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N0期食管癌术后早期复发与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病理诊断区域淋巴结无转移癌 (pN0 期 )食管癌根治切除后早期复发与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对 4 3例pN0 期食管鳞癌患者 16 6枚根治手术后病理诊断阴性 (pN0 )区域淋巴结的黏蛋白 1(MUC1)基因mRNA进行检测 ,诊断淋巴结微转移。术后 1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 ,监测肿瘤的早期复发 ,比较 pN0 淋巴结MUC1基因mRNA表达与否的肿瘤患者复发率差别。 结果  18例患者 (42 % )的 2 6枚 (15 7% )淋巴结检测到MUC1基因mRNA的表达 ,诊断为淋巴结微转移 ,TNM分期由Ⅰ~ⅡA 期上调为ⅡB~Ⅲ期 ;12例患者肿瘤复发 ,其中淋巴结微转移者 9例 ,无转移者 3例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校正 χ2 =5 7,P <0 0 5 )。 结论 pN0 期患者手术后肿瘤的早期复发与淋巴结微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基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隐匿性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灶的基因诊断方法。 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 PCR) ,检测 30例 NSCL C患者 (实验组 ,N0 , a~ b期 )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阴性的 138枚纵隔淋巴结中 MU C1基因 m RNA的表达 ,并用 30枚肺良性疾病的局部淋巴结作阴性对照 (阴性对照组 ) ,用 30枚经病理证实有转移的 NSCL C纵隔淋巴结作阳性对照 (阳性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随访 ,用χ2 检验比较 MUC1基因 m RNA阳性者和阴性者的预后差别。 结果 阴性对照组 30枚肺良性疾病的局部淋巴结均无 MUC1基因 m RNA表达 (特异性为 10 0 % ) ,阳性对照组 30枚经病理证实有转移癌的肺癌纵隔淋巴结中 2 6枚检测到 MUC1基因 m RNA的表达 (敏感性为 87% )。实验组 9例患者的 11枚淋巴结中检测到 MU C1基因 m RNA表达 (检出率 8.0 % ) ,患者的分期上调为 a期。实验组中 MUC1基因 m RNA阳性患者预后不良 ,随访 2年有 4例复发、转移或死亡 ;MUC1基因 m RNA阴性者仅 1例转移 (P<0 .0 5 )。 结论 应用 RT- PCR法检测纵隔淋巴结中 MU C1基因 m RNA的表达可以诊断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外周血和骨髓中肿瘤细胞分子诊断的临床意义 ,以及二者相关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31例肺癌病人、10例肺良性病变者和8名健康人外周血、骨髓中MUC1基因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31例肺癌病人中 10例检测到外周血中有MUC1mRNA表达 ,检出率 32 3% ;7例骨髓中有表达 ,检出率 2 2 6 %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 <0 0 5 ) ,且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P TNM分期均存在密切关系 (P <0 0 5 )。而肺良性病变者和健康人中均未检测到MUC1mRNA表达。结论 肺癌病人外周血和骨髓中存在常规方法检测不出的肿瘤细胞 ;应用巢式RT PCR法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和骨髓中MUC1mRNA表达 ,可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N0期食管癌病人Ivor-Lewis手术后淋巴结转移性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接受Ivor-Lewis手术治疗的82例pN0期胸中段食管鳞癌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用RT-PCR检测食管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因子C(VEGF-C)mRNA和淋巴结组织中上皮标志物(Mucin1)mRNA的表达;Kaplan-Meier法计算复发率;Log-rank检验比较复发率;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判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 42例食管癌组织中检测到VEGF-C mRNA表达;23例至少在1枚淋巴结中检测到Mucin1 mRNA表达,诊断为淋巴结微转移;手术后3年内37例发生淋巴结转移;T分期与病人3年内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相关(P<0.05);有VEGF-C mRNA表达者3年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显著高于无VEGF-C mRNA表达者(P<0.01);有淋巴结微转移者3年内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微转移者(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食管癌组织中VEGF-C mRNA表达和淋巴结微转移是病人手术后3年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分期、食管癌组织中VEGF-C mRNA表达和淋巴结微转移是pN0食管癌病人Ivor-Lewis手术后淋巴结转移性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tic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N0 esophageal cancer after Ivor-Lewis Esophagectomy.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82 patients with pN0 esophageal cancer who underwent Ivor-Lewis esophagectomy from January 2001 to January 2005. By using RT-PCR, VEGF-C mRNA was detected in tumor issues, and Mucin l( MUC1 )mRNA was detected in lymph nodes. The Kaplan-Meier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urvival rate and lymph nodal metastatic rate. Log-rank test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recurrence rate, and Cox regressi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Results VEGF-C mRNA was identified in 42 patients (51.22%), and MUC1 mRNA was identified in 23 patients(28.05% )from at least 1 lymph node station . The diagnosis of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is (LNMM) was based on the detection of MUC1 mRNA. The first recurrence exhibiting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recognized in 37 patients (45.1%) at the first 3 years after operation and thi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 status ( P < 0. 