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柔者刚之反,柔刚与阴阳同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故历来医籍,分析病机,总以阴阳气血为纲;辨证用药,不出以柔制刚、以刚制柔之总则。  相似文献   

2.
吴鞠通曰:“病温者,精气先虚”;温病治疗,宜刻刻顾护阴精,用药忌刚喜柔。《温病条辨》一书,“始终以救阴精为主”,故而遣药多为辛凉甘润之品,即苦寒泻火之类,亦宜审慎,“盖苦先入心,其化以燥,燥气化火……,于应用芩连方内,必以大队甘寒以监之,但令清热化阴,不令化燥”。其重阴精之意,跃然纸上。然是书之方,选用温热之品者亦复不少,内蕴微妙之意,今试析其运用大略于后,昭其奥理,冀裨于用。然才浅识薄,疏漏错误之处,尚望赐教。  相似文献   

3.
浅议柔剂     
柔者刚之反.柔刚与阴阳、气血对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市其对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夺其乡”。凡医,辨证必执阴阳为纲,用药不离柔刚变化。以柔究刚,以刚制柔。张仲景创芍药8草汤,柔肝缓急,治阴阳气血不和、肝旺乘牌所致腹李痛及脚挛急,片大剂之先河。叶天了利旨出“脾肾为乘胜,可受刚药;心肝为刚脏,可受柔药”,用柔屡起沉行,川冻证指南医秦川。记载尤泽。前贤用亲.多选甘缓无毒之品组方,以缓应急,以缓求大。《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谓:“病有在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又不可者…  相似文献   

4.
康凤河 《吉林中医药》2013,33(7):654-656
患者体质决定了温病的易罹性、病机从化和预后转归、调养.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以保津存阴为主线,从主用辛凉而忌汗、主用甘寒而忌苦寒、主用甘苦而忌渗利、主用甘寒而慎用攻下、主用阴阳双治忌滋腻壅滞、主用瘥后调理忌余邪复发等6个方面,深入探讨体质辨治,强调温病的个体化治疗,丰富了中医辨证施治理论.  相似文献   

5.
吕文亮 《四川中医》1998,16(5):14-15
温病临床中,若医生辨证不真,治不如法;误汗、误下、误利小便等以致变证蜂起,故叶天天上、吴鞠通等为了警示后学,引以为训,在其著作许多章节论述了温病若干禁忌证法,时值今日,认真剖析其有关内容,对指导温病临床不无神益,本文归纳温病禁忌证法有九,分述如下。1.湿温三禁吴氏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说:“头痛恶寒……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意即湿温初起,一忌辛温发开,过汗耗伤心明,致湿浊上蒙机窍,可致神昏、耳聋诸症;二忌苦寒攻下…  相似文献   

6.
叶桂是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者之一。其善于清热养阴乃众所周知。其善于温养胃阳却少有道及。本文从叶作《临证指南医案》等书中列出若干治案,探讨了叶氏这一学术特点。叶氏在并重阴阳的同时,强调指出胃阳与脾阳的迥别,在用药方面提倡温阳不忌刚药之说,从而丰富了叶氏的学术内容。  相似文献   

7.
试探《温病条辨》寒温合用治湿热病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按其性质有温热、湿热之分,温病中属湿热者固然多见,如风温(冬温)、春温、暑温、秋燥、温毒等;属湿热者亦不少,如湿温、暑湿、伏暑以及其他温病之挟湿者,均可归于湿热之类。尤其是在南方,湿热为患更多于单纯温热病。难怪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湿热性质的温病论述得颇为详尽,对其治法更是灵活多变,高人一筹,方法之广,是其他温病专著无以媲美的。细观其治法,大抵不越清温合用,寒(凉)温(热)药并举,一以清热,一以祛湿,从而达到湿祛热除的目的。兹就其配伍规律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温病条辨》中焦篇从第 6 5至 6 8条专论痹证。其中对热痹的证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热痹之说始于《内经》 ,《内经·痹论》谓 :“痹或痛或不痛 ,或不仁 ,或寒或热 ,或燥或湿…其热者 ,阳气多 ,阴气少 ,病气胜阳遭阴 ,故为热痹。”但痹证从暑湿热立论 ,把痹证归入温病范围 ,并使之证治系统化 ,实乃《温病条辨》一大创新。如书首凡例曰 :“是书原为温病而设 ,如疟、痢、疸、痹 ,多因暑温 ,湿温而成 ,不得不附见数条 ,以粗立规模 ,其详不及备载…是书所详论者 ,论前人之未备者也。”痹为经络气血不通 ,产生骨关节疼痛为特点。清代以前 ,多…  相似文献   

