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一些中医药名著,曾有“常山与甘草同用必吐”等记载。李时珍曰:“常山、蜀漆生用则上行必吐,酒燕炒熟用则气稍缓……得甘草则吐”(《本草纲目》卷十七)。李士材云:“常山生用多用则吐,与甘草同用,亦必吐”(《医方集解》除痰之剂门转引)。此说流传于《本草纲目》问世以后,而唐、宋、元三朝医家则无此论。如《局方》截疟常山饮和截疟七宝饮,常山、炙甘草皆同用,惟药量甚小(参见《医学正传》疟证门)。究  相似文献   

2.
一、“急”作“先”解《金匮·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第二条云:“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历代医家由于受《伤寒论》“急下之”的影响,对“急”字亦都释为“快”。如尤在泾云:“设更不愈,其邪必假血依痰,结为症瘕,僻处胁下,将成负固不服之势,故宜急治。鳖甲煎丸行气逐血之药颇多,而不嫌其峻,一日三服,不嫌其急,所谓乘其未集而击之也。”聪明的注家则不加诠解,一滑而过。如五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对本条释之云:“疟疾若迁延过久,反复发作,必致正气渐衰,疟邪则可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居于胁下面成疟母。疟母不清,  相似文献   

3.
范晔 《北京中医》1992,(4):36-38
张仲景非常重视脉诊,《金匮要略》全书二十五篇,前二十二篇皆冠以“××病脉证并治“字样。在总共398条原文中,明确记载脉象的达140余条。书中脉诊的运用颇具特色,下面仅就所学作一浅析。一、以主脉指导辨证凡病皆有主证,同时也各有其特定脉象。《金匮要略》在此方面之运用颇具匠心。如《水气病》篇云:“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水为阴邪,阳虚气化不行,血脉受阻而见沉脉,可逐下其水以治之。又如《疟病》篇说:“疟脉自弦”。指出疟疾病主脉为弦。再如《痉湿暍病》  相似文献   

4.
<正> 自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柴胡劫肝阴”之语后,即有许多附庸者,铺张其说,视柴胡为药队中之坏品,害人伤命,于是柴胡一药便被冷落,即使有用者,亦微其量,发挥不出应有之功,甚是可惜。究天士原意,实际是针对当时的“幼科庸俗,但以小柴胡去参,或香薷、葛根之属”作为治疟常规法而告戒之,并补充了桂枝白虎汤、正气散、四兽饮等方剂,教人治疟审证选用,不当概以柴胡剂治之。笔者近年来用柴胡  相似文献   

5.
诊余话柴胡     
柴胡性味苦平微寒,质轻入少阳经,具有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升提清阳之功能。笔者参考古人之说,结合自己数十年的用药体会,对此药的功效与应用有些见解,现介绍如下: 1.发散表热、和解表里柴胡在药物归类上属辛凉解表药,有发散风热的作用,如临床常用之柴葛解肌汤、柴胡升麻汤等治时邪感冒,均以柴胡为君,故张元素说:“柴胡性味俱轻,阳也,升也。”柴胡入少阳经能旋枢机和解表里邪热。《别录》谓:“柴胡除心下烦热、诸疾热结实。”甄权谓:“柴胡主时邪内外热不解。”《本经》谓:“柴胡治实热邪气、肠胃积聚。”张元素说:“柴胡主往来寒热。”其它如《伤寒论》中的大  相似文献   

6.
叶氏“柴胡仞肝阴”说之我见娄底地区人民医院(417000)颜耀东“柴胡肝阴”之说,首见子林北海重刊张司农《治署全书》序文中,曰:“柴胡肝阴,葛根竭胃汁。”后叶天士在《幼科要略》疟门中,曾引用此语以示后学。徐灵胎对此论持有异义,初闻叶氏治疟不用柴胡不信...  相似文献   

7.
疟者,是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清代医家王孟英,用温病理论辨治疟疾,服膺叶天士之论,而独具见解。其时,陈仰山观其治疟如神,疑其“别有神授”,孟英曰:“何秘之有?第不惑于昔人之谬论,而辨其为风温、为湿温、为暑热、为伏邪,仍以时感法清其源耳。”王氏医案中,治疟案特多,辨证精详独到,处方灵活周匝,不以疟名印定心目,常收灵巧锐捷之效,对后学启迪不少,兹将王氏治疟经验探述如下。一、因时气所感缘求诸疟之治孟英针对很多医家治疟不辨时气感之异,恒以小柴胡汤之类,“颟顸施治,罕切病情”的大弊,提出治疟当辨“正疟”与“时疟”,不可一概施治。他认为正疟是感受风寒之轻者,入于少阳而成,脉象必弦,治以小柴胡汤为主。“若感受风温、湿温、暑热之邪  相似文献   

8.
川芎为“治头痛要药”,火热头痛能否用川芎治疗,历来有争议。如《得配本草》认为:川芎“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常用中药与不良反应》川芎“热证头痛不宜使用,阴虚火旺不宜使用”[1]。7版规划教材《中药学》亦指出,川芎“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均当慎用”。主张可治火热头痛,如“川芎散”、“清上泻火汤”、“清空膏”等方(《兰室秘藏》卷中)均用川芎配辛凉、寒凉药等治风热头痛,热厥头痛,“风湿热上壅损目,脑痛不止者”;“栀子清肝汤”(《外科正宗》卷二)用川芎配栀子、丹皮、牛蒡子、柴胡等治肝火风热上攻头痛;验方“清肝…  相似文献   

