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前交叉韧带力学特性对膝关节有限元模拟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基于医学图像数据重建包含主要解剖结构在内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韧带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用同一种韧带本构方程对3种不同前交叉韧带应力应变力学实验曲线进行参数拟合,对比不同的前交叉韧带力学参数对膝关节运动学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前交叉韧带力学特性会得到不同的膝关节位移结果,前交叉韧带内的应力及应变大小有很大变化,但分布的趋势基本相同。结论选取不同前交叉韧带力学特性曲线会影响膝关节有限元分析的仿真结果,今后在关节组织力学性能的设置、模型的构建及验证中要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背景:对膝关节及膝关节韧带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是防止膝关节损伤和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基础。 目的:总结膝关节损伤重建术中修复材料的应用进展及其修复后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 方法:以“膝关节、韧带、半月板、生物材料、生物力学”为中文关键词,以“ tissue enginneering,articular cartilage,scaffold material,biomechanics” 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重点对修复后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了讨论。 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研究证明膝关节后外侧结构在限制膝关节内翻,胫骨外旋、前移、后移有着重要作用。膝关节内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对股骨内髁生物力学特性均有不良影响,膝关节每条韧带又与其他韧带和组织协同完成某些方面的功能达到力学平衡,其中一条韧带断裂,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各条韧带的应力分布将发生改变。膝关节的损伤类型与部位各有不同,修复与重建的材料与重建手段也各有不同,最终其生物力学表现特征各有不同。修复材料生物力学性能研究对于移植后膝关节生物塑形、愈合过程以及功能恢复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扩髓髓内钉联合交叉韧带重建治疗膝关节不稳型(合并交叉韧带损伤)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10例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病例的临床研究,探讨分析膝关节稳定性对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采用“原内固定取出+扩髓髓内钉重新固定股骨干+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方法,治疗膝关节不稳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 结果 1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股骨干骨折愈合率100%,Tohner-Wrnch标准评定优,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优良率100% 。 结论 膝关节不稳是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必须考虑是否合并膝关节不稳;“原内固定取出+扩髓髓内钉重新固定股骨干+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治疗方法对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制动对髌韧带力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膝关节制动对髌韧带力学特性和影响。我们将兔膝关节伸直位制动6周。然后对制动前后髌韧带的本构方程、极限强度、弹性模量、极限载荷等力学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与制动组间髌韧带的应力-应变关系理论曲线有明显不同,其材料常数亦有显著差异;制动组髌韧带的极限强度张弹性模校正常组均有明显下降,其极限载荷下降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膝关节制动使得髌韧带所受应力下降,为适应这种改变,组织将进行重塑,从而导致其  相似文献   

5.
背景:以往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手段是移植重建,最常用的移植材料为自体的骨髌腱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但由于此类移植物存在取材区并发症及韧带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近年来人工韧带的研究受到重视。 目的:认识膝关节交叉韧带的结构及血供特点,以及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后人工韧带重建治疗机制与临床应用特点。 方法:①分析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组织结构,功能学特点以及血供差异。②分析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类型及生物力学机制。③分析修复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材料学分类及特点。④分析人工韧带修复后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 结果与结论:修复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时,应首先考虑到前、后交叉韧带的功能及血供情况,选择合适的重建物,使重建时过程简化,操作简单,重建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较好,达到修复后的解剖与功能的双重建。  相似文献   

