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道蛔虫病农村多见。传统治法是先予解痉、镇静、抗感染等,俟腹痛缓解再予驱虫。1981~1984年,我们对收治之胆道蛔虫病随机取110例于入院腹痛未缓解时即予驱蛔灵驱虫治疗(以下简称即服组);以98例仍用传统方法治疗(传统组),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年来联用驱蛔灵、醋柳酸、黄边素治疗肠蛔虫及胆道蛔虫病,疗效满意,现仅以1981年1月~1985年1月有记载的428例(包括住院的32例)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1.处方:成人每日用驱蛔灵4.5克,醋柳酸1.5克,黄连素0.9克,分3次口服,连服2日为一疗程。儿童剂量按每日每公斤体重服驱蛔灵0.15克;  相似文献   

3.
驱蛔灵治疗胆道蛔虫病30例。男11例,女19例。病程1~40天,方法:口服驱蛔灵片0.5克,每隔半小时1次,连服8次。如有复发,可依上法于首次服药24小时后重复给药。治疗效果:2小时内症状缓解20例,4小时内缓解26例,5小时内缓解28例,无效2  相似文献   

4.
典型病例介绍女性,14岁,住院号2814。1986年10月3日开始脐周疼痛,到乡卫生院就诊,给配16%驱蛔灵糖浆100毫升,分2天口服,当服完50毫升时,即出现呕吐,腹痛加剧,服止痛片缓解,第2天腹痛又加剧,继续服驱蛔灵糖浆50毫升。患者恶心、呕吐频繁,四肢抽搐,意识模糊,阴道流血不止,少尿。于1986年10月6日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8~39℃,脉搏80次,呼吸20次,血压100/70毫米汞柱,神志模糊,瞳孔等大约4毫米,对光反射迟钝,眼球震颤,两肺未闻及罗音,心界正常,心率80次/分,心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压痛,无腹肌紧  相似文献   

5.
硫酸镁治疗组(甲组)50例,用10%硫酸镁4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小儿硫酸镁用80mg/kg),滴注前或滴注时口服驱蛔灵3g,次日加服1次,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常规治疗对照组(乙组)40例,予输液、抗生素及服驱蛔灵外,均用1至数种解痉镇痛剂如阿托品、654—2、Vitk_3、安腹痛或强痛定、杜冷丁等;少部分且服用了阿斯匹林、食醋VitC等酸性药物。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2年2月~1986年4月共收治胆道蛔虫症82例,均具典型的临床表现而确诊。 前2年收治之40例(甲组)入院后先给常规剂量的654-2、冬眠灵解痉止痛,顿服食醋60ml,常规服硫酸镁以利胆、肌注庆大霉素防止感染,已有明显感染者剂量加大或给氨苄青霉素静滴;待腹痛缓解后再予驱蛔。后2年收治之42例(乙组)不用654-2等抗胆碱药,不服食醋,余同甲组,另于入院后即用酚妥拉明加入液体以每分钟0.3~0.5mg量静滴,必要时4~6小时后重复一次。24小时总量不超过80~100mg,同时立即给驱蛔灵以驱虫。  相似文献   

7.
患者魏××,女,10岁。3天前因脐周痛,呕吐蛔虫效条,当地赤脚医生给服驱蛔虫中药,当日痛止。第3天,其家长在公社卫生院买驱蛔灵9片,当日晚饭后服5片,服后1个多小时患儿即感胸闷,呼吸困难,并呕吐2次,呕出物为食物残渣,内有蛔虫1条。继则面色苍白、气促、神志不清而送医院抢救。当日饮食无特殊,亦未服其他药物,未与农药接触。既往尚体健,3年前双下肢曾患“脓疱”,继而“全身水肿”,  相似文献   

8.
读贵刊1979年第1期34页登载“口服驱蛔灵中毒引起呼吸麻痹致死1例”后,受到较大启示,了解到口服驱蛔灵可发生如此严重的副反应,值得引起注意。但是该文又一下几点尚待商榷。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驱蛔利胆汤”治疗胆道蛔虫病的疗效。方法:选择192例胆道蛔虫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以解痉止痛,感染,利胆驱蛔支持治疗。方法:对照组用阿托品或654—2用于解痉止痛,选用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抗感染,酌情静脉输液。症状缓解后口服左旋咪唑驱虫;治疗组9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驱蛔利胆汤:乌梅15g,川楝子10g.槟榔15g,木香10g,川椒6g,细辛3g,金铃子10g.郁金10g,茵陈15g,黄芩10g.木香10g,大黄15g。每日1剂,分2次服。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严密注意病情变化情况,给予相应处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6.88%,与对照组治愈率84.38%相比较。有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驱蛔利胆汤”治疗胆道蛔虫病效果满意。方便、安全、经济,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驱肠虫药类 驱蛔灵 致严重肝损害 共4例,男女各2,年龄平均23(12~50)岁。均于服驱蛔灵3~6g后约一周渐起出现乏力;纳碱、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出现黄疸,3例严重者且有神经精神症状,肝脾均未扪及,肝功受损,SGPT增高,2例有腹水征;此3例均死于肝肾综合证,仅1例治愈。4例既往均无肝病史,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0岁。因感脐周间歇阵发隐痛数天,来我院门诊,给驱蛔灵0.5克12片。取药当天上午未进早餐即口服6片。服后约半小时感周身皮肤发痒,稍后则欲解大便并有头晕,未到厕所即昏倒在地不省人  相似文献   

