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短节段神经传导研究(N CS)的诊断价值。试验对大样本肘部尺神经病变(U NE)患者的内上髁上4cm至内上髁下4cm,并以2cm为间距进行测量。而且,还需要比较电反应诊断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差别。本试验对70例U NE患者的73只手臂进行评估,短节段NCS发现:1例患者出现局部神经传导阻滞(CB),34例患者有局部CB并伴有潜伏期延长,25例患者仅有潜伏期延长。研究发现,37例(76)患者28只手臂的短节段N CS具有额外的定位价值,这些患者仅肘部运动传导速度(M CV)减慢或有非定位性电反应诊断结果。短节段NCS中出现局部CB或潜伏期延长的60只…  相似文献   

2.
张俊  牛国忠 《浙江医学》2014,(8):703-704
特发性面瘫,即贝尔麻痹,是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中最常见的类型。一般认为,特发性面瘫是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段水肿和受压缺血的恶性循环所致[1]。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通常急性、单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3d内达到高峰。临床上常用肌电图(electromyogra原phy,EMG)检查作为判断周围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早期使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帮助判断病情预后[2]。本文通过分析特发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运动潜伏期(la原tency period,Lat)和M波波幅(amplitude,Amp),并与自身健侧对比,旨在探讨其电生理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1 治疗方法 取侧卧位,阻滞侧在上,以第一腰椎棘突上缘,中线外侧3.5~5cm为标记,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后1%利多卡因在标记处注皮丘,并浸润皮下组织与筋膜,然后用22号长约10~12cm穿刺针与皮肤成70~80度角,针尖稍向内上推进,在第一腰椎横突前外侧此时约深4cm,继续缓慢进行1.5~2cm,回抽无血推注  相似文献   

4.
丛淑萍  范秀玉 《铁道医学》1998,26(3):158-159
探讨糖尿病患者运动神经中枢及神经根,周围神经的功能。方法 应用经皮质,脊髓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50例DM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DM组异常率82%;表现为皮质,脊髓刺激MEP潜伏期延迟,小形分化欠佳,部分伴有中枢传导时间异常。MEP异常率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空腹血糖水平对MEP结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运动神经中枢及神经根、周围神经的功能。方法应用经皮质、脊髓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对50例DM患者进行观察。结果DM组异常率82%(41/50);表现为皮质、脊髓刺激MEP潜伏期延迟、波形分化欠佳,部分伴有中枢传导时间(CMCT)异常。MEP异常率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空腹血糖水平对MEP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DM患者的锥体束及神经根、周围神经功能均存在明显异常。MEP结合神经电图(ENG)、体感诱发电位(SEP)等可对DM的神经系统功能提供全面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的诊断可能导致非常不同的长期预后状况。正确预测这种结果的能力将影响治疗决定。Laura van’t Veer等人曾在《自然》杂志上报道说,“预后分类器”借助微阵列分析鉴定,在性能上优于目前所采用的预测疾病后果的其他临床方法,因而被用以确定病人是否可获益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对脑运动功能区病变患者术后肌力与人体机能状态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运动区病变并行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IONM组与非监测组(non-IONM)手术前与术后14 d肌力与KPS评分无变化或改善的病例比例.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肌力与KPS评分变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09例,其中IONM组129例,non-IONM组80例.IONM组术后14 d肌力和KPS评分较术前无变化或改善的比例显著高于non-IONM组(P<0.05).IONM是术后肌力无变化或改善的保护性因素(OR=2.075,95%CI:1.509 ~ 4.068,P=0.033),以及术后KPS评分无变化或改善的保护性因素(OR =2.481,95% CI:1.254 ~4.910,P=0.009).结论 IONM用于运动功能区病变手术,可降低术后运动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砚书 《中外医疗》2021,40(8):177-179
目的 将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方便选取来该院就诊的锁骨骨折患者72例,平均分组.参照组予以常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麻醉,实验组予以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对比2组麻醉效果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纯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成颈丛神经阻滞组(Ⅰ组30例)和臂丛颈丛浅支联合神经阻滞组(Ⅱ组30例),观察两组麻醉前,切皮时,骨折复位,缝皮4个时间点的MAP、HR、SpO2及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Ⅰ组4个时间点MAP、HR、SpO2及麻醉效果与Ⅱ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正常人腓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临床观察许有玉,魏玉莲,杨基海,钱晓进,杨洪宁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是指冲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神经的距离。MCV测量的价值在于它是客观定量的肌电检查方法之一。对于判断周围神经有无损害、损害程度和损害部位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周围神经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与健康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健康人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症状组更显著。结论: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14.
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100例张君(齐鲁石化中心医院,淄博市255400)关键词锁骨骨折,颈丛神经阻滞,骨析内固定术我院自1989年10月起采用颈丛神经阻滞一点法(颈4横突)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100例,临床效果较满意。患者仰卧,将头转向对...  相似文献   

