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PSA4~10μg/L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4—10μg/L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血清PSA为4-10μg/L的患者共210例,均经会阴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210例患者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55例(26.2%),临床分期为T1期26例、T2期29例,均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病理检查发现前列腺癌均局限于前列腺内。结论对于血清PSA为4—10μg/L的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有利于前列腺早期癌的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术中冰冻切片确诊前列腺癌后即刻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2022年3月至7月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而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 纳入标准:年龄≤80岁,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于穿刺活检前行前列腺MRI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SMA PET/CT)检查, 并且MRI和PSMA PET-CT均怀疑前列腺癌, 临床分期为T2-3aN0M0;同意在穿刺确诊前列腺癌后接受RP。入组患者均接受前列腺靶向穿刺(1~2针), 穿刺组织送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对术中冰冻病理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 即刻行RP。对未诊断前列腺癌的患者, 则继续行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系统穿刺活检, 标本送常规病理检查。对患者的基线数据、手术情况、病理结果及随访信息作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7例患者, 年龄66.7(54~77)岁, PSA 12.668(4.359~22.195)μg/L。PI-RADS评分4分4例, 5分3例, 主要病灶最大径线为1.3(0.5~2.2)cm。PSMA PET/CT评分4分1例, 5分6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临床分期方法预测病理分期对选择治疗、判断疗效和评估预后的意义。 方法 对 34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前根据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穿刺后Gleason评分、阳性穿刺针数百分率、直肠指诊和MRI检查进行临床分期 ,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 ,评价其诊断性实验结果。 结果  34例术后病理诊断B期 2 0例 (5 8 8% ) ,C期 12例(35 3% ) ,D期 2例 (5 9% )。其中血清PSA、Gleason评分、阳性穿刺百分率、直肠指诊和MRI分期对术后病理分期的诊断一致性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每种临床分期对病理分期的诊断一致性偏低或偏高 ,其敏感性高于 90 0 % ,其中MRI的特异性为 71 4 % ,对前列腺内肿瘤 (B期 )的预测为80 9% ;血清PSA、阳性穿刺百分率和MRI对浸润前列腺包膜及包膜外肿瘤 (C期 )的预测为 90 9%。阳性穿刺百分率的准确性为 82 4 %。 结论 血清PSA、Gleason评分、穿刺阳性针数百分率、直肠指诊和MRI可初步预测前列腺癌的病理分期 ,综合多种临床分期方法能较准确预测前列腺癌的病理分期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f PSA)及游离 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t PSA)比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 1 30例前列腺癌 (PCa)、76例前列腺增生 (BPH)以及 4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 f PSA、t PSA,并计算 f PSA/ t PSA比值 ,评价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 f PSA/ t PSA比值为 0 .1 5为评判上限时 ,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 (P<0 .0 1 ) ,认为 f PSA及 f PSA/t PSA比值可有效区分 PCa和 BPH(P<0 .0 0 5) ,其诊断敏感性为 91 .6% ,特异性为 88.1 % ,准确性为 87.8% ;尤其是当 PSA值界定在 4~ 1 0μg/ L灰区范围内效果更明显优于常规的 t PSA和 f PSA单独测定结果。结论  f PSA和 f PSA/ t PSA比值的应用 ,使血清 PSA测定更具临床意义 ,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检测在前列腺癌(PCa)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238例PCa患者,根据ECT、X线、CT及MRI结果诊断骨转移组112例、非骨转移组126例;分析血清PSA、PSAD水平与PCa骨转移的关系。结果以血清PSA>20 ng/m L为骨转移诊断标准,两组骨转移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诊断骨转移敏感度性76.79%,特异性为82.54%。以血清PSAD>0.40 ng/(m L·cm3)为骨转移诊断标准,两组骨转移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诊断骨转移敏感性82.14%,特异性为75.40%。以血清PSA>20 ng/m L联合PSAD>0.40 ng/(m L·cm3)为临界值诊断骨转移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14%和84.13%。应用ROC曲线确定诊断PCa骨转移的临界值,血清PSA为20 ng/m L,PSAD为0.40 ng/(m L·cm3)。结论血清PSA、PSAD均为判断PCa患者有无骨转移的可靠指标,PSA+PSAD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PCa骨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探讨老年人前列腺外腺低回声结节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对420例疑患前列腺癌患者行TRus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0.7~32.9μg/L,平均9.4μg/L。