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因素对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影响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社会因素,为政府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妇幼卫生监测中心1996~2001年全国农村地区(共68个监测点)孕产妇死亡数据,及采用现况调查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相同地区的社会因素的资料,进行孕产妇死亡与社会因素之间关系的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996~2001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由86.4/10万下降到61.9/10万,下降幅度为28.4%;农村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以产科出血为主,产科出血死亡率由1996年的48.3/10万下降到2001年的33.0/10万;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与住院分娩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卫生技术人员数、妇幼卫生人员数、总床位数、现价国内生产总值、农村人均收入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孕产妇死亡除受孕产妇自身因素影响外,还与卫生资源、妇幼卫生服务、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减低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应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及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加强对卫技人员的培训;加强交通通讯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河池市孕产妇死亡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10年间河池市孕产妇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收集2000~2009年河池市孕产妇死亡资料共3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结果:河池市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115.70/10万下降到2009年的32.20/10万;10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77.89/10万,其中前5年死亡数为236例,死亡率为116.50/10万,后5年死亡数为127例,死亡率为48.20/10万。孕产妇死亡中计划外妊娠高达45.18%;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的前4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一项社会系统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进一步提高孕产期保健和产科服务质量,改善交通通讯设施,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完善医疗救助体系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妇幼保健重点干预是卫生 项目 B领域的主要工作内容 ,其目的是经过 5年的项目支持使妇幼卫生工作有一个新的发展。互助土族自治县因经济文化比较滞后 ,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比较差 ,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全省水平 ,在项目实施前的 1996- 1997年孕产妇死亡率高达 394 .2 / 10万~ 2 13.8/ 10万。项目实施 3年来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 ,至 2 0 0 0年底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了 173.61/ 10万。1 主要做法1.1 加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的建设  1998年县医院妇产科在省级专家帮助下 ,按产科急救中心建设标准 ,成立以主管院长任中心主任 ,妇产科、儿科、外科…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2006--2010年死亡资料进行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孕产妇保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6—2010年黑龙江省孕产妇死亡水平及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黑龙江省孕产妇死亡率呈逐步下降趋势,波动在30.86/10万~22.30,10万之间,我省因产科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比例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引起的孕产妇死亡比例增加。在乡镇卫生院分娩的比例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在区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分娩的比例逐年上升,在县级和省市级以上医院死亡的比例增加。黑龙江省孕产妇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通过加强产科建设与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提高对危重孕产妇的识别能力和救治能力,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宜昌市94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宜昌市1998~2003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宜昌市1998~2003年94例孕产妇死亡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宜昌市6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57.50/10万.其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占60.64%,其中以胎盘因素为多(59.65%);其次是妊娠合并内科病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交通、医疗、保健及政府的投入等诸多因素。同时专业人员应该随着社会改革的新形式需要.调整思路,大胆创新,进一步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特别是高危孕产妇的专案管理,提倡住院分娩,开辟急救通道.重视产科质量,注重提高产科人员的综合抢救能力.完善妇幼保健保偿机制,扩大、巩固和提高妇幼卫生队伍的素质,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适宜技术的再培训,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掌握我市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构成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1~2003年汕头市三级保健网上报的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漏报调查表和城区孕产妇死亡监测等资料,经质量控制及死亡评审,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l~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6.10/10万、14.04/10万、13.97/10万。孕产妇死亡前三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占全市死亡总数50%。结论:3年中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产科出血死因居首,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偏高。应重点加强对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应对措施,提高产科出血抢救技术,有效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庄戊戍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064-3065
目的降低孕产妇、围产儿和婴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减少出生缺陷及残疾儿发生。方法领导重视、网络健全,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建立产科抢救小组。重视高危妊娠管理,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从1995年起乡镇卫生院不再承担接生任务,由两所县级综合性医院产科负责全县接生。具体做法主要有完善制度、职责明确、抓住重点、提高质量,做好围产期保健和产科质量管理。结果孕产妇死亡率连续10年为零。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特别是高危妊娠管理,加强产科质量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有效地降低直至杜绝孕产妇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和素质。方法 加强卫生行政管理,增强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高危妊娠筛出率,科学管理高危妊娠,提高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人员培训.完善危急孕产妇抢救工作。结果 7年来高危妊娠筛出率、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1996年的9.74%、79.12%上升至2003年的17.37%、93.82%;孕产妇死亡率由1996年的91.05/10万下降至2003年的51.75/10万。结论 通过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科学管理高危妊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高危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可以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陈百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3929-3930
目的:通过对我市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情况分析,找出我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市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2.81/10万。致死主要原因:①产科出血;②内科合并症。结论:加强产科管理、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2003年全国2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000个“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降消项目)县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与孕产妇死亡人群监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3年全国“降消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为76.9/10万,住院分娩率为64.9%;人均年收入〈1000元的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为100、9/10万,人均年收入≥2000元的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为618/10万,人均年收入与孕产妇死亡率存在负相关关系;住院分娩率〈50%的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达107.2/10万,住院分娩率≥75%的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为54.1/10万,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死亡率存在负相关关系;人均年收入〈1000元住院分娩率≥75%的项目县为19.1%,人均年收入≥2000元住院分娩率≥75%的项目县为66.7%,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人均年收入水平和住院分娩率对孕产妇死亡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新疆喀什莎车县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妇幼保健服务网络收集2007年10月1日到2012年9月30日发生在新疆喀什莎车县的孕产妇死亡个案;对该县从事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业务和管理人员进行定性访谈。结果 5年内该县孕产妇死亡共75例,死亡率从2008年的123.17/10万逐步下降到2012年的69.25/10万,下降幅度达43.78%。死亡孕产妇中98.67%是维吾尔族,92.00%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42.67%的死亡孕产妇在整个孕期未接受产前检查。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产科出血(48.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9.34%)和羊水栓塞(8.00%)。整体卫生人力资源的缺乏及产科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影响了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提供的有效性,而当地社会经济、地理交通、文化习俗等因素又进一步制约了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结论 5年来该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产科出血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该地区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提供相对不足和服务利用率较低,影响了孕产妇死亡率的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2.
