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 NPSLE)(癎)性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按照有无(癎)性发作,分为(癎)性发作组(n=37)和无(癎)性发作组(n=49).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人口学特点及各临床指征的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免疫抑制剂应用史、氯喹或羟氯喹应用史及抗心磷脂抗体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和既往氯喹或羟氯喹应用史是NPSLE(癎)性发作的独立影响因素(OR=0.361,P=0.047;OR =0.332,P=0.024).结论 未成年发病是NPSLE(癎)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使用氯喹或羟氯喹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狼疮性肾炎合并神经精神性狼疮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9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15例狼疮性肾炎合并神经精神性狼疮患儿及同期的20例无神经系统病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先对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及治疗情况,再对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非条件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热、激素使用不规范、C3〈0.4及CTX治疗不规范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结论狼疮性肾炎患儿发生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主要因素是发热、激素使用不规范、C3〈0.4及CTX治疗不规范。 相似文献
3.
对32例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血清免疫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精神障碍和癫痫发作最常见,局灶性表现次之,脑脊液和血清免疫学改变和本病无相关性。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医生的认识。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但强调治疗的经验和个体化。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明确社区老年人发生认知衰弱(CF)的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CINHAL数据库中研究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CF影响因素的文献。由两名研究员分别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资料,对符合标准的文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3篇,总样本量22 323例,CF组1 222例,非CF组21 101例,纳入13个因素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年龄>75岁、年龄>80岁、患病情况、睡眠问题、抑郁、营养状态差、跌倒史、低起立行走试验(TUG)评分是社区老年人CF的危险因素(P<0.05);规律运动、男性是CF的保护因素(P<0.05);文化程度、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与社区老年人CF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在社区工作中应重视CF发生的影响因素,充分预测和识别高危CF人群,预防CF的发生,从而预防社区老年人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分析失独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识别和控制抑郁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灰色文献如学位论文等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按照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所有文献均为横断面研究,均为中文文献,累计调查2139例失独者。Meta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下是失独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基于现有证据,文化程度低下的失独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大。目前关于失独者抑郁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尚不充足,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神经精神性狼疮(NPLE)患者的脑脊液(CSF)水平。方法检测25例NPLE和20例非NPLE狼疮患者脑脊液的脑压、常规、生化以及一些免疫指标,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anti-dsDNA)抗体,检查方法同血清测定。结果NPLE组的脑脊液压力、细胞数、蛋白含量水平升高(P〈0.05)。NPLE患者的ANA,anti-dsDN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NPLE患者(P〈0.05)。两组患者脑脊液中糖及氯化物含量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LE患者脑脊液的改变与神经系统受累的严重程度一致,检查CSF,尤其是一些免疫学指标,对NPLE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加强对该病的认识,以指导临床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疾病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82例NPSLE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收集本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但无神经精神症状的82名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了解NPSLE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免疫学检查。结果 82例NPSLE患者,男性9例,女性73例,年龄(33.2±16.7)岁,病程1年者占69.5%,病例组患者病程要短于对照组(P0.05);62.2%的NPSLE患者在SLE发病3年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常见的症状为狼疮性头痛(20.0%)、癫痫(12.0%)、性格改变(10.5%)和焦虑(10.5%),85.4%的患者合并有其他临床表现,主要为面部红斑(68.3%)、肾脏受累(59.8%)、关节疼痛(42.7%)等,与对照组相比,NPSLE患者更易合并光感性皮疹(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血肌酐、补体C4、免疫球蛋白Ig M、抗ds-DNA抗体、抗r-RNP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SLE患者偏向于青年女性,常发生于SLE病程的早期阶段,大部分患者在SLE发病3年内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且更易合并光感性皮疹,血小板、肌酐、补体C4的降低和Ig M、抗ds-DNA抗体、抗r-RNP抗体水平的升高可辅助NPSLE进行早期诊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12.
