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初筛联合术中内镜对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23例老年患者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胶囊内镜及术中内镜检查结果,分析小血病因.结果 23例中,胶囊内镜初筛检出小肠病变22例,胶囊内镜与术中探查及内镜诊断的符合率为91%(21/23).结论 胶囊内镜初筛联合术中内镜是诊断老年患者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人群双气囊小肠镜(DBE)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因OGIB行DBE检查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小于或等于40岁)86例,中年组(41~59岁)81例,老年组(大于或等于60岁)49例,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DBE的病变检出情况。结果青年组憩室.小肠重复畸形和克罗恩病的检出率分别为37.2%(32/86)和15.1%(13/86),明显高于中年组[16.0%(13/81)和9.9%(8/81),均P〈0.01]和老年组[10.2%(5/49)和0/49,均P〈0.01];但其肿瘤检出率(12.8%,11/86)则明显低于中年组(30.9%,25/81)和老年组(22.4%,11/49)(均P〈0.01)。3组患者DBE检查的诊断率分别为83.7%(72/86)、87.7%(71/81)和81.6%(4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1/86)、2.5%(2/81)和2.0%(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OGIB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各年龄人群。不同年龄人群OGIB病因具有各自特点,应根据这些特点制订有效的诊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断及治疗。方法 3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造影检查,查明原因的进行栓塞或外科手术止血,仍然不明原因的,于造影血管灌注加压素及立止血后,结合内科治疗。结果 有17例病人查明出血原因,介入或手术治疗后止血。19例不明原因的出血,灌注加压素及立止血后,结合内科治疗,15例止血。结论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造影能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对造影仍不明原因的出血,局部用止血药也能达到止血目的,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陶文惠  施先艳 《腹部外科》2010,23(3):142-143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其病因有全身性疾病及下消化道局部疾病。全身性疾病主要有:血管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等;血液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下消化道出血的局部病因有恶性肿瘤、平滑肌瘤、憩室、息肉、血管畸形、钩虫病等。另外,亦有相当数量的病人出血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5.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一般将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消化道称为下消化道,主要包括空回肠、结直肠和肛门。通常将来源于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一般是在通过胃管抽吸或胃镜检查等排除了上消化道出血后方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上以便血为主要表现,色鲜红、暗红或呈柏油样,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出血部位越高、出血量越少、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暗;出血部位越低、出血量越大、血液排出越快,颜色越鲜红。出血量较少时可仅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24小时出血量≥5m1),当24小时出血量≥60ml时即可出现柏油样便。  相似文献   

6.
李钿荣 ,男 ,5 4岁。患者平素有高血压病史 6年。 1个月前因直肠右壁有一 2 cm× 2 cm大小的黏膜息肉行直肠镜直视下吸扎手术 ,术后无便血及不适 ,局部伤口愈合良好。患者于术后第 2 8天 (9月2 0日 )晚上 9时因观看足球比赛情绪异常激动后突然感到下腹部坠胀不适 ,继而排出鲜红色血液约3 0 0 ml,1 h后继续排出鲜血约 1 0 0 ml,自觉头晕、心悸、出汗。体格检查 :患者神清、面色苍白、血压从 1 9/1 2 k Pa降至 1 5 /1 0 k Pa、心率 80次 /min、律整、双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扪及、肠鸣音正常。直肠镜检查见直肠腔内充满大量新鲜血液 ,冲…  相似文献   

