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研究肝炎后肝硬化演变过程中的原发性肝癌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肝炎肝纤维化伴原发性肝癌或肝炎后肝硬化伴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进行同层动态扫描,测量出肝脏实质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实体部分的BF、BV、MTT、PS、HAF、IRFTO等灌注指标,每个指标均应用配对t检验,分别对肝脏实质与原发性肝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比于肝脏实质,原发性肝癌的BF、BV、PS、HAF值升高,MTT、IRFTO值则下降,全部指标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演变过程中,原发性肝癌有着不同于其本底基础的显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时间密度曲线在评价门静脉阻断兔肝VX2移植瘤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门静脉阻断后即刻移植瘤体组(实验A组)、移植瘤体生长3周后门静脉阻断组(实验B组)、阴性对照C组、移植瘤体未行门静脉阻断的阳性对照D组各10只.经MSCT灌注扫描后获得主动脉、门静脉、肝实质和肝肿瘤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结果40只实验兔均顺利地完成了MSCT灌注扫描,腹主动脉TDC形态呈骤升骤降型,门静脉TDC呈速升缓降型,正常肝实质TDC呈缓升缓降型,而实验A组左外叶肝实质只有轻微的强化且快速地廓清.阳性对照D组兔肝VX2肿瘤明显强化且迅速廓清,而实验B组兔肝VX2肿瘤呈速升速降型.结论MSCT时间密度曲线可直观形象地反映门静脉阻断后兔肝VX2移植瘤的血流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半定量分析肝癌TACE前肝固有动脉DSA图像,评估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碘油乳剂聚集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Photoshop软件对肝癌TACE前的肝固有动脉DSA图像进行处理,分别在癌灶、癌旁肝组织及背景肝实质三个区域选定感兴趣区(ROI),并生成各区域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进行半定量分析,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开始显影时间(TS)、达峰值时间(TP)、峰值强度(PV)、峰值显影持续时间(TD)、上升支斜率(Ku)及下降支斜率(Kd),对比分析TACE前后相对应的癌灶区域ROI内碘油乳剂聚集状况,分为碘油乳剂聚集良好组与不良组.结果 (1)在癌灶、癌旁肝组织、背景肝实质三个不同区域的TDC曲线上,Ku、Kd值两两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癌灶与癌旁肝组织、背景肝实质的TD、PV值之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癌旁肝组织与背景肝实质的TD、PV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TP值的两两对比则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癌灶碘油乳剂聚集良好组与不良组对比中,TD、PV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Ku、Kd、TP值的对比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值与碘油乳剂聚集具有密切的联系,可用于TACE诊疗方案和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MSCT增强同层动态扫描技术绘制胃癌病灶时间-密度曲线(TDC),探讨其与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术前胃癌病人行胃区平扫后选择合理范围行同层动态扫描,评价病灶形态学表征及TDC分型,计算癌灶强化峰值(PV)和强化比值(CER)。43例标本行FVIII因子及VEGF染色,测定肿瘤组织MVD和癌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与TDC参数行相关分析。结果 (1)胃癌癌灶PV:5.4~87.8 Hu,PT:3.2~91.1 s,CER:3.37%~35.4%。癌灶PV、CER与MVD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1和0.713,P值均<0.05)。(2)在43例胃癌中,VEFG阳性率为74.4%(32/43)。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及阴性组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90.0%(18/20)和60.9%(14/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MSCT同层动态强化TDC可间接反映胃癌VEGF含量。(2)VEGF的阳性表达可反映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的CT灌注成像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6例乳腺疾病患者行乳腺CT灌注扫描。乳腺癌组33例,以乳腺癌患者健侧正常乳腺为对照组;纤维腺瘤组17例,其他良性病变组16例,6例患者化疗2个月后复查并采用同样的灌注扫描方法,将此6例设为复查组,扫描后行乳腺CT灌注扫描,利用灌注软件Basama6.0测量病变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组与纤维腺瘤组的TDC曲线可归为I、Ⅱ、Ⅲ型,乳腺癌的TDC曲线主要为I、Ⅱ型曲线。而纤维腺瘤TDC多表现为Ⅲ型曲线。乳腺癌组CT灌注参数BF、BV均高于健侧正常对照组,TTP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各参数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乳腺癌组BF高于纤维腺瘤组,TYP低于纤维腺瘤组。两组间BF、TTP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V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BF、BV平均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TTP平均值低于良性病变组。二者之间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腺癌复查组化疗后BF低于化疗前,TTP较化疗前有所延迟,化疗前后BF及TTP平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BV平均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与纤维腺瘤的TDC不同。以此可鉴别乳腺癌与纤维腺瘤。不典型病例的鉴别需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诊断。乳腺癌表现为高灌注,有助于乳腺癌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纤维腺瘤为较高灌注,与乳腺癌灌注参数BF、TTP有明显差别,乳腺癌和其他良性病变灌注参数有明显差别。乳腺癌化疗前后BF及TTP平均值均有明显差异。化疗后BF平均值有所减低,TTP也有所延迟。  相似文献   

6.