15.
杨天明  全超坤  范新民  范学良 《医学争鸣》2005,26(17):1592-1593
目的:介绍颈丛神经阻滞在耳后切口乳突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 行择期耳后切口乳突根治术患者21例,年龄15~49岁,ASAⅠ~Ⅱ级,在单侧颈丛神经阻滞下完成手术,观察术前及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麻醉效果. 结果: 全部患者耳后切皮无痛,心律、血压等无明显波动;顺利完成手术19例,另2例患者分别在内耳探查、切及内耳道后壁皮肤时出现轻微痛感,经静脉应用一个单位氟吗合剂或用5 g/L利多卡因2 mL局部浸润,效果满意,顺利完成手术. 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用于耳后切口乳突根治术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0.25%罗比卡因用于颈神经丛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瘤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分为3组:Ⅰ组选用0.25%罗比卡因;Ⅱ组用0.25%布比卡因;Ⅲ组用0.15%丁卡因 1%利多卡因混合液。均在第4颈椎(C4)横突分别阻滞双侧颈丛神经深浅丛,注药总量20-22ml,观察麻醉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且麻醉效果满意。结论0.25%罗比卡因是一种较理想的颈丛阻滞局麻药。  相似文献   

17.
孙兰云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6):762-762
我们近几年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做甲状腺手术38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80例中男48例,女332例,年龄19岁 ̄70岁;ASA分级Ⅰ级307例,Ⅱ级70例,Ⅲ级3例。术前检查结果:全部病人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正常或大致正常;X线片示慢支合并肺气肿8例,ECG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5例;合并高血压10例。手术种类:甲状腺瘤摘除术230例;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130例;甲亢型甲状腺双侧次全切除术18例;甲状腺癌根治术2例。患侧颈深、浅丛阻滞,健侧丛阻滞360例。双侧颈深、浅丛阻滞20例。2操作方法术前30分钟常规肌注鲁米那钠…  相似文献   

18.
徐维安  高健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3):120-121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中颈神经丛阻滞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甲状腺腺瘤病人随机分为0.25%罗哌卡因组(RL,n=62)和0.25%布比卡因组(BL,n=62)分别施行颈神经丛阻滞,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手术开始后15min和30min、分离瘤体时、术后10min几个时点病人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麻醉效果(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手术开始后15min及30minBL组病人的SBP、DBP、HR升高明显(P<0.05),分离瘤体标本时2组病人的血压、心率明显升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罗哌卡因行颈神经丛阻滞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颈神经丛阻滞较为适应的麻醉药。  相似文献   

19.
彭景莲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9):55-55,63
目的比较腰骶神经丛一次性阻滞研究组与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在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硬膜外腔持续推注0.375%罗哌卡因维持麻醉,研究组麻醉应用腰骶神经丛一次性注射0.375%罗哌卡因。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良好无差异。患者术中血压、脉搏变化幅度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硬膜外麻醉比较,腰骶神经丛一次性阻滞操作简便,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蒋奕红 《右江医学》2003,31(1):32-33
目的 :选择 0 .2 5 %、0 .375 %、0 .5 %罗比卡因作颈丛神经阻滞 ,与 0 .2 5 %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时进行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 :ASAI Ⅱ级甲状腺疾病需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病人 60例 ,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 2 0例 ,均行双侧肌间沟一点法作深丛及浅丛神经阻滞 ,常规辅以神经安定镇痛 ,根据镇痛效果增加静脉用药。A组左侧 0 .2 5 %布比卡因 1 4ml,右侧 0 .2 5 %罗比卡因 1 4ml;B组左侧 0 .2 5 %布比卡因 1 4ml,右侧用药 0 .375 %罗比卡因 1 4ml;C组左侧 0 .2 5 %布比卡因 1 4ml,右侧 0 .5 %罗比卡因 1 4ml。术中监测HR、ECG、R、BP等生命征变化情况。记录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效果C组最好 ,B组次之 ,A组最差 (P <0 .0 5)。结论 :相同浓度的罗比卡因较布比卡因镇痛效果差 ,用于颈丛神丛阻滞时 ,应适当提高浓度至 0 .375 %~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