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9年天津市医疗机构病床利用效率情况.方法:比较分析天津市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他直辖市的卫生资源总量利用效率,秩和比分档分析该市不同类型卫生机构、不同科别专科医院及隶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床位利用效率.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利用效率过低,综合医院及乡镇卫生院较高;肿瘤、胸科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过高,口腔、精神病及康复医院利用率不高;市内六区卫生局直属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过低,医科大学直属医院效率过高、存在安全隐患,二区三县直属医院效率最优.结论:政府应调整资源配置方向,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调整医疗机构病床配置,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17—2021年医院床位配置情况以及利用效率情况,为优化医院床位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床位效率指数和床位利用模型等方法对深圳市医院5年医院床位配置情况和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 深圳市床位数量持续增长,增长率最高达到21.54%,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量从2017年的3.04张增长到2021年的3.25张。从床位效率指数看,深圳市3类(综合、专科、中医)医院均属于运行低效率。政府办医院除了2020年属于运行低效率外,其他年份均属于运行高效率;而社会办医院则5年属于是运行低效率,床位效率指数均低于0.4。从床位利用模型看,深圳市综合医院为周转型医院,中医医院前2年为压床型医院,后转为效率型医院,专科性医院则为闲置型医院;政府办医院5年均为效率型医院,而社会办医院则5年均为闲置型医院。结论 要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增加床位数,提高医院收治和床位使用效率,各类别医院床位改进提升要因地制宜,以整合医疗理念促进就医连续性实现。  相似文献   

3.
罗荣  潘晓平  汤学军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462-1464
目的:通过对开展住院服务的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床位配置与床位利用情况的调查,对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床位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并利用秩和比法(RSR)对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床位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现代化的网络传输系统开发《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实现信息网络实时直报。结果:17所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平均实有床位为171.1张,人均实有床位0.5张,即两名职工负担1张床位。根据床位利用效率综合评价结果将17所妇幼保健机构分为上中下3档,分别有6所、6所、5所机构。结论:大部分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床位设置比较合理,床位利用效率较高。但是,少数经济落后地区的机构病床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国社会资本办医的发展现状。方法: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卫生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从机构数、床位、卫生人员、市场份额、地域分布等角度进行分析,并将社会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结果:2012年,全国社会医疗机构总数44.7万家,床位总数63.3万张,其中86%的民办医院床位数在100张以下;民办医院的卫生人员共65.5万人,其中,民办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比例明显高于公立医院;全国民办医院诊疗人次和住院人次分别为25 295.3万和1 396.3万,床位使用率为63.2%;中西部地区社会医疗机构发展较为缓慢。结论:目前我国社会医疗机构中,民办医院的发展势头优于民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但总体上民办医院在所有医疗机构中的占比仍然偏小,床位规模较大的医院比例较低。社会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资源匮乏,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其市场竞争力不足,且区域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优化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卫生资源集聚度和人口集聚度的方法,对全国31个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从地理配置来看,我国东、中部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集聚度均大于1,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集聚度均小于1;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医疗床位集聚度均小于1;卫生技术人员集聚度仅北京和上海大于1。从人口配置来看,人口密集地区仅有4个省份的医疗卫生机构与人口的比值大于1,医疗床位、卫生技术人员的比值均小于1;人口均值地区仅3个省份医疗卫生机构集聚度小于1,且医疗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比值也小于1;人口稀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比值均大于1,仅有新疆和西藏的医疗床位比值大于1。[结论]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按地理和人口配置存在不均衡,主要是不同地区资源配置集聚度差异较大,医疗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资源集聚的公平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四川省医院床位配置状况及利用效率,为医院床位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床位效率指数和床位利用模型,评价四川省医院床位配置状况和利用效率。结果:四川省医院床位数每年以6%以上的速度增长,每千常住人口的医院床位数从2015年的4.21张增长到2019年的5.61张。从床位效率指数来看,四川省综合医院床位为等效率和高效率运行,中医医院床位从2017年起高效率运行,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和专科医院床位为低效率运行;公立医院床位为高效率运行,民营医院为低效率运行。从床位利用模型来看,四川省综合医院床位为效率型和周转型,中医医院床位为效率型,民族医院和专科医院床位为闲置型;公立医院床位为效率型,民营医院床位为闲置型。结论:四川省医院床位总体较为充足,要合理控制医院床位规模,不同类别医院床位的利用管理应各有侧重,同时需明确民营医院的市场定位,提高其床位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威海市医疗机构床位配置量测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医院床位配置量的测算为制定床位配置标准及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了所必需的信息。