05 ). Lymph node metastatic rate for patients with VEGF-C mRNA expression in tumor issu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or patients without VEGF-C mRNA expression( P <0. 01 ). And lymph node metastatic rate for patients with LNM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or patients without LNMM ( P <0. 01 ). 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 status, VEGF-C mRNA expression in tumor issues and LNMM were independent relevant factors. Conclusion Status,VEGF-C mRNA expression in tumor issues and LNMM in patients with N0 esophageal cancer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3-year lymph node metastatic recurrence after Ivor-Lewis Esophagectomy.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早期肺癌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中GalNAc T mRNA的表达,探讨其作为肺癌微转移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35例Ⅰ、Ⅱ期肺癌患者和12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手术标本,以及10例来志健康志愿者血液标本中GalNAc T mRNA的表达.结果 GalNAc T mRNA在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Ⅰ期、Ⅱ期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8例(22.86%)为阳性,43个肺门及纵隔淋巴结21个(46.67%)为阳性.而在12例良性肺部肿瘤及1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均为阴性.在手术切除的43个淋巴结中,RT.PCR法检测到21个(48.84%)有微转移,而常规病理检查只有11个(25.58%)淋巴结有转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 GalNAc T mRNA可作为RT-PCR法检测早期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其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转移.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同一肺叶内转移的外科疗效及分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同一肺叶内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并评估其TNM分期。方法:对外科手术切除的51例合并原发灶同一肺叶内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51例总体5年生存率为25.4%,无淋巴结转移组5年生存率为53.8%,合并淋巴结转移组为15.8%(P<0.05)。按原发灶T分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T1 33.3%、T2 42.1%、T3 20.0%、T4 0(P>0.05)。结论: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同一肺叶内转移病人的重要预后因素,目前的TNM分期没有反映该因素的影响。将原发灶为T3及T3以下的此类病人作为T3分期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7.
胃癌新TNM分期与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Wang Z  Xu H  Wang S  Chen J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7):493-495
目的 分析胃癌新TNM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比分析 334例胃癌患者新、旧TNM分期中区域淋巴结转移 (pN)分级与患者预后及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 结果 旧pN分级中pN1组术后 5年生存率为 49 6 % ,pN2 组为 33 5 % ,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新pN分级中pN1组术后 5年生存率为 48 5 % ,pN2 组为 2 4 1% ,pN3 组为 5 6 %。 3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新pN分级与患者胃癌的浸润深度、大体类型、浆膜分型和生长方式相关 (P <0 0 1) ;COX模型分析表明新pN分级是反映胃癌预后最主要的独立指标。 结论 与旧TNM分期相比 ,新TNM分期系统是估计胃癌预后更为合理的指标 ,并且较旧分期更简单、客观 ,具可重复性 ,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肺癌组织中p16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 ,探讨p16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16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肺良性疾病组织、癌周正常肺组织p16基因mRNA表达高于肺癌组织 ,差异有显著性 (P分别 <0 .0 5 ) ;小细胞肺癌p16基因mRNA阳性率 (10 0 %)高于非小细胞肺癌 (4 6.0 %)P <0 .0 5 ;临床Ⅰ、Ⅱ期p16基因mRNA阳性率 (75 .0 %)高于临床Ⅲ、Ⅳ期 (3 4.1%) ,P <0 .0 5 ;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p16基因mRNA阳性率 (73 .3 %)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 (3 3 .3 %) ,P <0 .0 5 ;高、中分化病例组p16基因mRNA表达阳性率 (5 4.5 %)与低分化病例组 (4 4 .0 %)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16基因的异常改变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过程 ,p16基因mRNA的表达检测作为一种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诊断方法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使用RT-PCR方法来检测45例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277枚区域淋巴结CEA、CK20和MUC2表达情况,三者同时阳性表达定义为淋巴结微转移.结果 本组45例患者277枚受检淋巴结中,32枚淋巴结(11.6%)CEA、CK20和MUC2均呈阳性表达(微转移),分别来自10例患者(22.2%).