结果420例穿刺病理检查,253例(60.2%)为前列腺良性病变,167例(39.8%)为前列腺癌;经TRUS检查,194例(46.2%)发现前列腺外腺存在低回声结节的患者中,20例(10.3%)经病理诊断为BPH,其中声像图显示17例外腺结节呈卵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结论TRUS显示的前列腺外腺低回声结节有良性增生的可能性,但须与前列腺癌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相关临床参数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切缘阳性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28例经病理证实并实施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通过回顾性研究了解病理分期、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穿刺后Gleason评分、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对手术切缘阳性的影响。结果128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7.19%(22/128)。病理分期与手术切缘阳性战正相关(r=0.352,P=0.001),且对手术切缘阳性有统计学意义(χ^2=18.732,P=0.001)。对于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前血清PSA〈10ng/mL组与血清PSA≥10ng/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0,P=0.008);穿刺后Gleason评分〈7分组与Gleason评分≥7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6,P=0.500);对比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33.3%组与〉33.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3,P=0.024)。结论穿刺后Gleason评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切缘阳性无影响,而病理分期、血清PSA、穿刺阳性百分率对手术切缘阳性有意义,同时手术者经验和手术技能对手术切缘阳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10.0 μg/L者行经会阴饱和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1例血清PSA< 10.0 μg/L者施行前列腺穿刺的临床资料,其中经直肠穿刺37例(A组)、经会阴12针穿刺46例(B组)、经会阴24针(饱和)穿刺48例(C组),比较其活检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活检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均<0.05),A组肉眼血尿、发热、血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均<0.05).结论 对血清PSA< 10.0 μg/L者,经会阴饱和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高,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在前列腺增生 (BPH)与前列腺癌 (PCa)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 BPH组 62例与 PCa组2 9例患者血清 FPSA、TPSA及 F/T值 ,并根据 TPSA不同区段对两组患者的 FPSA、TPSA及 F/T值进行比较。结果 在诊断灰区两组 TPSA差别不显著 ,而 F/T值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 ;在 TPSA<4.0μg/L区段 ,两组 TPSA及 F/T值差别均不显著 ;在 TPSA>1 0 .0μg/L区段 ,TPSA和 F/T值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结论 血清 PSA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在诊断灰区 F/T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群中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随年龄分布的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北京医院体检中心常规体检资料,将进行PSA检查的男性按照年龄分组,分析不同年龄组中PSA的数值及分布状况.结果 11 557例男性入组,中位PSA值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分别为40~49岁0.79μg/L,50~59岁0.85 μg/L,60~69岁1.20μg/L,70~79岁1.44 μg/L,80岁以上1.52μg/L.各组中PSA 4μg/L以上比例分别为1.3%、2.6%、8.8%、15.4%和14.4%.结论 北京市中老年人群中年龄与PSA水平呈正相关,PSA异常比例从60岁开始显著增加,人群中可能存在许多潜在的未被发现的前列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磁共振实时引导穿刺(MRI-BX)与认知融合穿刺(COG-BX)靶向活检术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μg/L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医院195例PSA<20μg/L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MRI-BX组80例,COG-BX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PSA、前列腺体积、PSA密度(PSAD)、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等临床资料,分析穿刺结果中前列腺癌及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MRI-BX组与COG-BX组患者比较,年龄、PSA、前列腺体积、PSAD、PI-RA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RI-BX组和COG-BX组前列腺癌总体检出率分别为53.8%(43/80)和50.4%(58/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9);其中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分别占58.1%(25/43)和82.8%(4