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心律平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小儿儿心律失常.但有关儿科临床电生理检查及药代动力学(药动学)方面的报道尚少.我科自1986年9月至1989年12月应用心律平治疗小儿心律失常60例,对其中28例以食道心房调搏法进行心脏电生理进行观察。并对10例进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心律平片剂治疗小儿顽固性快速异位心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平(Propafenone)是我国研制成的一种广谱、速效、高效的抗心律失常药.我所于1982年8月首先在国内儿科临床应用口服心律平治疗各类小儿顽固性早搏及阵发性心动过速,至1989年12月经长期系统观察157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当今可卡因滥用越来越严重,有关孕妇吸嗜可卡因对胎儿、新生儿心脏影响的相关研究国内尚未见报告。为探讨孕妇吸毒、毒品可卡因对新生儿心脏的损害,我们设计了本动物实验,观察孕兔使用可卡因,对新生兔心脏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孕兔 24只日本长耳白孕兔,体重在3.5~4kg,随机分为2组。12只为观察组,12只为对照组。每只兔单独放一只金属笼,统一喂颗粒饲料,保证充足水份。  相似文献   

4.
当今可卡因滥用越来越严重,有关孕妇吸嗜可卡因对胎儿、新生儿心脏影响的相关研究国内尚未见报告.为探讨孕妇吸毒、毒品可卡因对新生儿心脏的损害,我们设计了本动物实验,观察孕兔使用可卡因,对新生兔心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心脏电生理检查包括基础电生理、临床电生理(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略称CEPS)两个方面,后者是基础电生理和体表心电图(ECG)之间的桥梁。自1969年Scherlag等应用右心电极导管录得希氏束电位后,CEPS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心律失常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继1971年Brodsky报道了小儿的CEPS以后,有关文献众多,但国内文献瘳瘳无几。本文就小儿CEPS的基本方法、技术及其在小儿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心律平对小儿心功能影响的系统观察国内外尚少见报道。我们用心机械图测收缩、舒张时间间期(STI、DTI),对口服、静注心律平患儿的左室功能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和分组:选频发早搏患儿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3~13岁。临床无心功能不全、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通过检测白血病、实体瘤患儿心脏电生理活动变化,早期发现蒽环类药物(ANT)对血液/肿瘤病患儿心脏毒性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3年8月-2009年3月在本院接受ANT治疗、疗程全部结束并达完全缓解的白血病、实体肿瘤患儿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1~16(6±4)岁;发病年龄5个月~14岁[(4.0±4.5)岁].ANT疗程结束后随访时间为1~49(20.88±13.23)个月;ANT累积剂量为25~350(125.82±74.85) mg·m-2.分别检测患儿QTc间期及常规超声(2-DE),并与25例健康体检儿童(健康对照组)比较.患儿心率变异(HRV)与本院正常参考值比较.结果 患儿均无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常规2-DE指标无明显变化.QTc间期:65例患儿化疗前QTc均在正常范围,化疗后44例患儿QTc较化疗前延长,3例延长超过正常范围(>440 ms).化疗后QTc较化疗前及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延长.QTc延长与ANT剂量及随访时间无相关性.45例患儿与本院HRV正常参考值比较,24 h内全部正常窦性心动周期(N-N)的标准差、24 h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24 h内相邻N-N间期差值>50 ms个数占所有N-N间期个数的百分数等时域指标及极低频率、低频、高频等频域指标均明显下降(Pa<0.05).ANT化疗后随访时间最长者及联合接受长春新碱剂量最大者HRV受累更明显.结论 ANT累积剂量25~350(125.82±74.85) mg·m-2,随访1~49(20.88±13.23)个月的患儿发生恶性心脏事件风险不大,但患儿心室复极化及HRV已受影响,属危险人群,需长期监测;相比常规2-DE指标,QTc、HRV可更敏感地反映亚临床心脏毒性;ANT化疗及联合大剂量VCR可加重化疗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心脏电生理研究迅速、深入地发展,对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分型诊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为筛选及评价抗心律失常药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促进不少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的研制生产,使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得到改进和提高.本文着重介绍一  相似文献   

