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成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情绪调查表)对广州某大学医学院中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14人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3份。113名研究生中,硕士研究生72人,占63.7%;博士研究生41人,占36.3%。结果113名研究生中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49人,占43.4%。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研究生8人,占7.1%;有轻度心理问题的研究生41人,占36.3%。结论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需要适时进行自我调整和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对专业不同满意程度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其中一项是调查被试对录取专业的满意度)、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294名军校医学生进行测试和评定。结果 对专业不同满意程度军校医学生在个性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军校医学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与个性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结论 人格特征表现为较内向、高神经质、高精神质的军校医学生更容易对专业不满意;对所学专业越不满意的军校医学生则表现出越多相应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行为类型的关系,为促进医学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A型行为问卷(TABP),对医学研究生进行集体测评,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医学研究生的SCL-90阳性因子检出率为34.29%;医学研究生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行为类型医学研究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因子分显著高于B型行为类型的医学研究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A型行为类型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B型行为类型的医学研究生.  相似文献   

4.
231名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研究当前硕士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31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测试。结果:硕士研究生心理症状筛查阳性率高达43.70%;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几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当前硕士研究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某高校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SCL-90对197名参加复试的某高校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整群抽样,并于1年后重测。结果:SCL-90九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1);SCL-90前后两次测量在焦虑和精神病两个因子上有差异,差异有显著性(P〈O.05);少数个体在SCL-90得分超出划界分。结论:医学研究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少部分存在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综合分析某医学院177名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某医学院177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分析,并与常模比较,进一步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 177名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焦虑指数为38.18±10.56,抑郁指数为0.41±0.12;焦虑情绪检出率为10.7%,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4.3%;是否获得过助学贷款和性别是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结论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应予以关注,努力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硕士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山西省新入学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特征量表(EPQ)对山西省5所大学新入学的579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测评.结果 硕士新生SCL-90各因子中强迫、抑郁、偏执、恐怖、精神病性、焦虑因子与中国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症状阳性的研究生N、P维度分值高于心理症状阴性的研究生,E维度的分值低于心理症状阴性的研究生;研究生新生EPQ-N与EPQ-P与SCL-90大多数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结论 研究生新生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具有神经质倾向、精神质倾向、性格内向的个性特征者容易出现不良心理体验,应重视和关注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临床常用心理调查量表应用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临床常用心理调查量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95名大一、二年级医学生进行测查,测查时将评定时间跨度由最近一星期改为最近3个月,并对SDS量表标准分大于60分的学生进行面谈.结果:SCL-90测验结果,42.05%强迫因子分>2,37.95%人际关系因子分>2,22.05%抑郁因子分>2,但未检出符合抑郁症诊断的个体.结论:采用新法仅使用SCL-90就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并且能够区分出其中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的学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荆州市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市位于城郊结合部的某中学具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果:MHT总分>65分者占15.2%,单项心理问题占前三位的依次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EPQ>60分者占17.6%,SCL-90因子分≥2分者占18.2%,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大于常模(P<0.01),男性大于女性(P<0.01或0.05),位于前三位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结论: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焦虑障碍突出,不容忽视,MHT、SCL-90、EPQ-N筛查结果接近(15.2%/18.2%/17.6%),三者可作为高危人群筛选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测试。结果①SCL-90测试:与中国常模相比理工科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等项目有显著差异(P<0.05)。②SDS、SAS测定高于40分以上的分别占17.6%和20.5%。结论理工科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期望过高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对云南省普洱卫生学校一、二年级2894名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对其心理健康特点比较分析。结果①少数民族卫校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0.3%,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佤族48人(55.8%)、傣族75人(41.4%),彝族258人(41.0%),哈尼族182人(40.2%),汉族557人(39.1%),拉祜族46人(38.3%);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强迫(38.6%)、人际关系敏感(33.2%)、恐怖(27.5%)、敌对性(25.3%)、抑郁(23.6%)、焦虑(22.4%)、偏执(21.9%)、精神病性(17.4%)、躯体化(13.7%);②除敌对外,各民族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③少数民族卫校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多数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④佤族心理健康水平最差,彝族、拉祜族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其他各族。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当地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会东县830名在校高中非毕业生进行测试.结果 高中非毕业生中68.3%心理存在轻微不良反应,19.8%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除躯体化症状男生高于女生外,在强迫症、抑郁、焦虑、恐怖等症状方面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各因子均显著高于全国诸常模(P<0.001).结论 会东县高中非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女生心理问题较男生严重,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专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以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特质应对问卷对两所专科院校3 867名不同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象SCL-90的总均分及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的总均分及其因子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结论:专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而消极应对方式则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大学不同层次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比较大学理工科不同专业层次新生的焦虑、抑郁及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及其可能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某大学353名新生(中专、大专、本科及士官)进行现况调查.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问卷,由学生自行填写独立完成. 结果 SCL-90的多项指标、焦虑指数、抑郁水平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 全体新生中有21.6%~44.6%的学生具有阳性心理症状,有13.7%~35.7% 的学生肯定有抑郁症状. 中专学生较其他专业层次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阳性症状和抑郁状态. Logist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新生抑郁状态的因素为焦虑评分(OR=2.1, 95.0%CI 1.4~3.3); SCL-90第四因子的(抑郁)评分(OR=3.7,95.0%CI 1.7~8.6),母亲的文化程度(OR=0.61, 95.0%CI 0.39~0.95). 结论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是影响不同层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不同层次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焦虑、抑郁水平的差异,可能是入学后对学校的适应情况不同所造成的,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新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高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困扰高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方法 对三年级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男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常见心理问题为: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性、偏执和焦虑。结论 高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存在问题,可以从自身出发,进行培养兴趣爱好、阅读治疗、同伴教育和师长的交流等方面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65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 SCL-90得分:最低90分,最高450分,总均分142分,标准差57.8分,症状自评因子分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阳性评分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以总均分≥160分作为标准,本次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教师83人,占总数的23%,因子频数分布及比例分布,以SCL-90因子分≥2分的个数,有心理问题的81人,与SCL-90总均分≥160分非标准的83人基本相似。男女之间在因子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教育主管部门应关注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医学院三个年级237名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心理测验.结果:症状自评量表中仅抑郁一项因子分与幸福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躯体化、人际关系及敌对三项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约25.1%医学硕士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较突出.不同年级、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生源地、专业及不同工作年限对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加强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性别医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培宇 《右江医学》2010,38(2):140-142
目的观察某校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及学校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对2244名新生进行调查,并将其心理健康各水平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结果因子分≥2分的学生占总体的25.6%,因子分≥3分者有2.1%;因子分≥2分的学生主要问题是: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焦虑以及偏执等,因子分≥3分的学生主要问题是:抑郁、强迫、人际敏感、焦虑以及恐怖等;除躯体因素外,其余因素水平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心理健康水平的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因子上不同性别学生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某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开展各种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尤为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9.
医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医科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了某医科大学2006年入学的新生,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受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总检出率为39.15%,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分析表明有8.47%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76.72%的学生有轻度的心理问题;医科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r=0.401)。对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是交谈困扰,其次是交际交友困扰。结论改善医科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