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在PSA<10μg/L的患者中,MRI-BX组和COG-BX组前列腺癌总体检出率分别为45.2%(28/62)和48.0%(36/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0);其中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占50.0%(14/28)和91.7%(3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PSA<20μg/L且MRI提示可疑病灶(PI-RADS3分)的患者中,MRI-BX和COG-BX对前列腺癌的总体检出率无差异,但COG-BX对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更高,特别是PSA<10μg/L患者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骨形成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与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意义. 方法 通过测定57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年龄61~90岁)PSA、TRACP5b、ALP、ICTP血清浓度,分成骨转移(27例)与非骨转移(30例)两组,以转移灶在5个及以上者划分为进展性(18例)和局限性骨转移(39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评估各标志物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结果 PSA、TRACP5b、ALP、ICTP血清浓度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组均高于非骨转移组(P<0.05);与局限性骨转移组比较,PSA、TRACP5b、ALP、ICTP、Gleason评分在进展性骨转移组中均有明显升高(P<0.05);PSA、TRACP5b、ALP、ICTP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6、0.657、0.762、0.743,最高诊断价值的是PSA,ALP、ICTP与之相当,TRACP5b次之,其敏感性分别为66.7%、59.3%、37.0%、59.3%,特异性则为90.0%、96.7%、80.0%、76.7%;PSA、ALP、ICTP与Gleason评分是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独立性因素,总符合率为84.2%. 结论 PSA、TRACP5b、ALP、ICTP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相当,联合检测并动态观察可能有利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患者59岁。于2011年8月4日查体发现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0.4 ng/mL。前列腺MRI检查考虑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考虑前列腺左侧腺癌(Gleason评分为3+3分)、右侧前列腺组织增生。骨扫描未见异常。直肠指检发现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白介素(IL)-23对不同治疗阶段前列腺癌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北京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共124例,根据欧洲泌尿外科前列腺癌指南TNM分期标准对确诊患者进行分期,并分别检测转移性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mCRPC)组、转移性去势敏感型前列腺癌(mCSPC)组、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患者的血清IL-23水平,并对mCSPC患者根据病情是否稳定分组,两组患者血清IL-23水平进行亚组分析,各组患者IL-23水平均结合患者的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CRPC组患者血清IL-23中位数为79.73(45.61,95.63)μg/L,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中位数30.88(15.01,44.94)μg/L(Z=22.66,P=0.000)及mCSPC组46.10(35.27,80.92)μg/L(Z=11.46,P=0.001);mCSPC组较良性前列腺增生组血清IL-23水平明显升高(Z=7.17,P=0.00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mCRPC病情不稳定组患者血清IL-23中位值110.25(88.47,159.09)μg/L,明显高于mCRPC病情稳定组患者血清IL-23中位值46.52(44.97,80.33)μg/L(Z=33.99,P=0.000)。mCRPC病情稳定组血清IL-23水平46.52(44.97,80.33)μg/L,与mCSPC组患者46.10(35.27,80.92)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P=0.554)。结论血清IL-23可作为预示mCSPC治疗效果及预警肿瘤转移的一个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氩氦刀低温冷冻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ENDOCARE公司制造的CRYDCARE低温手术系统进行手术。26例前列腺癌患者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经直肠超声或腹部超声术中定位监测,实施前列腺超低温治疗。分别于冷冻治疗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在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穿刺病理结果显示,肿瘤阴性19例,阳性7例。治疗后排尿梗阻症状均有好转,血尿减轻或消失。26例随访3~24个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明显降低,骨转移灶部分消失或缩小,骨痛缓解。其中20例恢复自行排尿。术后3~24个月患者PSA均<4ng/ml。结论 氩氦刀低温冷冻术后配合使用雄激素阻断药物,治疗前列腺癌效果良好,具有住院时间短、不失血、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PSA密度(PSAD)在诊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前列腺肥大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其中确诊为前列腺肥大93例为增生组,前列腺癌27例为癌症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PSA检测,计算前列腺体积,并计算出PSAD.