首过灌注CT指数对COPD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首过灌注CT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28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及29例COPD患者(病例组)进行肺灌注成像,应用ADW4.3工作站的CT Perfusion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测量两组肺组织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值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值,比较两组各灌注参数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病例组肺实质的BF、BV及PS平均值低于对照组,病例组肺实质TTP及肺实质一肺动脉TTP平均值大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BV及TTP肺实质等首过灌注CT指数对COPD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与肺动脉及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相关性,了解肺癌血供,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方法对73例经临床证实的肺癌患者,运用MSCT的同层动态扫描模式,获取肺癌和肺动脉及主动脉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分析各自TDC特点,应用统计学方法检验肺癌分别与肺动脉和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差别意义及相关性程度。结果肺动脉和主动脉的TDC均有明确的峰值;肺癌的TDC走势可分三类。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肺癌与肺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和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用Pearon,s方法分析肺癌分别与肺动脉和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相关性,肺癌与肺动脉之间存在低相关性,而与主动脉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肺癌与主动脉的强化峰值时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二者有高度密切相关性,验证了肺癌由体循环供血的理论。可以通过个性化的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选择更趋合理的肺癌强化延迟时间,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CT灌注成像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晓波 《中外医疗》2011,30(33):182-183
目的分析CT灌注成像在良恶性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医院66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骨肿瘤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获得肿瘤和附近正常肌肉组织的时间一密度曲线(TDC)和血流量(BF)、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恶性骨肿瘤患者24例为恶性组,良性骨肿瘤患者18例为良性组,48例患者的正常肌肉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的TDC明显不同,前者上升缓慢,走行自然;后者上升速度快,或形成明显平台期或缓慢下降;3组间BF、BV和PS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但TTP值无统计学意义(P=0.883)。结论 CTPI能够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可以利用TDC和BF、BV值鉴别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CT灌注成像研究肝炎后肝硬化演变过程中的原发性肝癌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 肝炎肝纤维化伴原发性肝癌或肝炎后肝硬化伴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进行同层动态扫描,测量出肝脏实质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实体部分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肝动脉灌注分数(HAF)、IRF到达时间(IRFTO)等灌注指标,每个指标均应用配对t检验,分别对肝脏实质与原发性肝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与肝脏实质比较,原发性肝癌的BF、BV、PS、HAF值升高,MTT、IRFTO值则下降(P<0.05).结论 在肝炎后肝硬化演变过程中,原发性肝癌有着不同于其本底基础的显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0.
CT灌注成像对评估原发性骨肿瘤血流灌注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 imaging,CTPI)可以得到体内动态的定量血流参数,但用于骨肿瘤的研究报道很少。文中通过应用CTPI来评价各种原发性骨肿瘤的血流灌注,并进一步探讨各灌注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原发性骨肿瘤的患者,治疗前行CTPI检查,获得肿瘤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和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灌注参数。其中28例为骨肉瘤,11例为软骨肉瘤,8例为骨巨细胞瘤。对3组间灌注参数基础值数据用one-way ANO-VA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的TDC明显不同,且3组间BF、BV、TTP和PS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肉瘤组与骨巨细胞瘤组的BF、BV及PS值显著高于软骨肉瘤组(P均<0.05),而TTP值显著低于软骨肉瘤组(P均<0.05)。骨肉瘤组的BF、BV及TTP值与骨巨细胞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PS值显著低于骨巨细...  相似文献   

11.