以往对医院床位配置量的测算仅考虑了床位总量,而没有考虑资源的配置结构和利用效率。该认为这样计算出来的床位配置量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因而该利用1997年威海市的调查资料,在考虑床位利用效率及调整配置结构的前提下,测算了威海市医院床位的理论配置量及配置量,并根据规划目标年需求预测值对其进行了调整。目的是提供有关床位配置量的测算方法、分析思路及测算步骤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河南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11—2015年河南省卫生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综合运用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集中指数、广义熵指数、阿特金森指数,从人口和经济分布对河南省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与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省卫生资源中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医师、护士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49、0.188、0.130、0.129和0.189,集中指数分别为0.392、0.459、0.448、0.359和0.389;按经济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87、0.108、0.125、0.132和0.109,集中指数分别为0.442、0.409、0.439、0.432和0.468。结论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整体较好;人口分布优于经济分布的公平性;应该加强经济水平较弱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长沙市助产机构产科服务能力,为政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产科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2020年11—12月采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设计《长沙市助产机构产科服务能力情况调查表》,收集2019年长沙市助产机构产科服务能力数据,2016—2019年机构活产数从湖南省妇幼卫生信息直报管理系统中获取。 结果 2019年长沙市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共74家,以公立医院为主(33.78%),其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1.08%)和民营医院(22.97%)。全市共有产科床位2 790张,其中床位利用率最高的是妇幼保健机构(58.94),较低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65)和其他医疗机构(包括部队医院和职工医院)(4.24)。全市共有产科医师966人,其中服务效率最高的是妇幼保健机构(192.06),较低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7.27)和其他医疗机构(包括部队医院和职工医院)(8.31)。全市共有助产士739人,其中服务效率最高的是妇幼保健机构(233.74),较低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4.69)和其他医疗机构(包括部队医院和职工医院)(8.31)。 结论 各类助产机构、各区域间产科床位利用情况不均衡,助产人员配置待进一步优化;建议通过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产科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区域性信息化建设、保证危重孕产妇救治床位等措施,在缓解医疗资源供求矛盾的同时,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及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及聚集性,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插值法、Moran’s I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etis-Ord Gi*热点分析方法对2014年广西县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结果:广西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中区、青秀区、鱼峰区、象山区、右江区周边县(区)配置较高,分别以这些区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降低。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呈正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助理)医师配置在总体上无聚集现象,但存在局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结论:广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较低,存在空间分布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等特点,其中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公平性优于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应进一步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力度,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1.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并印发给相关单位。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为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医疗卫生资源基础。同时,制定了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要素配置主要指标。在公立医院建设方面,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单个执业点)床位规模的不合理增长,县办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500张左右为宜,50万人口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国县级中医医院的床位利用效率,为县级中医医院床位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推动县级中医医院合理建设,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方法:利用秩和比法和床位利用模型对2019年全国不同床位规模的县级中医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秩和比法分档结果显示,500~799床规模的县级中医医院位于上等,其余床位规模均位于中等;床位利用模型分析结果显示,300床以下规模的县级中医医院为床位闲置型,800~999床规模为压床型,300~499 床、500~799床、1 000~1 500床规模为床位效率型。结论:(1) 县级中医医院总体床位利用效率有待提升;(2) 300~499 床县级中医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较好,有利于拓展县域中医医疗体系服务功能;(3) 300床以下县级中医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较低,亟需各级政府加大关注。  相似文献   

13.
