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其他原因所致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指南”)于2022年8月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正式发表。指南在2007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共分为15个部分,内容更为详尽,涵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评估、治疗以及特殊类型甲状腺毒症的管理。新版指南提出107项推荐意见,其证据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版指南的发布,为临床医师和相关医疗人员在甲状腺毒症诊疗中提供全面、可靠的指导建议。本文旨在提炼其核心观点和推荐策略,以便临床医师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这些最新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原发性甲状腺鳞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6~ 2 0 0 1年收治的 12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性鳞癌 4例 ,合并甲状腺其它疾病 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包块和声嘶。单纯性鳞癌免疫组化甲状腺球蛋白染色阳性 3例 ,阴性 1例。 12例患者中 10例行姑息性切除者于术后 1年内死亡 ,2例行根治性切除者存活时间超过 3年。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鳞癌呈高度恶性 ,可与甲状腺其它良、恶性疾病并存 ;要重视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甲状腺球蛋白染色可提高确诊率 ;根治性手术切除加综合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017版美国放射学院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在评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采用2017版TI-RADS分类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1 039例患者共1 109个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特征;以粗针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2017版TI-RADS对不同类别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结节551个,恶性结节558个;良恶性结节的成分、回声类型、纵横比、边界、有无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I-RADS 2~5类结节中,恶性率分别为0、5.45%(3/55)、22.29%(39/175)和58.84%(516/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TI-RADS分类≥4为标准,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46%(555/558)、9.80%(54/551)、54.91%(609/1 109)、52.76%(555/1 052)和94.74%(54/57)。结论根据2017版TI-RADS分类评估恶性甲状腺结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特异度较低,分类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经乳房途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2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乳房途径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3 年12 月至2004 年6 月期间我科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27例。于两侧乳晕及乳头间切口放置3 个trocar,分离胸前皮下和颈阔肌深面,注入CO2建立手术操作空间,CO2 压力为5~6 mm Hg,超声刀切割、分离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血管。结果 13 例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11例行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 3 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时间70 ~ 140 min,平均(97±34.2) min; 术中出血20~40 ml,平均(34±9.7) ml; 术后住院时间3~5 d,平均(3.6±0.8) d。27 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手术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乳房途径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靠,颈部无疤痕,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改良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2003年10月24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结果 226例手术成功,1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术后复发. 结论改良的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能明显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术后主观满意度,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Hurthle细胞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至2008年收治的19例甲状腺Hurthle细胞肿瘤,并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甲状腺Hurthle细胞腺瘤16例,Hurthle细胞腺癌3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切除标本中合并甲状腺滤泡型腺瘤2例、桥本甲状腺炎3例.1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3年,中位随访时间5年,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甲状腺Hurthle细胞肿瘤患者可获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11月间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162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组(n=80)和传统开放手术组(n=82),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颈部感觉及切口满意程度。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腔镜辅助下甲状腺组的手术时间为(107.63±21.74)min,长于传统手术组的(80.16±29.41)min(P<0.05),但术中出血量[(21.54±11.25)mL vs. (36.15±14.26)mL],术后引流量[(24.82±8.47)mL vs. (31.15±10.36)mL],术后疼痛评分[术后24 h为(3.18±3.14) vs. (4.57±1.79);48 h为(2.46±1.54)vs. (4.35±2.12)]和住院时间[(5.16±1.13)d vs. (8.57±2.74)d]均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传统手术组患者出现颈部感觉异常、吞咽困难程度较重,而腔镜辅助组的术后切口满意度评分较高,上述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术后疼痛较轻、术后切口美学效果较好,可作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组(100例)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98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进一步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组患者50岁以上和50岁以下患者,术后不服用甲状腺素片,术前以及术后1周患者血清FT3,FT4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组两个年龄段比较,50岁以上组FT3,FT4在术后第1周明显下降,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比率高(P<0.05),50岁以下组FT3,FT4的变化不大(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较好,能有效减少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复发。年龄大的患者,需进行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瘤改良小切口术的临床疗效及优点。 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2月住院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用甲状腺瘤改良小切口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瘤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及优点。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甲状腺瘤改良小切口术能减少手术创伤及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提高疗效和满意度,甲状腺瘤改良小切口术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从1983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并经外科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4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占同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2.02%(48/2378),占同期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3.03%(48/1584).手术方式包括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31例)、患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6例)、双侧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术(11例).