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冠状动脉狭窄为川崎病 (KD)远期并发症 ,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 ,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甚至猝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广泛地用于治疗成人冠心病患者 ,现已少量地试用于治疗儿童KD所致冠状动脉狭窄。本文对PTCA治疗儿童KD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KD致冠状动脉狭窄的形成机制  KD急性期冠状动脉瘤 (CAA)的发生率约为 2 0 % ,大量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 ,约 50 %的CAA于病后 1~ 2年内自行消退 ,80 %轻~中度CAA于病后5年内消退[1~ 5 ]。CAA直径 >5mm者可能进展为狭窄 …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 ,对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研究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和重视。本研究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测定了 10 9例川崎病患儿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量介导的扩张反应 ,以探讨其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及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对象1 川崎病组 :10 9例 ,均符合 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修订的诊断标准 ,男 72例 ,女 37例 ;年龄 8个月~ 16岁 ,平均 4 8岁。其中急性期 (发病后 4周内 ) 32例 ,恢复期(发病 4周后~ 6个月内 ) 2 6例 ;慢性期 (病程 >1年 ) :1~ 5年 30例 ,~ 10年 2 1例。慢性期中 18例病程中无冠状动脉损害 ;2 1例发病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显像法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儿童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研究对象共20例,均为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儿童,分为VVS组(n=10)及非VVS对照组(n=10),对10例经直立倾斜试验确诊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应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肱动脉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并与10例经直立倾斜试验除外VVS的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基础血压及基础肱动脉血管内径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显著增强[(11.93±4.46)%vs(8.46±2.18)%,P<0.05]。结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增强可能是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是研究川崎病(KD)患儿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与内皮功能的关系. 病人和方法 病例组(CG)包括24名典型 KD患儿,发病时平均年龄(3.7±20)岁,治疗前平均热程8天。检查时间距发病时间平均(11.3±1.8)年.对照组(NCG)包括11名正常不吸烟同龄青少年,所有病例均做体格检查和心血管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分析,行超声心动图、空腹血脂检查,通过超声检查评价肱动脉的血管活性,分析其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情况。 结果 CG和NCG平均体表面积、体重指数(BMI)无显著性差异,但 CG的 BMI…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 ,KD)的病理基础是急性非特异性血管炎。Rider等[1] 的研究显示 ,KD急性期存在对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的循环抗体 ,造成组织器官尤其是冠状动脉的非特异性血管炎。Love等[2 ] 报道提示了血浆抗心磷脂抗体 (anticardiolipinantibody ,ACA)和狼疮抗凝集素(lupusanticoagulant,LAC)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管病变存在相关性。本研究试图了解在KD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是否存在血浆LAC和ACA的变化以及它们与…  相似文献   

6.
粘附分子在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儿童常见的血管炎综合征 ,重者可导致冠状动脉严重并发症[1] 。川崎病血管损伤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被阐明 ,本研究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umbilicalveinsendothelialcell,HUVEC)培养模型 ,探讨粘附分子在免疫炎性介质介导的川崎病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对象川崎病患儿 30例 ,年龄 1~ 4岁 ;分为AB两组 ,A组 2 0例 ,B组 10例。所有病例取血检测时均未接受抗炎治疗 ,病程在 8周内 ,诊断按日本川崎病研究会制定的标准诊…  相似文献   