9.
牛淑平  朱长刚 《中医杂志》1998,39(12):759-759
1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吴师机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又说“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强调辨证也是外治疗法的前提和依据,只有明确病变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属性,抓住疾病的本质,把握病证的标本、轻重、缓急,才能正确施治,达到预期效果。如桂枝汤用于治疗伤寒中风;柴胡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道地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道地药材的称谓来源道地药材或地道药材是中药的一种特有称谓,“真正名产地出产的且传统世所公认的优质药材”。道地药材的概念古已有之。最早见于东汉《神农本草经》:“药有……采治(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出:“诸药所生,皆的有境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云:“古之医者……,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唐《新修本草》孔志约序曰:“动植形生,因方舛性。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宋《本草衍义》云:“凡用药必须择土地之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宋学杲《用药法象》云:“凡诸草木昆虫,产之…  相似文献   

11.
一、治肝炎肝炎属中医的“胁痛”。现在通用方剂有柴胡疏肝汤、逍遥散、一贯煎等,用之对证皆有疗效。我主要以芎归汤加鳖甲为常用加减方。治肝炎离开鳖甲不行,《本经》上说:“鳖甲味咸平,主心腹症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恶肉”。可见鳖甲  相似文献   

12.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金匮要略》附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另外,胡希恕认为第148条中的阳微,指津液微少,由于津液内竭而致大便硬结,与第147条一样,都是由于津液伤甚而呈现半表半里阴证,故治疗皆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相似文献   

13.
小柴胡汤在临床上的运用范围很广,如汪訒庵的医方集解在本汤的附方下,就有17方述其变化。古人及近世并用以治疟疾,不论其为每日疟、间日疟、三日疟,均可随证加减取效。柴胡汤虽能治疟疾,但不得谓为治疟专药,更不能说治疟必用小柴胡汤。我在临床时,对疟疾三四发后,合于截止条件者,多用本方加酒炒常山和煨制草果等;若疟属湿痰感的(所谓无痰不成疟一语,足供参考),可相机加厚朴、梹榔、苍术、青皮之类;若属虚疟不任温燥  相似文献   

14.
一问一答     
3.如何理解“四肢为诸阳之本”和“四肢为诸阳之末”? 答:四末:有两种含义, 一指,四肢。如《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二指,手指、足趾。如《素问·疟论》说:“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  相似文献   

15.
半夏泻心汤证,在仲景书中有两见,一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的第154条;二是《金匮要略方论·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篇的第10条。这两条原文,表面上看前者为伤寒病而设;后者为杂病而立。但深入研究,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兹剖析如下: 一、原文解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第154条说:“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因药源紧缺,不少地区常以柴胡全草代替柴胡根药用。关于柴胡的药用部位问题,目前存在着争论,也有过一些报道。柴胡为最常用的中药之一,为了保证中药质量,维护人民健康,对这一问题很有深入探讨予以澄清的必要。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唐代《千金翼方》中有“去苗”的记载;为后世医药家所沿用。窦汉卿在其《疮疡经验全书》中收载有“硬柴胡”和“软柴胡”,柴胡品种虽有“软”、“硬”之分,但入药修治时均需“去芦”。由此可见,两种柴胡皆用其根。明代李时珍对柴胡的药用部有更  相似文献   

17.
“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一语,见叶天士《幼科要略》论疟一节。笔者早年囿于叶氏之说,治温热病极少用葛根。后读谢映庐撰《得心集医案·头痛门》治阳明风热所引起的眉棱骨痛,药仅石膏、生地、石斛、丹皮、葛根五味,一剂而愈,顿有所悟,试之辄效。中年以后,读书稍多,临症亦有粗浅体会,认为葛根治疗温热暑湿诸病,若用之得当,绝无竭胃汁之弊。除上述诸贤之成法常用于临床之外,个人尚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8.
重鎮药之用于临床,前人开拓了宽广的道路,如《素問》中就有用生鉄落治癲狂的記載,仲景擅用旋复代赭湯治噫气、桂枝甘草龙骨牡蠣湯治煩躁,取龙牡以镇浮阳。后世所制鎮逆止呕、鎮肝熄风、鎮心安神方中,多用重鎮药。某些急救之丸散,如局方牛黃清心丸等,皆用重鎮药朱砂金箔。清代叶天士,也擅用重鎮药,如石决明、龙骨、石英、云母、牡蠣等散见医案各門中。徐灵胎对重鎮药更有很高的評价,如云:“病深之人,发喘呃逆,即有阳越之虞,其危皆在頃刻,必用参附及重鎮之药,以墜安之。”(《医学源流論·阴阳升降論》)喻嘉言用旋复代赭湯治愈一  相似文献   

19.
小议临床施灸之灸量、灸感、灸效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它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 ,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 ,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 ,扶正祛邪 ,达到治病和保健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的应用 ,从古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帛书《经脉》就有关于灸法的记载。晋代名医陈延之《医心方》说 :“针须师乃行 ,其灸则凡人便施。”可见灸法运用之简便和广泛。《医学入门》又说 :“凡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灵枢 官针篇》曰 :“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急救时又有“灼艾第一 ,丹药第二 ,附子第三。”现又有“大病必灸”之说。可见灸法与针刺及汤药治…  相似文献   

20.
中风新论     
韩支亚  任红伟 《陕西中医》2000,21(4):192-192
<正> 我国古代中风的论述,一方内容丰富,百家争鸣,另一方面存在着概念荚杂,称谓混乱。如真中风,类中风,非风,外风,内风等,给学习和应用带来不便,很有澄清的必要。 1 唐宋以前中风不应完全否定 中医普遍认为中风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唐宋以前和金元以后。对唐宋以前中风特完全否定的态度。如张山雷说:“古之中风皆是外因,治必温散解表者,所以祛外来之邪风也。今之中风多是内因,治必潜降镇摄者,所以靖内动之风阳也”。(《中风铨》)其实这与史实不符。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凡治消痹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内经·调经论》:“血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