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肾脏病(CKD)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内经》中"治未病"的实质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概而言之,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即未病之时,固护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已病之时,防止疾病传变;病情缓解之时,预防复发。分别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几个方面来论述《内经》中"治未病"理论在慢性肾脏病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源于《黄帝内经》.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其含义主要有三层:一是未病先防,强调摄生,预防疾病发生;二是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瘥后防复,痊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后遗症.“治未病”思想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理论,从古至今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预防、诊疗、康复等实践中.尤其在儿科的预防保健方面,《小儿药证直诀》《幼科发挥》传承并发扬了《黄帝内经》《伤寒论》的“治未病”思想,对儿科临床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治未病”思想之所以对儿科临床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是与小儿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3.
李美娜  何滨  戴菲  徐芳云 《吉林医学》2009,30(24):3198-319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医学模式MH疾病治疗为主转向人的健康医学为主。这正契合了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思想。所谓“治未病”就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即在疾病未发或欲发的阶段注意保健,养护身心,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即疾病发生后要进行早期治疗,防止疾病发生传变和发展;瘥后防复,即病后应积极采取措施促使疾病康复与防止复发.“治未病”思想贯穿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与治疗的整个过程,是防治缺血性卒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治疗“未病”,从古到今,就历受各位医家的重视。《黄帝内经·素问》:“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的四层含义:①“未病先防”:预防疾病发生;②“欲病救萌”:对疾病做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③“既病防变”:即防止疾病发展和传变;④“愈后防复”: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思想始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难经》则从已病防变角度发展了《内经》“治未病”理论,《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理论最早由《内经》提出,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防患于未然。对此后世医家代有发展,如张仲景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叶天士认为“务必先安未受邪  相似文献   

8.
中医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和已病的防变,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早就指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二千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医疗和理论研究.“治未病”的思想几乎贯穿于《内经》全书.《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圣人(高明的医生)不是(消极地)有了病才去治疗,而是在没有发病前就进行预防.这就好象一个国家,不要等出了乱子才去平定,而是在没有动乱之前就防止乱的发生的道理一样.如果病形成后,再服药治疗,动乱已起才会治理,这就好象口渴了才去挖  相似文献   

10.
一、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的“治未病”,实质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预防思想,它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及临床实践看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是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它贯串于《伤寒杂病论》全书。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 ,证实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是对《内经》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并认为历代医家的评注和大量医疗实践充实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结合新近研究成果 ,阐释了“肝病传脾 ,当先实脾”及“未病先防” ,“已病防变”等治未病思想的科学内涵。事实证明 ,一千多年前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 ,至今仍有极高的科研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浅议“治未病”之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治未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养生保健、药物预防等方面论述了治未病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由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转变的中间状态,此时虽没有疾病发生,但已不是健康状态,中医虽然没有“亚健康”病名,但其相当于中医的“未病”,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和强调“治未病”,“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非常丰富。在《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有系统论述,其基本认识是: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在这里,把“亚健康”分为“未生”、“未成”“未发”三个层次。唐代孙思邈提出:“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明确地把“未病”、“欲病”、“已病”区分开来。对于“治未病…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显然是强调在人体未发病之前,就应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  相似文献   

15.
浅析“治未病”思想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具体内容:一是未病先防,属于养生观的范畴,从调和四时阴阳、精神调养、饮食有节、劳作适度等方面进行调养,增强抗病能力,防止疾病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在疾病治疗之前,必须掌握病变演变规律,候其病机,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病变的发展,治在疾病发作之先。  相似文献   

16.
李允辉 《西部医学》2015,46(6):65,67
<正>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就儿科而言,治未病思想中的"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应用更为广泛,现就以上三方面在小儿临床与保健工作中应用体会进行阐述。1中医"治未病"理论治未病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刺热》中指出"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这些中医思想均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其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它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中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预防中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治未病的思想应用于中风病的防治,它包含的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三部分内容,将对中风病的治疗起到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简称《金匮》)一书专论内伤杂病的辨证治疗,内容极为丰富,堪称辨证论治的典范。因此,对原著的治疗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于临床实践是颇有指导意义的。现就个人学习所得,谈谈粗浅认识。 一、早期治疗 治病防变 《金匮》论治疾病,根据病邪由表入里,自经络而脏腑,由一脏而及他脏的发生发展规律,在《内经》、《难经》精神的基础上,阐述了“上工治未病”的思想。 所谓“治未病”,其含义有二:一是指无病先防;二是指早期治疗,治病防变。《金匮》作  相似文献   

19.
《周易》"居安思危"防病观对《内经》"治未病"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内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治未病"理论体系,即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防变。  相似文献   

20.
1.未病先防与已病防变《金匮要略》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下,把“治未病”思想列为全书之首,强调预防为主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1.1未病先防《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2节提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不犯王法禽兽遭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五脏元真通畅,阴阳平衡,人即平安无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