经38个月的中位随访后,10例淋巴结微转移患者中6例(6/10)复发,而35例无淋巴结微转移患者中2例(5.7%)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0%和1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EA、CK20和MUC2的联合检测可用于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诊断 淋巴结微转移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诊断方法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使用RT-PCR方法来检测45例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277枚区域淋巴结CEA、CK20和MUC2表达情况,三者同时阳性表达定义为淋巴结微转移.结果 本组45例患者277枚受检淋巴结中,32枚淋巴结(11.6%)CEA、CK20和MUC2均呈阳性表达(微转移),分别来自10例患者(22.2%).经38个月的中位随访后,10例淋巴结微转移患者中6例(6/10)复发,而35例无淋巴结微转移患者中2例(5.7%)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0%和1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EA、CK20和MUC2的联合检测可用于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诊断;淋巴结微转移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人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切除术中的新鲜瘤组织块植入裸鼠的直肠黏膜层内,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率。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依据WHO新的分类标准,建成1株人直肠原发性(非霍奇金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HRBL-0305。移植瘤组织病理学为(非霍奇金B细胞性)高度恶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示CD19、CD20、CD22、CD45阳性,CD3、CD7阴性,染色体56~69条,流式细胞DI值为1.57~1.61,均为异倍体。HRBL-0305已传至31代,共移植裸鼠187只。其肿瘤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肝转移率为45.4%,淋巴结和腹腔种植转移率均为38.0%,移植瘤在裸鼠的直肠内自主侵袭性生长,发生血液转移、淋巴转移和腹腔内种植性转移。移植瘤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的观察、流式细胞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的分析,表明与人源直肠恶性淋巴瘤细胞相一致。结论 HRBL-0305是首次建立成功的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完整地重现了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自然临床病理过程,且转移模式与临床患者相似。为研究直肠恶性淋巴瘤的生物学特性和实验治疗提供了理想动物模型平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人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切除术中的新鲜瘤组织块植入裸鼠的直肠黏膜层内,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率。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流式细胞分析。结果依据WHO新的分类标准,建成1株人直肠原发性(非霍奇金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HRBL-0305。移植瘤组织病理学为(非霍奇金B细胞性)高度恶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示CD19、CD20、CD22、CD45阳性,CD3、CD7阴性,染色体56~69条,流式细胞DI值为1.57~1.61,均为异倍体。HRBL-0305已传至31代,共移植裸鼠187只。其肿瘤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肝转移率为45.4%,淋巴结和腹腔种植转移率均为38.0%,移植瘤在裸鼠的直肠内自主侵袭性生长,发生血液转移、淋巴转移和腹腔内种植性转移。移植瘤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的观察、流式细胞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的分析,表明与人源直肠恶性淋巴瘤细胞相一致。结论HRBL-0305是首次建立成功的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完整地重现了人直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自然临床病理过程,且转移模式与临床患者相似。为研究直肠恶性淋巴瘤的生物学特性和实验治疗提供了理想动物模型平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在肿瘤诊治领域的研究现状、价值及发展前景。方法 对RGD肽在肿瘤诊治领域的实验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RGD肽存在于多种生物细胞外基质中,能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整和素并与之结合,从而介导多种重要的生命活动。外源性RGD肽与肿瘤细胞表面整和素结合后,可作为体内RGD肽类物质的竞争性抑制剂,从而能抑制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与迁移、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具有靶向性标记肿瘤显像以及与其他方法联合治疗肿瘤的潜在价值。结论 RGD肽能从多个环节对肿瘤起到抑制作用,且展示出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肿瘤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恶性实体肿瘤远处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恶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等。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已成为肿瘤学界的研究热点,使人类对恶性肿瘤的检测达到单细胞水平,从而被视为恶性肿瘤的"液体活检"样本,并具有无创、多次、实时获取及整体性等优点,在实体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测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分析了常见CTC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现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CTC检测技术,指导其在科研及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1992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例脾脏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良性占位18例,其中脾囊肿4例,脾血管瘤11例,脾脓肿3例;恶性占位4例,其中恶性淋巴瘤2例,胰腺癌脾转移1例,胃癌术后肝脾转移1例。20例行全脾切除术,2例部分脾脏切除。2例恶性淋巴瘤和2例转移癌患者中1例失访,1例1年后死亡,1例2年后死亡,1例2年半后死亡,良性病变均痊愈。结论: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良恶性可根据超声造影,CT或选择性脾动脉造影,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恶性占位应辅以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16.