术前超声诊断阳性率为61.3%,甲状腺核素显像的诊断阳性率为62.5%;48例患者中获随访40例,时间1~26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0.5个月.随访中无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病例,2例患者术后第二年出现肺、骨转移.结论 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对于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隐匿癌和微小癌的临床诊断较困难,多于手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腔镜甲状腺手术5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为50例患者经胸乳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9例顺利完成腔镜甲状腺手术,1例因术中冰冻病理提示甲状腺癌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0~152 min,平均91 min;术中出血量5~82 ml,平均25.1 ml。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皮下隧道出血3例,皮下气肿6例,均经妥善处理痊愈。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前精心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是成功开展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技巧。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胸骨前人路游离皮瓣,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53例。结果单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23例,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29例。术中出血5~100ml,平均15.6ml;手术时间30~170min,平均53min;术后2~3d拔除引流管;住院时间3~9.5d,平均4.5d。1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表现为手足麻木,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1周后恢复。1例有颈前紧束感,加强功能锻炼后症状缓解。46例随访6个月-5年,平均19.6月,未见复发。结论合理的操作空间,精准的细节操作,确切的止血是防治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手术治疗效果,对1038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术后无1例发生甲状腺危象。术后2年以上者980例,均获随访(100%),随访时间为2~15年,治愈率为99.1%;复发9例,占0.9%。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无充气后入路经锁骨下腔镜甲状腺手术由于切口隐蔽和术后吞咽障碍轻的优点,已被患者广泛接受。但中央区淋巴结后界的清扫仍存在不少的困难。笔者采用后入路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显露并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本文通过累积和分析法(CUSUM)分析手术时间,探讨该术式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的学习曲线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8月连续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甲乳外科接受无充气后入路经锁骨下腔镜甲状腺手术的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USUM拟合学习曲线,并依此结果比较不同阶段各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随着手术例数增加呈前期下降,后期趋于平稳的趋势。学习曲线最佳拟合为三次方曲线,拟合曲线在手术例数增加至33例时到达顶点,以此为界将学习曲线分为学习阶段和熟练阶段。学习阶段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熟练阶段[(151.85±39.46)min vs. (93.88±19.04)min,P<0.01]。两个阶段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随访过程中无复发。结论 无充气后入路经锁骨下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可行,中央区显露良好,学习曲线短,适合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2008年2月至今收治23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依据术前B超报告甲状腺大小随机分为154例用超声刀行甲状腺手术为超声刀组,78例传统甲状腺手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超声刀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超声刀进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优于传统方法甲状腺手术,但不能盲目使用超声刀,要与丝线结扎手术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腔镜NOTES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9月,对6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NOTES手术。甲状腺结节位于右叶3例,左叶3例,均为单发结节;囊性结节1例,实性结节4例,混合性1例;结节直径1~4 cm。术前诊断甲状腺腺瘤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NOTES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2(100~150)min;平均术中出血30(10~40)m L。其中甲状腺部分切除5例,单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1例,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病理诊断甲状腺腺瘤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术后无神经或甲状旁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8.2(8~10)d;随访3~13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经口腔前庭腔镜NOTES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是可行的,且切口隐蔽,美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发病率低、预后差,为指导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管理,美国甲状腺学会于2012年制定了第1版《甲状腺未分化癌病人管理指南》。随着分子检测和靶向治疗结果的不断积累,2021年美国甲状腺学会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新版指南强调了BRAFV600E分子检测在诊断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增加了靶向治疗的内容,对晚期无法切除的 ATC病人更加推荐靶向治疗,而化疗则被更多的用于过渡性治疗和最终治疗。此外,新版指南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进行了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微创腹腔镜做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符合手术标准的甲状腺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微创乳晕下入路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手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等情况,对比运用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优越度。结果 2组患者通过对比观察,观察组手术时间短(87.79±26.27)min,对照组手术时间长(120.02±19.92)min,观察组出血量少(22.32±10.12)mL,对照组出血量多(43.49±16.63)mL,两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微创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且瘢痕小,不影响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刘俊英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11):805+809-805,809
<正>传统甲状腺手术颈部切口长5~7 cm,术后瘢痕明显,影响美观。为增强美容效果、减少创伤,内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video assisted thyroidectomy,MI-VAT)应运而生。但MIVAT操作相对复杂,约需30例才能达到熟练程度[1];此期间可能发生较多并发症、较高的中转率及较长的手术时间[1-2]。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我院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腔镜手术治疗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5例开放手术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腔镜组及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0.5±12.3)min与(98.8±15.5)min(t=3.46,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5±11.5)ml与(65.8±12.6)ml(t=7.07,P<0.05);住院总费用分别为(11128.5±358.8)元与(6500.9±231.9)元(t=67.92,P<0.05);引流总量分别为(125.9±10.7)ml与(46.5±9.4)ml(t=33.90,P<0.05);引流时间分别为(2.98±0.5)d与(1.75±0.3)d(t=13.31,P<0.05);止痛药使用率分别为20.0%(6/30)与42.2%(19/45)(χ~2=4.00,P<0.05);一过性声音嘶哑发生率分别为6.6%(2/30)与8.8%(4/45)(χ~2=0.12,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8~61个月,平均47.8个月.腔镜组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开放组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05).结论 腔镜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颈部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