9.
采用频次法和分层聚类法分析《温病条辨》中方药应用与配伍规律,探求其温病辨冶特色:上焦病治以清宣肺卫、辛凉清热为主,兼以开窍醒神;中焦病采用辛寒或苦寒清热、泻下、养阴、祛湿及开窍等治法;下焦病的治疗重在养阴、熄风。  相似文献   

10.
自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中提出“温病伤人之阴,故喜辛凉、甘寒、咸寒以救其阴”之后,《条辨》治温病,“法在救阴”一说几成定局。在帐辨》中是否偏于救阴而忽视护阳呢?《条辨·下焦篇》第28条自注:“大凡体质素虚之人,驱邪及半,必兼护养元气。”可见,《条辨》在温病治疗中救阴、护阳各有所重。笔者兹就《条辨》中护阳理论及其方药运用特色以及对后世影响,讨论如下。1.元气存亡判断吉凶综观《条辨》全书,吴鞠通治温病,既重视“温病伤人之阴”的一面,又强调在温病过程中密切观察阳气的盛衰情况,在清气、解…  相似文献   

11.
苦寒药之用于温病,属正治之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热者寒之",即指此而言.然而温热久羁,必然伤阴,以苦寒药撤热当注意苦寒化燥也能伤阴,故治疗时要掌握分寸,不可滥用.《温病条辨》对苦寒药的运用可谓匠心独运,值得学习探讨.  相似文献   

12.
温药宜于温病之理,其要有二:温病主要由于感受温热病邪所致,病后以热化伤阴为其主要矛盾。但温病亦常因感邪的兼挟,每易耗伤正阳而致寒化。如暑多挟湿,“暑伤气分,湿亦伤气,汗则耗气伤阳”。若湿热为病,湿为阴邪,与热相合虽有化热的一面,也有肃杀人体元火,损伤脾肾阳气的一面,故吴鞠通指  相似文献   

13.
<正> 湿温病大都发生在夏、秋之间。雨湿较盛季节。病由感受湿热邪毒而起,亦称之为湿热病。医家论其治则多以化湿清热为首务,而化湿之法不外芳香化浊,苦温化湿,淡渗利湿3法。正如张景岳所说:“湿热之病,宜清宜利,热去湿亦去”。热甚者以清火为主,佐以分利;热微者以分利为主,佐以清火。”然湿温病多为湿热合邪,临床湿热之间,孰轻孰重,不易掌握,用化湿清热法施治,往往出现治湿碍热,治热碍湿,“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的矛盾。而温清两难,使病程缠绵,发生传变。故说化湿与清热间轻重缓急,最难恰到好处。笔者在多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关联规则及隐结构分析探讨《温病条辨》中湿温病方药用药规律。方法 选用《温病条辨》上、中、下三焦篇中湿温目下所用方剂,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Excel 2021、SPSS Modeler 18.0以及Lantern5.0软件对药物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及隐结构分析,分析湿温病上、中、下三焦用药规律方面的联系与区别。结果 纳入上焦6首方剂、22味中药,中焦45首方剂、81味中药,下焦21首方剂、72味中药。结果显示上焦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累计出现频率达73.33%;中焦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化湿药、行气药累计出现频率达55.32%;下焦补虚药、温里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累计出现频率达62.17%。通过对三焦药物的性味归经分析,上焦治疗湿温病以性味寒、苦为主,主归肺经,次归胃经;中焦治疗湿温病所用药物温、寒并重,辛、甘、苦味并重,主归胃、脾经,次归肺经;下焦以温为主,主以辛、甘味,次以苦味,脾经为主,次以肾、胃、肝、肺经。关联规则及隐结构分析显示化痰散结及养阴护阳法在治疗湿温病处于中、下焦时的重要性。结论 《温病条辨》中湿温病三焦分治特点鲜明,除了贯穿三焦的清热燥湿法,行气宣...  相似文献   

