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引起。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 ,在孕妇中HBsAg的携带率为5 %~10 % ,妊娠并发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为 0 .0 2 5 %~ 1.6 %。HBV经母婴传播所引起的HBV感染约占我国婴幼儿感染的 1/ 3。人群中 4 0 %~ 5 0 %的慢性HBsAg携带者是母婴传播造成的[1] 。本文将我院 4年中妊娠并发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 136例临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36例乙肝带毒孕妇 (包括HBV无症状携带者 82例 ) ,年龄最小 2 1岁 ,年龄最大 36岁。1.2 方法 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与乙肝疫…  相似文献   

2.
化疗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 HBV)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较易发生肝功能的损害 ,甚至出现重症肝炎。现对我科 2 0 0 0年以来 ,感染了 HBV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3例均经病理组织证实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HBV( + ) [HBV( + )组 ]2 0例 ,男性1 1例 ,女性 9例 ,年龄 1 5~ 70岁 ,平均 5 1 .2岁。HBV( - ) [HBV( - )组 ]43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 6例 ,年龄1 2~ 69岁 ,平均 42 .6岁。2 0例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3.
重型病毒性肝炎代谢功能紊乱状况与营养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燕云 《右江医学》2004,32(6):590-592
肝功能衰竭在国外多由酒精或中毒引起 ,在我国则几乎都是由嗜肝肝炎病毒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都可发展为重型肝炎 (重肝 ) [1] 。重肝虽然只占全部病毒性肝炎的 0 .2 %~ 0 .5 % ,但由于其病死率高而早已引起广泛重视[2 ] 。急性重肝多由甲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Avirus ,HAV)和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Bvirus,HBV)引起 ,亚急性和慢性重肝 92 .8%是由HBV引起 ,HAV引起重肝较罕见[3~ 5]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或HBV/HCV重叠感染可使肝炎重症化[6] 。过去对重肝引起严重营养障碍并互为因果以及对重肝的营养治疗均…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一般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55%左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率约9%.长期以来,HBeAg阳性一直被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存在及复制的重要标志.有研究表明,即使血清中HBeAg阴性,也并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间我院住院分娩病例1 599例,分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及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分析两组GDM的发生率.结果: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GDM发病率较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高.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乙型肝...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及在大学期间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情况.方法:(1)对2002~2007年我校大学生HBV携带情况进行检测分析,了解我校大学生的HBsAg携带率;(2)针对毕业生的HBsAg阳性率和新生的HBaAg阳性率的差异作统计分析,找出原因,预防HBV在高校内的传播.结果:6年来新生HBsAg阳性率6年来共检测22677人,HBsAg阳性总人数582人平均阳性率2.57%.6年新人校大学生HBsAg阳性率并无明显变化;2002~2007年本科毕业生体检情况,6年来共检测21063人,HBsAg阳性总人数681人,平均阳性率3.25%;2003~2008年研究生2737人,平均阳性率5.96%.结论:毕业生阳性携带率和新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至研究生时携带率进一步增加.说明高校不同于小学和中学,学生的活动范围越增加,使得被HBV感染的几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7.
李瑞红 《广州医药》2004,35(1):48-49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感染率和阳性率都较高 ,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传播极其广泛 ,为了预防本病 ,2 0世纪 80年代未起 ,广州农垦系统防疫站在儿童及成人中大力推广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有效的阻断了乙肝病毒的传播 ,使儿童的 (HBV)感染率和阳性率明显降低 ,现将有关调查资料报告如下。1 对象及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广州农垦系统两所直属小学 (长征小学和红英小学 )在校小学生 15 2 3名 ,从学前班至 6年级 ,参加检查人数 14 93名 ,其中男 80 7名 ,女 6 86名5~ 12岁为儿童组。农垦系统广州所属单位在职职工和离休、退…  相似文献   

8.
<正>有效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达65%左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7.2%[1]。乙型肝炎是由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在生活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身体健康也会受到严重影响[2]。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有关该疾病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研究人员发现,对HBV感染的主要基因型与临床特点进行研究,能为乙型肝  相似文献   

9.
拉米夫定 (L amivudine,简称 3TC,商品名 :贺普丁 )是一种新型的核苷类似物 ,具有很强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HBV)复制的作用 ,近几年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2 ] 。 1999~2 0 0 1年我院应用常规疗法联合 3TC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 132例 ,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2 38例 CHB为我院 1999~ 2 0 0 1年门诊及住院患者 ,诊断依据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标准 [3]。治疗组 132例中男 10 5例 ,女 2 7例 ;年龄 15~ 6 9岁 ,平均 (40 .5± 11.8)岁 ;病程最长 6年 ,最短 1年 ,平均(2 .3…  相似文献   

10.
周艳荣 《医学争鸣》2008,29(4):337-337
0 引言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高发地区,HBV携带者有1.3亿左右,携带率为10%,总感染率为60%[1],它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常见的传染病.随着流行因素变迁,各地人群感染也有着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 (HBV)因其对人类的危害重大而受到重视 ,慢性乙肝 (CHB)患者肝脏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 ,有的甚至发展为肝硬变乃至肝癌 [1 ,2 ] 。笔者于 2 0 0 1年 2~ 9月期间 ,采用荧光定量 PCR(FQ - PCR)技术对 6 6例 CHB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的 HBV DNA含量进行检测 ,以探讨 HBV在 CHB患者血清及 PBMC的分布情况及意义。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我院临床确诊的住院及门诊 CHB患者共 6 6例 ,男性 38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31± 10岁 (19~ 6 7岁 )。所有CHB患者均 HBs Ag(+) ,而甲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  相似文献   

