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化疗易诱导血栓形成.为了研究化疗对卵巢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我们对30例卵巢癌患者首程化疗期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并研究其在肿瘤化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栓止血测定仪测定4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Fbg水平及其化疗后的Fbg水平,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浆Fb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不同类型肿瘤患者Fbg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缓解的患者血浆Fbg含量较前明显降低(P<0.01),未缓解者治疗前后Fb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Fbg水平在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及疗效判断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妇科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蕲蛇毒水解纤维蛋白原,采用机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结果:6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为0.75±0.42,最大吸光度(Amax)为0.215±0.088,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s)为3.98±2.06g/L,反应延滞时间(DT)为18±11,FMPV/Amax为3.47±0.67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差异。6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为0.63±0.22,最大吸光度(Amax)为0.194±0.067,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s)为3.54±1.68g/L,反应延滞时间(DT)为25±11。FMPV/Amax为3.27±0.38。结论:妇科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上调,分子功能异常,表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 ,评价其在恶性肿瘤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BE凝血仪对 16 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进行FIB测定。结果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3.6 5± 1.11) g/L]显著高于早期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 [(2 .98± 0 .81)g/L];化疗好转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FIB水平 [(2 .5 9± 0 .6 5 ) g/L]较治疗前下降 ;而复发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 [(3.97± 1.10 ) g/L]再次升高。结论 :FIB在诊断监测晚期恶性肿瘤化疗疗效及评估预后方面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恶肿瘤患者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分析140例PICC置管的恶肿瘤患者,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度法检测置管前1周内及置管后4周内D-二聚水平.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采用两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或多组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PICC前D-二聚体水平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ICC置管后D-二聚体水平0.995(0.568,1.568) mg/L较置管前0.680(0.375,1.255) mg/L上升(P<0.001).肿瘤分期为Ⅳ期者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差值0.340 (0.040,0.653) mg/L较Ⅱ/Ⅲ期者0.060(-0.215,0.333)mg/L高(P=O.001)、年龄>60岁者为0.415 (0.055,0.773) mg/L较≤60岁者0.160(-0.080,0.390)mg/L高(P =0.0001),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ICC使肿瘤患者D-二聚体水平上升,其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分期为Ⅳ期及年龄> 60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凝血功能的检测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晚期恶性肿瘤组PT、TT、Fib、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T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情况恶性肿瘤患者PT、APTT、TT、D-二聚体及Fib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O.05);发生血栓、栓塞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及Fi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未发生血栓、栓塞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比较,仅D-二聚体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Fib及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对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肠癌伴随肝转移患者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检验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大肠癌患者80例,分为远处转移组(n=50)和无远处转移组(n=30),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均进行血清FDP和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肿瘤组患者的FDP和D-二聚体表达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FDP和D-二聚体表达值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转移组患者的FDP和D-二聚体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DP和D-二聚体为肝转移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高凝状态是促进肿瘤转移的重要条件,高凝状态影响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FDP和D-二聚体可作为有效预测大肠癌肝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对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35例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浓度变化。结果: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3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岁及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所下降,高强度聚焦超声可明显降低临床Ⅳ期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可降低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介入灌注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介入灌注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介入灌注化疗后有效组血浆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介入灌注化疗前(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及疗效评价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与直肠癌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 取250例直肠癌患者和4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采用乳胶凝集半定量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采用Clauss法测定。结果 250例直肠癌患者中,直肠癌初治组、难治转移组、治疗缓解组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治疗缓解组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初治组及难治转移组有明显下降。结论 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与直肠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项早期实验室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 (Fg)和D -二聚体含量与肺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同时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Fg、D -二聚体含量的变化 ,以及二者水平变化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CL 2 0 0凝血象分析仪检测Fg ,D -二聚体用酶标测定。结果 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差者 ,Fg、D -二聚体明显升高。化疗完全缓解者 ,Fg、D -二聚体下降到正常值范围。临床分期越差 ,Fg、D -二聚体明显升高。化疗完全缓解者 ,Fg、D -二聚体下降到正常值范围。结论 临床分期越差 ,Fg、D -二聚体越高。化疗前后二者改变明显者 ,对化疗的效果好 ,生存期长。  相似文献   

13.
