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冷冻联合灌注化疗治疗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入组患者45例,男性19例,女性36例,年龄6岁~48岁,平均26岁。全部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每周或每两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并给予异烟肼0.2g局部灌注。治疗1~9次不等,平均2.8次。对患者冷冻治疗前后的管腔再通状况、临床症状、胸部x线片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过程中除3例出血较多,1例无效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气管及叶以上支气管管腔再通率达97.78%。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改善率为呼吸困难25/26(96.15%)、咳嗽咳痰39/42(92.86%)、咯血24/30(80.00%)、发热23/25(92.00%),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随访半年病情稳定。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局部灌注治疗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解除气道梗阻、促进病灶吸收、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应用高频电刀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导致的气道阻塞的疗效。方法:选择晚期中央型肺癌阻塞大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12例,在用异丙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行静脉全身麻醉后,再在喉罩通气下经支气管镜应用高频电刀对病变进行治疗。结果:12例患者经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力治疗后呼吸困难得到明显改善,气道直径由(3.20±1.56)mm扩大到(7.02±1.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促评分治疗前为(2.90±0.66)级,治疗后为(1.05±0.32)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麻下经喉罩通气高频电刀治疗中央型肺癌导致的气道阻塞,可以迅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术中借助喉罩通气扩大了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手术安全、可行,为临床治疗重度气道梗阻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氩等离子体凝固(APC)联合冷冻治疗中央型肺癌导致的恶性气道梗阻的临床意义及对肿瘤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400例发生气道梗阻的肺癌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在全身化疗基础上联合支气管镜下 APC及冷冻介入治疗)和对照组(只接受化学治疗),对上述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均在治疗后进行长期随访,分析2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并对接受支气管镜下 APC联合冷冻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和CD31免疫组化染色,了解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及肿瘤微血管破坏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0.032,P <0.05)。经支气管镜下 APC及冷冻治疗后肿瘤细胞凋亡明显,肿瘤微血管密度为18.31±4.42,治疗前为26.42±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01,P<0.01)。结论在全身化疗基础上使用支气管镜下APC联合冷冻治疗中央型肺癌不但能够迅速减除梗阻症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且能够破坏肿瘤血管,阻断肿瘤营养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氩等离子凝固术治疗气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观察19例患者44次APC治疗的体力状况变化(Kamofsky体力状况计分标准)、气道狭窄再通(Bergler标准)、呼吸困难指数(气促评分标准)改善情况。结果19例患者经治疗,完全有效7例(36.8%)、部分有效11例(57.9%)、轻度有效1例(5.3%)、无效0例。气道狭窄部分再通,气促评分、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APC治疗术中有一过性低氧血症、咳嗽,们无大出血、管壁穿孔、金属支架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APC治疗气管癌金属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子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联合氩气刀治疗恶性肿瘤引起中央气道狭窄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方法回顾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支架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等、治疗前后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气促评分变化,评价治疗后中央气道狭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情况。结果30例患者支架一次性置入成功,成功率96.77%。治疗1周,患者气道阻塞症状减轻,p H值、Pa O2、Pa CO2、Sa O2及FVC、FEV1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气道支架置入后1周,呼吸困难症状均明显缓解,治疗后患者气促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即刻及治疗后3月患者中央气道狭窄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6例咽喉及胸骨后疼痛、10例刺激性咳嗽、7例痰中带血、3例术后再次狭窄、1例大咯血猝死和1例术后支架边缘出现瘘口。中央气道狭窄程度级别越高,并发症发生的例次越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联合氩气刀能有效缓解恶性肿瘤引起的中央气道狭窄,快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是非常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之一,但是中央气道狭窄程度越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导氩气刀治疗中央型晚期肺癌气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的合并中心气道狭窄的晚期肺癌患者,在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氩气刀治疗,并追踪观察。以病变狭窄获得再通、临床症状改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55例患者共行氩气刀治疗150次,临床评价完全有效12例(21.82%),部分有效25例(45.45%),轻度有效17例(30.91%),无效1例(1.81%)。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导氩气刀治疗中央型晚期肺癌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化疗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气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经气管镜介入在肿瘤局部注入化疗药物并全身静脉化疗,对照组单纯用全身静脉化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缓解率、气管再通有效率及KPS评分提高率均高(P〈0.05或〈0.01)。结论经气管镜介入局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均优于单纯全身化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支气管镜引导置入气管支气管支架治疗肺癌并气道狭窄的经验和疗效。方法肺癌并气道严重狭窄患者,行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术。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气管支气管支架,且置入后呼吸困难的症状立即缓解,PaO2、PaCO2明显被改善,咳嗽、咯血等近期并发症轻微;出现气道阻塞、支架移位等远期并发症的几率均为6.7%。结论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术,对肺癌并气道狭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且操作简便,能明显改善患者近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种气管镜介入治疗方法对不同病变类型气道内良性狭窄的疗效。方法经气管镜治疗的良性气道狭窄患者120例,其中气道内瘢痕组55例,肉芽肿组53例,气道良性肿瘤12例。采用支气管镜下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coagulation,APC)、冷冻、内支架等方法进行治疗,并从狭窄程度及气促评分等方面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经支气管镜APC结合冷冻对气道内瘢痕、肉芽肿、良性肿瘤的处理效果相似。治疗后三组狭窄程度和气促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表明APC结合冷冻对良性狭窄的治疗效果立竿见影。结论 APC可一次性大部分清除气道内良性肿瘤和肉芽组织,快速缓解气道梗阻症状。同时配合冷冻治疗,延缓复发时间,后期单用冷冻治疗,可达治愈效果。治疗过程中慎用金属支架。  相似文献   

10.