15.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立湿温病为专病,详细阐述从三焦论治湿温病理论。湿热邪气弥漫三焦,在上焦宜宣化,中焦宜宣畅,下焦宜渗利,分消走泄,开宣肺气,宣畅气机,祛湿清热。分析《温病条辨》湿温病篇方剂常用角药配伍,探求吴鞠通用药心法与组方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吴鞠通《温病条辨·本论首起银翘散论》指出“伤寒旨在救阳气,温病重在救阴精。”盖因邪、正皆有阴阳,凡风寒阴邪也,易阴伤阳气,故当重视救阳;温热阳邪也,易耗阴精。(包括津、液、血),是宜顾护阴精。然因患者禀赋之异、医者遣药之谬、病邪正对之化……,故辨法又未可拘泥,吴氏之说亦似难尽合。考仲景一百一十三方,固以救阳气者为多,而保津救阴之法(方),亦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答     
问:《温病条辨》中银翘散的加减法有哪些? 答:《温病条辨》中银翘散的加减法共有11个:(1)银翘散加藿香、郁金,治手太阴温病(限于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四种,2~7的加减法亦同),但热不恶寒而渴兼胸膈闷者;(2)银翘散加花粉,治手太阴温病,但热不恶寒而渴甚者;(3)银翘散加马勃、元参,冶手太阴温病,但热不恶寒而渴兼项肿咽痛者;(4)银翘散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冶手太阴温病,但热不恶寒而渴兼衄者;(5)银翘散加杏仁,治手太阴温病,但热不恶寒而渴兼咳者;(6)银翘散加生地、麦冬,治手太阴温病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者;(7)银翘散加知母、黄芩、  相似文献   

18.
<正> 吴塘所著《温病条辨》对温病清热、滋阴两法的运用颇多发挥,尤其是擅长于清、滋法的配合。本文拟从清、滋法配合的角度总结一下《温病条辨》的有关理论和临床运用。清、滋法配合的根据——温邪与阴伤的内在联系吴氏阐发《内经》“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之旨,提出阴精为人身抵御温邪入侵的重要基础,说“能藏精者,一切病患皆可却”,并进而指出:“冬伤寒则春病温,惟藏精者足以避之”。因此,感受温邪的体内因素是阴精不足,如吴氏说:“病温者,精气先虚”。这样就说明了阴精不足与温病发生的关系,阐发了温病发病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同时,吴氏又提出温病过程中,温邪的特征是易耗伤阴液:“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而其它病邪也可化热伤阴,如“湿久生热,热必伤阴”。温邪与阴伤有因果关系:温邪为阴伤之因,阴伤为温热之果。同时由于阴伤后体内阴阳平衡失调,阳热易亢,更可助邪热之势,故温热与阴伤又可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在温病的治疗中,为了祛除热邪而常误用汗、下、苦燥等法而耗伤阴液,如吴氏  相似文献   

19.
治疗温病运用大量苦寒药是目前临床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苦寒清热用治温病 ,本属正治 ,但必须掌握时机 ,适时适量运用 ,否则易致失误。鉴于目前在临床中屡见温病初起时滥用苦寒药 ,忽视辨证论治 ,导致临证失误的情况 ,笔者特撰本文 ,旨在提醒医者正确运用治疗温病以苦寒清热为主的治则。1 古今温病临证失误概述回顾温病学的发展、形成过程 ,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 :仲景时代至金元以前 ,由于临床实践不足 ,人们对温病病因的认识仅立足于“寒邪” ,未能认识到外感“温邪”是致温之因 ,故遇到温病时 ,习惯于沿用《伤寒论》之方统治一切外感热…  相似文献   

20.
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中最早提出“甘苦合化利小便”法,即甘寒养阴药配伍苦寒清热药治疗热灼阴伤之小便不利。本文对《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整理,探讨其作用机制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