7.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 tinalbleeding,OGIB)是指经过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后病因仍未明确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它包括两部分病变:一部分是胃镜和结肠镜检查过程中遗漏的病变;另一部分是胃镜和结肠镜不能到达部位的病变,即十二指肠乳头附近至回肠末端的小肠病变。由于解剖特点和检测手段的限制,OGIB的诊断(尤其是小肠病变)一直是消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2003年双气囊小肠镜(double balloon enteroscopy,DBE)的问世使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迈上了新的台阶,它开创性地利用气囊固定肠壁的作用,并与外套管的取直作用相结合,来克服机械推进显像方法在小肠所遇到的结襻和成角等困难,使人类基本能够对全小肠黏膜面病变进行自控观察和治疗。在DBE问世以来短暂的6年中,全球多个中心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就DBE在OGIB中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经积极的初步处理后,出血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应及时行剖腹探查,外科手术适用于大部分明确病因及部位局限(肿瘤、憩室等)的出血病人、非手术治疗无效或不适合保守治疗病人及病因不明经非手术治疗无法控制出血的病人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SPECT/CT和术中内镜联合应用在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中的定位诊断作用。方法 分析26例不明原因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 本组26例患者均能术中发现病灶及病因,其中SPECT/CT检查阳性率为88.5%,术中纤维内镜定位准确率为100%,随访1个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 不明原因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首选SPECT/CT检查,确定大致部位后,术中再行纤维内镜确切定位,行确定性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出血管畸形致消化道出血44例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原因不明下消化道出血介入性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下消化道出血介入性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35例原因不明下消化道出血,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造影,通过导管注入垂体后叶素或和明胶海绵、螺圈等止血。结果:32例造影呈阳性,造影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0%,止血有效率90.1%。结论:介入性方法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时手术探查中的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时手术探查中的诊断方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200001王平治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可分为慢性出血和急性大量出血。下消化道大量出血,发病率较上消化道低,但少数病例,诊断极为困难,因为弓愧下消化道...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往往起病急,在无法承受无创明确病灶的相关检查(如胃镜,结肠镜,造影x线检查等)时,必须急诊手术方可挽救生命。也有些慢性消化道出血病人,因多个病灶在不同部位等原因造成假像,因此,寻找或观察病灶仅在进镜时进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内镜下止血技术的普及,内镜治疗目前已成为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止血方法[1]。通过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并利用多种止血技术进行及时止血,多可避免外科手术。目前临床常用内镜止血技术包括注射硬化剂止血术、金属钛夹止血、术氩离子凝固术和冰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术等,各种止血治疗均有不同优势,内镜止血也常需要联合应用几种不同的止血技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自2012年1-12月间对32例不同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笃顺 《腹部外科》2011,24(6):378-379
2001年2月至2007年7月间作者治疗10例出血量大、经积极抗休克及大量输血等措施处理,仍然效果不佳的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诊剖腹探查术在原因不明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消化道出血是指血液由于各种原因经过胃肠道丢失,常见的病因包括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胃肠道邻近脏器疾病等。不同原因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其临床特点有显著差别。因此,充分认识消化道出血原因和特点有利于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根据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有时来势凶险,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如何明确病因,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对及时手术治疗极为重要。我院自1996-2003年对术前及术中未能明确诊断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11例患者,采用术中内镜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510630马振国,徐以浩下消化道出血是指自屈氏韧带以下的肠管至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其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轻者仅呈粪便潜血或黑便;出血量大则排出鲜血便;重者可出现休克。由于下消化道比上消化道长,病因及诊...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应天 《腹部外科》2006,19(3):132-132
消化道出血可引起一时循环障碍和/或明显贫血,出血多见部位为食管、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直肠。近年纤维内镜检查附有彩图记录已普及,只要执行“内镜为先”方针,不难较早得出诊断。多数医院纤维内镜检查归属内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取材太小,部位太少,对可疑黏膜未行染色后取材。此外,圈套取材后引起的出血,未用电凝止血,以致无经验。空肠和回肠部位出血相对少见,这些都是反复胃十二指肠和结直肠内镜检查未发现出血部位的病例。熟练掌握小肠镜检需要有一个学习阶段,且空肠和回肠两端只能检查50cm左右,仍存在有小肠盲区。胶囊样内镜虽已在少数…  相似文献   

20.
DSA诊断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SA诊断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诊断不明确的急性或慢性反复消化道出血患者行DSA,穿刺右侧股动脉后,将5FYashiro导管选择性插管至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以及髂内动脉造影,对部分疑有病变部位以3F微导管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造影有阳性发现时,保留靶血管内导管,将患者送往外科手术;对有栓塞适应证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止血。结果血管造影阳性率为66.67%(12/18);5例可见对比剂外溢,间接征象包括肿瘤血管及染色2例,血管性病变5例。6例DSA阴性。5例经导管栓塞后即刻止血。结论 DSA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