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克的新生儿,表明其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因为从实践中看,在低出生体重儿中,属于早产者占1/3,其余2/3则为孕周大于37周的足月儿。低出生体重儿  相似文献   

2.
周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61-162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体重儿护理措施。方法:针对9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取保暖、合理喂养、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及减少并发症等护理。结果:93例治愈出院,占96.9%;3例转院治疗,占3.1%。结论: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早产低体重婴儿(以下简称"早低儿")是指孕期未到 37周、出生体重低于 2500g、身长不足 45cm、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的婴儿.早低儿生活能力低下,适应性与抵抗力差,护理难度大,死亡率较高.只有给予科学精心的护理,才能提高早低儿的存活率.现将我院 2004年 1~ 12月收住的 36例早低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1499g)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与体重增长的情况。方法:正常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PICC置管50例,对照组为静脉留置针置管50例,根据患儿日龄、体重,每天从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液,在共同输静脉营养液期间,2组患儿平均每天体重增长的差异。结果:PICC置管的患儿平均每天体重增长比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快。结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不影响喂养、鸟巢式护理、抚触,又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不良刺激,促进体重的增长,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围产期相关因素,并制定干预措施,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分娩的450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产前保健情况、分娩结局及高危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本资料组中新生儿的低出生体重率为16.3%,其中早产儿占低出生体重的75.6%,足月儿占低出生体重的24.4%,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围产期相关因素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早产,多胎及双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结论提高围产期工作质量,加强三级预防保健,筛查高危妊娠,完善高危管理,减少低体重儿的发生,避免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讨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不同的科学而合理的喂养方法,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实行经口喂养法和鼻饲管喂养法的喂养。合理喂养可防止低血糖及胆红素血症,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早产低体重儿的存活率。通过科学而合理的喂养方法,锻炼了患儿的吸吮能力,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成熟,提高了早产低体重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的延续护理中,对促进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收的72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样本,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个案管理护理。评价两组患儿身体及智能发育情况。结果 于各阶段评价两组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格发育状态,出生时各项体格指标差异较小,出生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新生儿各项指标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身高、体重及头围等各项指标参数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NBNA各维度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出生后6个月、12个月评价两组低出生体重儿的智能发育情况,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于其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工作中,开展个案管理模式的价值显著,该护理模式在促进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护理流程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0例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质量儿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及腹部抚触等综合护理干预,并把这4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流程重组形成护理循环贯穿在早产儿的喂养护理中;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护理。2组均用同一种配方奶喂养,每日记录患儿喂养相关情况(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结果干预组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护理流程重组能促进早产低体质量儿胃肠道功能的成熟,缩短鼻胃管留置时间及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加快其生长发育水平,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饶炳秀  修光泽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430-1430
凡出生1h内体重低于2500g、胎龄〉28周而〈37周或胎龄在38~40周而体重〈2500g的活产婴儿,统称为低出生体重儿。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的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适应性与抵抗力差,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吸吮力弱,吞咽功能不协调,不完善,胃内容量小,贲门括约肌松弛,易发生喂养困难、溢奶、呛奶。因此,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及对其进行合理恰当的护理,对于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生长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三种体位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仰卧位,观察组予以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交替变换,每8小时为一个循环周期,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生命体征、对外界刺激反应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差异性(P 0.05);干预组入眠时间、睡眠时间、体重增长、身长增长、头围增长、喂养耐受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 0.05)。结论: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三种体位干预,对患儿的生命体征、生长发育、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等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还可以减少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早产极低体重儿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转院治疗或就地住院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16例就地救治接受无陪护护理,研究两组患儿的成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等。结果:对照组成活率为28.6%,明显低于研究组的50%;转院者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结论:在基层专科医院实施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无陪护护理,可产生良好的临床效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方法的影响效果。方法:将遵医嘱予280例早产低体重儿分为两组,对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体重增长量高于同期对照组,其他项目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在一定程序上解决早产低体重儿喂养困难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早产极低体重儿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转院治疗或就地住院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16例就地救治接受无陪护护理,研究两组患儿的成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等.结果:对照组成活率为28.6%,明显低于研究组的50%;转院者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结论:在基层专科医院实施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无陪护护理,可产生良好的临床效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方法的影效果.方法:将遵医嘱予280例早产低体重儿分为两组,对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体重增长量高于同期对照驵,其他项目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在一定程序上解决早产低体重儿喂养困难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方法的影效果.方法:将遵医嘱予280例早产低体重儿分为两组,对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体重增长量高于同期对照驵,其他项目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在一定程序上解决早产低体重儿喂养困难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52例低出生体重儿不同原因引起的缺氧应用机械通气,进行气道管理临床护理分析。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儿在机械通气下由于气道的开放,更易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胸及颅内出血的发生除了与呼吸机参数设定有关外,与气道护理亦有一定关系。气道管理中应加强气道湿化,勤翻身叩背,保持气道通畅要注意吸痰,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以及吸痰的方法。良好的气道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1例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护理的总结,认为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防止窒息的发生,控制感染,合理喂养,控制原发病,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提高免疫力,可减少NEC的发生、提高NEC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52例低出生体重儿不同原因引起的缺氧应用机械通气,进行气道管理临床护理分析。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儿在机械通气下由于气道的开放,更易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胸及颅内出血的发生除了与呼吸机参数设定有关外,与气道护理亦有一定关系。气道管理中应加强气道湿化,勤翻身叩背,保持气道通畅要注意吸痰,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以及吸痰的方法。良好的气道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低体重儿的保健效果。方法从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早产低体重儿中抽取120例展开研究,甲、乙、丙3组,每组40例;甲组行母乳强化喂养、乙组单纯以母乳喂养、丙组行人工喂养,对比3组的效果,结果甲组低体重儿行母乳强化喂养后的临床保健效果均明显优于乙组与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低体重儿采取母乳强化喂养NEC发生率低,且能够显著提升其生长发育效果,全面提高患儿的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是脑瘫的高发因素,其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正常新生儿。为了解本地区的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其发生率,对常州市武进区2005.2009年发生的1147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