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肺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对70岁以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0年1 月至2006年1 月230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预后和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T 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 < 0.05)。 多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方式、T 分期、淋巴结清扫均是影响70岁以上Ⅰ期NSCLC 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5)。 肺楔形切除组5 年生存率42.2%(35/ 83),肺叶切除组5 年生存率50.3%(74/ 1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进一步分层分析T 1a 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的5 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 vs . 53.3% ,P > 0.05)。与肺叶切除组相比,肺楔形切除组手术时间短(P = 0.035)、术中失血少(P = 0.031)、术后住院时间短(P = 0.045)。 结论:肺叶切除+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仍是70岁以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T 1a 期患者行肺楔形切除可获得与肺叶切除相近的远期收益,同时肺组织损失较小,对肺功能差的高龄T 1a 期患者推荐行肺楔形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随访分析62例70岁以上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计算改良老年疾病累计评分表(MCIRS-G)评分,得到总分(TSC)、严重指数(SV)和合并症指数(CM)。应用单因素分析及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62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0.52个月,82.26%伴有合并症,TSC、CM、SV与年龄增长正相关(r依次为0.656、0.739、0.677,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分化程度、手术、TSC、CM、SV与预后相关(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ECOG评分、分化程度、手术、TSC、CM、SV是影响患者生存及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合并症、ECOG评分、手术是老年肺癌独立预后因子。MCIRS-G能有效评估合并症对老年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和简化合并症评分(SCS)两种方法评估合并症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693例65岁以上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情况,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状况、Karnofsky评分(KPS)、TNM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合并症情况(CCI、SCS)等因素;应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单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采用log-rank法检验比较生存期之间的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693例患者平均年龄70.4±4.0岁(65~86岁),确诊肺癌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4.0个月(0.2~84.0个月),5年生存率为3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状况、KPS、治疗方式、TNM分期、SCS与预后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治疗方式、SCS是影响患者生存及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TNM分期、治疗方式、合并症等多种因素影响老年NSCLC患者的预后生存。老年肺癌患者多伴有合并症,SCS方法也许更适用于评估合并症对NSCLC的影响。重视并控制合并症,有助于改善预后,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70岁以上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性别、体能状态、分期、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治疗方式等6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能状态、分期、治疗方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别、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期(P=0.013)和治疗方式(P=0.016)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不能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有关,积极的放化疗较支持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70岁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363例福建省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70岁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363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8.8个月,1年生存率为28.0%。ECOG评分、临床分期、肝转移、一线治疗疗效和靶向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05)。结论 ECOG评分>2分、Ⅳ期、有肝转移、一线治疗后进展和从未接受靶向治疗的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70岁以上老年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治疗方式、生存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178例70岁以上老年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情况,统计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生存率及影响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的因素。结果 全组178例患者,83.7%的患者合并至少一种伴随疾病。T1、T2期患者分别占46.1%、36.5%,多为浸润性导管癌,ER和(或)PR阳性的患者占81.6%。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PR状态、并发症情况、腋窝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是否接受化疗的独立因素;年龄是影响患者是否接受放疗的唯一独立因素。中位随访51月,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1.8%和80.5%,3年的总生存率为94%。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是否行手术治疗是影响老年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治疗不足,尤其是化疗不足会影响老年患者生存,但结果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浸润性乳腺癌以早期患者为主,预后较好,影响治疗的主要因素集中在肿瘤分期、分子分型及年龄并发症情况。多数患者死亡原因为非乳腺癌相关原因,手术治疗仍是提高患者生存的主要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7.
70岁以上老年肺癌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患者肺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肺癌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16例,心律失常8例,1年生存率为76.6%,3年生存率38.6%.结论: 生理年龄和心肺功能是影响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重要因素, 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着胸部低剂量螺旋CT在老年人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肺癌筛查项目中的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病灶小于2厘米的肺内微小结节或磨玻璃样病变被发现,而且双肺多发的肺内微小结节或磨玻璃样病变也日渐增多,其中有70%以上经过外科手术被证实为早期肺癌。早期肺癌标准的外科手术方式是以肺叶为基本单位的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标准的肺叶切除手术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后肺功能影响较大,以至于一些合并有COPD或低肺功能的老年肺癌患者不能够耐受肺叶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评估。结果咳嗽、咳痰是患者的主要首发症状(46.00%)。经单因素筛选与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80岁、体重减轻、接受最佳支持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与年龄过大、体重减轻及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探讨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3月至2009年9月的105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中无手术中死亡,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为30.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9%,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结论 70岁以上的老年肺癌仍应积极手术治疗,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和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对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