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7.
8.
9.
10.
11.
13.
16.
徐晓东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3):6-7
归纳了养阴益胃、平肝和胃、温胃散饮,泻热和胃,通腑和胃、祛瘀和胃等胃病治疗六法,认为胃病治法虽众多,终不离“通降”两字,胃以通降为和。 相似文献
18.
王一庆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9,16(3):19-20
对74例老年胃病患者与186例中青年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分析,显示老年组病例在临床症状上多比较轻,中医辨证以虚证为主,而中青年组患者则在临床症状上表现较重,中医辨证以实证居多,而在胃镜下则可见老年组患者的病变较中青年组为重,揭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反应力及免疫力均下降,人体对有害物质的清除以及组织自身修复的能力均下降,患病后易致迁延不愈,发生恶变的机率也增高,因此对于慢性胃病要早期诊 相似文献
19.
胃病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致病原因较多,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许多难治性胃病,均与情志变化有关,治疗从调理情志入手,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l调心以治胃本法主要适应于胃病表现较轻,而全身反应较重的患者。胃院部稍有胀满疼痛,恶心欲吐,口干口苦,食欲时好时坏。而全身表现为心慌心悸,失眠健忘,手足心发热,有时患者突发晕厥等。胃镜检查,大多诊断为浅表性胃炎。究其原因,多有长期情志刺激,久而伤津耗血,而致心肺阴虚,虚热内扰,心神不宁,百脉松懈,胃腑不安。治疗用百合地黄场和枣仁、获苦、益智仁、远志、珍珠母等清心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