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男,85岁,主因"反复胸闷33年,加重伴气短、双下肢水肿2个月"于2007年4月17日入院。患者于1974年开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81岁,因“反复胸闷、气促8年余,加重1周”于2010年1月4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开始出现劳累后胸闷、气促,每次持续约5min,经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于2007年4月15日因夜间睡眠时出现气促入院,超声心动图(UCG)示:  相似文献   

3.
2006年11月17日六安市中医院心内科在谊院介入诊疗中心对一名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痛反复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成功安置了一台永久型三腔心脏起搏器.对患者实施了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这是我市首例三腔心脏起搏器的安置。开创了我市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先河。给反复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心脏再同步治疗,观察治疗前6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患者各项指标均已达标,其中患者QRS波时限为(128.7±13.3)ms,LVEDD为(54.7±8.2)mm,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而LVEF为(41.8±7.4)%,绝对值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治疗后与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以降低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长期随访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植入CRTD系统治疗心力衰竭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55~80(67.0±11.6)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11例,缺血性心肌病4例。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11例、Ⅳ级4例。11例既往有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病史。随访(17.4±13.6)个月。结果对心衰有良好反应者12例,对治疗无明显反应者2例。6例发生室速/室颤事件(28/11)次,ATP/除颤治疗为31/7次。误识别和误治疗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CRTD叮改善心衰症状,改善心脏重构,终止恶性心律失常事件,防止猝死。但对CRT治疗无反应者仍有相当比例,ICD亦有误治疗的情况发生。严格和规范的药物治疗,定期的随访和程控,有助于进一步改善CRTD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8岁,农民,系“发作性心悸、晕厥9个月,再发3h”入院。患者曾经因多次发作心悸、晕厥到笔者所在医院内科门诊就诊,未发现明显异常。并于2008年2月12日和2008年6月12日先后两次因晕厥入住笔者所在医院,行多次心电图检查均为正常,动态心电图检查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和成对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7.
古献芳 《中国卫生产业》2013,(20):152-152,154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5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于术前3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RS波检查。结果 85例均植入三腔CRT,75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改善率为88.2%。本组85例患者手术前后LVEF增加,LVEDD及QRS波时限减少,(P<0.01)。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报告11例新植入心脏再同步化和心脏自动除颤器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心理指导,协助患者改善及评价心功能;术中准备好各种急救器材和药品,及时发现及处理病情变化和突发事件;术后持续监护及伤口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组织同步成像技术(TSI)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评价。方法接受CRT的慢性心衰患者11例,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TSI观察术前、术后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和心脏同步性参数的变化,评价CRT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心脏失同步性评估均提示左室内失同步,CRT术后左室内失同步性显著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由(67.4±2.3)mm降至(58.1±.1)mm,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31.5±.9)%升至(40.5±.9)%(P<0.05),不同步指数(12-Tp-SD)由(140.1±28.5)ms降至(54.1±20.8)ms(P<0.05)。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活动耐量显著改善。结论 CRT可降低慢性心衰患者左室不同步指数,从而改善左室功能。TSI可以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接受CRT的患者入选、指导左室电极置入位置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0.
李朝银 《工企医刊》1999,12(3):41-42
本文收集了自1995年以来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DCM)58例,就其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8例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4岁。诊断方法:对临床上凡有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衰,在排除其它心脏疾病后,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予以明确诊断。1.2 临床表现 DCM起病隐袭,病情复杂,临床症  相似文献   

11.
运用FLUKE电气安全分析仪(ESA-601)和除颤分析仪(QED-6)对我院在用的38台心脏除颤器进行质量检测,并从外观状态、电气安全及性能表现这3方面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针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应可行的解决措施进行质量控制,供医院医疗设备工程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据报导,美国FDA已在2004年9月批准OTC(非处方)心脏除颤器上市销售。Philips Medical System制造的Heart Start Home Defibrillator除颤器成为美国第一台得到FDA批准的、专门用于家庭的体外自动心脏除颤器。心脏病患者可以不凭医生处方而购买该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心脏除颤器的前期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两方面对心脏除颤器的质量控制管理进行探讨,并对除颤器的通用操作规范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赵祥红  王邦俊 《中国校医》2013,27(4):315-316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是心肌病的一种类型,是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伴有心肌功能障碍,其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1]。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死亡原因多为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不少患  相似文献   

15.
由于电除颤技术对患者的救治有效性,使心脏除颤器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心脏除颤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评价心脏除颤器的几个重要性能指标,最后描述了近年心脏除颤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对临床使用中的除颤器进行质量检定,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方法:依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B64-2003“心脏除颤器和心脏除颤监护仪检定规程”,根据实际经验中有效的检定方法,使用除颤分析仪检定除颤器的各项性能参数。结果:按照有效的检定方法,通过定期检定,消除了除颤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对除颤器进行质量控制检定,可以预防因设备失准而引起的医疗事故,同时注意日常的维护和保养,确保除颤器在急救时的良好性能及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对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入选心功能Ⅱ级~Ⅳ级CHF患者30例,分为CRT组15例,对照组15例.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评估心功能,测定 6 min步行距离,Minnesota生活质量问卷评估(QOF),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观察两组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结果 治疗后1个月、3个月,CRT组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QOF、LVEF及LVEDD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分别为3.38±0.53、 218.61±79.02 m、42.68±18.82、0.30±0.05、71.52±6.10 mm,治疗3个月分别为1.91±0.72、427.62±25.46 m、20.33±15.57、0.38±0.08、66.85±5.5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时分别为3.30±0.63、242.71±62.52 m、42.75±27.32、0.32±0.07、71.88±6.49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RT组再住院率低.结论 CRT有助于纠正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紊乱,使扩大的心腔缩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对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入选心功能Ⅲ级。Ⅳ级CHF患者30例,分为CRT组15例,对照组15例。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评估心功能.测定6min步行距离。Minnesota生活质量问卷评估(QOF),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观察两组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CRT组NYHA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QOF、LVEF及LVEDD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分别为3.38±0.53、218.61±79.02m、42.68±18.82、0.30±0.05、71.52±6.10mm,治疗3个月分别为1.91±0.72、427.62±25.46m、20.33±15.57、0.38±0.08、66.85±5.5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时分别为3.30±0.63、242.71±62.52m、42.75±27.32、0.32±0.07、71.88±6.49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RT组再住院率低。结论CRT有助于纠正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紊乱,使扩大的心腔缩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XJJ-2型心脏急救监视装置。曾多次出现过除颤器机内和人体均不能放电的故障。故障现象:机内和人体都不能放电。监视器屏幕上无增辉信号;没听到15J_3高压继电器的吸合声。分析检修:因同步放电也由非同步除颤放电电路控制,机内及人体放电电路都是同一回路。故障肯定不是因电路外部控制开关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56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用常规抗心衰药物与小剂量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9.2%,治疗后心率明显减慢,心脏射血分数明显提高.结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