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索骨科围手术期致死性肺栓塞特点,为骨科肺栓塞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00~2006年诊治致死性肺栓塞患者15例,回顾诊治过程,分析骨科肺栓塞高危因素、致病原因、发生时间、发病规律、诊治流程、治疗结果等,总结骨科围手术期致死性肺栓塞的特点.[结果]骨科围手术期肺栓塞特点:(1)髋周、脊柱脊髓等部位的骨折手术易诱发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2)骨科围手术期肺栓塞预见性差,误诊率高;(3)骨科围手术期肺栓塞发病急、症状重,易猝死;(4)床边ECG、D-二聚体及心脏超声是致死性肺栓塞简单实用的诊断依据;(5)及时溶栓抗凝治疗对于预后至关重要.[结论]骨科围手术期致死性肺栓塞发病隐匿,病情危重,及时气管插管,简化诊断步骤,缩短治疗时间,是降低骨科围手术期肺栓塞致残、致死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肺栓塞(PE)的临床特点,提高上肢骨折并发肺栓塞的防范意识及防治策略.[方法]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就诊于本院手术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167例,术前确诊附壁血栓形成者31例,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7例.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肺栓塞发生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螺旋CT检查的特点.[结果]本组7例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3例应用溶栓药物6h内迅速改善心脏功能,呼吸困难缓解,1例48 h内病情稳定,1例在72 h内病情稳定,死亡2例.[结论]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因其发病突然,死亡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上肢骨折合并肺栓塞者少有报道,极易产生医患纠纷.围手术期的宣教、预防、诊断、治疗、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内肺栓塞发生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提高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内肺栓塞诊治的再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4例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内肺栓塞诊断流程和治疗结果,并行疗效评定。结果14例中未经治疗死亡3例,接受治疗11例(占78.6%),全部病例均常规行抗凝、溶栓治疗。其中经皮导管介入治疗肺动脉溶栓术6例,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5例。治愈或好转9例(占81.8%),无效死亡2例(占18.2%)。死亡病例均经尸检证实。结论 必须加强提高对围手术期内肺栓塞的再认识,对围手术期内高度怀疑的肺栓塞,宜“宁信其有,勿信其无”。预防是防治围手术期内肺栓塞的最好办法。内、外科联合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骨科围手术期急性致死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提高对骨科围手术期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选择正确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05年7月12例于骨科围手术期确诊为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本组12例中,9例进行溶栓及抗凝治疗,其中7例症状明显改善,痊愈出院,2例死亡;3例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是骨科围手术期的急危重症,必须提高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改善预后、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并发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并发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分析其动脉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及心电图的临床特点,并观察溶栓或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肺栓塞发生时间为创伤性骨折后4~22 d。胸闷、呼吸困难为临床主要症状。12例中2例猝死。血气分析显示12例均为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40~60 mm Hg;3例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0.5~1.0 mg/L,9例>1.0 mg/L;心电图显示异常。6例行CT肺动脉造影,阳性率为100%。12例中6例行溶栓治疗痊愈,4例行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症状缓解,2例因大面积肺栓塞死亡。结论:肺栓塞是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困难,动脉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及心电图检查有鉴别意义,及时溶栓或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诊治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的有效方法。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2006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SMVT的36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总死亡5例(13.9%),治疗好转出院31例(86.1%),再次手术7例(19.4%)。保守治疗15例,14例治疗好转出院;手术治疗治疗15例,好转出院12例。保守和手术治疗患者中5例再次手术,2例术后患者腹痛、腹胀不缓解,再次手术治疗后出现全身严重感染合并急性肾衰竭(AFR),最终死亡;1例入院病情危重急诊行坏死肠切除肠吻术后48 h内死于MODS;介入治疗6例,治疗好转出院5例,2例再次手术,1例SMA置管溶栓术后6天合并严重颅内出血死亡。另1例治疗40天出现DVT,并发生肺栓塞和肺部感染,出现ARDS死亡。结论 SMVT术前诊断困难,对不明原因急性腹痛者应及时怀疑本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方能提高本病的治愈效果。病程早期可采用溶栓、取栓治疗,出现肠坏死征象者应及时手术,并予以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7.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从1998年6月-2002年4月共治疗骨科手术后肺栓塞(PE)5例,男1例,女4例。年龄40-78岁,平均63岁。手术类别:人工股骨头置我术、人工全髋置换术、右肱骨外科颈骨折内固定术、右肱骨肿瘤切除术以及多发骨折内固定术各1例。肺栓塞发生时间3-14d,平均10d。诊断依据:呼吸困难和气短、动脉血敢PO2下降和低碳酸血症、ECT-肺通气灌注静态显像异常等。治疗:5例均行抗凝治疗,其中3例行栓体舒(t-PA)溶栓治疗。结果:本组5例中3例诊断及时,行溶栓治疗后痊愈出院,2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必须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和避免严重后果。急性肺栓塞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肺栓塞最好的治疗还是预防。特别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围术期血栓栓塞的表现、治疗、转归和可能危险因素,评估预防血栓栓塞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完成双向Glenn手术264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2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围术期发生血栓栓塞9例,男5例,女4例;年龄0.9~11.0(5.1±3.7)岁;体重8~30(17±8)kg。5例为双向Glenn手术,4例为TCPC。多数栓塞患者合并至少一个血栓高危因素。术后常规静脉泵入预防量肝素10 U(/kg.h),续以口服阿司匹林1~3 mg(/kg.d)预防血栓。结果 9例中6例血栓栓塞发生于术后7 d之内,3例发生在术后2~4周。9例均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其中1例行下腔静脉-右心房连接术。死亡3例(33%),分别占同期双向Glenn手术和TCPC后早期死亡的33%(1/3)和18%(2/11);其余6例症状和体征改善或消失。结论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围术期血栓栓塞的病死率高,是此类手术术后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围术期预防血栓的策略有效,但仍需注意避免一些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手术相关肺栓塞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回顾分析手术后患者肺栓塞的发病情况,以引起外科医师对该病预防和诊治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共45例手术后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手术种类、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5 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0±16)岁,其中抗凝治疗35例,溶栓治疗6例,仅予急救治疗4例,37例(82.2%)肺栓塞发生于术后2周内,占同期住院肺栓塞患者的13.2%(45/341).肺栓塞最常见于普通外科(35.6%)、妇产科(13.3%)、骨科(13.3%)、胸外科(11.1%)等手术,尤其是与恶性肿瘤相关手术术后(57.8%).平均手术时间(220±124)min,全身麻醉37例(82.2%).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经抗凝等治疗好转36例,死亡9例,病死率20.0%(9/45).结论 手术是发生肺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应该重视手术相关肺栓塞的预防和诊治.  相似文献   

10.
传统开放性主动脉弓修复手术存在较高的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EAAR)为开放手术高风险患者提供了微创治疗选择。然而,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EAAR仍具有较高的卒中风险。分支技术是腔内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尽管其早期卒中风险略高于传统开放手术,但对于高风险患者来说,这样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导致术后卒中的主要原因包括固体栓塞、气体栓塞和脑灌注不足。术前评估、围术期监测、药物预防和优化术中操作是预防EAAR术后卒中发生的关键策略。对于已经发生卒中的患者,及时诊断和评估、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干预是治疗的基石,而多学科有效协作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亦尤为重要。目前,EAAR术后卒中的防治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因此,笔者就EAAR术后早期卒中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策略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