作者评价了用支气管镜冷冻疗法治疗33例晚期支气管癌患者的价值.患者一般接受3次冷冻治疗,第1次与第2次间隔2周,第2次与第3次间隔4周,治疗前后对呼吸困难、咳嗽、喘鸣、咯血、胸片、肺功能(FVC、FEV_1、MEF、MIF)及动脉血气等进行临床评定.冷冻治疗是在全麻下通过硬支气管镜进行,远端支气管的病变部位用支气管冷冻刀尖通过供给循环的液氮氧(-70℃)给予冷冻,同时不断吸引覆盖患处的血液和分泌物,整个过程10~15分钟。33例有阻塞的恶性支气管肿瘤患者,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81次后,绝大多数患者的喘鸣、咯血有改善,呼吸困难好转,58%的肺功能改善,77%的支气管镜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支气管动脉化疗联合氩等离子体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分析比较我院45例晚期中央型肺癌分别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与支气管动脉化疗联合氩等离子体治疗疗效差别。结果支气管动脉化疗联合氩等离子体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组实体瘤缓解率(87.5%)及气道狭窄再通改善率(91.7%)明显优于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组的57.1%及52.4%,且近期生存质量好。结论应用支气管动脉化疗联合氩等离子体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近期疗效明显优于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经皮及经气管镜引导腔内冷冻消融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方法47例不可切除的中央型肺癌患者(22个气管内型病灶,26个气管壁型病灶,21个气管外型病灶)共行69次经皮、经气管镜引导腔内冷冻消融治疗,统计无进展生存期(PFS),分析冷冻治疗后的PFS与肿瘤生长部位、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关系。结果气管内型肿瘤PFS(8±4个月)明显低于气管壁型肿瘤(13±6个月)(P〈0.05)及气管外型肿瘤(14±8个月)(P〈0.01);非小细胞肺癌PFS(11±5个月)明显长于小细胞肺癌(4±2个月)(P〈0.0001);高、中分化癌PFS(15±8个月)明显长于低分化癌(7±3个月)(P〈0.0001)。结论联合经皮及经气管镜引导腔内冷冻消融治疗是中央型肺癌的一种有效、安全治疗方法,其术后PFS与肿瘤生长部位、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给予含铂方案全身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技术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支气管镜对21例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1~3次氩等离子体凝固联合2~8次化疗,并从支气管狭窄再通疗效、气促好转、体力状况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21例患者经氩等离子体凝固及化疗后症状改善、病情好转,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明显提高。结论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应用氩等离子体凝固技术治疗中央型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继发侵袭性肺真菌病(IPM)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收治的10例肺癌继发IPM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微生物学检查、治疗及预后资料。结果10例肺癌继发IPM患者,平均年龄(64.5±14.7)岁,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5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8例,小细胞肺癌2例,均为临床分期Ⅳ期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过抗肿瘤治疗。IPM临床诊断7例,拟诊3例,以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较多见。肺癌继发IPM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8/10)、发热(8/10)、咯血(5/10)及胸痛(5/10)。胸部CT主要表现为斑片状渗出影和(或)实变影(10/10),2例伴空洞形成。10例患者均接受抗真菌治疗,7例治疗显效,3例老年患者死亡。结论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接受抗肿瘤治疗后易继发IPM,且死亡率高。应早期诊断并及早应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杜明  王娟  王兰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4):693-695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联合局部化疗药物注射治疗中、晚期中心型肺癌的疗效。方法对18例不适合常规开胸手术或拒绝手术的中、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治疗前比较,以观察其疗效。结果经2~4周(平均3周)治疗,症状缓解率:咳嗽71%(13/18)、咯血83%(15/18)、呼吸困难94%(17/18)。结论纤维支气管镜镜微波联合局部化疗药物注射治疗是治疗中、晚期中心型肺癌的疗效有效的方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痛苦小,安全性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干扰素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通过对1例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肝炎导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及治疗转归分析,分别复习干扰素α治疗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导致间质性肺炎的相关文献,总结其特征.