12.
<正>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在全球广泛流行的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呈世界性分布,全球人口的1/3(近20亿)曾感染HBV,大约3.5亿人为HBV慢性感染;每年新增5 000万感染者,死亡约100万人。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HBV携带率平均为9.75%,无症状慢性HBV携带者约1.2亿,占全球携带者的1/3[1]。HBV  相似文献   

13.
魏莱  淦勤 《九江医学》2008,23(1):33-34
我国属于乙型肝炎病毒高发区,乙型肝炎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社会公众性问题,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作为乙型肝炎病毒诊断的常规项目已不能满足临床,HBV-DNA、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前S1(Pre-S1)抗原作为HBV在人体内感染和复制的证据[1]。乙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4.
刘楚华  陈小苹  郭良业 《广东医学》2004,25(10):1211-1212
目的 了解离退休人员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的感染现状 ,以利于做好离退休人员传染病的预防保健工作。方法 对 5 95 0例离退休人员血清进行检测 ,分老年组和中年组。采用ELISA法检测HBV和HCV标志物。HBsAg和抗HCV阳性者再进一步用PCR法检测HBV -DNA和HCV -RNA。结果 5 95 0例离退休人员中 ,检出HBsAg HBeAg 抗 -HBc阳性 2 13例 ,占 3 5 8% ,HBsAg 抗HBe 抗HBc阳性 6 35例 ,占 10 6 7%。在抗 -HCV检测中 34例阳性 ,占 0 5 7% ,其中有 1例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中年组与老年组HB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离退休人员中乙型肝炎携带率为 14 2 5 % ,中年组高于老年组 ,提示中老年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15.
严春生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475-476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乙肝病毒携带者在1亿人以上[1],人群HBsAg阳性率达8.83%[2],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极其广泛,加之乙型肝炎病人有慢性化倾向并与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而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因乙肝病毒携带所引起的如影响就业等一系列现象。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了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e Ag与病毒含量及 BCP变异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PCR)和酶标法 (EL ISA) ,检测 2 0 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 (HBVM) ;其中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采用 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 EL ISA检测显示技术 ,检测 BCP区核苷酸 (nt) 176 2碱基 A→ T和 176 4碱基 G→ A联合突变。结果 :HBe Ag阳性组与 HBe Ag阴性组血清 HBV DNA含量分别为 10 7.4 0 70± 2 .3830和 10 5.0 797± 3.5389拷贝 /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在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中检出 BCP区 T176 2 A176 4突变 2 4例(32 .4 % ) ,BCP变异在 HBe Ag阴性病例的发生率为 4 2 .9% (18/4 2 ) ,显著高于 HBe Ag阳性病例 18.7% (6 /32 ) (P <0 .0 5 )。结论 :HBe Ag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体内复制的指标 ;但 HBe Ag阴性不能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停止 ,定量 HBV DNA可以真实反映 HBV感染、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我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达60%,仅慢性HBV携带者占人口10%,是我国HBV传播重要的传染源[1].笔者所在医院承担着孕产妇的住院分娩工作,慢性HBV携带孕产妇分娩操作无疑加大了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产房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防护体系,加强对HBV携带孕产妇产房管理和监测,落实各项隔离措施,防范致病因子传播.  相似文献   

18.
黄明春 《广西医学》2008,30(12):1926-1927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全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1.2亿人长期携带HBV,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1].据统计,我国每年约200万新生儿因母婴传播而在出生时携带HBV[2],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因此探讨HBV母婴传播规律对预防和阻断HBV感染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对141例HBsAg阳性的住院产妇的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的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纳入2001年1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的RA患者,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吸烟、RA疾病活动、功能及放射学评估指标、HBV筛查及肝功能指标等。依HBV感染情况, 将患者分为慢性HBV感染、既往HBV感染和无HBV感染组, 分析各组感染分布情况和RA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共纳入1 941例RA患者, 其中1 461例(75.3%)完成HBV筛查, 其中男335例(22.9%), 女1 126例(77.1%), 年龄为(55.4±13.1)岁。148例(10.1%)RA患者合并慢性HBV感染, 其中男性合并慢性HBV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女性[14.6%(49/335)比8.8%(99/1 126), P<0.001], 尤其是在1970至1979年[20.0%(7/35)比8.5%(17/201), P=0.037]和1980至1989年[31.8%(7/22)比10.5%(14/133), P=0.007]出生的RA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大学生HBsAg的携带率,以及大学生在校期间HBsAg携带状况的动态变化,为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某高校2000级大学生进行2次体检,即新生入校体检和毕业生体检,抽取静脉血,ELISA法检测HBsAg,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6 244人,新生HBsAg携带率为5.7%,新生HBsAg携带率在性别、专业和地区无显著性差异;毕业生总的HBsAg携带率为13.8%,医学专业的毕业生HBsAg携带率显著低于非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男性毕业生显著高于女性.HBsAg阴转率为7.3%.结论:大学生在校期间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大学生是乙型肝炎病毒预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