6.
任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21):3934-3936
目的:分析不同生物材料对膝关节运动损伤后交叉韧带重建的优势和缺陷,为膝关节运动损伤后交叉韧带重建与生物材料的选择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与人工合成膝关节韧带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87-01/2010-09。检索关键词:膝交叉韧带,运动,韧带修复,韧带重建,人工合成材料。纳入选取针对性强,相关度高的文献。排除较陈旧的文献及重复性研究。对16条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膝关节交叉韧带的重建修复材料主要有包括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三种材料在临床应用中都存在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及适用范围。 结论:膝关节运动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的重建在材料选择方面,应该从个体化的、不同年龄、不同受伤机制、不同术后要求方面进行最佳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最重要的稳定结构,交叉韧带断裂产生的稳定与功能丧失可导致膝关节运动学上的不稳定,从而导致关节退变或半月板及软骨的继发性损伤。正如坎贝尔所说“交叉韧带断裂之时就是膝关节功能退变之日”。为了恢复膝关节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常常需要关节镜下手术重建交叉韧带,而重建手术中固定韧带是否牢固以及腱骨界面能否顺利愈合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了新鲜成人尸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的粘弹性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依据。方法 对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进行应力松弛,蠕变实验。结果 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蠕变函数,以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了回归系数和拟合曲线。结论 内侧副韧带7200s应力松弛、蠕变量小于前交叉韧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之一。随着膝关节外科学的发展,对膝关节韧带的研究逐渐深入,关于膝内侧副韧带的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各种量化标准也逐渐完善,这是未来对膝内侧副韧带研究的发展趋势。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功能解剖研究包括维持膝关节的稳定和限制胫骨外旋,韧带各纤维束在膝关节不同的屈曲、旋转角度和不同的步态周期下应力变化等方面;生物力学研究包括结构属性、线性硬度、粘弹性、对力学刺激的反应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等内容。该文对近年来膝内侧副韧带的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特性的相关量化标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与后交叉韧带粘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研究了10具新鲜成人尸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的拉伸力学性质和粘弹性力学性质,对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进行单向拉伸实验,得出了破坏载荷,强度极限、最大应变、伸长比、弹性模量.对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进行应力松弛,蠕变实验,得出了应力松弛、蠕变实验数据和曲线.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蠕变函数,以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了回归系数,很好的拟合了实验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前交叉韧带的拉伸强度极限、最大应变等大于后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7200s应力松弛、蠕变量小于前交叉韧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ARS人工韧带同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两例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的男性患者,分别为38岁和58岁,均在关节镜下Ⅰ期接受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结果两例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4个月,术后6周和8周内恢复正常行走,前后抽屉试验,内外翻应力试验,屈伸活动范围在120°以上,没有明显并发症。术后Lysholm评分分别为87分和85分。结论LARS人工韧带是目前关节外科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在Ⅰ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时具有手术操作容易,创伤小,短期效果理想、不影响以后翻修等优点,缺点是费用昂贵,其长期效果还需要更多病例和更长时间的随诊来证实。  相似文献   

12.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内含有的生长因子能够促进骨-腱愈合,从而减少了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隧道扩大的发生;不同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对骨隧道的扩大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目前尚不清楚何种浓度更佳。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隧道扩大的影响。 方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参照Martinek等的方法进行兔的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在一侧肢体的肌腱移植物给予10 mg富血小板血浆凝胶预处理作为观察组,对侧肢体移植物给予5 mg富血小板血浆凝胶预处理为对照组。处理后12周进行影像学观察以及测量骨隧道的宽度,计算隧道扩大率。 结果与结论: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8周、12周的时间点上,10 mg富血小板血浆组隧道扩大的宽度小于5 mg富血小板血浆组(P < 0.05);10 mg富血小板血浆组的腱-骨结合部位的骨密度值大于5 mg富血小板血浆组   (P < 0.05)。提示富血小板血浆能够促进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界面骨密度的提高,有效预防骨隧道的扩大,且以富血小板血浆浓度10 mg为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3.
背景: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应用于踝关节修复重建的报道目前较少。 目的:分析运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 方法:运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26例,其中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同时损伤或松弛18例,距腓前韧带单独损伤或松弛8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定(AOFAS)评分及Good评级评估踝关节功能,并进行患侧与健侧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后足活动度比较。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美国足踝外科协定(AOFAS)评分:同时修复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组,治疗前(48.4±3.7)分,治疗后(88.2±3.8)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提高39.8分;单独修复距腓前韧带组治疗前(50.0±6.4)分,治疗后(89.5±3.4)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提高39.5分。Good评级优 19例,良 6例,可 1例,优良率 96%。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果提示应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踝关节慢性外侧不稳,增大了腱骨接触面积,增加了骨腱愈合的概率,增强了踝关节的稳定性,其远期疗效仍待进一步评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促进腱-骨愈合的生物学因素以及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以“前交叉韧带”“腱-骨愈合”“生物学技术”“生长因子”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外有关ACL重建术后促进腱-骨愈合生物学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1 081篇,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4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4篇和英文文献40篇。ACL重建术后通过调整重建止点周围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环境可以促进腱-骨愈合。大量的研究证实生长因子、干细胞、自体骨膜、富血小板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等方法均对腱-骨界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有自体骨膜、富血小板血浆、他汀类药物、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以及中医药等,且临床效果较确切,操作简单。结论 使用生物治疗技术可以促进腱-骨愈合,若将基础研究结果广泛应用于临床,还需进行大量的临床研究才可确定其疗效。  相似文献   