结果 患者因慢性乙型肝炎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5个月后出现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 体检肺部少许细湿啰音 血气分析示Ⅰ型呼吸衰竭.胸部CT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网格状影.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组织病理显示急性肺泡损伤、间质纤维化.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随诊5个月病情相对稳定.检索国内外文献,未见有干扰素α治疗乙肝引起间质性肺炎的报道.把关键词乙型肝炎更换为丙型肝炎,则共检索到27例报道.主要症状是咳嗽(70.4%)、呼吸困难(77.8%)和发热(29.6%).出现症状的时间自用药后20 d至23周不等.除少数停药观察外,多数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死亡率为11.1%.结论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时可能诱发急性间质性肺炎,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脏受累的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肺部受累的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湘雅二医院住院的符合2012年美国Chapel Hill会议关于系统性小血管炎诊断标准,并血清ANCA阳性的43例肺脏受累的的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中,肺部症状首发就诊者22例,常见肺部症状依次为咳嗽咯痰、活动后气促、咯血、哮喘等,肺外受累器官依次为肾脏、神经系统、眼、鼻;肺外症状首发就诊者21例,肾脏为最常见受累器官;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 34例,其中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P-ANCA)阳性率97.1%(33/34),抗蛋白酶3(PR3)抗体(C-ANCA)阳性率2.9% (1/34);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韦格纳肉芽肿)8例,抗蛋白酶3(PR3)抗体(C-ANCA)阳性率62.5%(5/8),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P-ANCA)阳性率为37.5%(3/8);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1例,为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阳性;胸部影像学表现多为双肺间质病变,如双肺网格样改变、磨玻璃影、蜂窝肺、多发条索状及结节性病变等,或为条索或斑片状病变、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及肿块病变等.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缓解,19例患者(44.2%)于住院及随访期间因血管炎活动并肺部感染、大咯血及肾功能衰竭等原因死亡.结论 肺脏受累的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合并有肾脏受累,影像学多为肺间质病变,具有提示诊断价值,血清ANCA检查有特殊诊断价值,此类患者死亡率高,多为疾病活动并感染致死,应积极控制感染并合理采用抑制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高频电刀及冷冻刀治疗良恶性肿瘤所致气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良恶性肿瘤导致气道阻塞患者,经电子支气管镜下进行氩气刀、高频电刀及冷冻刀治疗,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3例患者共进行63次治疗,近期完全有效10例(30.3%),部分有效9例(27.3%),轻度有效12例(36.4%),无效2例(6.0%),33例患者中,术后12例出现痰血,6例出现38.0℃以下低热,无气胸、纵隔气肿、大咯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高频电刀及冷冻刀治疗良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阻塞疗效显著,对良性肿瘤避免了开胸手术,可达到临床根治;对恶性肿瘤疗效直接,是非常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电圈套器联合氩气刀治疗老年中央型晚期肺癌气道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中央型晚期肺癌患者68例(鳞癌38例,腺癌22例,小细胞肺癌8例),均在无痛麻醉下采用支气管镜介导下联合应用电圈套器和氩气刀治疗。应用氩气刀时,调节气流速度为0.3~2.0 L/min,输出功率20~40 W,导管前端距离病灶上方约1 cm;应用高频电刀时,电凝探头须直接接触病灶进行灼烧,治疗时间一般为0.5~2.0 h/次,治疗间隔时间3~5 d/次。 结果68例患者共行电圈套器及氩等离子体凝固治疗105次,其中1例患者治疗最多达8次。治疗结束时的即刻临床疗效:完全有效38例(55.9%),部分有效23例(33.8%),轻度有效7例(10.3%),即时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轻微并发症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 结论无痛麻醉下行电圈套器联合氩气刀治疗老年中央型晚期肺癌,操作性强,患者耐受好,可明显缓解症状,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