7.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住院的川崎病 (KD)患儿 39例 ,男 2 4例 ,女 15例 ,年龄 5个月~ 4岁 ,入院发病时间 4~8d ,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 ,冠状动脉病变 15例 ,包括冠状动脉扩张 10例及冠状动脉瘤 5例。于入院当日或次日及第 2周检测血小板 4项参数 ,包括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血小板压积 (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 ,结果KD急性期有冠状动脉病变患儿MPV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病程第 2周PLT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故急性期MPV增大更能早期预测KD患儿并冠状动脉病变 ,为应用IVIG提供依据。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322100@汪莉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川崎病(KD)冠脉瘤患儿远期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选择病程大于1年的合并中型以上冠脉瘤的川崎病患儿3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率超声仪进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僵硬度指数(SI)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检测。选择年龄相近的正常儿童21例作为对照。结果:31例KD冠脉瘤患儿中,中型冠脉瘤9例,冠脉巨大瘤22例,其中12例有心肌缺血。与对照组比较,KD冠脉瘤组患儿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FMD减低(P<0.05),颈动脉SI增加(P<0.05),颈动脉IMT增厚(P<0.05)。与无心肌缺血患儿相比,有心肌缺血患儿血管内皮依赖性FMD显著降低(P<0.05)。结论:KD冠脉瘤患儿远期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且合并心肌缺血患儿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 (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血管炎 ,主要影响婴幼儿 ,冠状动脉瘤 (CAA)为其最严重的并发症 ,急性期CAA的发生率约 2 0 %。心脏瓣膜病变为KD另一重要并发症 ,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甚至死亡。在日本、美国等国家 ,随着风湿热发病率进一步降低 ,KD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瓣膜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因[1,2 ] 。 1973年Hamaada等首先报道 3例KD患儿冠状动脉造影 (CAG)时发现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病变并二尖瓣返流 (MR)。此后 ,KD致心脏瓣膜病变受到广泛关注。Akagi等[1] 对 12 15例KD患儿从急性期开始随访…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川崎病诊治的研究   总被引:114,自引:5,他引:114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 ,KD)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CLS) ,196 7年日本川崎首先报告 ,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 ,多侵犯冠状动脉 ,部分患儿形成冠状动脉瘤 ,其中少部分患儿冠状动脉可发生狭窄或血栓 ,甚至导致心肌梗死。本病病因未明 ,但发病呈一定的流行性、地方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 ,推测与感染有关 ,但尚未被证实。本病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调节异常 ,免疫活化细胞激活是KD的基本免疫病理改变[1] 。KD临床表现比较复杂 ,全身多系统均可受累 ,病情轻重相差较大。目前本病尚无特异疗法 …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川崎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本文对我院 1997~ 2 0 0 0年 8月收治 71例川崎病(KD)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8月收治KD患儿 71例 ,均符合 1984年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提出的KD诊断标准 ,男 4 5例 ,女 2 6例 ,年龄 3月至 6岁 ,所有患儿行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发现冠状动脉损伤 18例 ,其中冠状动脉扩张 13例 ,冠状动脉瘤 5例。1.2 方法采用法国IiemaceIIPius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 ,试剂和质控由该公司提供 ,分别于KD急性期和…  相似文献   

12.
���鲡����ͷ��������о���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川崎病(KD)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自日本医生川崎富作1967年首次描述本病以来[1],该病已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有报道[2-3]。在发达国家或地区,KD所致的冠状动脉并发症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小儿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并且可能成为成人后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3]。冠状动脉病变是KD的主要并发症,未经治疗的患儿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达20%~25%,丙种球蛋白静脉治疗(IVIG)的广泛应用使其发生率显著下降,但约有5%患儿在IVIG治疗后仍可发生冠状动脉病变[3],且北京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尽管近10年K…  相似文献   

13.
46例重型肺炎心功能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观察重型肺炎患儿的心功能情况 ,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定26例重型肺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儿、20例重型肺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儿、20例轻型肺炎患儿和30例正常健康小儿的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及右室血流参数 ,同时检查血气分析、胸片、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结果显示:26例重型肺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右室血流参数与一般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同期测定的心胸比例、心电图正常 ,心肌酶谱基本正常 ,仅有8例AST或LDH轻度升高 ;20例重型肺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 ,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及右室血流参数与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P<0.05)。提示肺炎患儿若未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 ,不易引起心衰  相似文献   

