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间质结节观察,平均发病年龄37岁,临床多误诊为平滑肌瘤,肿瘤表现出种块状、息肉状、浸润状多种病理大体形态,核分裂相多少与病变程度不一致,所以,核分裂相不能作为单一诊断恶性程度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7例Vimentin阳性结果。4例MSA阳性结果,说明该瘤有向平滑肌分化趋势,3例病例肿瘤组织中伴有卵巢怀索样结构。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认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以确定手术范围避免二次手术,现对所收集的2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4 5岁 ,已婚。月经紊乱 1年 ,体检发现子宫肌瘤2年入院。末次月经 2 0 0 2年 3月 2 5日 ,于 2 0 0 2年 4月 12日手术。术中见子宫前壁突起 ,肌壁间有一结节状肿块。临床诊断 :子宫肌瘤变性。病理检查 :切除全子宫及右侧附件。子宫体积 14cm×13cm× 7cm ,剖视子宫 ,前壁肌壁间见一个 6cm× 4 5cm× 4cm结节状肿块 ,与肌壁有分界 ,无包膜 ,切面浅灰黄色 ,实性、均质、细嫩 ,无旋涡状纹理 ,局部有 2个囊 ,直径分别为 5cm和2cm ,内为澄清草黄色液体。镜下 :肿瘤细胞呈多灶性在子宫肌束间浸润性生长 ,细胞弥漫排列。主要为短梭形、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伴有卵巢性索样分化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伴有卵巢性索样分化的LG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3例患者性索样成分所占比例较低,占15%~25%。3例患者的低级别肉瘤区CD10(+)、波形蛋白(+)、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增生的螺旋小动脉CD34(+);伴性索样分化区瘤细胞波形蛋白(+)、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平滑肌肌动蛋白(+)、CD99(+)、肌间线蛋白(+)、抑制素α(-)。结论伴有卵巢性索样分化的LGESS生物学行为属低度恶性,需结合组织学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综合诊断,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符正豪  郭峻莉 《海南医学》2011,22(13):116-117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LGESS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下腹部疼痛。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厚,局部结节状影回声团块。镜下肿瘤由弥漫性增生的内膜间质细胞组成,呈浸润性生长,平滑肌组织间隙内出现岛屿状及灶性分布瘤组织,可见簇状分布的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血管,其中1例见瘤细胞沿着淋巴管生长。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CD10、Vimentin均阳性,而α-inhibin、SMA、CD34均阴性,其中1例ER、PR、bcl-2阳性。结论 LGESS内膜间质细胞具多向分化的特点,镜下瘤细胞形态复杂多样,容易误诊,鉴别诊断必须依据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子宫罕见的肿瘤,仅占所有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2%。当肿瘤局限于子宫时,临床上极易误诊为子宫平滑肌瘤。在病理形态上该病也易与其他肿瘤相混淆,影响临床治疗及预后。为了更好地认识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现收集我院2006-2009年5例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探讨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8,(2):256-25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ES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结果:ESS临床特征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过多、下腹痛,偶可触及包块。病理学特征为:10例低级别ESS,瘤细胞呈短梭形,细胞异型较小,伴有较多厚壁血管似"螺旋小动脉",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3例高级别ESS,瘤细胞异型较大,核分裂像多见;2例未分化肉瘤,瘤细胞异型显著,间质分化不明显,可见坏死。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5例均CD10(+),Vimentin(+),4例P53(+),3例ER(+),4例PR(+),4例SMA(+),其余免疫组化标志物如LCA、CD20、CD38、S-100、EMA均阴性。结论:发生于子宫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较少见,根据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表型确诊,需与发生于子宫的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结节等鉴别。  相似文献   

