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总结郑谅教授运用药线点灸结合脐环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经验。郑谅教授认为,黄褐斑虽病在肌肤,其病因病机主要在于肝、脾、肾功能失调,颜面部气血失和。临床上可归纳为肝郁血瘀、脾肾气虚、肾阴不足三种证型。治疗上局部与整体并重,辨病与辨证结合,以通调气血、兼理脏腑为宗,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调和气血,同时结合脐环针调理脏腑,重视气血对黄褐斑的影响,强调面部皮损区点灸。药线点灸及脐环针均源自我国壮族民间特色疗法,其操作简便,取效迅速,两者结合可增强养颜消斑之效,减少黄褐斑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高玉瑃教授基于经络气血盛衰理论,从肝、脾、肾论治高血压病,调和气血阴阳;临证借鉴"逆针灸"的学术思想,审视气血,上病下取。辨证把握虚实,注重穴性不同,或针或灸。如此协调阴阳,调畅气血,达到"阴平阳秘"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围刺法结合体针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围刺结合体针辩证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围刺配合体针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VitC、VitE和中药辨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7.8%,对照组8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围刺法结合体针辩证治疗黄褐斑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黄褐斑虽发于面部,但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其形成普遍认为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病机关键为气血不足,精血同源是其生理基础。然无论脏腑,无论虚实,其气血不合,不能上荣于面即为主要病机,而从补气益血着手治疗黄褐斑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从病因病机、辨治原则、治疗思路并结合病案总结分析徐福松教授治疗前列腺癌的经验。徐老认为前列腺癌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中医药治疗应当遵循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标本缓急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以脾肾同治、平衡阴阳;条达肝木、调和气血;宣肺滋肾、通调水道为思路。  相似文献   

6.
名老中医治疗黄褐斑的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名老中医治疗黄褐斑的规律,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黄褐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择万方、维普数据检索软件,检索筛选出名老中医治疗黄褐斑文献14篇,运用SPSS14.0软件对这14篇治疗黄褐斑的辨证分型及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现频数最高的证型为肾阴亏虚型和肝气郁结型,均占总证型频数的16%;肾在病位证素中出现的频数最多,其次为肝,脾居第三位,三脏占病位证素总频数的78.8%;病性证素中血瘀证出现频数最高,占总频数的21.7%,与气血有关的证素占69.4%,主要是气滞、气虚、血虚、血瘀、血热。结论:多数名老中医认为黄褐宽病位常累及肝肾脾,病性多表现有血瘀。病变多与气血有关。内治、运用活血化瘀药、从气血着手治疗是名老中医治疗黄褐斑的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196-1198
探讨周学文治疗失眠症的思路与方法,为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周师认为失眠症病位在心,与肝脾肾有关。其病机特点是阴阳失调,水火不济。治疗当从心论治,并注意调和肝胆脾胃肾的阴阳气血,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安神定志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通过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心悸的研究情况,发现围绝经期女性心悸发病与雌激素水平波动有关,病机为阴阳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病位在心,与肾、肝、脾关系密切,常见证型包括阴虚火旺证、心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脾不调证、肝郁气滞证。本病治疗多针对病机,辨证论治,通过滋阴降火、温补肾阳、益气养阴、疏肝健脾、疏肝理气以调整阴阳气血,促进机体恢复动态平衡。参考文献33篇。  相似文献   

9.
池雷 《江苏中医药》2016,48(12):45-46
黄褐斑的主要病因系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起面部气血不足或输布失常。所涉脏腑多责之肝、脾、肾,病性主要归咎于滞气和瘀血,病机包括肝火上炎、肾气不足、脾虚湿盛、气滞血瘀、气血不足等。临床治疗宜从脏腑、气血两方面入手,运用自拟祛斑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月经前后诸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了阐述,认为其发病与个人体质因素有关,病机表现以肝的功能失调为主,常累及肾、脾、心、辨证治疗以调肝为主,兼顾气血、阴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