、血糖变化,及时纠正高血脂、高血糖是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方法比较分析脂肪肝患者(观察组,206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10例)的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及空腹血糖含量(GLU)。结果观察组TG、TC、ALT、AST、GGT、TBIL及GLU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检测指标水平异常比例亦均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肝功能、血脂及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对脂肪肝诊断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为脂肪肝的预防、发现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脂肪肝患者360例,设为脂肪肝组。另于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合格者6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以及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脂肪肝组TC、TG、LDL-C、ALT、AST、GGT及FB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29~6.57,P〈0.05或P〈0.01)。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已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该指标检测不仅有利于脂肪肝的诊断,而且提示控制血脂、血糖水平对减少和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减缓脂肪肝病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与血脂、血糖的关系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肪肝病人的发病率及年龄分布情况,探讨脂肪肝的诊断、发病因素与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09两个年度内本地区健康查体抽样520人次,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检测分析血糖、血脂。结果 145例脂肪肝病人甘油三酯增高62例,胆固醇增高58例,两者均增高25例。血糖增高55例。结论脂肪肝与高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血糖增高有密切的关系。脂肪肝病人中甘油三酯升高尤为显著,是较好的观察指标之一。肥胖、嗜酒、职业特点及糖尿病等均为引起脂肪肝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应酬族体检者脂肪肝(Fatty Lver Disease FLD)的影响。方法:将98名体检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健康宣教,实验组对体检者进行护理干预,一年后两组复查肝脏B超、C-14呼气试验,即检测碳C-14放射性(CPM)及空腹血糖,新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应酬族生活、饮食不规律,运动少;对照组中宣教后脂肪肝也有好转的案例,个别空腹血糖、TC、TG、LDL-C下降,但是整体脂肪肝、空腹血糖、LDL-C、TG、TC、HDL-C、CPM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脂肪肝、空腹血糖、LDL-C、TG、TC、HDL-C、CPM呼气试验检测结果干预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应酬族体检者,我们要将健康宣教走出医院,走进社会,走到体检者的身边,提高其对脂肪肝的重视,从而从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干预,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谷丙转氨酶升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脂肪肝患者及 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收治时间及体检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将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将7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实验组 ,观察两组观察对象的血脂、血糖及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血脂、血糖及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实验组脂肪肝患者(P< 0.05) ,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及谷丙转氨酶升高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 ,脂肪肝患者存在上述生化指标升高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关系(附60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毅  宋民喜  郭广炎 《重庆医学》2003,32(7):896-897
目的 脂肪肝临床上很常见 ,且发病率日渐增加。通过了解血脂、血糖的变化与脂肪肝的关系 ,达到临床监控与治疗的目的。方法 不限年龄、性别 ,经B超检查确诊脂肪肝病人 6 0例 ,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检测分析血糖、血脂。结果  6 0例脂肪肝病人甘油三酯增高 37例 ,胆固醇增高 13例 ,两者均增高 10例。血糖增高 19例。结论 脂肪肝与高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血糖增高有密切的关系。脂肪肝病人中甘油三酯升高尤为显著 (P <0 .0 1) ,是较好的观察指标之一。控制体重、低脂低糖饮食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与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异常的关系。方法在2740例体检者中,选择经超声诊断的脂肪肝患者420例作为脂肪肝组,395例无指标异常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肝功能和血脂、血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肝组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血糖(GLU)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不仅存在显著的肝功能异常,而且血脂、血糖代谢也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来自西安高新医院消化科336例脂肪肝患者的体检资料,并与336例健康体检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脂肪肝患者肥胖、腹型肥胖、心电图异常、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含量均值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与血糖、血压及肥胖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超声诊断脂肪肝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为脂肪肝的进一步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社区作为监测单位,以2012年3-6月期间参加社区居民健康体检的100例居民为调查对象,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水平;并应用西门子ACUSON X150彩超仪,通过腹部超声对肝脏进行检查,检测脂肪肝.并以脂肪肝的程度为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结果 超声诊断脂肪肝体检者的血脂升高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体检者(P<0.05).结论 社区居民群体中脂肪肝的形成与血脂水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综合征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晓楠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103-1104
目的了解NAFL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测量89例NAFL患者的形体参数、血糖、血压、血脂、转氨酶等指标,以46例非脂肪肝的体检者为对照组(NC)。结果NAFL组、NC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17.8%,6.5%,脂肪肝组较对照组血糖、血压、BMI、甘油三酯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差异有显著性;NAFL组与NC组相比,超重和(或)肥胖、高血糖、血脂紊乱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FL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5910例体检对象脂肪肝患病率以及血脂异常的检测结果,探讨脂肪肝与血脂异常的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分组,对5910例体检人员进行脂肪肝、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的检测,比较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间脂肪肝患病率及血脂异常率的差异.结果 检出脂肪肝1721例,占调查人数29.1%.男性脂肪肝检出率(24.2%)明显高于女性(4.9%);各年龄阶段男、女性之间血脂各项,除>60岁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异常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项指标异常差异均有显著性,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血脂各项异常情况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脂肪肝检出率与血脂异常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李远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553-3554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方法在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诊治的脂肪肝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受试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结果①观察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回醇(LDL-C)、空腹血糖(GLU)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受试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的产生与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直接相关,检测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有助于了解其病情变化,并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