2001-2005年江门地区本地户口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死因、死亡率、评审结果、接受保健服务情况。方法收集2001—2005年江门地区4市3区所有本地户口孕产妇资料,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江门地区本地户口孕产妇死亡率为12.88/10万,前三位死因为:妊高征、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只有28.57%的人接受系统的保健管理,分娩及死亡地点以县(区)级医院为主;评审结果主要为不可避免死亡及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影响因素主要是个人、家庭因素。结论多部门协助,加大力度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特别是早孕检查、定期产检的重要性,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产科人员处理妊高征、产科出血、羊水栓塞的诊治能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白银市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方法:对2003~2008年白银市早孕检查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高危产妇管理率、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等进行分析。结果:白银市2003~2008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53.62/10万。孕产妇保健服务率逐年上升;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和内科合并症,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死亡率相关性最大。结论: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尤其是农村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1996-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死因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1996-2010年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WHO十二格表进行分析.结果 (1)北京户籍及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1996-2000年北京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20.2/10万,外来人口孕产妇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西安市综合性妇幼卫生项目主要指标达标情况。方法 :对西安市项目县 1995年~ 2 0 0 1年孕产妇及 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及健康指标进行分析 ,采用 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利用 EXEL软件进行有关图形的绘制。结果 :孕产妇死亡率 2 0 0 1年为 18.0 3/10万 (降至 10 0 /10万以下 )、婴儿死亡率 2 0 0 1年为 12 .2 6‰(降至 45‰以下 )均达到项目的目标要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及 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孕产妇死亡率与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呈负相关 (r=- 0 .15 4,P=0 .0 0 0 ) ,婴儿死亡率与儿童保健管理率呈显著负相关 (r=- 0 .96 1,P=0 .0 0 0 )。孕产妇死亡与婴儿死亡呈显著正相关 (r=0 .998,P=0 .0 0 0 )。结论 :项目主要指标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均达到项目的目标要求。项目实施后妇幼保健管理服务得到提高 ,孕产妇、儿童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今后在工作中 ,要加强项目的巩固工作 ,加强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产科服务提供及服务能力,了解不同类别助产机构服务特点、优势,发现存在的问题。方法:在全国随机抽取44个地市,对44个地市全部助产服务机构(3021所)2008—2010年产科服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本文仅对农村地区(县和县级市)助产机构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了2494所机构。在全部助产机构分娩的新生儿中,县级综合性医院占38.5%,县妇幼保健院占21.8%,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31.7%。有35.0%的助产机构不能提供基本产科服务,21.7%仅能够提供基本产科服务,仅43.2%的机构能够提供综合产科服务。仅60%左右的县级机构和14.6%的基层医疗机构能24小时提供6种产科相关急救服务。全部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病例中,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占18.3%。孕产妇死亡以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最高,占54.3%。结论:县级综合性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是农村地区助产服务的主要力量。农村地区助产机构产科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应当加强对基层助产机构的管理,杜绝其超范围执业。明确各类助产机构功能定位,加强机构之间协作,建立农村地区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0-2017年京沪妇女保健人员素质不足严重程度及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明确两地差异,探讨妇女保健人员素质适宜程度.方法 收集1995-2017年所有涉及京沪妇女保健资源问题的文献,系统筛选涉及妇女保健人员素质主题的有关文献,进而计算妇女保健人员素质不足严重程度评分.上海纳入165篇文献,北京纳入147...  相似文献   

18.
中国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00-2005年中国孕产妇死亡发生的主要特征、死亡率变化趋势、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变化.方法 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孕产妇死亡监测网内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 2000-2005年中国农村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城市,边远地区高于内地、沿海;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53.0/10万下降到47.6/10万,农村由67.2/10万下降到59.2/10万,城市由28.8/10万下降到27.6/10万,下降幅度分别为10.2%、11.9%和4.2%.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前3位死因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和羊水栓塞,2005年前3位是产科出血、心脏病和妊娠期高血压,但产科出血始终是第一死因,导致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滞留、宫缩乏力和子宫破裂.结论 2000-200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无趋势变化,主要死因是产科出血.降低农村及边远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提高诊治产科出血基本技能是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0-2010年)>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孕产妇死亡率(MMR)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女健康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孕产妇健康水平的提高,孕产妇死亡已成为极低概率事件,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仅仅使用孕产妇死亡及MMR作为终末指标,已无法全面评价和反映孕产妇医疗保健过程的质量和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现状,难以为改善孕产妇医疗保健政策及策略的制订,提供有效参考信息。对于将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管理作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动态过程和前期指标,这对强化危重孕产妇管理,进而降低MMR,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拟就全球近年危重孕产妇管理、救治现状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促进我国危重孕产妇应急管理及救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从而有效提高危重孕产妇急救效率和质量,切实降低MM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