丁汉琳  金胜 《实用癌症杂志》2018,(3):405-407,411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应用于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有效性以及对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89例,根据患者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维库溴铵和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2组患者均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记录2组患者1个月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术后Ransay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检测2组血清中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观察组患者的Ran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 h,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加用丙泊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好,且可降低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癌胚抗原(CEA)水平,探讨两者的变化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86例和同期住院的胃肠道非恶性肿瘤患者30例,检测FIB和CEA,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与胃肠道非恶性肿瘤患者FIB和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Ⅳ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与Ⅰ+Ⅱ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FIB和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IB和CEA联合检测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54.6%,特异性为67.4%;FIB水平与CEA水平具有相关性(r=0.212,P<0.05)。结论 FIB和CEA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密切相关,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含量与肺癌临床分期伯相关性。同时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Fg、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以及二者水平变化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CL200凝血象分析仪检测Fg,D-二聚体用酶标测定。结果 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差者,Fg、D-二聚体明显升高。化疗完全缓解者,Fg-D-二聚体下降到正常值范围,临床分期越差,Fg、D-二聚体明显升高。化疗完全缓解者,Fg、D-二聚体明显升高,化疗完全缓解者,Fg、D-二聚体明显升高,化疗完全缓解者,Fg、D-二聚体下降到正常值范围。结论 临床分期越差,Fg、D-二聚体越高。化疗前后二者改变明显者,对比疗的效果好,生存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6例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前瞻性观察3年,分期取静脉血,应用ACL-8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中FIB的含量,进行FIB水平变化与疾病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血浆FIB水平较健康人和良性肿瘤患者均显著升高(P〈0.001);有淋巴结转移者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显著升高(P〈O.01),且随转移程度增高而升高;手术后缓解的患者明显下降(P〈0.01),未缓解的患者基本维持术前水平,当再度复发后增值更高。结论血浆FIB水平随恶性肿瘤的生长、发展、转移有动态变化,而这一动态变化与疾病的发生、治疗、预后等的进展程度呈正相关,检测FIB可作为肿瘤治疗期间的随访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与直肠癌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取250例直肠癌患者和4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采用乳胶凝集半定量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采用Clauss法测定。结果250例直肠癌患者中,直肠癌初治组、难治转移组、治疗缓解组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治疗缓解组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初治组及难治转移组有明显下降。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与直肠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项早期实验室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Wang Q  Xie R  Zhang QY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9):544-546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浆FIB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和转移的关系,探讨其对于结直肠癌辅助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ACL200血凝分析仪检测229例初诊结直肠癌患者和31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血浆中FIB含量,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其中98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包括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和糖抗原72-4(CA72-4)的检测;以酶联免疫分析检测糖抗原242(CA242)和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FIB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结直肠癌患者的FIB水平随临床分期和浸润程度增高而升高;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并且远处转移者高于仅有淋巴结转移者;FIB水平与CEA、CA242和TPS水平呈正相关,而与CA19-9和CA72-4未见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存在FIB异常,重度结直肠癌患者(高临床分期、高浸润程度、远处转移等)血浆中FIB升高。  相似文献   

19.
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vWF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临床分期及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vWF的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肺癌患者不同分期及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免疫比浊法)和vWF(酶联免疫法)的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vWF的测定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Ⅲ~Ⅳ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vWF的含量高于Ⅰ~Ⅱ期(P<0.05),化疗后有效者血浆D-二聚体和vWF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 血浆D一二聚体和vWF的测定对肺癌的诊断、疗效判断和监测疾病进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血清淀粉样蛋白(SAA)水平与其血液高凝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验室方法,分别检测155例恶性肿瘤患者和69例健康体验者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小板(PLT)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凝血系统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恶性肿瘤组老年患者各项凝血指标水平高于青壮年患者(P<0.05),老年恶性肿瘤患者SA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青壮年恶性肿瘤患者(P<0.05),青壮年恶性肿瘤患者SA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转移组SAA、Fib、D-D、PLT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组和对照组。恶性肿瘤未转移组SAA、Fib、D-D、P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及肿瘤病人转移组中SAA水平与各项凝血指标呈正相关性。结论 SAA水平显著增高提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