9.
经食道心房调搏对127例正常小儿心脏电生理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寒冷损伤对新生犬循环血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寒冷损伤对新生儿发病机理,采用新生犬作为动物模型,用吲哚花菁绿颜料稀释法测定冷伤时的血容量。结果:血浆容量由正常的74±14ml/kg下降到低温时的49±9ml/kg。复温后,血浆容量继续下降至39±17ml/kg(P<0.01)。低温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代谢性酸中毒及颈动脉血流降低等循环障碍的表现。提示:对寒冷损伤新生儿应予扩容纠酸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儿科临床应用的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在常规心电图外再加下列技术:(1) 记录心脏局部电位。例如希氏束电图、窦房结电图、心脏局部的标测等。(2) 心脏起搏术。利用电刺激使心脏起搏,以制造人工节律诱发或终止  相似文献   

13.
犬部分肝移植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犬部分肝移植的动物模型。方法杂交犬124只随机分两组:供体组62只和受体组62只;供体组又随机分为活体供肝组12只和尸体供肝组50只;活体供肝组行标准左半肝切取术。尸体供肝组行原位肝脏灌注后,切取肝脏,然后去除右叶、方叶和尾状叶,保留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于左叶待用。受体组行“H”型分流术和背驼式左半肝原位植入术。结果活体供肝组12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存活10例。供肝的热缺血时间几乎为零,冷缺血时间平均29.5min。尸体供肝组50例:供肝的冷缺血时间平均47.5min。受体组犬62例:受体犬手术时间平均5.6h,无肝期时间平均45min。术中死亡5例,其中创面出血3例,下腔静脉吻合口出血2例。术后存活57例。57例肝脏血管重建后即可有胆汁从肝管中渗出。结论犬是理想的部分肝移植动物模型,“H”型分流可有效维持受体无肝期血循环稳定,免除了门腔转流的操作。为临床开展亲体和小儿部分肝移植提供了技术训练和经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美金胺对新生大鼠重复用药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新生大鼠进行美金胺的重复用药毒理学实验,从病理学角度探讨重复大剂量应用美金胺对新生大鼠各主要脏器可能造成的毒性影响。方法选用7日龄SD新生大鼠80只,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连续14d分别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美金胺或注射用水,每组2/3大鼠于停药后即予断头处死,余1/3大鼠于停药恢复1周后断头处死,分别对各主要脏器进行镜下病理检查。结果连续用药14d后,高、中剂量组大鼠的脑、肝组织见部分细胞变性,。肾组织有灶性钙化。低剂量组各脏器无明显病理改变。停药恢复7d后,可见肝脏有灶性坏死,。肾脏有灶性钙化,余脏器病变恢复正常。结论连续大剂量应用美金胺不会引起新生大鼠脑、肝、。肾的不可逆病理改变,美金胺对新生大鼠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Sun SN  Gui YH  Jiang Q  Song HY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2):905-912
目的 构建叶酸缺乏斑马鱼模型,观察叶酸缺乏胚胎的心血管发育异常表型,探寻预防叶酸缺乏导致心脏发育异常的最佳补充叶酸时期,并初步探讨叶酸缺乏导致心脏发育异常的机制.方法 利用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MTX)以及使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表达阻抑两种方法 构建叶酸缺乏斑马鱼模型.并进行四氢叶酸挽救实验.在叶酸缺乏组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给予叶酸.观察并统计胚胎的心脏发育异常百分比、心脏发育异常表型、心率、心室收缩指数(VSF);利用荧光显微造影的方法 探查心脏流出道发育状况.采用原位杂交以及Real-time PCR的方法 检测各组胚胎vmhc、amhc、tbx5和npp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78.00±3.74)%的MTX处理组胚胎以及(68.00±6.32)%的dhfr表达阻抑组胚胎存在心脏发育异常,包括心脏形态异常、心率和VSF下降以及心脏流出道发育畸形.给予四氢叶酸可挽救叶酸缺乏组胚胎的异常表型.在受精后8~12 h给予叶酸后,MTX处理组(20.20%±3.77%)以及dhfr表达阻抑组(43.40%±4.51%)胚胎的心脏发育异常百分比降低最显著,心脏发育异常状况改善最明显.MTX处理组胚胎以及dhfr表达阻抑组胚胎的vmhc和amhc表达水平正常;tbx5及npp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给予外源性叶酸后,tbx5和nppa的表达在MTX处理组胚胎以及dhfr表达阻抑组胚胎中增强.结论 本实验构建的叶酸缺乏模型中存在四氢叶酸水平下降.在胚胎发育早期中段给予补充适量的叶酸可以最有效预防叶酸缺乏导致的心脏发育异常.叶酸缺乏对心室以及心房肌球蛋白的分化无干扰作用.叶酸缺乏导致胚胎心脏发育异常与tbx5和nppa的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新生小鼠轮状病毒全身扩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小鼠发生轮状病毒(RV)全身扩散后对RV易感器官及靶器官造成的损害.方法 收集RV流行高峰期腹泻患儿粪便,提取RV,经抗原ELISA检测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证实为RV长型,作为实验用病毒株.选用健康新生昆明小鼠.经灌胃与腹腔注射二种途径接种RV,第3天后处夕匕小鼠.地高辛标记引物探针,取各脏器标本进行PCR扩增后进行原位杂交,检测RV基因,光镜与电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小鼠比较.结果 腹腔注射组新牛小鼠受累的器官明显多于灌胃组,且组织病理改变也重于灌胃组.光镜下:RV灌胃组小肠绒毛、胃固有层、心肌细胞有病理改变;RV腹腔注射组小肠绒毛、胃固有层、心、肝、肾有病理改变.电镜下:RV腹腔注射组可见小肠绒毛、肝、毛细胆管、肾细胞器及细胞结构改变.肠绒毛变短,核膜结构破坏,细胞内出现大量吸收小泡,粗面内质网扩张;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凝集病变尤为明显,细胞核固缩、崩解,嵴膜模糊不清,粗面内质网扩张,肝细胞中存在大量脂滴,细胞之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显著;毛细胆管明显扩张,微绒毛脱落;肾近曲小管线粒体轻度肿胀.原位杂交:RV灌胃组小肠上皮细胞呈阳性;RV腹腔注射组肠、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呈阳性.原位PCR:RV灌胃组小肠绒毛、肠腺细胞、肾近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呈阳性;RV腹腔注射组肠、肾、肝、心脏、胰呈阳性.其余各组小鼠各组织器官均为阴性.结论 RV可向新生小鼠全身扩散.RV具有一定的泛嗜性,可造成多脏器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7.
褪黑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ng ZM  Feng X  Sun B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6):467-468
褪黑素(melatonin,MT)是松果体腺分泌的一种吲哚胺类激素,近年研究发现它的强大氧自由基清除作用对脑缺血损伤、癫癎发作、外周神经损伤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保护作用,但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作用还少见报道.2004年3月至12月我们进行了MT对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ypoxic ischemicbraindamage,HIBD)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甚至致残的常见原因。为探讨HIBD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实验利用新生大鼠HIBD模型 ,观察硫酸镁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 ,BDNF)表达的影响和对受损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材料和方法1 材料 :7日龄Wistar大鼠 45只 ,体重 (17 2± 2 3)g,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自制常压缺氧舱。BDNF试剂盒由美国SantaCruz公司生产。2 方法 :(1)参…  相似文献   