当时光迈入2021年,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在胃肠道肿瘤外科领域已经历30年之发展。随着国内临床研究意识的加强,许多大型医院已经设计并执行了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相关的临床研究,并获得初步结果,且被高质量期刊发表。国内临床病例数多,手术经验丰富等优势,正逐渐转化为高质量临床数据和临床证据的收获。本文就近年来腹腔镜等微创技术在胃肠肿瘤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做一回顾,以期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7.
314例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形式及其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形式、预后及其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研究1979年5月至2006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直肠癌手术治疗并术后复发转移的3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局部复发168例(53.5%),复发间隔期为(24.7±1.9)个月;远隔转移146例(46.5%),远隔转移间隔期为(22.7±1.9)个月;远隔转移时间早于局部复发时间(P〈0.01).复发时间段较早(P〈0.01)、腹膜反折以下(P=0.043)及术后未行放化疗(P=0.007)的患者发生局部复发的构成比高.局部复发组3年和5年生存率为0.48和0.25,生存期为(24.7±1.9)个月;远隔转移组3年和5年生存率为0.33和0.16,生存期为(22.7±1.9)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提示,复发早、TNM分期及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方式和术后是否放化疗)是影响患者复发后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1).结论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者预后优于远隔转移者:根治性切除可使术后复发患者生存显著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CT诊断,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区域及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胃癌患者共81例,均行胃癌根治性手术,随访期间CT发现存在局部区域复发或转移。分析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区域及规律。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术后复发时间和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之间的关系;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81例术后复发患者中,局部区域复发率最高(37.04%),在18例伴有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Ⅰ区10例,Ⅲ区3例,Ⅳ区1例,Ⅵ区4例。术后7~12个月复发率最高(41.98%)。截止至2015年9月30日,在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81例患者中,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3.18个月,中位复发时间为19.94个月,复发后中位生存期为7.19个月。其中发生腹膜种植后,中位生存期最短,仅为4.2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OS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包括年龄(P=0.024),Borrmann分型(P=0.017)、TNM分期(P=0.009)、淋巴结检出总数(P=0.022)、阳性淋巴结数(P=0.002)、治疗方式(P=0.026)和治疗依从性(P=0.035);与局部无复发生存期(LRFS)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包括淋巴结检出总数(P=0.012)、阳性淋巴结数(P=0.008)、治疗方式(P=0.034)和治疗依从性(P=0.016)。结论局部区域复发,特别是区域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主要形式,术后通过CT划分淋巴结转移区域对于放疗靶区确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术后复发转移是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复发转移的发生主要同肿瘤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治疗以其靶向性和特异性在许多肿瘤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治疗胃癌转移复发的临床试验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因胃癌复发转移在临床表现、患者状态及肿瘤特性等方面存在的高度异质性.目前尚无理想的生物治疗策略用于对胃癌复发转移的防治。要使生物治疗成为复发性胃癌的有效防治手段。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试验,均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外转移与外周血肝癌细胞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及手术结束时的外周血标本.并收集10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磁珠的方法,富集、分离肝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中的癌细胞;随访观察术后患者肝外转移与外周血肝癌细胞的关系.结果 免疫磁珠技术可以富集分离到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游离癌细胞,经甲胎蛋白免疫组化证实为肝细胞癌细胞.30例肝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外周血肝癌细胞阳性率分别是53.3%和8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外周血肝癌细胞阳性与肝外转移发生密切相关;外周血癌肝细胞浓度低于1×10~3个/L者未发现肝外转移.结论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外转移与术前外周血肝癌细胞阳性率及肝癌细胞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