结果 增生组和癌症组患者的平均血清PSA浓度和平均PASD数据存在差异(P<0.05).虽然PSA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阳性预期率和总效率都明显不如PSAD好(P<0.05).结论 患者血清PSA在4~30 ng/ml范围时,PSA的诊断数据特异性以及阳性预期率较低,可以结合PSAD进行诊断,从而提高确诊为前列腺癌的准确率,可以避免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实施不必要的穿刺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肌氨酸水平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的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的PCa患者16例,年龄65±89(68.4±10.2)岁。采集PCa患者的血标本和尿标本,然后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其血、尿肌氨酸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并根据其Gleason评分及是否骨转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a伴有骨转移患者(n=9)与无转移患者(n=7)血清总前列腺持异抗原(TPSA)水平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3.95±169.68)w(35.53±35.77)pg/L,P〈O.05],而游离前列腺持异抗原(fPSA)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41±11.84)VS(3.92±4.15)μg/L]。PCa伴有骨转移患者的尿液中肌氨酸含量明显高于不伴发骨转移患者[(1277.67±432.78)VS(494.71±211.35)μg/L,P=O.018]。按照Pca病理结果分级,血肌氨酸水平在各个Gleason评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尿肌氨酸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且Gleason评分越高,尿液中肌氨酸含量也越高。PCa患者的尿肌氨酸水平与Gleason评分及是否骨转移具有相关性,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肌氨酸有可能成为用于诊断PCa的肿瘤标志物,并具有一定的判断病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地观察及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及超声引导下穿刺对前列腺肿大病变患者超声图像特征及前列腺癌(PCa)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临床分期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应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拟诊为PCa患者进行检查,然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方法为系统6点加可疑结节处穿刺法;与血清PSA及病理结果对照;并将前列腺癌血清PSA、穿刺活检阳性百分数(PPBCs)、Gleason评分与临床分期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经病理证实413例中PCa 149例,前列腺增生171例,增生并炎症44例,增生并上皮内瘤(PIN)、非典型增生(AAH)共49例。前列腺癌与临床(Whitmore-Jewett法)A、B、C、D分期对照有一定的临床分期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不同PCa临床分期的TRUS声像图特点:血清PSA、PPBCs及Gleason评分三者分别与PCa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前列腺内部结构,前列腺病变尤其是前列腺癌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结合PSA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病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采用保留性功能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5例前列腺癌,均治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年龄55~62岁,术前均经CT及前列腺穿刺活检诊为前列腺癌。均施行保留性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其中3例保留双侧血管神经束,2例因肿瘤侵犯一侧血管神经束而仅保留单侧,术后均治愈。术后病理诊断为腺癌4例,移行细胞癌1例。B_1期1例,B_2期4例。手术方法:手术切口同经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先于盆内筋膜表面向下分离到筋膜向内返折处,在此处切开;再钝性分离扩大切口,分别切断左右侧耻骨前列腺韧带,使前列腺侧表面充分暴露。然后…  相似文献   

20.
89SrCl2对老年人前列腺癌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89SrCl2 对老年人前列腺癌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2 9例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伴骨痛患者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89SrCl2 ,每次 1 4 8~ 2 2 2MBq kg ,重复使用在首次用药后 3~ 6个月 ,治疗 2个疗程 ,观察其疗效。 结果 治疗后骨痛减轻或消失 2 4例 ,总有效率为82 8% ;骨痛缓解可维持 3~ 6个月。治疗后 3个月做骨显像有 16例 (5 5 2 % )骨转移灶代谢减低 ,对治疗前、后骨显像感兴趣区 (ROI)比值 (治疗前为 5 4 0± 3 2 3,治疗后为 3 0 6± 1 79)进行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前 17例 (5 8 6 % )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2 0 μg L ,治疗后 3个月复查仅有 4例 (13 8% )≥ 2 0 μg L ,PSA在异常范围的患者所占百分率明显下降。治疗后有 6例(2 0 7% )出现Ⅰ~Ⅱ度血液学毒性反应 ,但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结论 89SrCl2 对缓解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癌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副作用小 ,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