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肥胖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缺陷,尤其微量营养素与部分维生素缺乏。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是目前常用的减重手术,其在减重的同时也会引起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出现营养代谢相关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的缺乏。减重手术后应重视营养物质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予以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并分析原因。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因CHF入住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的患者42例,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抽血检查维生素B1、叶酸、吡哆醇、锌等微量营养素,进行对比。结果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维生素B1缺乏患者占33%,对照组为12%;叶酸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缺乏占42%,对照组为11%;吡哆醇在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缺乏占45%,对照组为9%;在慢性心衰中,锌缺乏占35%,对照组为12%,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是一种普遍现象。原因可能与利尿剂有关,可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补充微量营养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在体内主要与钙、磷代谢相关,作用于骨的生长发育和维护。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质疏松,易引起骨折;骨折后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参与骨折修复,促进骨折愈合。骨折修复过程中会引起体内维生素D发生变化,补充维生素D对促进骨折愈合是否有益,尚有争议。全球范围内维生素D缺乏较为普遍,维生素D缺乏人群,尤其是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骨密度,直接减少骨折发生;增加肌肉力量,预防跌倒,间接减少骨折发生。本文就维生素D与骨折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对于胃癌的患者而言,胃癌患者的随访与康复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胃切除手术后,会出现胃酸减少或缺乏,导致铁吸收障碍引起贫血;全胃切除术后的贫血是由于缺乏铁和维生素B12造成的,肝脏内贮存的维生素B12平均在四年枯竭。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D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功能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维生 素D缺乏会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化加快,骨丢失增加,从而引起骨软化、骨质疏松、骨 折。另外维生素D缺乏与肌无力、活动能力下降相关,使患者跌倒发生率增加。科学有效的补充维 生素D,不但能够防止由于钙、磷吸收障碍所导致的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还能有效防止多种骨骼 肌肉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6.
Wernicke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y,WE)是由于维生素B1(Vit B1)缺乏引起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脑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及精神异常的三联征。现将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7例胃肠道手术后并发Wernicke脑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D缺乏作为一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诊断指标是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不仅可以引起体内钙磷代谢障碍、佝偻病、软骨病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等骨骼系统疾病,而且还可能引起癌症、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肌肉功能障碍和跌倒等其他骨外系统疾病。维生素D缺乏对骨骼系统的作用,目前学术界已形成共识,然而维生素D缺乏对骨外系统的作用,目前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就维生素D缺乏对骨和骨外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介绍,探讨维生素D具有广泛作用的可能机理。初步阐述维生素D缺乏对骨和骨外系统的作用,不仅为研究维生素D缺乏对骨和骨外作用及可能机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而且为防治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疾病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尽管目前对维生素D缺乏的骨外作用观点不一,但有充分证据表明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有助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20例幽门梗阻合并Wernicke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经积极补充大剂量维生素B1及B12,所有患者脑病均治愈。Wernicke脑病临床罕见,症状不典型,早期MRI检查及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1是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胰疾病并发非酒精性韦尼克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例因胆胰疾病禁食并发韦尼克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期间发生的非酒精性韦尼克脑病多因长期禁食引起维生素B1缺乏,缺乏典型症状,及时补充维生素B1症状可明显缓解。结论非酒精性韦尼克脑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易延误,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二甲双胍被认为是糖尿病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也是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药物。同时它的一些副作用也被注意到,即可引起维生素B12的吸收障碍,造成维生素B12缺乏,随之引起巨幼红细胞型贫血、神经病变及精神障碍。另有报道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液中叶酸的浓度,其机制未明。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维生素D缺乏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维生素D缺乏是目前社会所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维生素D(VD)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肠钙的吸收利用,对维持各年龄段骨骼健康矿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缺乏在儿童导致佝偻病;在成年人会发生软骨病和骨质疏松。此外近年来发现维生素D缺乏还与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使其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造成现代社会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阳光照射不足。血中的25(OH)D的水平可以作为了解人体内VD状况的指标,多数学者认为25(OH)D的水平低于30ng/mL为维生素D不足,现代社会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非常高,推测全球可能有10亿人口患有维生素D缺乏。合理补充维生素D对预防维生素D缺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及股骨骨密度,按1994年WHO标准将其分为3组,即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采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维生素B12、叶酸的集中检测;并分别进行维生素B12、叶酸与不同部位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骨质疏松组的血维生素B12的水平(512.55±209.85)pg/ml,低于骨量减少组(551.29±237.71)pg/ml和骨量正常组(565.71±189.03)pg/ml。②骨质疏松组的血叶酸的水平(11.27±6.04)pg/ml,低于骨量减少组(13.18±6.14)pg/ml和骨量正常组(11.9±3.73)pg/ml。③绝经后妇女血维生素B12的水平与全髋BMD呈正相关(r=0.25,P<0.01),与股骨颈BMD呈正相关(r=0.212,P<0.05),与股骨干BMD呈正相关(r=0.257,P<0.01),与股骨大转子BMD呈正相关(r=0.239,P<0.05);血维生素B12的水平与L1~L4BMD无相关性(r=0.141,P>0.05)。