推行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医院床位资源,走区域化发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卫生资源配置,解决医院床位供需平衡问题,促进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1997年12月,我们对河南省医院床位进行了全面调查,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现状研究,结合《河南省卫生事业“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设想》、《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对河南省医院床位配置中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1 河南省医院床位配置中的主要问题1.1 医院床位量增长趋缓,总量供需基本平衡,但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成都天府新区卫生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为加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法查阅四川省卫生统计年报表数据、《四川卫生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对天府新区2011年底的卫生资源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天府新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22家,其中医院37家仅占5.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71家占92.94%;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家占1.11%.天府新区的37家医院中,仅有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5家,其余为非二三级医院.天府新区共有床位7111张,医院床位占72%;基层医疗卫床位占26.72%;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占1.28%.天府新区卫生人力分布为50%以上的卫生人员、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集中在医院,其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天府新区的每千人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结论 天府新区现有大型优质医疗资源和公共卫生资源偏少;卫生资源的拥有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今后发展中卫生行政部门应重视新区卫生资源规划的顶层设计,调整和利用好现有卫生资源;要加强天府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建设;根据天府新区建设的产业特点来谋划公共卫生和专科医院的布局;加强天府新区的卫生人力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5.
将政府办医与社会办医对立起来,不仅会使医疗卫生资源难以得到有效配置,也会使社会办医畸形发展。文章认为,政府办医和社会办医统一于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制度中,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资源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资源性质,切实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社会化,既是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分级诊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在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社会化过程中,应当坚决否定公立医院的市场主体地位,坚决遏制资本办医,鼓励医生办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北省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为优化和调整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统计法和秩和比法对湖北省17市(州)机构、床位和人员配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医疗卫生资源人均占有量涨幅较大,配置总体合理。根据各地区主要卫生资源配置情况来看,全省可分为三档,其中孝感、随州配置较差;宜昌、恩施和十堰配置相对较好;其余市(州)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趋向合理。结论:全省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仍存在不均衡现象,人力资源配置地区差异显著;部分地区各资源要素配置结构严重失衡,基层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分地区配置现状及其变化过程,了解中医药政策实施效果。方法:用星图展示2016年我国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的地区配置现状,再分2008—2014年、2014—2016年两阶段对床位和中医师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0省市资源总量较高、15省市资源总量中等、6省市资源总量较低;北京人均资源量远高于其他地区,上海万人口床位数最低,云南万人口中医师数最低;床位数在第一阶段的年均增速较快,中医师数则在第二阶段增速较快,但吉林、天津的床位和中医师在第二阶段增速提升,福建、海南、青海的床位和中医师在第二阶段增速明显下降。结论:全国中医类医院的资源总体上取得一定增长;各省市床位发展状况差异明显;各省市中医师发展状况差异明显;对资源发展结构失衡的省市要加强规划管理,及时调整失衡环节。  相似文献   

18.
医院床位配置的方法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床——作为重要的卫生资源,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物质基础之一。目前,我国千人口床位数与不少国家相比较低,约为2.35张,住院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但同时不同级别医院及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床位的配备与使用又有很大不同,有的需要加床,有的则大量闲置。所以,为缓和卫生资源短缺与闲置并存的矛盾,合理进行区域卫生规划,对其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十分必要。床位配置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外推法,如趋势外推法、移动平均法、时间回归预测法和灰色关联法;二是根据人口及健康需要和需求来配置,如出生死亡数计算法、住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某军区2002年度部分驻军医院床位利用效率,并对不同评价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床位利用指数法、目标分析最优指数法和秩和比法(RSR).结果三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床位利用效率较高的前5家医院分别是p医院、b医院、h医院、n医院和g医院,k医院、e医院、i医院、c医院、j医院和f医院排序靠后.结论总体上,该军区2002年度驻军医院床位利用比较高效、合理.三种方法评价床位利用效率是等效的,评价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20.
1995年,我县在被列为浙江省县级区域卫生规划试点县后,紧紧抓住契机,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为突破口,提高现有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全面推动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中医中药、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开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 分析现状,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我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57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9个、所属分院31个;有医院床位842张,卫技人员1328人,全县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1.43张,卫技人员2.31人;有村卫生室331个,个体诊所70个,乡村医生、个体医生490人。数量规模上,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每千人床位2.21张,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