9.
10.
<正>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极为少见,我院在10万例活检中只发现两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女,59岁,病理号86579。闭经10年,阴道血性分泌物6天。门诊B型超声检查发现子宫体部形态异常而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无诱因发现阴道流水样分泌物,量多,无明显臭味。入院前3天变成血性分泌物,伴腰酸不适,某院曾诊断为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1.
对手术根治的110例子宫内膜癌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并对术后生存5年以上的56例进行了预后因素的探讨。110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9.8岁,平均绝经年龄为50.2岁,月经紊乱(23.6%)、不孕(28.2%)、肥胖。高血压-糖尿病(34.6%)及并发卵巢多个滤泡囊肿(32.7%)的发生率较高,表明长期持续的、缺乏孕酮对抗的雌激素刺激与发病相关。随访56例,5年生存率为83.9%,其中临床Ⅰ、Ⅱ期5年生存率为100%,Ⅲ期为42.9%,Ⅳ期为0,提示癌组织局限在子宫内时预后佳,扩散至子宫外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讨论其病理诊断标准.方法:对50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形态学观察分析,应用组织芯片技术作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SMA、NSE表达.结果:70%的GIST发生于胃和小肠,腹膜后及盆腔亦占一定比例.GIST可分别或同时表达SMA、NSE.良性15例,恶性20例,潜在恶性15例.结论:GIST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征,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或上皮样间叶源性肿瘤多系GIST,食管、腹膜后及盆腔梭形细胞肿瘤或上皮样间叶源性肿瘤应常规作免疫组化与GIST鉴别,其良恶性需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3.
10 cases of sclerosing stromal tumors of the ovary are presented. This is perhaps the first series reported in China The clinical and pa- thologic features of the tumors are analyzed. 70% 0f the cases occurred in young women (17- 32 years of age). The major clinical manifesta- tions were menstrual disorders and infertility, which responded dramatically to removal of the tumors. The distinctive pathologic features are an admixture of pleom.orphic tumor cells with concurrent morphology of ovarian fibromatous, the comatous and lipoid tumor cells; pseudolo- bular pattern of cellular areas separated by ede- matous stroma with a tendency to sclerosis. The tumor is benign and considered to arise from gonadal stroma of the ovary.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95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有关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癌组织侵犯子宫深肌层、癌周淋巴细胞反应差或无反应、肌层脉管内发现癌栓、子宫大于8周妊娠及发病年龄大于55岁均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指征。目前在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方法方面尚有不妥之处,应进一步总结经验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子官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 ESS)是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的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石蜡切片上检测了18例ESS瘤细胞vim-entin(波形蛋白)、myosin(肌球蛋白)和EMA(上皮膜抗原)。发现瘤细胞内vimentin阳性,myosin和EMA阴性。这一结果支持了ESS起源于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观点。对ES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用PVA颗粒(500~700pm)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3~12个月随访复空,观察临床症状改善、肌瘤体积变化厦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超选择插管及栓塞成功率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8.5%,肌瘤平均缩小62%。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性的治疗手段.能保留患者的子宫。对控制症状、缩小肌瘤体积有显著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析120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参考日本乳癌研究会分类法,将其中的78例浸润性导管癌再分为乳头管状癌、实性管状癌和硬癌三个亚型.发现各亚型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和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提出了对浸润性导管癌进行亚型分类的建议.另外,通过对其中106例乳腺癌淋巴结的临床病理检查发现,27.7%的病人触不到淋巴结(No).但病捡时,其腋窝淋巴结内已有癌转移,提示对No期病人亦应行腋窝清扫术.  相似文献   

18.
自1984年至1994年期间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83例。既往有妇产科手术史者占66.3%。囊肿直径平均5.9cm,其中5cm至10cm者38例,占45.8%。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75例,占90.4%,余8例在其它部位,占9.6%。术前囊肿自然破裂者8例,大部分被误诊为其它急腹症而手术。保守性手术32例,占38.6%,半根治性手术27例占32.5%,根治性手术24例,占28.9%。结果:保守性手术,术后1年内妊娠者为59.3%。术前诊断率为57.8%。  相似文献   

19.
涎腺多形性腺瘤26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改变及其发病与恶变的关系。②方法 对 2 6 0例经病理诊断为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其恶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WHO(1991)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法进行诊断分类 ,观察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恶变及复发情况。③结果  2 6 0例病人中发生于腮腺 177例 ,颌下腺 36例 ,舌下腺 1例 ,小涎腺 46例 ;2 6 0例中 38例发生恶变 ,其中发生于大涎腺者中恶变 2 5例 ,发生于小涎腺者中恶变 13例。发生于小涎腺者恶变率高于大涎腺者 ,差异有显著性 (χ2 =8.15 ,P <0 .0 1)。 38例恶变者中包括腺癌 3例、腺样囊性癌 1例、鳞状细胞癌 1例及肌上皮癌 33例。④结论 涎腺多形性腺瘤多发生于腮腺 ,发生于小涎腺者恶变率高 ;多次复发可致恶变 ,首次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食管、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重新认识食管、胃、肠道闻叶源性肿瘤的组成。方法:用CD117、CD34、SMA、S100蛋白4种抗体对45例食管、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确诊食管平滑肌瘤3例:胃间质瘤18例,平滑肌瘤2例,神经鞘瘤1例;小肠间质瘤14例,平滑肌瘤1例;结肠间质瘤6例。食管内胃肠道间质瘤少见,胃、肠道间质瘤较多见(88.1%),但仍有平滑肌瘤(7.14%)和神经来源的肿瘤(4.76%)。结论:食管、胃、肠道间质瘤与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需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CD34是诊断间质瘤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