12.
读了《新医学》1984第11期“静脉滴注硫酸镁同时口服驱蛔灵治疗胆道蛔虫症70例”后,我遇到2位胆道蛔虫症病人,经用上述方法治疗效果很满意。例1:金××,女,28岁,以总胆管结石入院,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出血是常见之急症,往往需要给以针对性的妥善即时处理。腹主动脉瘤破裂小肠瘘致续发性消化道大出血虽属少见,一旦发生,往往危及生命。现将我院近来所遇经手术证实并治疗成功的一例报告如下: 陈某,男,30岁,教师,住院号722151。因腰痛、发热、使血一天于1972年4月12日入院。入院前3天劳动时突感全身不适,发热,两髋部疼痛,难以忍受,服中药并卧床休息仍无效。二天后左侧脐旁腹部钝痛,又服驱蛔灵16片后  相似文献   

14.
儿童驱蛔,一般以体重来计算药量。如用枸橼酸哌哔嗪,剂量为150毫克/公斤/日,用磷酸哌哔嗪,其剂量比枸橼酸哌哔嗪小1/4,换算成的剂量是112.5毫克/公斤/日〔150-(150×1/4)〕。“六一宝塔糖”(驱蛔糖)每颗含磷酸哌哗嗪200毫克,其用法说明却是每一足岁服一粒。此剂量显然与枸橼酸哌哔嗪和磷酸哌哗嗪的治疗量相差太远。以一  相似文献   

15.
贵刊1984年第11期刊登“静脉滴注硫酸镁同时口服驱蛔灵治疗胆道蛔虫症70例”一文后,我们按照此方法对50例胆道蛔虫症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并设40例为对照组,以观察对比进行疗效分析。治疗组50例,男13例,女37例,年龄7~64岁。对照组40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16~68岁。两组  相似文献   

16.
胆道蛔虫病在国内大多数地区十分常见。虽然绝大多数可望内科治愈,但发生并发症时病死率可高达15%左右。因此,如何积极治疗胆道蛔虫病,对于降低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一些治疗措施综述如下: 一、及时驱蛔既往认为,痛期驱虫有将蛔虫驱入胆囊等其他脏器的危险,故需待疼痛缓解后才能驱虫。但不少临床研究发现,胆道蛔虫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是否及时驱虫明显相关,如不及时驱蛔,很多病例疼痛难止,并常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或增加手术治疗率,增加病死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早期及时驱虫不仅安全可靠,而且临床症状消失快,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可减少甚至避免发生并发症,从而降低病死  相似文献   

17.
《新医学》1973,(1)
为了进一步落实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解决当前驱虫药不足的问题,我院附属药厂在茂名化工二厂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下,利用该厂以石油加工副产气生产的氯乙醇试制成驱蛔灵。驱蛔灵(磷酸哌嗪或枸橼酸哌嗪)国内多数药厂是以酒精为主原料,经过八个工序制得。利用氯乙醇(30~32%)只需经氨化、环合、蒸馏、成盐四个工序即可制得。采用这种原料和工艺路线,因地制宜地开辟了新的原料来源,可以节省酒精,能用较少的投资,较快地满足我省广大农村对驱蛔虫、蛲虫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新医学》1970,(9)
蛔虫病是常见的寄生虫病。蛔虫性肠梗阻是蛔虫引起的急腹症之一,病情复杂,来势急剧,在我国小儿急腹症中,占很高的百分率,严重威胁病儿的生命。在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光辉思想指引下,最近,我们在德庆县参加巡迴医疗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了三例小儿蛔虫性肠梗阻,以后在本院外科又治疗一例,均免予外科手术,在较短的时间治愈出院。治疗方法病儿确诊蛔虫性肠梗阻后,给予花生油、蜜糖各250毫升,驱蛔灵糖浆20毫升(分量可  相似文献   

19.
胆道蛔虫症引起腹痛时,禁用山道年驱虫。因为山道年可使蛔虫兴奋,虫体活动增强,更深地钻入胆总管,使腹痛加重。驱蛔灵(枸橼酸哌哔嗪)却能使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2~8岁,均于服驱蛔灵后1~2天内出现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头痛、眩晕、呕吐、嗜睡、表情呆滞等。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谵语等。部分患儿可引出阳性病理征。脑脊液检查正常。CT扫描未见异常。12例患儿分别于入院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