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1989~2003年收治的15例残胃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B-Ⅱ式手术后残胃癌发病率远高于B-Ⅰ式手术;根治性手术切除8例,根治性切除率为53.3%(8/15);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2年以上生存率为62.5%(5/8),姑息性手术切除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不足1年。结论 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是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1034例胃癌的临床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的生物学特性及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0 3 4例各期、各个部位的胃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 14 8例 ,占总数的 14 .3 % ;胃体和胃底部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的胃癌 (P<0 .0 0 0 1) ;肿瘤直径大的胃癌分化差 (P=0 .0 0 4)、浸润深 (P<0 .0 0 0 1) ,淋巴结转移率也较高 (P<0 .0 1)。浸润深度较深的胃癌患者平均年龄大于浸润深度较浅的患者 (P=0 .0 0 3 ) ,分化差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分化好的患者 (P<0 .0 0 0 1)。女性患者的肿瘤相当一部分位于胃的近端 ,男性则以位于胃的远端为多见 (P<0 .0 0 1) ;女性患者肿瘤分化差的比例高于男性 (P<0 .0 0 1) ,淋巴结转移率 >3 0 %以上者也比男性高 (P=0 .0 1)。多因素线性多元回归分析发现 ,肿瘤部位 (P=0 .0 0 3 )、直径 (P<0 .0 0 0 1)、浸润深度 (P<0 .0 0 0 1)及分化程度 (P<0 .0 0 1)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女性患者较男性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P<0 .0 0 1) ,其中决定淋巴结转移最重要的因素是肿瘤浸润胃壁的深度。全胃切除术清扫的淋巴结数最多 ,其次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手术是经腹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17% )。结论 为降低术后复发 ,对各期胃癌手术时均应进行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3.
胃癌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探讨(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爱国 《腹部外科》2001,14(5):274-275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 ,围手术期处理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总结我院17例胃癌急性穿孔病例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果 围手术期死于中毒性休克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2例。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平均生存期分别为 7.2 2个月、14.6个月、36 .4个月。结论 早期诊断及选择正确术式是降低病死率 ,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称为残胃癌(gastric stump carcinoma,GSC),我院从1994—2003年共收治GSC8例,占同期住院胃癌1.6%(8/492),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 7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5,自引:13,他引:3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71例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8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16例,近端胃大部联合脾脏切除术 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44例.结果 71例患者,除 2例中转开腹外,其余 69例均成功进行腹腔镜手术.手术用时全胃切除 (343± 52)min,近端胃切除 (268± 62) min,近端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 (312± 64) min,远端胃切除 (283± 44)min.术中出血量全胃切除 (267± 220)ml,近端胃切除 (150± 103)ml,近端胃联合脾脏切除 (333± 116)ml,远端胃切除 (139± 84)ml.清扫淋巴结 (34.3± 11.8)枚 /例.术后患者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4.1± 1.1)d,下床活动时间 (3.5± 1.0)d,进流质时间 (5.0± 1.2)d.术后近期效果良好.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的治疗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5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胃大部切除术后距残胃癌确诊时间间隔平均11 a;此次主要的病变部位为吻合口处和贲门处,以腺癌多见。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者14例,行姑息性手术切除者9例。根治术后1 a的生存率为84.61%,3 a的生存率为46.15%,5 a的生存率为26.92%;施行姑息性手术切除者术后1 a的生存率为52.38%,3 a的生存率为23.80%,5 a的生存率为0%。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发生率较高,残胃癌常发生于BillrothⅡ式术后,因此应该严格掌握胃癌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术后需定期内镜检查,尤其10 a以上者更应注意,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术,可明显改善残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胃大部切除后胃瘫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1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胃瘫确诊后可行保守法治愈,而不需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是最常见的胃癌手术方式,沿用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随着外科诊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影响胃癌预后各种因素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对胃癌术后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针对施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而言,旨在通过改良消化道重建方式,以达到:(1)减少胃大部切除术后各类并发症;(2)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以维持正常的营养吸收;  相似文献   

9.
胃柿石是一种少见病,但近年来逐渐增多的趋势,其中胃柿石合并溃疡的发生率可高达75%,且溃疡多为良性,但胃柿石合并恶性溃疡或胃病者国内鲜有报道,笔者近日收治胃柿石合并胃癌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穿孔是胃癌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需急诊手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16例胃癌穿孔的临床资料,就早期诊断、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式选择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我院1992年9月至1997年8月共收治胃癌穿孔16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45~81岁,中位年龄63岁。穿孔诱因、穿孔部位和手术距穿孔时间见附表。 本组患者均经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证实。病理类型:分化型腺癌4例,未分化型腺癌8例,粘液性癌和印戒细胞癌各2例;TNM分期:TNM4例,TNM2例,TNM6例和TNM4例。手…  相似文献   

11.
胃柿石是一种少见病,但近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中胃柿石合并溃疡的发生率可高达75%,且溃疡多为良性[1]。但胃柿石合并恶性溃疡或胃癌者国内鲜有报道。笔者近日收治胃柿石合并胃癌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喜食柿子。因反复中上腹隐痛8个月入院。8个月前,常于空腹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球部类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8岁,因阵发性多汗、面部潮红4个月,上腹部饱胀不适3周入院。患者有阵发性多汗、面部潮红,有时出现眼周肿胀,并有上腹部饱胀不适、纳差等消化道症状,消瘦明显(出现消化道症状后体重下降约10kg左右)。病程中还出现有阵发性高血压,未经治疗,能自行缓解。查体:锁骨上、腋窝等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腹软,全腹未扪及包块,剑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损伤小,恢复快,现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1〕。我科在1996年至1998年共行LC手术788例,其中有胃大部切除术史者10例,占1.29%。现将该组病例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L...  相似文献   

14.
胃大部切除术中严重副损伤1例教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星  张家耀 《腹部外科》1996,9(3):141-141
胃大部切除术中严重副损伤1例教训分析黄晓星,张家耀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因上腹部不适,行纤维胃镜检查,发现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取活组织病检提示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异型增生Ⅱ级”。于1995年1月20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结肠前全口吻...  相似文献   

15.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常发生在Bi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是一种少见而且危险性很大的并发症。文献记载重症者发病率不到1%〔1〕,死亡率可高达50%〔2〕。我院1981年10月至1992年10月经再手术及病理证实并治愈此病3例,占我院同期...  相似文献   

16.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28例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PGS)的心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9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28例并发PG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可能的心理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P<0.01)、文化程度(P<0.05)及焦虑情绪状态(P<0.01)与PGS的发生有关,而性别与PGS发生无关(P>0.05)。结论术前心理治疗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PGS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1.1 病史和体查 患男性,29岁,因胃大部切除术后反复腹泻、进行性消瘦、贫血、浮肿14个月入院。患1年前因呕血1天在某基层医院诊断“胃出血”,住院4天后行“胃大部切除、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第6天进食即出现腹泻,大便为未消化食物和脂肪滴。每天10-30次不等,无腹痛、呕吐。  相似文献   

18.
19.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28,自引:2,他引:228  
目的 为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病因,寻找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以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15例,对其发生率,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除糖尿病外,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比Ⅱ式吻合病人的发病率较高。胃镜、X线检查,核素标记胃排空测定对胃瘫诊断有价值。经非手术治疗,在术后6周内一般都能恢复。结论 胃镜检查时对残胃适度刺激对胃瘫治疗有价值,应用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20.
Balfour于1992年提出残胃癌概念,即行胃切除术后5年由残胃发生的原发肿瘤,由于早期特异性低诊断较困难,其发病率近年来呈升高趋势[1]。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31例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