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PSA/TPSA)的测定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前列腺癌患者5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47例血清PSA、FPSA和FPSA/TPSA在各组中的改变情况及取不同界值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结果:在诊断灰区外高值区,TPSA、F/T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在诊断灰区患者间TPSA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F/T值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灰区外低值区TPSA、F/T值在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如果以血清PSA值4 ng/ml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52.6%,如果以血清PSA 4 ng/ml为阈值,同时结合FPSA/TPSA并以16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而特异性为87.5%。结论:PSA与FPS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FPSA/TPSA比值(F/T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Liaisin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经临床确诊的42例前列腺癌(PCa)和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62例健康者血清 TPSA、FPSA含量,并计算F/T.结果 PCa组患者TPSA、FPSA水平均明显升高.BPH与PCa两组患者间在诊断灰区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P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前列腺癌诊治中,T/P比值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单纯使用TPS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PSA/TP-SA(F/T)比值作为诊断前列腺癌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5例经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PCA)患者、44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40例男性健康体检者血清TPSA、FPSA水平。采用瑞士罗氏公司cobas e41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并计算FPSA与TPSA比值。结果 PCA组TPSA、FPSA均高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F/T比值明显低于BHP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P组与正常对照组F/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血清TPSA处于4~10ng/ml诊断灰区内与FPSA、F/T值联合检测可提高PCA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F/T)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灰色带"(4.0~10.0 ng/ml)中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TPSA在4.0~l0.0 ng/ml范围内的49例前列腺癌患者和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分析其血清FPSA、TPSA并计算F/T比值,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结果 Pca组FPSA、TPSA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Pca组F/T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以F/T<0.16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界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7%,87.1%.结论 当TPSA处在"诊断灰色带"时,同时检测FPSA并计算F/T比值,可有效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王坤 《吉林医学》2014,(16):89-90
目的:为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F/T比值四个参数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和19例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分别采用Roche Cobas 6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TPSA、FPSA、FPSA/TPSA比值,深圳新产业MAGLUMI 1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PAP。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TPSA(69.09±47.97)ng/ml、FPSA(22.71±23.76)ng/ml、PAP(16.03±36.42)ng/ml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中的TPSA(8.88±21.5)ng/ml、FPSA(2.08±5.40)ng/ml、PAP(1.20±0.49)ng/ml,F/T比值前列腺癌患者(0.10±0.07)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0.2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指标的诊断效率明显高于两项指标的诊断效率。结论: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F/T比值四个参数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非常高,诊断效率达95%,明显优于两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TPSA FPSA及FPSA/TPSA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总的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及FPSA/TPSA检测在前列腺良性疾病与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正常对照组(58例)、前列腺炎组(69例)、前列腺增生症组(104例)及前列腺癌组(39例)血清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比值。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比值分别为1.63±0.79、0.32±0.21、0.26±0.19;前列腺炎组血清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比值分别为3.01±2.77、0.65±0.28、0.31±0.24;前列腺增生症组血清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比值分别为6.97±4.14、1.56±1.10、0.37±0.21,前列腺癌组血清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比值分别为52.29±24.36、9.17±8.32、0.12±0.10。前列腺炎组与正常对照和前列腺增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前列腺增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列腺癌组TPSA、FPSA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前列腺癌组FPSA/TPSA明显降低,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是提高前列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效的方法,尤其对前列腺癌诊断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F/T PSA 比值和PSA密度对PSA灰区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和PSA密度对诊断灰区中前列腺癌的意义。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 -PSA)并计算比值(F/T)、PSA密度 (PSAD)。结果 :33例前列腺癌患者组与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T -PSA值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F -PSA、PSAD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F/T值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当F/T<0.16时 ,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正确率分别为72 7 % (24/33)和86 7 % (26/30)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当PSAD<0.15ng/ml/cm3 时 ,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正确率分别为69 7 %(23/33)和56 7% (17/30)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血清F/TPSA比值和PSAD对PSA灰区中前列腺癌诊断具有明显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比较血清游离PSA比值(FPSA/TPSA)、前列腺移行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Z)、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比与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比值[(F/T)/PSAD]诊断PSA灰值区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或住院,血清PSA位于4~10ng·mL-1的患者,其中前列腺癌(PCa组)患者20例,对照组前列腺增生(BPH组)患者42例。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经直肠超声(TURS)测量前列腺体积和移行区体积,分别计算出FPSA/TPSA、PSATZ和(F/T)/PSAD并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PCa组和BPH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分别为(6.670±1.780)、(5.937±1.411)ng·m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SA/TPSA为0.122±0.058、0.185±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ATZ为(0.592±0.255)、(0.285±0.184)ng·mL-1·cc-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T)/PSAD为0.437±0.449、1.822±1.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自大至小依次为(F/T)/PSAD、PSATZ、FPSA/TPSA、TPSA。结论当血清PSA位于4~10ng·mL-1时,FPSA/TP-SA、PSATZ及(F/T)/PSAD可辅助提高PCa的诊断符合率。其中PSATZ、(F/T)/PSAD较FPSA/TPSA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PSA/TPSA)的测定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前列腺癌患者5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47例血清PSA、FPSA和FPSA/TPSA在各组中的改变情况及取不同界值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结果:在诊断灰区外高值区,TPSA、胛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在诊断灰区患者间TPSA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F/T值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灰区外低值区TPSA、F/T值在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如果以血清PSA值4ng/ml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52.6%,如果以血清PSA4ng/ml为阈值,同时结合FPSA/TPSA并以16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而特异性为87.5%。结论:PSA与FPS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85例,检测血清总PSA、游离PSA,计算F/T及PSAD,探讨穿刺诊断前列腺癌(PCa)最佳的PSA、F/T值与PSAD值。结果:以PSA>15ng/ml为临界值,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68.5%,阳性预测值为58.6%;在PSA<15ng/ml区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与PCa组间PSA差别无显著性(t=0.018,P>0.05),此时两组间F/T值及PSAD比较,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137、3.158,P<0.01)。F/T值取0.16,PSAD取0.35ng/(ml·cm3)时,F/T值及PSAD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PSA>15ng/ml时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在PSA<15ng/ml时联合应用F/T值和(或)PSAD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穿刺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TPSA)比值在鉴别前列腺癌 ( 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 BPH)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12例 PC和 30例 BPH患者的血清 FPSA和 TPSA进行测定。  结果 :FPSA与 TPSA比值在 PC和 BPH中差异非常显著 ( P<0 .0 0 1) ,分别为 9.85%和 2 0 .12 %。当二者比值的界值 <0 .15时 ,其 PC诊断的敏感性 (取 PSA<4 ng/ ml为界值 )为 92 % ,特异性由 60 %提高至 80 %。  结论 :二者比值 <0 .15时提高了 TPSA在 PC和 BPH中的鉴别诊断 ,可早期发现 PC  相似文献   

12.