19.
提高缺铁动物对铁补充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鼠血红蛋白恢复试验及铁补充与整体铁存留直线回归分析研究了缺铁大鼠每3日或每日连续补铁的生物利用效率。首先,用无铁基础饲料复制大鼠的缺铁性贫血(IDA)模型,然后分别进行两周每间隔3日或每日连续补铁(8mg)试验。以0.8mg/日铁喂饲建立铁正常大鼠为对照。结果:铁正常对照,IDA每3日或每日补铁三组大鼠血红蛋白转换效率分别为9.21%,6.9%及2.8%,后两组相对生物利用率(RBA)为74.  相似文献   

20.
用大鼠血红蛋白恢复试验及铁补充与整体铁存留直线回归分析研究了缺铁大鼠每3日或每日连续补铁的生物利用效率。首先,用无铁基础饲料复制大鼠的缺铁性贫血(IDA)模型,然后分别进行两周每间隔3日或每日连续补铁(8mg)试验。以0.8mg/日铁喂饲建立铁正常大鼠为对照。结果:铁正常对照,IDA每3日或每日补铁三组大鼠血红蛋白转换效率分别为9.21%,6.9%及2.8%,后两组相对生物利用率(RBA)为74.9%及31.6%。铁补充与动物整体铁存留直线回归分析显示整体动物的RBA分别为42.8%及17.7%。两种铁补充效应的评价均表明,每3日间隔补铁的RBA为每日连续补铁的2.4倍,血液、骨骼等组织器官的铁生物利用为1.8~1.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