14.
免疫性血管炎致冠状动脉扩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韦卫中  陈绍军  王宏伟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3):227-228,I001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KD)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年增高 ,目前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本研究采用牛血清白蛋白静脉注射复制家兔实验性血管炎模型 ,进行冠状动脉 (coronaryartery,CA)造影和病理组织光镜和电镜检查及相关免疫学检查 ,旨在探讨异种动物蛋白引起幼兔免疫性血管炎的病理特点 ,以及是否可作为KD血管病变实验性动物模型的方法。材料及方法1.实验对象 :实验组 1:日本大耳幼年家兔 (简称幼兔 ) 2 5只 ,周龄 3~ 4周 ,体重 80 0g以下 ,雌雄不拘。实验组 2 :日本大耳成年兔 10只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导致的巨大冠状动脉瘤(GCAA)的中远期变化特点,为此类儿童进入青少年期后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CAG)、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对12例急性期合并GCAA的KD患儿[男10例,女2例;发病年龄1~10(4.05±2.50)岁]进行2~10年追踪观察,分析该组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变化特点.结果 本组患儿除2例急性期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单发右冠状动脉巨大瘤外,其余10例均为双侧多发冠状动脉瘤.随访CAG发现8例出现右冠状动脉节段性狭窄,其中右冠状动脉闭塞并桥样新生血管形成3例,多节段局域性狭窄4例,右冠状动脉全程编织样损害(血栓性闭塞并簇状新生血管)1例.本组9例冠状动脉瘤经治疗后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中4例左前降支瘤远端血流充盈明显减慢.仅1例患儿(1/12) CAG见双侧冠状动脉瘤回缩至轻度扩张,未见狭窄及其他改变.本组12例患儿随访2 ~ 10年,均无自觉症状,活动未受限.静息心电图1例发现病理Q波,其余11例结果正常.静息心电图正常的11例患儿行药物负荷心电图检查仅1例出现多导联S-T段下移及T波低平;与同期CAG比较,超声心动图检出12例患儿冠状动脉近段形态改变,5例发现可疑室壁运动异常,但对观察冠状动脉中、远段狭窄欠敏感;对4例冠状动脉闭塞并新生血管形成的病例,超声观察均未能提示.结论 KD引起的GCAA损害可在急性期后长期存在.表现为GCAA持续存在、回缩、冠状动脉闭塞、局部狭窄及血管再形成等.本病缺乏临床表现,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对KD后遗症期冠状动脉形态及功能损害检查欠敏感,CAG对本病的追踪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川崎病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明确川崎病急性期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是否对远期内皮功能异常有作用,以及维生素C的快速输注是否能改善外周血管内皮功能。应用高分辨力超声评价39例有川崎病病史患者(KD组)及17例健康对照者的肱动脉内皮功能;对KD组行静脉内输注维生素C(VC组)或安慰剂(NS组),在输注后重新评价肱动脉的内皮功能。结果显示,反应性充血所致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RH%)在KD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在接受和未行丙种球蛋白治疗者RH%无显著性差异(P=0.33);VC组输注后RH%明显增加(P<0.0001),NS组输注后RH%无明显增加(P=0.20),RH%在KD组较健康儿童减低。提示川崎病后存在周围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川崎病急性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早期治疗并未能干预远期周围血管内皮功能,而快速静脉内输注维生素C可使川崎病后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治疗的若干新观点   总被引:38,自引:8,他引:30  
川崎病 (KD)自首次报告以来至今已 30余年 ,目前该病已成为全世界 4a以下幼儿发热性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而且在日本和美国已经取代风湿热而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疾病。KD可产生明显的冠状动脉损害 ,从而导致严重的心肌梗死和猝死[1] 。其病因未明 ,目前认为本病为易患者感染病原后触发的免疫介导的一种全身性血管炎[2 ] 。对于其治疗国内外的研究较多 ,现将其中若干新的观点和方法介绍如下。一、急性期KD的标准治疗方案在美国KD急性期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在疾病的 10d内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IVIG) 2g/kg一次在 10…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sCD14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14抗原可表达在单核细胞表面 (mCD14) ,又以可溶性(sCD14)形式存在于血清中。CD14作为脂多糖 (LPS)等细菌产物的共同受体 ,在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激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感染时血清sCD14水平发生变化 ,与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对 39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sCD14进行检测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时血清sCD14的变化及其作用。对象及方法败血症组 39例 ,为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患儿。诊断标准参照《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修订方案》[1] ,其中 1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 (休克评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2 ] )。对…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流行病学回顾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川崎病 (KD)是一种病因未明全身性血管炎 ,好发于 5a以下的婴幼儿。自 196 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次报道以来 ,各国有关该病的报道越来越多。KD目前已取代风湿热 ,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 ,因此引起儿科临床医师的普遍重视。早在 1970年日本就成立了KD研究协会 ,并开始首次全国性的KD流行病学调查 ,在此调查中 ,对 10例因KD猝死的病例解剖发现 ,死因均为心肌梗死 ,猝死的患儿均有冠状动脉炎 ,从而明确川崎病与冠状动脉血管炎的联系。 1970年日本KD协会首次拟定KD的诊断标准。并于 1984年重新修订。 1990年美国心脏病…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体外实验研究表明 ,许多病毒感染可诱发T细胞凋亡 ,且Fas/FasL径路为T细胞凋亡的主要方式之一[1] 。为了探索病毒性心肌炎 (VM)与Fas/FasL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 ,我们检测了V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和CD 3 细胞Fas表达及CD 8细胞FasL的表达情况 ,以探讨VM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对象心肌炎组患儿 15例均为 1997年 10月~ 1998年 6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 ,其中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1~ 12岁 (平均8.2岁 )。小儿VM的诊断标准按照 1994年 5月威海会议修订的小儿VM诊断标准[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