SA、F/T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血清总PSA及游离PSA比值 (F/TP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1例前列腺癌患者及 14 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SA、F/TPSA及PSAD值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PSA及PSAD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 ;而F/TPSA值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PSA >4ng·ml-1作为筛选前列腺癌的临界值存在一定缺陷 ;当PSA <10ng·ml-1,F/T值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而PSAD对于筛选前列腺活检病例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 density,PSAD,即血清总PSA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在F/TPSA位于0.16两侧时对灰区内前列腺癌的预测能力并制定合理的参考界值。方法:收集tPSA位于4~10ng/ml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135例,病理证实BPH112例,PCa23例,检测其tPSA、fPSA、F/TPSA及PSAD,分为两组,A组F/TPSA≤0.16,B组F/TPSA>0.16;绘制tPSA、PSAD的ROC曲线,计算并比较曲线下面积,分析PSAD在不同取值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A组tPSA与PSA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54、0.803(P<0.05);PSAD>0.18时敏感度(75%)和特异度(78.38%)均达到最大。B组tPSA、PSA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9、0.862(P<0.05);PSAD>0.22时,敏感度(72.73%)和特异度(86.67%)均最大。结论:在灰区内tPSA对鉴别前列腺癌无明显价值。联合F/TPSA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当F/TPSA≤0.16时推荐PSAD参考界值为0.18,当F/TPSA>0.16时推荐为0.22。  相似文献   

14.
葛善旭  于涛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099-1101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F/T值对前列腺癌(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免疫标记法测定68例PC患者和76例BPH患者血清TPSA、FPSA浓度,计算F/T值.结果 PC组、BPH组TPS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在TPSA> 10.0μg时,两组比较TPSA,F/T比值有显著差异(P<0.01),在TPSA<10.0μg时,两组比较TPSA无显著差异,而F/T值PC组明显低于BPH组(P<0.01).TPSA浓度阈值为5.0μg/L时,PC的诊断效率最高(66.8%),F/T比值为0.20水平时,PC的诊断效率最高(69.6%),而联用TPSA 5.0μg/L、F/T值0.20双界值标准诊断PC的效率将提高到77.5%.结论 PC和BPH患者TPSA均增高,当TPSA<10.0μg/L时,对PC的诊断缺乏特异性,而F/T值对PC的诊断更具有临床价值;以TPSA5.0μg/L和F/T0.20双界值对PC的鉴别诊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F/TPSA比值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中的作用及其疗效和愈后观察。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6例BPH和29例PCa患者及86例其它疾病患者血清的TPSA和FPSA水平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非PCa病人血清的TPSA和FPSA水平与年龄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F/TPSA与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随着年龄增加,PCa的发病率也增加(P<0.025);3组中PCa组的TPSA与FPSA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01),F/TPSA则低于其它两组(P<0.002)。结论:联合检测TPSA、FPSA和F/TPSA可明显提高BPH与PCa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肿瘤疾病筛选,对PCa疗效和预后观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游离PSA与总PSA比值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嵘 《实用全科医学》2006,4(4):403-404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抗原(tPSA)的比值(f/t)对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免微粒子捕捉法同时检测28例前列腺癌(PCa)和32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血清tPSA、fPAS,计算其f/t比值。结果PCa组和BPH组血清,当tPSA在4.0~10.0ng/ml区间时,两组患者血清tPSA无显著差异(P>0.05),但PCa患者组的f/t比值却明显低于BPH(P<0.01)。结论f/t比值对PSA水平在4.0~10.0ng/ml之间的PCa和BPH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特异抗原移行区密度(PSAT)作为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PSA并计算PSAD、PSAT,比较3组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前列腺增生组PSA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PSA、PSAD、PSAT均升高,与对照组及前列腺增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SA作为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单纯测定血PSA含量有时不易区分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PSAD、PSAT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中优于P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