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紫草萘醌类色素(AE)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以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观察AE对小鼠血清尿素氮(BUN),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E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BUN含量(P〈0.05),使肝组织T—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P〈0.05);AE中、高剂量组可以提高肝组织GSH-Px活性(P〈0.05)。其萘醌类有效成分包含紫草素。结论:新疆紫草萘醌类色素AE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具有延缓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对大鼠海马细胞衰老相关信号的影响。方法:取6月龄雄性SD大鼠30只,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5只,D-gal组利用进行D-gal连续腹腔注射(120mg/kg.day),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PBS共10周。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SirT1和FoxO3a的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irT1在D-gal组表达明显降低(分别为p=0.02,p=0.018);FoxO3a的免疫组化检测发现,D-gal组的海马锥体细胞FoxO3a在胞核的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2);而相对胞浆的分布却显著降低(p=0.005)。结论:短期给予D-gal能够导致大鼠海马衰老信号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王大伟 《河南中医》2013,33(6):883-884
目的:观察绞股蓝及山楂提取物对抗衰老大鼠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判断绞股蓝及山楂提取物对皮肤抗衰老发挥一定的作用,并进而探讨其混合物抗衰老的机制.方法: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灌胃给予绞股蓝及山楂提取物,检测大鼠皮肤组织中HYP含量以及SOD的活力.结果:绞股蓝及山楂提取物协同提高HYP含量和SOD活力水平.结论:绞股蓝及山楂提取物协同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对大鼠的皮肤衰老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4.
薯蓣皂苷对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山药薯蓣皂苷对实验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复制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给予薯蓣皂苷,6周后测定血清、肝匀浆和脑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薯蓣皂苷能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SOD、GSH-Px的活性,降低衰老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MDA含量。结论:薯蓣皂苷对衰老小鼠,可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减少过氧化脂质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龙丸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的自主活动、记忆力及抗疲劳和对SOD活性的影响。方法:ICR小鼠4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龙丸、抗衰复春片组。黄龙丸组以2.5g/kg,抗衰复春片组0.7g/kg、均0.2mL/10g灌胃给药,模型组与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灌胃49天。给药的同时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连续注射49天。黄龙丸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自主活动、跳台学习记忆能力及学习记忆遗忘、游泳时间和血清SOD活力的影响。结果:黄龙丸可使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站立次数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增强学习记忆和延长学习记忆遗忘时间,可使跳台实验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减少,与模型组比较P〈0.05;明显延长衰老小鼠游泳时间,与模型组比较P〈0.05;升高血清SOD活力,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黄龙丸能够改善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多项体征,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同时实验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25、50、100 mg/kg)的金丝桃苷,通过八臂迷宫试验和游泳耐力测验检测衰老模型小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和抗疲劳能力。随后处死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脑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测定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醌氧化还原酶(NQO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丝桃苷(25~100 mg/kg)小鼠游泳耐力更好,迷宫通过时间缩短、错误次数减少,脑组织T-AOC、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而脑组织ROS和MDA含量显著降低,并上调Sirt1、Nrf2和NQO1蛋白表达。结论:金丝桃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具有抗氧化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Sirt1/Nrf2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7.
小鼠亚急性皮肤衰老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讨皮肤衰老机制及抗皮肤衰老药物研究提供较理想的皮肤衰老模型。方法采用D-半乳糖(1000 mg·kg-1·d-1)连续皮下注射造成小鼠亚急性衰老,同时联合短波紫外线灯和金属钨灯照射小鼠背部皮肤造成光损伤,加速皮肤衰老进程。观察小鼠皮肤中与衰老相关的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D-半乳糖联合光照可使小鼠表皮、真皮变薄,胶原纤维减少,排列疏松,弹力纤维增粗,变性,堆积;皮肤中SOD活力、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增加,较单用D-半乳糖组和光照组改变更为显著。结论D-半乳糖联合光照可快速造成小鼠皮肤衰老,较其他皮肤衰老模型更快速、简便、实用,且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川芎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的方法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再将其分为衰老模型组及川芎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药物干预50 d后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峨参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影响.方法 昆明系小鼠60只,除空白组灌胃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以生理盐水,高、中、低剂量峨参水煎液,白术水煎液灌胃,同时每天120 mg/kg注射D-半乳糖,造成衰老模型.测定小鼠活动次数、跳台、迷宫、脑组织中SOD、MDA及脏器指数.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峨参水煎液组能显著增加衰老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加脏器指数以及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其余各组以上作用不明显.结论 峨参水煎液对减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富硒灵芝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的抗衰老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富硒灵芝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的作用。方法:在用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造型同时灌喂富硒灵芝45天,采用跳台法进行被动回避性条件反射实验观察其学习能力。测定血清SOD的活力、MDA的含量;肝脏及脑组织SOD的活力、MDA的含量、MAO-B活性。结果:富硒灵芝三个剂量组小鼠跳台潜伏期明显长于模型对照组小鼠,错误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富硒灵芝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提高血清及肝、脑组织中的SOD活性,降低血清及肝脑组织中MDA的含量及MAO-B活性。结论:富硒灵芝具有一定的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绞股蓝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绞股蓝茎切段为材料,采用N6和Ms培养基均能诱导获得无菌苗,继代繁殖时,N6培养基较Ms更佳,最适激素配比为BA0.8mg/L,IAA0.5mg/L。生根培养基为N6培养基附加KT0.5mg/L,IAA0.1mg/L,它既可以促进种苗生根又有利于分生壮苗。移栽后试管苗极易成活。  相似文献   

