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综述纳米碳在标记微转移淋巴结方面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探索术中提高微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对结直肠癌分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结直肠癌概述、纳米碳混悬液、淋巴结标记、微转移淋巴结”为中文关键词;以“colorectal cancer review、nanocarbon suspension、lymph node sign、micrometastasis lymph node”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1996-01-01-2022-12-31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结直肠癌概述及相关流行病学介绍;(2)纳米碳混悬液在标记淋巴结方面的临床应用;(3)微转移淋巴结概述;(4)结直肠癌淋巴结的术中标记方法;(5)纳米碳标记结直肠癌微转移淋巴结的相关研究。排除标准:会议摘要及中文学位论文等非正式发表的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文献共37篇(12篇中文文献,25篇英文文献)。结果 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纳米碳标记患者淋巴结收获数量及阳性淋巴结获取率均高于未行处理患者,相较直径>5 mm淋巴结,收获直径≤5 mm淋巴结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同时,能够在精确术后病理分...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是新近出现的一种淋巴结示踪剂,该研究旨在评价其在早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术前肠镜下注射纳米炭)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和微小淋巴结比例等指标。研究组还获取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两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和微小淋巴结比例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哨淋巴结检出准确率达90.9%,假阴性率为3.8%,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术前注射纳米炭混悬液是有助于早期低位直肠癌淋巴结清扫,同时SLN活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差异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根治性手术的37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急诊手术组(n=68)与择期手术组(n=31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与择期手术组比较,急诊手术组病灶好发于结肠(91.2%vs 44.4%,P<0.05),淋巴结转移率较高[(15.4%±2.8%) vs (7.7%±0.8%),P<0.05],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5 ng/mL(50.0%vs 21.5%)、肿瘤直径≥5 cm(76.5%vs 39.5%)和脉管浸润(50.0%vs 27.7%)的比例均较高(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急诊手术组的5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低于择期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血清CEA>5 ng/mL(HR=2.160,95%CI:1.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阳性淋巴结比率(LNR)对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和3年无病生存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7月到2007年12月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02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四分位法将患者按LNR值分为4组,分别为LNR1(LNR≤第25百分位数)、LNR2(第25百分位数<LNR≤第50百分位数)、LNR3(第50百分位数<LNR<第75百分位数)和LNR4(LNR≥第75百分位数)。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多因素分析。结果 102例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2.5%,3年无病生存率为61.8%。腺癌、低级别分化患者的3年生存率更高(P<0.05)。LNR1、LNR2、LNR3和LNR4 4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6.9%、68.0%和42.3%(P<0.001),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0%、61.5%、68.0%和26.9%(P<0.001)。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NR1+LNR2组的3年生存率和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LNR3+LNR4组(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显示,LNR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P=0.036)。结论LNR能够准确判断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单个转移淋巴结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研究结直肠癌单个转移淋巴结的分布情况,预测结直肠癌中前哨淋巴结(SLN)概念的适用性及分布情况,并为进一步结直肠癌SLN的前瞻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科1998年1月~2003年9月根治术后常规病理检测只有一个淋巴结转移的125例结直肠癌患者有关资料。其中男67例(53.3%),女58例(46.5%);平均年龄55.8岁(25~82岁)。结果:125例患者共计淋巴结1065枚,平均每例患者8.52枚(1~32枚)。单个转移淋巴结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肠旁组淋巴结转移81例(64.8%),中间组淋巴结转移40例(32.0%),中央组淋巴结转移4例(3.2%)。非肠旁组织转移的“跳跃”转移44例(35.2%)。结论:大部分结直肠癌SLN分布于肠旁,但相当部分可出现“跳跃”现象。必须进行深入的前瞻性研究,探索理想的结直肠癌SLN示踪方法,全面研究结直肠癌SLN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旨在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将 48例结直肠癌的 5 5 6个淋巴结分成 5组 (C1 ,C2 ,C3,D and E) ,分别送检每个淋巴结。结果  1≤ 40岁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其它各年龄组。 2各组淋巴结以 C2组转移率最高。3肿瘤浸润越深 ,细胞分化越差 ,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4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率无关。结论  1依据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可指导临床辅助治疗 ,估计预后。 2侵犯浆膜层的 C、D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 3粘液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最高。 4中分化腺癌 ,肿瘤大 ,浸润深者易发生跳跃转移。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术的适用性。方法:20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前3h经纤维肠镜、肛镜于病灶周围粘膜下注入99mTc标记的右旋糖苷,术中在病灶周围浆膜下注入亚甲蓝,探测仪检测放射性高出背景组织10倍以上或(和)蓝染的淋巴结视为结直肠癌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行常规病理检查,分别计算前哨淋巴结诊断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假阴性率等,并根据SLN活检结果决定结直肠癌的手术方式。结果:本组结直肠癌SLN的检出成功率为80%(16/20),每例检出1~3个,平均2.4个/例,SLN的转移率为37.5%(18/48);诊断敏感性80%(16/20);诊断准确率83.3%(15/18);假阴性率20%(4/20)。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适合于结直肠癌,联合示踪法检测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可判断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并可用于指导结直肠癌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9.