④绝经后妇女血叶酸的水平与全髋BMD、股骨颈BMD、股骨干BMD、股骨大转子BMD和L1~L4BMD均无相关(r分别为0.005,0.021,0.017,-0.021和0.078,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血维生素B12的水平的缺乏可能是骨质疏松发生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叶酸的缺乏并非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6、B12)对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DNP)的效应.方法 雄性SD大鼠104只,体重200~230 g,随机分为13组(n=8):正常对照组(C组),DNP组,DNP+生理盐水组(NS组),DNP+维生素B110、33、100 mg/kg组(B1 10组、B133组、B1100组),DNP+维生素B610、33、100 mg,kg组(B610组、B633组、B6100)组),DNP+维生素B120.5、1.5、4.5 mg/kg组(B120.5组、B12 1.5组、B124.5组),DNP+维生素B1 10/B6 33/B12 1.5 mg,kg组(VBC组).除C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链唑霉素75 mg/kg 的方法制备DNP模型,于注射链唑霉素前2 d、注射后14 d时测定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MWT和TWL均低于基础值的85%为DNP模型制备成功.注射链唑霉素后14 d时腹腔注射相应剂量和种类的B族维生素或生理盐水,1次/d,连续2周,并于B族维生寨给药1、3、7、14 d时测定MWT和TWL,最后1次测定痛阈后处死大鼠,测定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RG)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相比,其余各组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和DRG p-CREB表达上调(P<0.05);与DNP组比较,各B族维生素组MWT升高,TWL延长,脊髓背角和DRG p-CREB表达下调,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B110组、B633组、B121.5组比较,VBC组MWT升高,TWL延长,脊髓背角和DRG p-CREB表达下调(P<0.05).结论 B族维生素可减轻大鼠DNP,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和DRG CREB 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D缺乏是目前社会所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肠钙的吸收,对维持各年龄段骨骼健康矿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缺乏在儿童导致佝偻病;在成年人会发生软骨病和骨质疏松。近年来发现除了传统的骨骼系统的作用外,维生素D缺乏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VD缺乏累及的人群非常广泛,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特别是孕妇。造成孕期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阳光照射不足以及孕期VD的需求量增加所致。孕妇VD缺乏可能与胎儿及新生儿的多种不良状况有关,如影响胎儿及新生儿骨骼系统和大脑的发育,还可能与心脏疾病和I型糖尿病等的发生有关。因此,合理补充维生素D,预防孕期VD缺乏对提高产科质量以及母婴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何芳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11(10):784-78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对中老年男性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已经逐渐受到重视。中老年男性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DAM)作为影响中老年男性健康的一种综合征,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睾酮补充治疗,但是雄激素补充治疗引起的红细胞增多、前列腺增生以及前列腺癌的潜在影响也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影响了雄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应用。一些研究发现,许多营养素与人体的生殖功能、精子发生、雄激素合成与分泌都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E、微量元素锌和硒。本文主要从微营养素对PADAM的作用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测定江苏省中医院2017年就诊患者体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析目前维生素D水平状况并评价其与季节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中医院测25(OH)D水平的门诊及住院患者3 326例,主要来源于内分泌科、生殖医学科、体检中心等就诊的南京市居民,排除相关影响因素,分别比较不同季节、性别的25(OH)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结果 3 326例患者的25(OH)D的平均水平为18.38 ng/mL,维生素D缺乏率为63.3%,不足率为29.0%,正常率为7.7%;春夏两季维生素D水平高于秋冬两季(P0.05);女性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男性(P0.05)。结论南京地区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且具有季节差异性,秋冬季节25(OH)D的水平更低,与性别也相关联。维生素D作为人体内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对骨骼系统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公众合理补充维生素D的意识并针对高危人群及时补充钙剂是必要的,定期检测25(OH)D作为评估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常规实验室检查,为临床正确应用维生素D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 D是人体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由于免疫细胞同样表达1α-羟化酶和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所以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剂,它可以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维生素D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激活和调节多种细胞通路来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尤其是免疫细胞(抗原递呈细胞、B细胞、T细胞)能够表达1α-羟化酶从而合成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物,更进一步证明了维生素D的免疫调节特性。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诸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异常反应。一些观察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但是,用于预防或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所需补充的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标准仍有争议。本文将对维生素D免疫调节研究进展以及维生素D在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1型糖尿病、Addison’s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Wernicke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是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病情危重,病死率可达17%[1].WE为胃大部切除术后罕见并发症,现将2000-2008年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WE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慎服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不仅有疗疾保健的作用,而且对防治有损形体美的常见病症也有良好的效果。口腔疾病是影响容貌的常见病症,人体内若缺乏维生素C,就会引起牙龈充血、肿胀,一旦感染化脓,还会导致牙齿松动或脱落。如果此时每日补充300~500毫克维生素C,则可以有效地防治此类病症,因为维生素C能增强毛细血管壁的韧性和弹性,预防牙龈充血。  相似文献   

20.
危重病人的院内感染问题已成为当今危重病医学的一大难题 ,其中肠道细菌移位引起的肠源性感染已引起高度重视。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包括 :①禁食、使用制酸剂及广谱抗生素等破坏肠道微生态 ;②应激、分解代谢导致病人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和肠黏膜屏障破坏 ;细菌黏附是致病菌定植及产生毒力从而诱发细菌和毒素移位的重要前提 ;③肠道处于饥饿状态时 ,肠黏膜缺乏营养素 ,IgA分泌减少 ,导致致病菌生长并增加其黏附性。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代谢必需的营养素。而微生物干预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补充肠道内有益菌群以减少致病性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