黄莺  杜雅灵 《西部医学》2012,24(4):697-69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肝细胞癌(HCC)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声学定量对比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HCC和21例FNH患者,对其CEUS检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从时间-强度曲线(TIC)上得到下列定量参数:达峰绝对值(DPI)、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曲线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的绝对值以及病灶与肝实质相应参数相比所得的标化值sDPI、sAU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CC组的AUC、曲线上升支斜率、sDPI及sAUC分别均小于FNH组(P〈0.05),而TTP、曲线下降支斜率的绝对值大于FNH组(P〈0.05),两组的DPI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对HCC和FNH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肝癌双重栓塞对门脉系统血液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动脉门静脉双重栓塞术(双栓)治疗肝癌时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的关系。方法:26例肝癌病人行肝动脉门静脉双重栓塞化疗术,应用多普勒彩色血液显像测量栓塞术前后门静脉主干的平均血液流速,门静脉各支血管最大流速,肝固有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门静脉压力直接测定,结果:双栓术前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平均为564ml/min,术后1周达高峰723ml/min,术后6周为559ml/min接近双栓前水平(两个均数t检验,P>0.05),门静脉左支及脾静脉血流速栓前平均为285ml/min和164ml/min,栓后1周均达高峰,分别为468ml/min 和262.4ml/min,栓后6周平均为278ml/min和150ml/min,接近栓前平均水平(两个均数t检验,P>0.05),门静脉米干压力栓前平均为2.46kPa,栓后1周达高峰平均为3.4kPa,栓后4周平均水平为2.60kPa,接近栓前水平(两个均数t检验,P>0.05),在栓后及2周内栓塞后综合征发生率88.4%,其发生与是否合并肝硬化无相关性,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占并发症的3.8%,与门脉主干压力升高无相关性(r=0),结论:双栓后可能不会对门静脉系统血流产生较大影响,双栓并发症的发生与栓后门静脉平均压力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马楠  冯英明  张贺龙  纪统理  张伟  张惠中 《医学争鸣》2007,28(11):1030-1032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的survivin的表达与HBV感染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45例,癌旁肝硬化组织25例,肝硬化组织18例,肝炎组织5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survivin的表达,同时检测原发性肝癌中HBsAg的表达. 结果:在45例肝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34例(75.5%),阳性率高于癌旁肝硬化组织(44.4%),肝硬化组织(0),肝炎组织(0)和正常肝组织(0,P<0.001). 肝癌中survivin的表达在Edmondson分级Ⅲ~Ⅳ级高于Ⅰ~Ⅱ级(P=0.014),而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是否有门脉转移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survivin与HBsAg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4). 结论:肝癌组织中survivin高表达说明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同时HBV感染对于survivin表达上调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SCT灌注(DSCTP)对肝细胞癌、肝血管瘤及FNH的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对1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肝血管瘤及8例FNH的病灶实性部分、边缘部分以及正常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分析,研究各组病灶实质部分的参数。结果BF、BV、HAP值在肝细胞癌、血管瘤及FNH三组中均较正常肝实质增高:其中BF、BV由高至低依次为FNH、肝细胞癌、血管瘤(P0.05),HAP在肝细胞癌、血管瘤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FNH(P0.01);TTS及TTP在肝细胞癌组及FNH组低于正常肝实质,在血管瘤组则高于正常肝实质,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管瘤、肝细胞癌、FNH(P0.05);PS值在肝细胞组及FNH组中高于正常肝实质(P0.05),血管瘤组则与正常肝实质无明显差异(P0.05),由高至低依次为FNH、肝细胞癌、血管瘤(P0.05)。结论 DSCT灌注参数反映出肝细胞癌、血管瘤及FNH肿瘤结节的血供类型与分布特点,具有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抗凋亡蛋白Bcl-2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HCC凋亡的关系。方法:145例HCC、78例肝硬化标本经病理复查后制成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P70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HCC组HSP70表达指数高于肝硬化组(P<0.01);HCC组Bcl-2表达指数低于肝硬化组(P<0.01);HSP70阳性表达指数与Bcl-2阳性表达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HSP70可能作为主要的抑制凋亡蛋白参与HCC的凋亡调控,Bcl-2在HCC中凋亡抑制作用可能减弱。  相似文献   

16.
PTEN蛋白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王知力  王文亮  郭双平  曾建新 《医学争鸣》2001,22(20):1862-1865
目的 探讨PTEN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用PTEN兔抗人多克隆抗体检测56例HCC组织,17例肝硬化组织和3例正常肝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同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56例H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40/56),其中低分化HCC的阳性率最低,为57%(12/21)。G1,G2级与G3级HCC组织中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具有显性差异(P<0.05)。17例肝硬化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4%(16/17)。HCC与肝硬化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具有显性差异(P<0.05)。HCC组织中存在较高比例的PTEN蛋白表达缺失,且恶性程度最高的H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最低。结论 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TEN蛋白表达缺失起着一定作用,且其缺失主要发生于肝癌晚期。这对判断患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谢敏  张明  张峰  丁义涛 《现代医学》2002,30(5):297-299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肝炎后肝硬化向肝细胞性肝癌转化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 2 7例肝炎后肝硬化 (A组 )、9例肝细胞性肝癌 [癌组织 (B组 )、癌旁肝硬化组织 (C组 )和非癌旁肝硬化组织 (D组 ) ]、5例肝良性肿瘤 (E组 )和 12例正常人 (F组 )的肝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 ,再用半定量法对其活性强度进行评价。结果 B组端粒酶活性高于A组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A、B、C、和D组的端粒酶活性均高于E组和F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B组和C组间、A组和D组间端粒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端粒酶活性在肝炎后肝硬化向肝细胞性肝癌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 ,并在肝细胞性肝癌形成后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8.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 isa new modality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hemical shift effect·It is the uni-que noninvasive technique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metabolicand biochemical concentrationin vivo·The spectrum con-sists with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