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临床、辅助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北京协和医院1999.2003年收治并确诊为NP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学、腰穿、头颅核磁及脑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神经系统最常表现为头痛、精神障碍、癫痫、卒中、急性意识模糊状态,其中52例行头颅核磁检查,34例异常(包括卒中发作);48例仅出现头痛的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及脑脊液蛋白升高比例与其他NPSL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神经精神狼疮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头颅核磁及脑脊液检查对中枢性狼疮诊断的帮助较大,但目前仍缺乏特异性较强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的脑部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NP-SLE)的脑部MRI表现,探讨MRI对NP-SLE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5年4月符合NP-SLE临床诊断标准病例13例,均为女性,年龄10~40岁,平均30岁,病程30天~25年.采用Simens Impact 1.0T MR成像仪,SE序列行轴位T1WI、T2WI、矢状位T2WI及增强扫描,分析其脑部MRI表现.结果 13例20次MRI检查均有异常,阳性率为100%,表现为点状、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层下白质及基底节区,病灶周围无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2例增强扫描病灶呈不规则强化,7例有脑萎缩.结论 MRI对NP-SLE脑部病变有较高的价值,但作出NP-SLE诊断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联合口服激素在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全面检索1996年1月—2016年12月关于鞘内注射MTX与DXM治疗NPSLE的临床试验文献,采用激素或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作为对照组,鞘内注射MTX与DXM联合口服激素治疗作为治疗组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项研究,256例NPSLE,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例数分别为126例和1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并且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血沉等相关指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鞘内注射MTX与DXM联合口服激素的效果优于单纯口服激素;但是由于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低,仍需要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免疫风湿科住院治疗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167例,对多项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16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有51例(30.5%)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单因素分析显示:>3个系统受累、白细胞计数<2.0×109/L、血浆白蛋白<25 g/L、连续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醋酸泼尼松≥1.0 mg·d-1·kg-1,>4周)、应用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500~ 1000 mg/次,连用3天)、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肺间质病变等因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间质病变、连续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醋酸泼尼松≥1.0 mg·d-1·kg-1,>4周)、应用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500~ 1000 mg/次,连用3天)、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联合应用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效治疗原发病和正确掌握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原则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 485例SLE患者中合并骨坏死者共柏例,分为SLE-ON组。按1:2比例随机选择有完整的病例资料的80例非骨坏死的SLE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各个研究因素采用逐步引入一剔除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Cushing征、骨质疏松、血钙水平下降、高脂血症、抗磷脂抗体阳性、补体水平下降、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激素累积剂量、日平均激素剂量、甲泼尼龙冲击与SLE合并骨坏死相关联(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导致骨坏死的危险因素为:激索累积剂量(P=0.013)、日平均激素剂量(P〈0.001)。结论 SLE治疗过程中发生骨坏死的危险因子包括Cushing征、骨质疏松、血钙水平下降、高脂斑症、抗磷脂抗体阳性、补体水平下降、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激素累积剂量、日平均激素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其中激素累积剂量、日平均激素剂量是骨坏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EE患者骨坏死的发生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多种因子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头部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自身抗体水平的关联性,阐明MRI表现对判断NPSLE预后的意义。 方法:收集36例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NP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27)和死亡组(n=9)。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胶体金斑点渗透法检测抗dsDNA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m、抗SSA、抗SSB、抗U1-RNP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ELISA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L)。分析MRI表现及其与自身抗体和预后的关联性。 结果:32例NPSLE患者头部MRI表现异常,阳性率为88.9%。头部MRI示弥漫性病变21例,局灶性病变10例,单纯性脑萎缩1例。弥漫性病变表现为多发点状或片状病灶,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局灶性病变为单一部位的点状或片状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部位包括基底节区、皮层下白质、侧脑室前后角和半卵圆中心、大脑皮质、脑干及小脑灰白质。死亡组9例患者中6例表现为局灶性病变,其局灶性病变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死亡组脑干和基底节区病变数比例分别为11.5%和26.9%,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或P<0.01);局灶性病变者ACL阳性率显著高于弥漫性病变者(P<0.05)。结论:MRI呈局灶性病变、病变累及脑干和基底节区的NPSLE患者预后较差;且ACL与局灶性病变有关。NPSLE患者MRI表现与自身体具有一定关联性,MRI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NPSLE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与狼疮肾炎有关的临床和免疫学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150例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狼疮肾炎患者5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方法分析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与狼疮肾炎发病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皮肤血管炎、抗dsDNA抗体、RNP、Sm和La/SSB抗体等暴露因素在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皮肤血管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在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 皮肤血管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为狼疮肾炎的主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9.
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累及神经系统而产生各种神经、精神症状的一组严重并发症。目前NPSLE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免疫反应相关。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免疫细胞。本文总结了MG参与SLE中枢神经受累的证据,并对MG通过吞噬作用和神经毒性作用参与NPSLE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索NPSLE的发病机制,研究NPSLE的有效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与线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