纳米碳混悬液示踪前哨淋巴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指导甲状腺癌的淋巴清扫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方法有多种.纳米碳混悬液示踪前哨淋巴结技术在胃癌、乳腺癌及结肠癌中有一定的研究,但在甲状腺痛中的研究还处于相对空白阶段.为了寻找一种新的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碳混悬液示踪甲状腺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进一步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甲状腺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纳米碳混悬液对4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结果:纳米碳标示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总成功率为93.0%,其准确率为60.5%~88.4%,灵敏度为92.9%.结论:使用纳米碳展示甲状腺痛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甲状腺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并且这种前哨淋巴结能准确地反映颈部淋巴结的状况,对甲状腺乳头状痛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高,早期诊断率低,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但是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术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Leifer等报道,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施行根治术后其5年生存率可达91%,而有淋巴结转移或微转移的患者,施行根治术后其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1例,统计1年生存率,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等信息,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71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88.73%(63/71).肿瘤直径、肿瘤数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术前新辅助化疗、有无术后辅助放化疗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评估结直肠肿瘤行内镜下切除后患者需追加根治手术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宁波市第二医院肌肠外科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其186例,其中追加根治性手术患者共63例,包括ESD41例。EMR22例。回顾性统计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数目、直径、形态、切除方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切缘特点等.随访术后恢复情况.探讨内镜下治疗临床早期结直肠癌需追加根治性手术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根据有无追加根治性手术分为两组,即单纯内镜治疗组和内镜治疗+追加手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危险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大小、肿瘤形态和切除方式是影响早期结直肠癌患行内镜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论]抬举征阳性、肿瘤位于结肠近侧、隆起型和分块切除是影响内镜下切除结直肠癌后根治性切除重要的因素,有必要积极追加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对前哨淋巴结的示踪以及对淋巴结清扫及病理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示踪组和对照组.示踪组进行纳米碳混悬溶液注射,两组患者均行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子宫全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及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情况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 术中肉眼观察示踪组患者的盆腔淋巴结均有黑染,示踪成功率为100%;对前哨淋巴结(包括髂内和闭孔淋巴结)的示踪成功率为93.10%;纳米碳混悬溶液对前哨淋巴结的黑染率比对其他部位(髂外和髂总)淋巴结的黑染率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数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示踪组4例有淋巴结转移,均为前哨淋巴结,其中3例有黑染;对照组2例患者淋巴结转移,均为前哨淋巴结.结论 纳米碳混悬溶液能有效示踪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是1种安全高效的淋巴结示踪剂.  相似文献   

14.
陈亮  王佩  车航 《肿瘤学杂志》2018,24(2):160-163
摘 要:[目的] 探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60例直肠NET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肠镜下电灼术3例,行经肛根治术15例,行经肛局部切除术41例,另1例肝转移患者行姑息性直肠病灶切除术。分析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直肠NET的淋巴结转移受肿瘤G分级、T分期以及肿瘤大小影响(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OR=45.997,95%CI:4.032~526.128,P=0.001)。肿瘤G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以及肿瘤大小均与直肠NET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M分期是直肠NET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2.895,95%CI:1.482~3.528,P<0.001)。[结论] NET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与T分期密切相关,预后受肿瘤的M分期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CXCR2与人体免疫关系密切,多项研究表明CXCR2及其配体在结肠癌、乳腺癌、肝癌、肾细胞癌、黑色素瘤、胰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在促进肿瘤生长、转移、血管生成等肿瘤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XCR2在多种肿瘤的诊断以及预后的判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包括CXCR2拮抗剂SB225002在内的多种趋化因子拮抗剂在多项研究中都表现出了抑制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等作用。文章对CXCR2及其配体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比较术者在不同阶段的手术结果,探讨学习曲线在该术式中的规律。方法选取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完成的100例手术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每25例为一组,共分成4组,代表手术的4个阶段,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病理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中出血量A组为(560.7+196.3)ml,D组为(369.5+126.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C、D组出血量少于A、B组(P<0.05)。手术时间A组为(245.2+40.7)min,D组为(188.4+25.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手术时间也短于A、B组(P<0.05)。而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切除总数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微创手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50例患者,随着医生手术例数的累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能达到相对熟练和稳定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乳腺癌患者1041例,其中483例患者术前行淋巴结显像,558例患者未行淋巴显像而术中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结果]在淋巴显像组中,84.3%(407/483)的患者显像成功,该组SLNB的成功率为98.9%(478/483)。而在未行淋巴显像组中SLNB的成功率为98.7%(551/558)。两组SLNB检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即使术前淋巴显像失败,其SLNB的检出成功率仍达到98.7%。[结论]术前淋巴显像并不能提高SLNB的成功率。因此,临床工作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前,淋巴显像不是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 对既往行肺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20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9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974枚,其中发生淋巴结转移223枚(22.90%),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81例(38.76%)。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组分别为第11组(30.43%)、第4组(28.00%)、第3组(27.45%),淋巴结转移率较低的组分别为第9组(10.59%)、第1组(14.71%)、第8组(16.00%)。肿瘤的病理类型为腺癌(OR=1.892)、中央型肺癌(OR=1.528)、低分化程度(OR=1.633)是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与患者是否吸烟关系不密切(P>0.05)。[结论] 淋巴结转移主要与病理类型、病灶部位、分化程度有关,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有利于为手术患者术中扫除淋巴结和放疗患者靶区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0引言英国泌尿外科医生Wickham[1]于1985年首先提出了微创手术的概念,1987年Mouret[2]开展了世界上第一台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无数外科先驱秉承微创治疗的理念,不断坚持、传承、创新,使得微创外科领域持续发展进步。但直至近十余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广泛开展之后,微创外科的概念和意义才逐步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被真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