12.
RP-HPLC测定绞股蓝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卢金清  喻樊  陈黎  肖波  田耀平  徐玉婷  詹晓莲  万威 《中成药》2007,29(8):1193-1195
目的:建立绞股蓝中芦丁与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TURNER KromasilTM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4磷酸水溶液-甲醇-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40℃。结果:芦丁在0.37~3.7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槲皮素在0.05~0.5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芦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为1.07;槲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RSD为1.0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3.
绞股蓝叶片分化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高效稳定的绞股蓝受体系统,为绞股蓝基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五叶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叶片作为外植体,采用不同配比激素的MS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获得丛生芽,进而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结果 采用MS 6-BA 1.0 mg/L培养基时,绞股蓝叶片分化频率最高(40%),MS 6-BA1.0 mg/L适合绞股蓝丛生芽继代增殖,1/2 MS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健全再生植株.结论 为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绞股蓝基因转化建立了稳定的直接分化再生系统.  相似文献   

14.
绞股蓝提取物抗抑郁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绞股蓝提取物抗抑郁活性。方法通过3种动物模型,即小鼠悬尾实验(TST)、强迫游泳实验(FST)和开场实验(OFT)模型,首次测试绞股蓝75%乙醇提取物(醇提物,JE)及其水提物(JW)的抗抑郁活性。结果 JE(2.5,5 g/kg)可使小鼠在TST及FST的不动时间均显著性缩短(P<0.05),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且与阳性药盐酸氟西汀(FH)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JW(2.5,5 g/kg)对小鼠在TST及FST的不动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小鼠OFT穿格次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首次证实绞股蓝醇提物具有抗抑郁活性,且与FH的作用相当,而其水提物在既定给药方案下无抗抑郁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分和氮素条件对栽培绞股蓝生物量和皂苷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云  杨睿  钟章成  谈锋 《中草药》2008,39(12):1872-1876
目的研究人工栽培条件下水分和氮素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生物量和皂苷量的影响。方法对野生绞股蓝扦插苗进行水分和氮素控制实验。结果在干旱和缺氮逆境下,整株植株生物量减少,但由于β-糖苷酶活性降低,导致单位干质量叶片中绞股蓝皂苷的量增加。由于干旱使生物量减少的速率大于对皂苷积累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干旱使总皂苷产量降低,与之相反,缺氮对生物量减少的速率小于对皂苷积累的促进作用,但是氮素浓度过低也不利于皂苷积累。结论这意味着在人工种植的情况下,必须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和适度的氮肥供应才有利于绞股蓝生长,保持较高的生物量和总皂苷产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出绞股蓝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案。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筛选提取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提取方法是用15倍量70%乙醇在90℃条件下回流提取1.5h。结论本提取方法稳定可行,用此方法测定该品种绞股蓝中总黄酮含量为4.08%。  相似文献   

17.
引种绞股蓝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登科  孙文基 《中药材》1994,17(2):33-35
将栽培于广东省花都市(花县)的日本优良品种绞股蓝皂甙类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分离出三个主要成分,经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绞股蓝皂甙ⅩⅦ、ⅩⅤ和ⅩⅩⅩ。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不同地区绞股蓝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蒋玲艳  郭志刚  王翀  赵桂仿 《中草药》2009,40(7):1123-1127
目的 比较中国不同地区绞股蓝的nrDNA ITS碱基序列的差异,以期分析绞股蓝的地理分布与ITS基因型的相关性,为我国不同地区绞股蓝的鉴别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PCR克隆测序,MegAlign(DNASTAR)软件对序列进行对位排列,PAUP4.0b10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最大简约树.结果 绞股蓝ITS区长度为658~659 bp,变异位点为8.48%,信息位点为2.72%.不同地区的样品在碱基的量、信息位点的碱基位置和遗传距离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系统发育分析表明ITS基因型与绞股蓝的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有部分不一致,可能主要是因为纹股蓝种内复杂的倍性.结论 ITS序列可作为中国不同地区绞股蓝的一种良好的分子标记,而要确定不同地区的绞股蓝合理的亲缘关系还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铁皮石斛与绞股蓝原生质体融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魏小勇  张铭 《中草药》2004,35(7):811-814
目的 探索铁皮石斛与绞股蓝原生质体杂交融合,为中药材的改良提供新途径。方法两种原生质体通过PEG法进行成对融合,融合子培养在添加BA 2mg/L及NAA 1mg/L改良的MS液体培养基中。结果分离得到了高产量、活力强、纯度高的铁皮石斛及绞股蓝叶肉原生质体。结论融合获得了有活力的杂种细胞,培养3d后,杂种细胞开始分裂,共进行了3次分裂。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iterpene saponins from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with antitumor activities. Methods The 75% EtOH extract of G. pentaphyllum was used for isolation b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preparative HPLC. The structures of pure compounds isolated were identified by the spectral analysis and chemical evidence. Results Two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23(S)-3β,20ξ,21ξ-trihydroxy-19-oxo-21,23-epoxydammar-24-ene 3-O-α-L-rhamnopyranosyl (1→2)-[β-D-xylopyranosyl (1→3)]-β-D-ar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