15.
背景:间歇性负压被证实可以促进软组织修复及骨愈合,但其对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间歇性负压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及肌腱移植物生物力学的影响。 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自体半腱肌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随机取一侧后腿作为负压侧,负压侧关节通过引流管接微型负压吸引器,并维持低强度、间歇性负压;对侧后腿作为对照,接普通引流管。5 d后两侧同时拔除吸引管。造模后6周,取关节液检测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水平;取股骨-韧带-胫骨复合体行肌腱移植物拉力测定和腱-骨界面组织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1只兔关节感染,最终23只兔进入结果分析。拉力测定结果显示,负压组完全断裂所需拉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 < 0.05)。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负压组成骨细胞数目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关节液检测结果提示负压组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提示间歇性负压可能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肌腱移植物的塑性过程中扮演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前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解剖结构,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腱骨愈合质量与临床功能康复一直备受关注。 目的:探讨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采用相同直径的移植物与不同大小骨隧道相匹配,用组织学方法观察移植物肌腱与周围骨壁的愈合情况,同时用生物力学的方法检测其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取犬自体中1/3跟腱作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修整为相同直径4 mm。16只成年雄性杂交犬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配到4个组,完整切除前交叉韧带,于股骨和胫骨止点处分别制备胫骨、股骨隧道,直径分别为5,4.5,4,3.5 mm,并移植入待用跟腱链接于骨隧道内。重建后6周时,按常规麻醉处死实验犬,收集手术区域组织与器官,作解剖、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检测及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后6周,解剖观察移植物与骨隧道生长未见各组明显差异;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腱骨愈合界面出现sharpey样纤维连接,3.5 mm骨隧道组胶原纤维较其他组致密有序;同时3.5 mm移植物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优于同期各组。结果提示,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减小与移植物匹配的骨隧道直径,使其肌腱与骨隧道之间紧密压配,能提供更加稳定的细胞生物学和力学环境,加快腱骨愈合界面的形成和改造,提高腱骨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带血供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重建距腓前韧带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在6例经防腐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及6 例新鲜标本上观测距腓前韧带起止点及行径,第2跗跖背侧韧带的解剖形态与起止点,在新鲜标本上模拟重建手术。 结果 第2跗跖背侧韧带位置恒定,解剖层次表浅,切取方便,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的背侧韧带长度(4.1±0.4) cm,距腓韧带长度(2.4±0.5) cm。(1)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的背侧韧带具有足够的长度,可形成移植供体;(2)带血供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复合体两端分别与骨创面固定,容易成活和恢复功能;(3)临床应用12例,全部病人随访4月~2年,重建后距腓前韧带可纠正踝内翻畸形,骨瓣愈合时间为2~3个月,踝关节功能满意,无再断裂并发症。 结论 骨瓣修整后的背侧韧带重建距腓前韧带有术式简单,重建韧带结构接近正常,受区损伤小等优点;采用带血供第2楔骨-跗跖背侧韧带-跖骨瓣重建距腓前韧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anterolateral ligament (ALL) injuries i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ruptures, as well as ALL healing and clinical outcomes following ACL reconstruction betwe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nvolved 9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CL reconstructio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age: group A (adolescents, 16–20 years of age; n = 49) and group B (adults, 21–45 years of age; n = 49). Subjective scores including ACL-Return to Sport after Injury (ACL-RSI) scale and objective tests were assessed. Follow up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second-look arthroscopy was conducted at 1-year and 2-year follow up, respectively.ResultsGood healing rate of ALL was higher in adults than in adolescents (P = 0.048). Graft tension and synovial coverag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Group A showed a higher rate of high-grade pivot shift and a lower ACL-RSI at last follow up than group B (P = 0.126 and P = 0.016). Poor healing of ALL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ower ACL-RSI and failure to return to sports (P < 0.001 and P = 0.001). Re-rupture of the ACL graft was found in four (8.2%) and one (2.0%) of group A and B, respectively.ConclusionsAdolescents showed a lower healing rate of ALL, a lower ACL-RSI, a higher rate of high-grade pivot shift than adults. Moreover, poor healing of ALL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ACL-RSI and failure to return to sports. We suggest that adolescents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esence of ALL injury.  相似文献   

19.
韧带/肌腱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难题当今尚未得到解决。近年来应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尤其是人工合成支架材料促腱骨愈合的研究越来越多,均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人工合成支架材料及其在促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人工合成支架的设计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