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薏苡仁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薏苡仁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薏苡仁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宣痹健膝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9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宣痹健膝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疼痛程度及关节僵硬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宣痹健膝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可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毫针焠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温针灸疗法)和治疗组(31例,毫针焠刺联合温针灸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HSS评分和WOMAC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S评分明显升高,血清IL-6、COX-2和MMP-3水平、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和WOMAC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毫针焠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逐瘀通痹汤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后疗效。方法:选取10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逐瘀通痹汤内服外敷,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VAS)评分及Lequesn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逐瘀通痹汤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能有效减轻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温针灸联合蠲痹汤和普通针刺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在中医科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普通针刺治疗,试验组给予温针灸联合蠲痹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采用临床综合疗效评价、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作为检验疗效的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VAS和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地降低VAS评分,升高HSS评分(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蠲痹汤疗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上优于常规针刺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关节液、血清中ASF1a、SIRT1 mRNA表达水平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102例风寒湿痹型KOA患者随机分为独活寄生汤组(n=34)、温针灸组(n=38)及联合组(n=30),独活寄生汤组给予独活寄生汤150 mL/次,2次/d口服,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联合组在独活寄生汤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中医症状积分、自制膝关节肿胀评分及总有效率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关节液中ASF1a、SIRT1表达。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VAS、WOMAC、中医症状积分、自制膝关节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疗效最为明显(P0.01);3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SIRT1 mRNA表达增加、ASF1a mRNA表达减少,联合组患者血清中ASF1a、SIRT1改变趋势最为明显(P0.01);3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关节液ASF1a mRNA表达上升、SIRT1 mRN表达下降(P0.01)。结论:温针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风寒湿痹型KOA有良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抗软骨细胞衰,促进软骨细胞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冬病夏治对吴地人群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寒湿痹型KOA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并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表(WOMAC)评分的变化。结果:2组WOMAC各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冬病夏治对吴地人群风寒湿痹型膝KOA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艾瑞昔布片及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制"活血通络膏"外用联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自制"活血通络膏"联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行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O.05),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O.05);ALT、AST、BUN及SCr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活血通络膏"外敷与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能通络止痛,祛风除湿,温里散寒,提高风寒湿痹型膝痹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减压联合除痹活血汤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除痹活血汤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刀松解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骨髓水肿面积均下降,Lysholm量表评分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骨髓水肿面积低于对照组,Lysholm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减压联合除痹活血汤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